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珍珠贝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PCR技术分别扩增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长耳珠母贝(P.chemnitzi)和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的16S rRNA基因片段,PCR产物直接测序,删去引物及部分端部序列后,得到439bp可供分析的核苷酸片段,用MEGA3.1软件分析了核苷酸差异。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种内个体间序列完全相同,长耳珠母贝种内个体间有2个颠换(Transversion)突变位点,而企鹅珍珠贝种内个体间有1个转换(Transision)突变位点,5个颠换(Transversion)突变位点。与GenBank数据库中其他9种珍珠贝的序列进行比较,得到464个同源比对位点,包括51个插入/缺失位点和231个变异位点(173个简约信息位点和53个单突变子)。合浦珠母贝与长耳珠母贝的同源性为83.2%,合浦珠母贝、长耳珠母贝与企鹅珍珠贝的同源性分别为55.4%和59%。NJ系统进化树表明合浦珠母贝和长耳珠母贝与珠母贝属的种类聚在一起,而企鹅珍珠贝与珍珠贝属的种类聚在一起,与形态学分类一致。  相似文献   

2.
7种珍珠贝RAPD鉴别标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珠母贝属的大珠母贝、珠母贝、黑珠母贝、白珠母贝、合浦珠母贝、长耳珠母贝和珍珠贝属的企鹅珍珠贝的基因组DNA的特异性遗传标记进行分析。从21个OPM和S系列中筛选出4个引物,共扩增出57个位点,每条引物平均产生14·3个位点。扩增片段大小在250~2000bp间,平均每种贝每条引物产生4·9条带。其中引物S10对7种珍珠贝的RAPD产物呈现出物种的特异性,可同时将7种珍珠贝分开,其余引物可以将2种或2种以上的珍珠贝区别开来。引物S10可以作为种间鉴定的标记。  相似文献   

3.
近江牡蛎等3种贝类的脂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3种贝类的脂类成分,以期为贝类的高值化加工利用提供基础数据。采用氯仿甲醇法提取近江牡蛎、波纹巴菲蛤和马氏珠母贝中的脂质成分,分析脂质中的胆固醇和磷脂含量,采用液液萃取技术分离中性脂和极性脂,并用GC-MS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研究结果表明,3种贝类的粗脂肪含量基本在1%左右;脂质成分中胆固醇含量在0.07~0.12 mg/g;脂质中磷脂含量在14%~34%,极性脂含量在27%~45%;脂质中EPA和DHA总含量在12%~22%,近江牡蛎和波纹巴菲蛤脂质中EPA含量高于DHA,而马氏珠母贝脂质中DHA含量高于EPA。  相似文献   

4.
中国不仅是一个采捕和利用珍珠最早的国家,也是人工养殖珍珠最早的国家。我国目前用于生产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类是合浦珠母贝,但其个体小,养出的珍珠也小,经济价值不如大珠母贝。 一、分类地位与分布 生产海水珍珠的母贝主要是双壳纲、异柱目、珍珠贝科的两个属的一些种,即珠母贝属的珠母贝,合浦珠母贝,大珠母贝和珍珠贝属的企鹅珍珠贝等。  相似文献   

5.
企鹅珍珠贝游离有核珍珠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2011年,借鉴马氏珠母贝游离有核珍珠植核方法,根据企鹅珍珠贝生理机能特性以及植核部位的组织构造特点,摸索出企鹅珍珠贝术前处理、栓口、植核施术、术后休养和育珠期管养等系统性的植核育珠技术。5年间,共植核企鹅珍珠贝245710个,植核贝经过60 d的休养,成活率为91.3%~96.0%,平均休养期成活率为94.0%;植核贝再经过16~22个月的育珠期后,成活率为90.3%~96.3%,平均育珠期成活率为94.3%;共收获游离有核珍珠69 158颗,成珠率为27.5%~33.8%,平均成珠率为30.7%,其中共收获商品珠54 825颗,商品珠率为68.5%~83.8%,平均商品珠率为79.3%。  相似文献   

