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白蜡优树选择方法与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白蜡人工林生长状况的调查,探明了同龄白蜡雄株生长量明显大于雌株生长量。采用雄株和雄株对比的选优方法对候选优树和优势木生长量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雄树选优标准为:树高≥优势木平均树高1.1倍,胸径≥优势木平均胸径1.1倍,单株材积≥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1.5倍;雌树选优标准为:树高≥优势木平均树高1.15倍,胸径≥优势木平均胸径1.14倍,单株材积≥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1.6倍。  相似文献   

2.
邓恩桉优树的选择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88、1991年种植在广西柳州、桂林两地的邓恩桉为选优林分对象,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进行选优,同时研究了优树的入选标准.通过对50株候选优树和250株5株优势木生长量数据、分枝与干形得分值的分析,确定了本次选优的标准为:胸径≥优势木平均胸径1.2倍(或树高≥优势木平均树高1.06倍)、单株材积≥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1.44倍、分枝与干形二者综合得分5分以上(含),符合该选优标准的候选优树有26株,入选率为52%.该选优标准适合所研究的林分及与研究林分情况相近的邓恩桉林分的选优.  相似文献   

3.
以种植于广西南宁、柳州等地的顶果树人工林作为选优林分,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进行选优,测量并分析44株候选优树和220株优势木生长量数据,应用差异显著临界值法确定优树选择标准。结果表明:优树选择标准为:树高≥优势木平均树高1.10倍、胸径≥优势木平均胸径1.09倍、单株材积≥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1.37倍。按此标准入选的优树有12株,入选率为27.3%,所选出的顶果树优树可为良种繁育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4.
高脂马尾松子代与优树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高脂马尾松优树林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年均生长量,单刀产脂量及其增益,产脂力及其增佃8个因子,以及其13年生子代林的产脂力、树高、胸径、单株材积4个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子代产脂力随着优树单刀产脂量、年胸径生长、产脂力和产脂力增益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优树单刀产脂量是主要因子,另外,胸径年生长与子代产脂力亦密切相关,以上结论可供今后选优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尾叶桉、巨桉优树选择标准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叶桉、巨桉是华南地区引种成功及重点改良的2种桉树,以往选优基本上是围绕短周期纸浆纤维材改良目标而进行,选优林分的林龄小于15 a,多为6 a以下。本文以林龄16 a以上的尾叶桉、巨桉林分进行选优,以期为中大径材桉树培育提供改良用的优树材料。采用三株优势木对比法和配对T检验法确定优树生长量临界值,并兼顾干形质量指标进行选优。通过对25株候选优树和75株优势木生长量、分枝与干形分值的分析,建立了尾叶桉、巨桉优树选择标准:优树的单株材积≥3株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的1.35倍,胸径≥3株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15倍或树高≥3株优势木平均树高的1.03倍,分枝+干形得分≥7。在候选的25株优树中有17株符合标准被评为优树,入选率为68%。  相似文献   

6.
米老排优树选择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材积、树高、胸径为数量评价指标,结合树干通直度、冠高比、饱满度、分枝粗细等形质指标,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了米老排人工林优树选择技术研究。通过对14~22年生不同林龄阶段的优树选择标准的总结,提出优树选择标准,即14年生优树单株材积、树高、胸径分别大于5株对比优势木平均值的54%、25%、21%以上,22年生优树单株材积、树高、胸径分别大于5株对比优势木平均值的75%、11%、26%以上,形质指标综合得分大于9.0,共选择米老排优树11株,入选率为64.7%。同时选优即要考虑其生长性状,还应注意材性、抗性的选择,以确保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以五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湖北省内柏木主产区天然林和人工林的柏木优树选择研究。以胸径、树高、材积为主要指标结合形质评价,采用相应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共选出不同龄优良单株123株。通过分析,选择的优树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大于五株优势木17%以上。优树平均材积大于五株优势木100%以上。通过柏木资源调查和选优,收集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具有地方特色和优良性状突出,开发利用价值高的优树资源。  相似文献   

