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头年龄、体重、泌乳日和产奶量相近、头胎、健康无病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2组、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200和300 g/(d.头)中草药增乳剂。检测中草药增乳剂对奶牛产乳量和乳品质影响。结果表明:用药期,试验1组、2组、3组日产乳量分别较对照组增加2.02 kg(P<0.05)、2.76 kg(P<0.01)和2.64 kg(P<0.01),乳成分变化不明显(P>0.05),各试验组乳中体细胞数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停药后仍有显著的后效应,且药效作用与添加剂量有关。综合考虑,本组方按每头200~300 g/d添加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选择年龄、胎次相同,泌乳日相似(产犊日期在5d以内),上胎产奶量、泌乳期相近的隐性乳房炎奶牛12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头。治疗组每天用"消炎泌乳冲剂"100g/头饮水,对照组不用药。结果表明,"消炎泌乳冲剂"可以使乳房炎奶牛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奶牛在试验期间每头牛的日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P0.05),乳脂率和乳蛋白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酶菌复合制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体细胞数的影响。选取年龄、胎次、泌乳天数及生理性状相近的荷斯坦奶牛240头,随机为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和1.5 kg/t的酶菌复合制剂,预试期10 d,正试期40 d,分别于试验第10、20、30、40天采集牛粪便,利用粪便分析筛对牛粪便组成进行分析。分别在试验第1、20、40天采集乳样,采用乳汁分析仪测定各组乳样中乳脂率、乳蛋白率、非脂固形物和奶中体细胞数(SCC),试验期间记录每头牛平均日产奶量(ADMY)及平均日采食量(ADFI)。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酶菌复合制剂能够显著增加奶牛平均日产奶量(P<0.05),提高牛乳中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P<0.05),降低体细胞数(P<0.05),改善粪便结构。综合试验结果,酶菌复合制剂应用于奶牛养殖的最优添加量为1.0 kg/t,可以提高奶牛产奶量,降低牛体细胞数。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乳房炎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收集了西安某奶牛场的620头荷斯坦奶牛完整记录的全年报告中体细胞数据、生产性能和兽医记录,对比分析不同体细胞数对奶牛胎次奶量﹑日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床乳房炎极显著降低奶牛305d奶量,而在泌乳盛期患病的牛305d奶量减低可达32.5%。隐性乳房炎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随患病程度加重而增大。平均体细胞数20万/mL,胎次奶量就会显著较少,而体细胞数50万/mL,胎次奶量极显著降低。奶牛泌乳盛期患隐性乳房炎比泌乳中后期患隐性乳房炎对产奶量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治愈率测定试验、有效率测定试验、对产奶量影响试验和对乳汁中体细胞数的影响试验,对奶牛乳房中药涂膜剂的用药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治愈率试验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7.27%、90.91%、91.4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有效率试验结果表明,低剂量治疗组到用药第9天时,有效率达100%;中、高剂量治疗组到用药第7天时,有效率都达100%;低、中、高剂量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差异极显著(P0.01)。对产奶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组的奶牛日产奶量分别增加10.64%、18.79%和18.8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对乳汁中体细胞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奶牛乳房中药涂膜剂低、中、高剂量治疗组乳汁中体细胞数分别减少了75.21%、87.26%和87.6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故该制剂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选取处于泌乳中后期患隐性乳房炎奶牛16头,按照胎次、泌乳天数、产奶量相近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日粮相同,试验组每日添加10 g Power-cell(高活性生物蛋白酶),来研究其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奶牛日均产奶量增加0.34 kg(P>0.05);试验组奶牛的乳脂率比对照组增长12.80%(P<0.05),乳糖比对照组增加9.50%(P>0.05),乳蛋白比对照组减少0.15%(P>0.05);试验组奶牛乳汁体细胞数下降了16.61 %(P<0.01)。  相似文献   

7.
