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企鹅珍珠贝是一种热带海水珍珠贝类,在我国广西、广东、台湾和海南都有分布,主产地为海南。企鹅珍珠贝,生长快,个体大,适应性强,具有培育直径较大珍珠的潜力。近年来,企鹅珍珠贝附壳珠与游离珠培养已在广东徐闻、海南陵水的极个别企业进行了小规模尝试。笔者自2008年起,在海南陵  相似文献   

2.
张欣  甘凯  王海  黄锋绍 《科学养鱼》2012,(6):42-43,28
企鹅珍珠贝为大型珍珠贝类,而且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以及分泌珍珠质速度快等优势。在海南已经小规模用来培养附壳珍珠。但是养殖时稚贝成活率仍旧偏低,这严重制约企鹅珍珠贝的产业化发展。笔者从养殖方法入手,经过调查统计分析,确定企鹅珍珠贝的成活率与不同养殖方式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企鹅珍珠贝[(Röding,1798)]海南金唇选育系(GLHH)、海南白唇选育系(WLHH)、广西金唇选育系(GLGG)和广西白唇选育系(WLGG)的生长存活差异,及了解4个选育系的生长规律,自2018年1月底至2018年12月底连续监测养殖于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港的4个企鹅珍珠贝选育系F3的存活率及其壳长、壳高、壳宽、铰合线长和体重的生长情况。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生长模型拟合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个企鹅珍珠贝选育系的生长及存活率存在显著差异(<0.05),海南金唇选育系的生长及存活率最优,广西白唇选育系的生长及存活率最差,表明企鹅珍珠贝的生长存活可能与环境、贝龄、壳色和地理种群有关。SGompertz生长模型为企鹅珍珠贝5个生长性状的通用生长模型。研究表明,4个企鹅珍珠贝选育系的生长规律存在差异,且企鹅珍珠贝5个生长性状的生长规律存在差异,其中壳长和铰合线长的生长拐点出现得最早,分别出现在7.9(GLHH)~8.5(WLHH)月龄和7.9(GLHH)~9.1(WLGG)月龄;其次是壳高和壳宽,生长拐点分别出现在11.6(GLHH)~15.9(WLGG)月龄和11.8(GLHH)~14.3(WLGG)月龄时;体重的生长拐点出现得最晚,在15.8(GLHH)~18.7(WLGG)月龄。该研究结果表明海南金唇选育系早期生长阶段具有高存活率和优良的生长性能,广西白唇选育系可能具有最大的生长潜力(生长性状的生长极限最大),本研究可为企鹅珍珠贝的良种选育、健康养殖及优质珍珠的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对企鹅珍珠贝和马氏珠母贝软体部脂肪进行了提取和测定。结果表明,企鹅珍珠贝和马氏珠母贝软体部脂肪含量分别为8.3%和9.6%。企鹅珍珠贝脂肪酸中DHA EPA的总含量为39.71%,比马氏珠母贝脂肪酸中DHA EPA的总含量(30.86%)高。2种珍珠贝软体部脂肪酸均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比较了不同术前处理方式和不同规格珠核对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游离珍珠培育效果的影响。术前处理方式分别为抑制母贝性腺发育和促进性腺发育排精产卵,珠核规格分别为5.0 mm、6.0 mm、7.0 mm和8.0 mm,手术贝休养期为1个月,育珠期为18个月。结果显示:术前处理和珠核规格对育珠贝成活率、留核率和成珠率存在显著影响(P0.05),促进性腺发育排精产卵处理的育珠贝休养期、育珠期成活率、留核率和成珠率最高(62.0%、54.0%、21.0%和48.0%),未经术前处理的对照组最低(50.0%、38.0%、11.0%和32.0%),珠核直径5.0 mm组休养期、育珠期手术贝成活率、留核率和成珠率最高(64.0%、54.0%、22.0%和45.0%),8.0mm最低(42.0%、33.0%、8.0%和22.0%)。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手术前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企鹅珍珠贝育珠贝的成活率、留核率和成珠率,企鹅珍珠贝游离珍珠培育的合适的珠核规格为5.0~6.0 mm。  相似文献   