6.
马氏珠母贝,又称合浦珍珠贝,是生产珍珠的主要贝类,十多年来,其人工育苗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多年来,在人工育苗的过程中,每年育苗,只是将上两年育苗养成的珠贝进行交配育种,导致珠贝的亲缘越来越近,品种严重退化,其主要表现在珠贝的成熟个体越来越小,后果是不能育出大颗粒的优质珍珠。因此,南珠的质量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水产界的重视。 也有不少育苗场进行过天然马氏珠母贝的人工育苗,但是由于天然珠母贝资源有限,能获得的数量本  相似文献   

7.
根据作者在广西沿海进行初步调查的结果,广西常见的海产珍珠贝有下列五种,但迄今进行人工养殖的仅有马氏珠母贝一种。而且仅有广东、广西二省进行养殖。珍珠贝在日本称为真珠贝。  相似文献   

8.
温度和盐度对企鹅珍珠贝清滤率、滤食率、吸收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对企鹅珍珠贝清滤率、滤食率、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 在盐度28.3~29.1条件下,温度对企鹅珍珠贝的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产生极显著的影响(P<0.01);在实验温度(14~32 ℃)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企鹅珍珠贝的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增大,29 ℃时均达峰值,分别为0.87 L/h、4.17 mg POM/h和84.01%;温度为32 ℃时,企鹅珍珠贝的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较29 ℃时均下降,但3个生理指标仍处于较高水平,表明企鹅珍珠贝属典型热带和亚热带品种,表现出对高温的较强适应性;23~32 ℃为企鹅珍珠贝较适宜摄食温度,29 ℃左右为该贝的最佳摄食温度。(2) 在温度27.4~27.8 ℃条件下,盐度对企鹅珍珠贝的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影响极显著(P<0.01);在实验盐度(19~37)范围内,随盐度的升高,企鹅珍珠贝的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增大,盐度为31时均达最大值,分别为0.36 L/h、1.87 mg POM/h和76.95%;盐度为34和37时均下降;盐度为34时,3个摄食生理指标仍呈现较高水平,表明企鹅珍珠贝属典型的狭盐性贝类,表现出对高盐的较强适应性;企鹅珍珠贝较适宜的摄食盐度范围为25~34,最佳摄食盐度为31左右。  相似文献   

9.
野生企鹅珍珠贝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野生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 R?ding)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影响,为其良种选育中亲贝的选优提供策略,实验随机选取200只三亚野生企鹅珍珠贝为研究材料,对其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壳宽、斜高、铰合线长及前耳至后耳基部长)和质量性状(活体质量、软体质量、壳质量及闭壳肌质量)进行测量,利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绞合线长与前耳至后耳基部长相关系数极显著(P0.01),与其他各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9个数量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构建了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及壳宽)对体质量、软体部质量、壳质量和闭壳肌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分别为0.872、0.777、0.892和0.630。野生企鹅珍珠贝的壳宽对其体质量、软体部质量和壳质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最大,分别为0.422(0.178)、0.357(0.127)和0.503(0.253);壳高对其闭壳肌质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最大,为0.602(0.362)。结果表明,若以体质量、软体部质量或壳质量作为企鹅珍珠贝选育目标,应主要考虑壳宽;若以闭壳肌质量作为企鹅珍珠贝选育目标,应主要考虑壳高。[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9,9(6):48-56]  相似文献   