选取患有子宫内膜炎的泌乳奶牛,随机分成中药微生态治疗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分别采集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乳汁检测,评价中药微生态制剂对乳汁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药微生态制剂在试验0 d时,患牛与阴性对照组比,乳汁中体细胞数、电导率都极显著升高,乳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白蛋白(ALB)含量都极显著升高,乳汁pH和泌乳量显著升高。通过7 d中药微生态制剂治疗后,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pH、泌乳量、体细胞数、电导率、LDH、ALT和ALB含量差异显著,与阴性对照组比,体细胞数、电导率、LDH、ALT和ALB含量差异不显著。结果提示:中药微生态制剂能够使乳汁中的体细胞数、LDH、ALT和ALB含量降至正常值,对奶牛子宫内膜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反刍专用酵母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选择40头高产荷斯坦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反刍专用酵母50g/(头·d),试验期共27d,预期7d,正试期20d。结果发现,对遭受热应激的两组奶牛,试验组日产奶量降幅显著低于对照组,日产奶量相对于对照组增加了6.5%(P<0.05);整个试验期试验组体细胞数下降了3.68万/m L,而对照组增加了27.67万/m L,差异显著(P<0.05);两组奶牛的乳成分无明显的差异(P>0.05)。提示在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反刍专用酵母可以提高奶牛的日产奶量和降低体细胞数,但对乳成分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8头泌乳中期的奶牛被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对照组(每头牛:基础日粮+棕榈酸钙200g/d)和试验组(每头牛:基础日粮+共轭亚油酸钙200g/d),试验期14d,检测了奶产量、乳成分,分析奶牛的血液变化,并采用荧光定量PCR对乳汁体细胞中脂蛋白脂酶(LPL)、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A)的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的乳产量、乳蛋白、乳糖和乳汁体细胞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显著降低了乳脂肪含量(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奶牛乳脂肪含量分别为0.0326g/mL和0.0244g/mL。检测血液指标发现,共轭亚油酸钙显著升高了奶牛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P〈0.05)。基因分析发现,试验组奶牛乳汁体细胞中LPL、ACA—CA的基因表达显著下调,表明共轭亚油酸钙抑制了奶牛乳腺细胞脂肪酸合成酶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研究维生素E对乳腺炎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0头胎次、产奶量相近,且患有隐性乳腺炎(体细胞数50万~100万个/m L)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奶牛。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1000IU的维生素E,试验为期30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平均日产奶量显著提高46.91%(P <0.05),乳汁中体细胞数显著降低23.56%(P <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血清中总蛋白显著提高10.71%高(P <0.05),球蛋白显著提高17.18%(P <0.05),葡萄糖显著提高72.02%(P <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30.08%(P <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显著提高21.50%(P <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20.58%(P <0.05)。结论 :基础日粮+1000IU的维生素E可以提高奶牛产奶量,降低乳汁体细胞数,改善奶牛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竹叶提取物对热应激奶牛泌乳性能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于2019年7—8月进行,试验期间日平均温湿度指数为75.87,奶牛处于自然热应激状态。选取24头体重[(559.2±37.4)kg]、泌乳天数[(185.7±16.9)d]、胎次[(3.3±0.3)胎]和产奶量[(37.6±0.8)kg/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试验组在TMR基础上添加1.3 g/kg DM的竹叶提取物。预试期14 d,正试期21 d。分别于正试期第1、11、21天测量奶牛呼吸频率、直肠温度并采集血样和奶样,测定泌乳性能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结果表明:1)试验组热应激奶牛的呼吸频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直肠温度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的趋势(P=0.09)。2)试验组热应激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乳中体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的趋势(P=0.09),但干物质采食量、乳蛋白率和乳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组热应激奶牛的血清肾上腺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前列腺素-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升高的趋势(P=0.06),但血清糖皮质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葡萄糖含量及乳酸脱氢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组热应激奶牛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丙二醛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5)试验组热应激奶牛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2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1β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升高的趋势(P=0.08),但血清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6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3 g/kg DM竹叶提取物降低了热应激奶牛的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提高了泌乳性能,缓解了机体的代谢紊乱,增强了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改善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选取泌乳初期(泌乳天数<40d)健康奶牛12头,按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同或相似的原则进行配对,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日粮组成相同,但试验组牛每天添加益康XP(剂量为试验第1-7d500g/头/d,从第8d后减少到120g/头/d,分两次饲喂)。试验期为60d。于试验前1d、试验第20d、40d、60d分别采血,用鲎试剂法测定血浆内毒素含量;定期测定日均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并记录情期受胎率及疾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在试验后第20d、40d、60d血浆内毒素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产奶量在第20d、60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奶牛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情期受胎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疾病发生率方面,试验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验证奶牛产后注射氟尼辛葡甲胺缓解奶牛分娩应激、提高产奶量的作用,笔者对奶牛分娩后注射氟尼辛葡甲胺对其泌乳性能及SCC的作用效果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产后1~21d的日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高2.4kg(P0.05),试验组产后第7天乳汁体细胞数(SCC)比对照组低10.77万个/m L(P0.05);试验组奶牛产后1~90d的日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高2.18kg,最高日产奶量比对照组高0.11kg(P0.05)。