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杂种野猪F1×Y杂交后代肉质特性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8头子午岭杂种野猪(F1)与约克夏猪的杂交后代(F1×Y)与八眉猪(B)、约克夏猪Y的肉质特性和胴体品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F1×Y组肉色评分介于F1组和B组之间(3.25),B大理石纹(3.88)和肌内脂肪(7.27%)最高,二者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和酸度值,F1×Y组瘦肉率、屠宰率仅次于Y组,显著高于F1、B组(p<0.05).各肉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相关程度均较低,从各肉质形状间与胴体性状间存在的相关程度分析发现,随瘦内率的提高肉质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野猪杂种猪肌肉营养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国顺  刘孟洲 《养猪》2004,(1):24-27
此文对含有不同子午岭野猪血缘的野杂种猪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野杂种猪蛋白质含量在21.0%以上,肌内脂肪含量(>3.0%)与其杂交母本有关。野杂种猪肌肉具有较丰富的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有1/2子午岭野猪血缘的野杂种猪F1、F1×F1的鲜味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分别为35.88%、49.42%和33.82%、48.05%;其亚油酸含量分别为5.22%和7.06%。鲜味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其次是含有1/4子午岭野猪血缘的野杂种猪F1×B、F1×Y,约克夏猪最低。  相似文献   

3.
青海八眉猪杂交繁育的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保护和合理利用高原八眉猪种资源,对青海八眉猪、长白猪及长×八组合的繁殖、肥育、胴体和肉质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总产仔数,八眉猪极显著高于长白(P<0.01),显著高于长×本组合(P<0.05);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和断奶窝重,长×八组合显著高于八眉猪(P<0.05)。日增重,长×八极显著高于八眉猪(P<0.01);料重比,长×八也明显低于八眉猪。瘦肉率、胴体长×八极显著高于八眉猪(P<0.01);脂肪率长×八显著低于八眉猪(P<0.05);眼肌面积、后腿比例长×八显著高于八眉猪(P<0.05);皮厚长×八比八眉猪降低0.14 cm,差异显著(P<0.05)。八眉猪的肉色鲜红,细嫩多汁,肉味清香,长×八介于两者之间并偏向八眉猪;尤其肌肉pH、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及肌内脂肪、熟肉率八眉猪与长×八杂种猪明显高于长白。结果表明:八眉猪生长速度慢,胴体性能较差,直接肥育生产肉猪不太经济;但其肉质和产仔性能好,在国内也属高产类群,与长白杂交各性状的杂种优势明显,是优良的杂交母系品种,应合理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青海八眉猪杂交的繁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青海八眉猪的繁殖性能,对青海互助八眉猪保种场2011年春季八眉猪经产母猪纯繁和杂交的繁殖性能各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八眉猪纯繁组显著高于与长白、大白的杂交组(P<0.05);初生重杂交组显著高于八眉纯繁组(P<0.05),初生窝重杂交组虽比纯繁组有所提高,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1日龄重和21日龄窝重杂交组略高于纯繁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重和断奶窝重(长白×八眉)组和(大白×八眉)组最高,显著高于八眉猪纯繁组(P<0.05),但(长白×八眉)组与(大白×八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仔数八眉纯繁组略高于各杂交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长白山野猪不同杂交组合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体重30 kg左右的野×野×松(10头),野×松(18头),野×松×松(10头)长白山野杂猪进行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各选5头进行屠宰试验,并采样进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野×松×松的日增重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另外2组,野×松次之,极显著(P<0.01)高于野×野×松,野×野×松最低,仅为450.02 g;瘦肉率野×野×松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另外2组,其他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pH24野×松最高,显著高于野×野×松(P<0.05),其他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长白山野猪不同杂交组合,随着野猪血液比例的降低,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得到提高,3个杂交组合在肉质性状均处于优良之列。  相似文献   

6.