6.
企鹅珍珠贝游离有核珍珠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11年,借鉴马氏珠母贝游离有核珍珠植核方法,根据企鹅珍珠贝生理机能特性以及植核部位的组织构造特点,摸索出企鹅珍珠贝术前处理、栓口、植核施术、术后休养和育珠期管养等系统性的植核育珠技术。5年间,共植核企鹅珍珠贝245710个,植核贝经过60 d的休养,成活率为91.3%~96.0%,平均休养期成活率为94.0%;植核贝再经过16~22个月的育珠期后,成活率为90.3%~96.3%,平均育珠期成活率为94.3%;共收获游离有核珍珠69 158颗,成珠率为27.5%~33.8%,平均成珠率为30.7%,其中共收获商品珠54 825颗,商品珠率为68.5%~83.8%,平均商品珠率为79.3%。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企鹅珍珠贝附壳珠的规模化培育技术,采用"钻孔系线植核法"对企鹅珍珠贝母贝进行植核.植核贝数量为1437834个,育珠期8-12个月,共收获育珠贝1095683个,植核手术育珠期成活率为70.1%-88.3%,平均成活率为84.1%,留核率为100%.共收获附壳珍珠2191366颗,其中商品珠1821025颗,商品...  相似文献   

8.
中国不仅是一个采捕和利用珍珠最早的国家,也是人工养殖珍珠最早的国家。我国目前用于生产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类是合浦珠母贝,但其个体小,养出的珍珠也小,经济价值不如大珠母贝。 一、分类地位与分布 生产海水珍珠的母贝主要是双壳纲、异柱目、珍珠贝科的两个属的一些种,即珠母贝属的珠母贝,合浦珠母贝,大珠母贝和珍珠贝属的企鹅珍珠贝等。  相似文献   

9.
《科学养鱼》2004,(10):37-38
中国大规模养殖珍珠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分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海水珍珠主要产区是广东、广西、海南三省的北部湾地区,这里生产的海水珍珠叫“南珠”,有“国之瑰宝”的美称。 我国北部湾地区自古以来成产珍珍珠,尤其是广东湛  相似文献   

10.
企鹅珍珠贝珍珠培育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企鹅珍珠贝的生物学特性,对国内外企鹅珍珠贝人工育苗、养殖、育珠、遗传和病害防治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1.
珍珠贝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PCR技术分别扩增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长耳珠母贝(P.chemnitzi)和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的16S rRNA基因片段,PCR产物直接测序,删去引物及部分端部序列后,得到439bp可供分析的核苷酸片段,用MEGA3.1软件分析了核苷酸差异。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种内个体间序列完全相同,长耳珠母贝种内个体间有2个颠换(Transversion)突变位点,而企鹅珍珠贝种内个体间有1个转换(Transision)突变位点,5个颠换(Transversion)突变位点。与GenBank数据库中其他9种珍珠贝的序列进行比较,得到464个同源比对位点,包括51个插入/缺失位点和231个变异位点(173个简约信息位点和53个单突变子)。合浦珠母贝与长耳珠母贝的同源性为83.2%,合浦珠母贝、长耳珠母贝与企鹅珍珠贝的同源性分别为55.4%和59%。NJ系统进化树表明合浦珠母贝和长耳珠母贝与珠母贝属的种类聚在一起,而企鹅珍珠贝与珍珠贝属的种类聚在一起,与形态学分类一致。  相似文献   

12.
白蝶贝又称大珠母贝,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北部海域,其栖息环境从具有海草床的浅海一直延伸到具有珊瑚礁的深海区,是4种主要海水珍珠母贝中规格最大的种类,最大个体的壳长超过30厘米,体重达4~5千克。由大珠母贝培育的珍珠称为南洋珠,因珍珠粒径大、珠层厚、品质好,其价值远高于其他珍珠贝所培育的珍珠。  相似文献   