8.
辽东山区日本落叶松用材林优树选择标准的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辽宁东部山区日本落叶松用材林的调查,初选优树25株,优势木75株。经过t经验,初步确定日本落叶松用材林优树选择的最低标准为:树高超过优势木平均树高的8%,胸径超过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4%,材积超过优势木平均材积的46%,该标准适用于辽宁省东部山区日本落叶松用材林的优树选择。  相似文献   

9.
杜仲优树选择方法与标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35年生杜仲人工林用优势木对比法进行选优试验,提出了杜仲优树选择标准:绝对生长量标准为胸径0.6—0.8cm/年,树高0.3—0.4m/年;相对生长量标准为树高不低于优势木平均值,胸径的优良度达15%以上。  相似文献   

10.
广西红锥优树选择标准研究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30  
通过对广西7个县(市)的红锥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的调查,共初选优树89株(其中天然次生林56株,人工株35株),优势木445株(其中天然次生林280株,人工林165株)。经统计分析,确定在红锥天然次生林中优树选择的标准为:树高超过优势木平均树高的9%或超过林分平均木树高的17%,胸径超过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6%或超过林分平均木胸径的44%,材积超过优势木平均材积的52%或超过林分平均木材积的143%;在红锥人工林中优树选择的最低标准为:树高超过优势木平均树高的10%或超过林分平均木树高的21%,胸径超过优势木平均胸径的21%或超过林分平均木胸径的43%,材积超过优势木材积的55%或超过林分平均木材积的140%。该标准适用于广西红锥的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内的作为用材林的红锥优树选择。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用材林型江南油杉优树选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通过对广西10个县(市)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的调查,分析江南油杉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生长特性。共初选优树110株(其中天然林59株、人工林51株),优势木550株(其中天然林295株、人工林255株)。经统计分析,确定了江南油杉天然林优树选择标准最低为: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分别为优势木均值的123%、110%、161%。江南油杉人工林优树选择标准最低为: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分别为优势木均值的124%、110%、166%。利用此标准,对初选110株优树进行复选,最终在江南油杉天然林中选择出Ⅰ级优树22株,Ⅱ级优树17株。在江南油杉人工林选择出江南油杉Ⅰ级优树20株,Ⅱ优树9株。该标准适用于广西江南油杉的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内的作为用材林的江南油杉优树选择。  相似文献   

12.
西南桦优树选择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胸径、树高、材积为数量评价指标,结合干形、冠高比和分枝粗细形质指标,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了西南桦人工林的优树选择技术研究。通过对西南桦人工林10 21年生不同林龄阶段的优树选择标准的总结,提出了优树选择标准,即优树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大于5株对比优势木平均值的9%11%、5%7%、26%31%以上,形质指标综合得分大于7.5,共选择出西南桦优树37株,入选率为33.9%。西南桦优树的选择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林分状况适当调整,选优即要考虑其生长性状,同时注意材性、抗性的选择以保证西南桦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闽粤栲优树选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闽粤栲人工林中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初选优树5株,与对比木相比,平均胸径大17.3%-108.8%,树高大10.9%-49.5%,单株材积大50.0%-384.1%。表明在闽粤栲人工林选择优树是可行的,旨在为今后闽粤栲选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云南松优树半同胞子代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46株云南松优树种子,以优树林分的一般林木种子、商品种子和扭松种子作对照,开展了子代测定,综合评选出优良家系14个。测算出树高、胸径、材积、直纹株率、木纹理扭转度的遗传力分别为0,6381、0.7192、0.6657、0.7910、0.9524。用中选的优良家系(入选率30%)估算遗传增益,材积生长量比亲代群体提高10%以上,比商品种子子代提高20%以上;直纹株率比亲代提高81.18%,比商品种子提高64.26%。云南松的早期选择可在3~5年生时进行。子代的材积生长与亲本无关。  相似文献   