猪RYR1基因的检测及其对生产性能的遗传效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以PCR-RFLPs检测方法,分析了RYR1基因在山东省引进猪种及其杂交后代各群体中的分布.在纯种猪中,皮特兰猪的n基因的基因频率最高(100%),其次为长白猪(11.44%),再次为约克夏猪(6.68%),杜洛克和汉普夏猪为0;在杂种群体中,杜洛克×皮特兰猪最高(50%),长白×约克夏猪为10.62%,约克夏×长白猪为7.86%,约克夏×长白与长白×约克夏杂交所得的F2代为1.31%,杜洛克×汉普夏和汉普夏×杜洛克猪为0.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了RYR1基因对生产性能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RYR1基因对20日龄体重和60日龄体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极显著提高日增重(P<0.01).RYR1基因可极显著地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降低猪肉的肉色评分(P<0.01).NN、Nn和nn3种基因型对瘦肉率和肉色评分的最小二乘均值分别为64.00%、66.87%、67.87%和2.73、2.57、2.02.在繁殖性状方面,RYR1基因对仔猪出生重影响不显著(P>0.05),但显著降低繁殖母猪的产活仔数(P<0.05),NN、Nn和nn3种基因型对产活仔数的最小二乘均值分别为11.16、10.00、8.26头.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青海八眉二元杂种母猪的繁殖性能,试验对其杂交的繁殖性能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八眉猪产仔数显著高于长×(约×八)(P<0.05),极显著高于约×(约×八)(P<0.01);八眉猪和长×(约×八)产仔活数显著高于约×(约×八)(P<0.05);二元杂种母猪初生重和初生窝重显著高于八眉猪(P<0.05);长×(约×八)、长×(长×八)和约×(长×八)21日龄重显著高于八眉猪(P<0.05),约×(约×八)21日龄重与八眉猪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长×(约×八)、约×(约×八)、约×(长×八)和长×(长×八)21日龄窝重、断奶重、断奶窝重极显著高于八眉猪(P<0.01);各组断奶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研究影响野家杂种猪肉质风味的物质。结果表明,80℃对样品前处理后,能检出化合物有100多种,结合目前国内外报道的已经确认香型的化合物在本次测定中的数据分析发现,F1 × F1 和 F1 具有相对较高的3- 甲基 -1- 丁醇(刺鼻清香)、2- 戊基 - 呋喃(类火腿香)含量。 野猪(Sus scrofa)广布于欧洲、非洲和亚洲等国家,至今记录的亚种有 23 个,我国就有 6 个。位于陕甘交界子午岭灌木山区的野猪是我国丰富的猪种资源。2002 年 11月,我们将该地区存有不同血缘的野杂种猪后代引入甘肃农业大学新华种猪场,开始异地饲养,进…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八眉猪为对照,分别对体质量在53 kg±2.3 kg的野猪消化能力和体质量在33kg~43 kg的野猪消化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猪日采食量(2.44 kg±0.15 kg)显著低于八眉猪(3.43 kg±0.28 kg)(P<0.05);八眉猪对粗蛋白质的日消化量(0.309 kg±0.084 kg)显著高于野猪(0.231 kg±0.126 kg)(P<0.05),但野猪对粗蛋白质的消化率(75.89±1.26)却显著高于八眉猪(72.3±0.45);野猪对粗纤维的日消化量(0.059 kg±0.028 kg)和消化率(45.72±1.82)显著低于八眉猪,而对磷的利用率(27.67±1.91)显著高于八眉猪(19.99±1.79)。野猪的大肠长度(3.36±0.38 m)、大肠容积(5.91±1.04 L)、胃容积(1.82±1.36 L)、小肠长度(14.15±0.31L)、均极显著小于八眉猪(P<0.01)。  相似文献   

10.