13.
温度和盐度对企鹅珍珠贝清滤率、滤食率、吸收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对企鹅珍珠贝清滤率、滤食率、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 在盐度28.3~29.1条件下,温度对企鹅珍珠贝的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产生极显著的影响(P<0.01);在实验温度(14~32 ℃)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企鹅珍珠贝的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增大,29 ℃时均达峰值,分别为0.87 L/h、4.17 mg POM/h和84.01%;温度为32 ℃时,企鹅珍珠贝的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较29 ℃时均下降,但3个生理指标仍处于较高水平,表明企鹅珍珠贝属典型热带和亚热带品种,表现出对高温的较强适应性;23~32 ℃为企鹅珍珠贝较适宜摄食温度,29 ℃左右为该贝的最佳摄食温度。(2) 在温度27.4~27.8 ℃条件下,盐度对企鹅珍珠贝的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影响极显著(P<0.01);在实验盐度(19~37)范围内,随盐度的升高,企鹅珍珠贝的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增大,盐度为31时均达最大值,分别为0.36 L/h、1.87 mg POM/h和76.95%;盐度为34和37时均下降;盐度为34时,3个摄食生理指标仍呈现较高水平,表明企鹅珍珠贝属典型的狭盐性贝类,表现出对高盐的较强适应性;企鹅珍珠贝较适宜的摄食盐度范围为25~34,最佳摄食盐度为31左右。  相似文献   

14.
珍珠又称真珠,是大自然的产物.当沙粒或微生物侵入珍珠贝的外套膜,该贝便因受刺激而分泌出碳酸钙液体-珍珠质,逐层将异物包围,从而产生了珍珠.近年各地也用插核等方法培育人工珍珠,但大多作装饰品之用.……  相似文献   

15.
吴燕燕 《内陆水产》2001,26(7):16-16
我国是珍珠养殖大国,养殖场在收取珍珠后,有大量的珍珠贝、肉急需进一步加工利用。珍珠贝、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种类齐全,特别富含牛磺酸,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各种矿物质。如果用来加工成休闲糖果,既美味又富含营养,将备受消费者喜爱。现将这类糖果的制作的方法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原料冰冻珍珠贝肉。1.2 辅助材料淀粉、白糖、蜂蜜、精盐、五香粉、辣椒粉、白酒、山梨酸钾等。1.3 工艺流程珍珠→解冻→清洗→打浆→添加辅料→拌炒→成型→烘烤→包装→杀菌→成品。1.4 操作要点1.4.1 解冻、清洗将珍珠贝、肉解冻,去…  相似文献   

16.
运用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的强亲和性原理,用生物素-磁珠吸附微卫星富集法,筛选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序列,进而对南海区企鹅珍珠贝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对136个菌落中的85个阳性克隆进行微卫星测序,获得64个序列,达到85.93%。所得到的55个重复6次以上的微卫星序列中,除生物素探针中...  相似文献   

17.
根据作者在广西沿海进行初步调查的结果,广西常见的海产珍珠贝有下列五种,但迄今进行人工养殖的仅有马氏珠母贝一种。而且仅有广东、广西二省进行养殖。珍珠贝在日本称为真珠贝。  相似文献   

18.
《水产科技情报》1976,(7):10-12
我国南海生产的珍珠,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其中,尤以马氏珍珠贝所产的外形圆滑、质地坚硬、颜色绚丽、光泽晶莹的珍珠为最好。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的海水珍珠传统养殖方式主要是以海区吊养为主,也在池塘进行吊养试验。但近几年来,在传统的珍珠养殖方式下,海水珍珠养殖业出现场地老化、污染严重、放养密度过大,养殖培育期过短,珠层薄,珠质差等问题。本试验根据珍珠贝的生物习性,从管理操作便利性、安全性等因素出发,提出和设计试验了珍珠底筏养殖方式,以提高和增强珍珠养殖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珍珠死亡率,提高珍珠质量。  相似文献   

20.
珍珠贝人工育苗是整个珍珠养殖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珍珠的产量和质量,对珍珠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马氏珍殊贝人工育苗从1965年试验成功到1966年投入生产以来,为发展珍珠生产解决了见源问题,结束了珍珠养殖靠捕捞珍珠贝及天然采苗解决贝源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