15.
湿地松、加勒比松人工林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树高、胸径、材积为生长量指标,结合干形、冠幅、皮厚等形质指标,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对40 a生湿地松(Pinus elliottii)、13~40 a生加勒比松(P. caribaea) 人工林开展优树选择研究,提出优树选择标准。40 a生湿地松优树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大于5株优势木平均值的1%、15%、35%以上,树干通直,共选择出优树10株,入选率为 4348%。13~40 a生加勒比松优树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比5株优势木平均值大8%~12%、15%~22%、49%~70%,树干通直,共选择出优树77株,入选率为 4919%。湿地松、加勒比松优树选择应以生长性状为主要目标,同时注重木材密度、产脂等性状的选择,进而丰富其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以优树种子为材料,进行播种育苗试验的结果表明:秋播效果优于春播,收集种子后混沙撒播效果最好,出苗率90%以上。以5株优势木对比法为依据,确定了钻天柳优树选择标准为:胸径、树高及单株材积分别大于5株优势木平均值的1.1、1.12及1.29倍。  相似文献   

17.
以7个种源的194个尾叶桉家系试验林为材料,初选尾叶桉优树48株,优势木240株。综合评定尾叶桉选优标准为胸径、树高、材积分别超过5株优势木均值的10%、13%、17%,超过林分平均木均值的13%、16%、25%;确定干形、分枝均匀度为优树选择时需要考虑的2个主要形质指标。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优树子代家系生产力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片13年生马尾松优树子代家系测定林的研究结果表明,5~13年生时其高、径和材积生长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受中度以上遗传控制。年度间相关分析表明,对8年生以上马尾松优树子代测定林进行选择是可行的。利用材积指标作为丰产性测度对马尾松优树子代家系的生产力水平进行评价,从参试的229个家系中评选出103个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的家系,可作为一代种子园疏伐时留优去劣的依据;60个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15.0%的优良家系,利用其亲本无性系开展杂交育种工作;34个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25.0%的优良家系,可以直接在一代种子园中进行单系采种、造林,提高马尾松的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9.
光皮桦优良遗传材料选择及改良前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形质指标、绝对生长量指标、相对生长量指标、木材材性指标4个方面制定了光皮桦选优标准,并确选优树28株。优树树高、胸径、木材密度、纤维含量、纤维长度分别大于林分平均值4.3%~45.9%、29.0%~81.7%、1.3%~10.3%、1.2%~10.1%、0.7%~9.6%。30个材料子代测定表明:优树子代不同的家系间,树高、胸径生长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经LSD显著性分析,评选出麻17、麻11、杨5、麻27、杨1、麻3、麻20、麻15共8个优良家系,可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从木荷(Schima superba)优树树龄结构、选优林分起源和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人为破坏,木荷大龄资源较少,仅有40%的优树处于最佳采种年龄;选优林分起源相对合理,天然林选出的优树株数占比达52.1%,次生林和人工林选出的优树株数分别占24.9%、22.9%;树高、胸径生长性状分析认为五株优势木法选出的木荷优树是合理、有效的,通过比较,在现有资源中选出最优的种质材料,作为遗传改良的基础材料,本批优树胸径与5株优势木平均胸径差异幅度大于20%以上的优树有146株,占比达69.52%;优树胸径年均生长量达速生指标的有173株,占86.43%,而树高生长量达速生指标的优树有175株,占68.05%;从形质性状分析结果显示,优良树干尖削度,即高径比在50以上的优树有114株,占比达61.63%;在冠幅方面,优良冠幅的优树,即冠幅小于等于6 m的有128株,占总株数的53.56%.木荷优树的叶果性状在个体及种源间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聚类分析显示木荷优树叶果有4种类型.在以后深入研究中,应对生长量大、尖削度小且为窄冠型优树的研究与利用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