为对野猪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笔者选用子午岭野猪为父本,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和八眉猪为母本,设置4个杂交组合。对各组试验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做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子午岭野猪与杜洛克猪的杂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杂种F1和BC1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亲本披碱草和野大麦的POD同工酶谱可明显地分成A、B两区,有4条相同位点的基带,从酶蛋白分子水平验证出两亲本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杂种F1的POD酶谱主要表现为双亲酶带的互补类型,正交(野大麦×披碱草)F1和反交(披碱草×野大麦)F1的酶谱基本相同,在个别位点存在酶带活性强弱的差别;野大麦×披碱草×野大麦(BC1)和披碱草×野大麦×野大麦(BC1)的酶谱基本相同,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BC1的酶谱明显偏向轮回亲本野大麦,特别是野大麦×披碱草×野大麦,说明通过回交使野大麦的某些性状在BC1代中进一步加强;POD同工酶具有多态性,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于杂种的鉴定和回交后代目标性状植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杂种 F1和 BC1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亲本披碱草和野大麦的 POD同工酶谱可明显地分成A、B两区 ,有 4条相同位点的基带 ,从酶蛋白分子水平验证出两亲本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杂种 F1的 POD酶谱主要表现为双亲酶带的互补类型 ,正交 (野大麦×披碱草 ) F1和反交 (披碱草×野大麦 ) F1的酶谱基本相同 ,在个别位点存在酶带活性强弱的差别 ;野大麦×披碱草×野大麦 (BC1)和披碱草×野大麦×野大麦 (BC1)的酶谱基本相同 ,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BC1的酶谱明显偏向轮回亲本野大麦 ,特别是野大麦×披碱草×野大麦 ,说明通过回交使野大麦的某些性状在 BC1代中进一步加强 ;POD同工酶具有多态性 ,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于杂种的鉴定和回交后代目标性状植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选择54头健康断奶的50日龄50%野猪血缘的特种野猪为试验用猪(平均体重为7.92±0.61 kg),日粮消化能分为12.76,13.17和13.6M J/kg 3个水平;蛋白含量分为14%,16%和18%3个水平,采用3×3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9种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日粮在舍饲条件下,特种野猪生长期的能量和蛋白质营养需要量。结果表明:在日粮表观消化率方面,不同能量水平对于总能、粗蛋白、干物质,高能组和中能组比低能组分别提高3.66%和2.55%(P<0.05),3.26%和1.29%(P<0.05);3.01%和1.74%。不同蛋白水平对于总能、粗蛋白、干物质,高蛋白组和中蛋白组比低蛋白组分别提高1.95%和1.36%(P<0.05);2.01%(P<0.05)和0.7%;1.55%(P<0.05)和0.92%。生长性能方面,不同能量水平中,中能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高能组与低能组(P<0.05),高能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中能、低能组(P<0.05),对于料肉比,高能、中能组显著低于低能组(P<0.05)。不同粗蛋白水平中,对于平均日采食量,低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高蛋、中蛋白水平(P<0.05),对于料重比,低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高蛋白、中蛋白水平(P<0.05)。总之,日粮消化能在13.17 M J/kg和粗蛋白在16%水平有一个较好的生产性能,更能适应广西特种野猪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4.
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杂种F1与BC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草业学报》2001,10(3):38-41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杂种F1和BC1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亲本披碱草和野大麦的POD同工酶谱可明显地分成A、B两区,有4条相同位点的基带,从酶蛋白分子水平验证出两亲本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杂种F1的POD酶谱主要表现为双亲酶带的互补类型,正交(野大麦×披碱草)F1和反交(披碱草×野大麦)F1的酶谱基本相同,在个别位点存在酶带活性强弱的差别;野大麦×披碱草×野大麦(BC1)和披碱草×野大麦×野大麦(BC1)的酶谱基本相同,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BC1的酶谱明显偏向轮回亲本野大麦,特别是野大麦×披碱草×野大麦,说明通过回交使野大麦的某些性状在BC1代中进一步加强;POD同工酶具有多态性,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于杂种的鉴定和回交后代目标性状植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分析云南热带雨林地区野杂猪的胴体品质与肉质特性,探讨野杂猪的开发利用价值.选用240头猪,分为农户饲养的滇南小耳猪(简称:X)、西双版纳野猪×滇南小耳猪F1(YX)、西双版纳野猪×野猪滇南小耳猪F1(YYX)和西双版纳野猪×野猪杜洛克F1(YYD)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在达60 kg屠宰体重时,每个重复选择3头(共12头)屠宰并进行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各组之间肌肉主要营养成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YX组、YYX组和YYD组的肉色评分显著高于X组(P<0.05);眼肌面积、后腿比例、瘦肉率和骨骼比率极显著高于X组(P<0.01).YYX组、YX组和YYD组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51.16%、55.05%、56.80%,低于X组的57.58%;YYX组、YYD组和YX组的17种氨基酸含量依次是17.82%、17.70%、14.32%,低于X组的23.98%.由结果可知,西双版纳野杂猪的肌肉主要营养指标优良,且瘦肉率高、肉色好、加工出品率高,尤其是YYX组肉质特性表现最好,具有开发生产优质保健肉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6.