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影响宁夏地区荷斯坦牛泌乳性状变化的非遗传因素,以2008—2021年间56个牧场135 533头荷斯坦牛DHI数据为研究材料,运用SAS 9.2软件GLM过程分析场规模、胎次、产犊年份、采样年份、产犊季节和采样季节对9项泌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对9项泌乳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日产奶量随场规模、胎次(≤4胎)、产犊年份增加极显著递增,奶牛秋、冬季产犊日产奶量高于夏季(P<0.01)。乳脂率随场规模、产犊年份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SCS)和泌乳高峰日随场规模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随产犊年份逐年递降;高峰奶量、305 d产奶量和乳糖率在场规模>5 000头最高;乳糖率、脂蛋比和高峰奶量随产犊年份逐年上升。乳脂率和SCS逐胎上升;乳蛋白率和高峰奶量随胎次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1胎次乳糖率高于其他胎次(P<0.01)。春、秋、冬季产犊的奶牛脂蛋比、高峰奶量和305 d产奶量高于夏季(P<0.01),但乳蛋白率、SCS夏季最高。本研究结果为研究荷斯坦牛产奶量、乳成分及相关指标变化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荷斯坦牛与娟姗牛在泌乳性能上的差异,本试验通过收集浙江某规模化牛场2022年1-12月6 390条DHI记录,根据多因素方差分析来分析荷斯坦牛与娟姗牛因品种及其胎次、泌乳月和产犊季节对其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SCS)和尿素氮的影响。结果表明,荷斯坦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SCS和尿素氮分别为32.47kg、4.35%、3.36%、2.49、5.15mg/dL,娟姗牛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SCS和尿素氮分别为22.02kg、6.08%、4.02%、2.79、15.28mg/dL;荷斯坦牛与娟姗牛因品种及泌乳月、胎次和产犊季节均对其泌乳性能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其中,与娟姗牛相比,荷斯坦牛的产奶量极显著更高(P<0.01),而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则与之相反(P<0.01);夏、秋、冬季产犊的荷斯坦牛SCS极显著低于娟姗牛(P<0.01),而尿素氮含量差异不显著。与荷斯坦牛相比,1胎和3胎及以上的娟姗牛体细胞评分(SCS)极显著更高(P<0.01),而尿素氮含量差异不显著;在不同泌乳月,与荷斯坦牛相比,娟姗牛体细胞评分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泌乳中后期奶牛饲喂高能量水平日粮对其生产性能和饲料效率的影响。选取泌乳(220±10)d、妊娠(100±5)d、产奶量(20±5)kg的健康荷斯坦中产奶牛1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60头牛,对照组饲喂低能量(6.51 MJ/kg DM)全混合日粮(TMR),试验组饲喂高能量(7.26 MJ/kg DM)TMR,预试期7d,正试期20d。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干物质采食量(DMI)、4%标准乳(FCM)产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2.26、1.55 kg/d(P<0.01);试验组乳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而饲料效率(FE)和乳脂率呈下降趋势(P>0.05);试验组奶牛饲料消化率(表观消化率、淀粉消化率)、淀粉降解速率、微生物产气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挥发性脂肪酸(VFA)、乙酸+丁酸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千克奶饲料成本较对照组增加0.83元/(头·d)、经济效益减少16.2元/(头·d)。由此可见,泌乳中后期奶牛仍然饲喂高能量水平日粮会降低奶牛饲料效率,提高饲喂成本,应按照泌乳天数科学配制奶牛日粮。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饲海带水解物(LPH)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分组设计,选用90头胎次、体况相近,产奶量为(41.2±6.6) kg/d,泌乳天数为(125±16) d的高产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头。3组奶牛在饲喂相同的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补饲0(对照组)、15(L组)、30 g/(头·d)LPH(H组)。试验期为60 d。结果显示:1)补饲15 g/(头·d)LPH对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补饲30 g/(头·d)LPH则能在不影响产奶量的同时显著降低干物质采食量(P <0.05)。2)补饲15或30 g/(头·d)LPH可以显著提高乳蛋白含量(P <0.05),并且有降低体细胞数的趋势(P=0.07),而对乳脂、乳糖、总固形物、乳尿素氮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 0.05)。3)补饲15或30 g/(头·d)LPH可以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H组血清葡萄糖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极显著提升(P <0.05),L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有上升趋势(P=0.06),H组...  相似文献   

18.
酵母蛋白饲喂泌乳奶牛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凌岩 《中国奶牛》2011,(10):24-28
本试验通过在荷斯坦泌乳牛日粮中添加酵母蛋白部分替代豆粕,研究其对泌乳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及身体健康情况的影响,选取400头胎次、产奶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泌乳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0头,试验组每头牛每天饲喂500g酵母蛋白,通过60d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奶牛平均日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为32.54kg/d与32.34kg/d。在产奶量不变的基础上,试验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降低1.7kg(DM)/d,产奶效率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不同蛋氨酸锌水平饲喂泌乳奶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8头泌乳早期的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在各试验组奶牛日粮中分别添加100,250,400 mg/kg蛋氨酸锌(日粮干物质计),各组采用相同的基础日粮。结果表明:随蛋氨酸锌水平的不断升高,奶牛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奶牛产奶量均有所提高,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250 mg/kg和400 mg/kg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但各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乳脂、乳蛋白、乳糖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乳蛋白含量呈增加趋势;100,250,400 mg/kg组的奶牛乳中体细胞数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0.43%、17.88%(P<0.05)和19.49%(P<0.05);各试验组乳锌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探究碳酸腐殖酸钠代替碳酸氢钠对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和泌乳性能的影响。选用年龄、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0.76%碳酸氢钠,试验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0.76%碳酸腐殖酸钠。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的瘤胃pH值、丙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乙丙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饲料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日粮添加碳酸腐殖酸钠代替碳酸氢钠可显著提高奶牛瘤胃pH值,预防瘤胃酸中毒,促进丙酸生成,改善瘤胃发酵模式,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