将约克夏×兰德瑞斯、杜洛克×约克夏和杜洛克×兰德瑞斯产生的 F_1代母猪和纯种杜洛克、兰德瑞斯和约克夏的公猪交配,得到2,310窝三品种杂交种和227窝回交杂种。所得资料用最小二乘法分析,比较三交种和回交种的一窝产仔数的差异。试验猪都是于1979年6月到1981年11月在南朝鲜宜昌 Che-il 猪育种场里繁殖的。将三交种高于回交种的平均优势表示为回交种平均数的百分数:每窝产活仔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6,(5):53-55
为了研究青海八眉猪及其二元母猪的繁殖性能,在青海互助八眉猪场,选择年龄2岁、3胎次的经产八眉母猪及其二元母猪,测定了繁殖性能各项指标。结果表明:产仔数八眉×八眉组极显著高于长白×(杜洛克×八眉)组(P0.01),显著高于长白×(大约克×八眉)组、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八眉组(P0.05),杜洛克×八眉组显著高于长白×(杜洛克×八眉)组(P0.05);产活仔数八眉×八眉组极显著高于长白×八眉组和长白×(杜洛克×八眉)组(P0.01),显著高于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大约克×八眉)组(P0.05),杜洛克×八眉组显著高于长白×八眉组和长白×(杜洛克×八眉)组(P0.05);初生窝重长白×(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大约克×八眉)组显著高于八眉×八眉组(P0.05)。21日龄窝重和断奶窝重长白×(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大约克×八眉)组极显著高于八眉×八眉组(P0.01),显著高于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八眉组(P0.05),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八眉组显著高于八眉×八眉组(P0.05);断奶仔猪数八眉×八眉组极显著高于长白×八眉组和长白×(杜洛克×八眉)组(P0.01),显著高于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大约克×八眉)组(P0.05);断奶育成率长白×(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大约克×八眉)组最高,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有机硒对杂种野猪生产性能及肉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日粮中添加有机硒(酵母硒)对杂种野猪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将18头体重20 kg左右的杂种野猪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试验进行100 d,至90 kg左右体重结束。对照组和试验组日粮分别为基础日粮+0.3 m g/kg无机硒、基础日粮+0.3 m g/kg有机硒。结果表明:有机硒对杂种野猪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0.3 m g/kg有机硒显著提高了猪肉的pH 1、pH 2、肉色评分(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34%、6.16%、23.14%;极显著降低了滴水损失(P<0.01),比对照组降低16.37%。有机硒显著提高血清G SH-Px活力(P<0.05),提高比例为9.8%;显著降低了血清FT4含量(P<0.05),降低比例为7.1%;有机硒显著提高了杂种野猪血清硒含量、肝脏硒含量(P<0.05)和肌肉硒含量(P<0.01),提高比例分别为10.5%、23.8%和85.3%。  相似文献   

19.
陈国顺  刘孟洲 《猪业科学》2006,23(10):74-76
本论文通过对同等条件下饲养的导入子午岭野猪血统的野家杂种猪猪肉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进行提取分析。结果表明,80℃对样品前处理后,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能检出化合物有100多种,结合目前国内外报道的已经确认香型的化合物在本次测定中的数据分析发现,F1×F1和F1具有相对较高的3-甲基-1-丁醇(刺鼻清香)、2-戊基-呋喃(类火腿香)含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黄牛良种化配套技术实施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用荷斯坦牛、皮埃蒙特牛细管冻精,对当地黄牛进行改良,共计授配母牛2348头,受胎2091头,受胎率为89.91%。育肥试验结果表明:皮×黄组日增重达到985±126g;黑×黄组日增重达到925±100g;黄牛组日增重为752±37.50g。18月龄时的平均宰前活重,皮×黄F1:303.85kg,黑×黄F1302.75kg,黄牛215.98kg,屠宰率分别是54.36%、52.50%、48.90%,净肉率分别是47%、45.30%、40.50%。皮×黄、黑×黄产肉量比黄牛分别提高55.344、9.68kg。经方差分析,皮黄F1组与对照组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黑黄F1组与对照组增重差异显著(P<0.05),皮黄F1组与黑黄F1组无显著差异(P>0.05)。皮黄F1组和黑黄F1组与对照组在体高和胸围方面差异显著(P<0.05),体斜长差异不显著(P>0.05),而皮黄F1组与黑黄F1组之间体高、胸围、体斜长三者都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通过对项目区内及周边地区初生及6月龄犊牛的体尺、体重进行不间断的测定可以看出,杂种牛的体尺、体重较大、生长发育快,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