10.
镉—金属硫蛋白(Cd-MT)是水生环境中重金属镉污染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对该蛋白的研究不仅有利于Cd-MT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也为水生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不同浓度CdCl2(0~0.8 mg/L)胁迫诱导企鹅珍珠贝合成Cd-MT,通过组织捣碎、冷冻离心、热处理、Sephadex G-50凝胶柱层析等方法从企鹅珍珠贝全脏器中纯化得到Cd-MT。紫外吸收显示,在CdCl2浓度为0.8 mg/L时,MT粗提液中的Cd-MT特征吸收最大,表明贝体内的Cd-MT含量随着CdCl2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增加。SDS-PAGE显示纯化后的Cd-MT及其二聚体分子量约为9 ku和18 ku。采用戊二醛法将获得的Cd-M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后免疫家兔,制备了兔抗企鹅珍珠贝Cd-MT多克隆抗血清。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其抗血清效价为1∶12 800。经饱和硫酸铵法和DEAE-Sephadex A50亲和层析纯化得到分子量约为35 ku的高纯度免疫球蛋白G(IgG)。ELISA免疫鉴定显示,该IgG不仅能识别企鹅珍珠贝的Cd-MT,还与马氏珠母贝的Cd-MT有明显的免疫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1.
广东雷州流沙湾养殖企鹅珍珠贝多毛类寄生虫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流沙湾养殖的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多毛类寄生虫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锥形笼养殖2~4年的企鹅珍珠贝母贝多毛类寄生虫病感染率为39.13%~44.98%,开放式养殖2~4年为26.6%~35.63%,同一养殖方式各龄母贝多毛类寄生虫病感染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养殖时间两年时,多毛类寄生虫病的感染率与养殖方式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养殖时间3年和4年时,多毛类寄生虫病的感染率与养殖方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锥形笼养殖的企鹅珍珠贝左壳较易感染多毛类寄生虫病。企鹅珍珠贝感染多毛类寄生虫病后,其生长与健康贝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企鹅珍珠贝珍珠培育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企鹅珍珠贝的生物学特性,对国内外企鹅珍珠贝人工育苗、养殖、育珠、遗传和病害防治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3.
3种珍珠贝的外套膜小片外表皮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浦珠母贝(Pinctadafucata)、大珠母贝(Pinctadamaxima)和企鹅珍珠贝(Pteriapenguin)的外套膜小片外表皮超微结构进行比较观察,发现都是单层柱状表皮,由3类细胞构成,即柱状表皮细胞、粘液细胞和嗜酸性粒分泌细胞。柱状表皮细胞是贝壳和珍珠组份的主要合成和转运者,据其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可细分为A、B、C3型。粘液细胞和嗜酸性粒分泌细胞呈杯状或不规则,体积巨大,细胞质稀少,核的形态亦不固定,前者的胞体全由电子透明泡占据,后者含有大量嗜酸性的电子稠密颗粒。这2类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物质转运,它们在邻近表皮的结缔组织中也有分布,可作变形运动穿越基膜进入上皮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整理中国第一个海水珍珠养殖场的历史资料,详细论述了中国第一批马氏珠母贝人工养殖珍珠的诞生和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实现突破的过程,以此文致敬为中国海水珍珠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行业前辈.  相似文献   

15.
马氏珠母贝肉的营养成分及其游离氨基酸组成   总被引:84,自引:5,他引:79  
章超桦 《水产学报》2000,24(2):180-184
对马氏珠母贝肉的营养成分及游离氨基酸组成进行了较系统的食品化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含粗蛋白74.9%(干基),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中,富含Glu(2.21%)、Asp(1.45)、Gly(1.01%)等呈味氨基酸;蛋白质营养价高,氨基酸价为82,第一限制氨基酸是含硫氨基酸(1973年(FAO/WHO标准);无机盐含量丰富,尤其是微量元素Zn和Se;游离氨基酸中,牛磺酸含量最高达1.38%,  相似文献   

16.
笔者初步研究了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TSD)的基因克隆和功能,通过同源克隆方法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获得了企鹅珍珠贝组织蛋白酶D基因(命名为pgCTSD)。该基因cDNA全长1 767 bp,其中5'UTR为38 bp,3'UTR为553 bp,ORF为1 176 bp,编码392个氨基酸,包括信号肽(Met1-Ala18)、前体域(Leu19-Lys47)和成熟域(Tyr48-Ser392)三部分,分子量为42.3 kDa,等电点为8.04。pgCTSD氨基酸序列与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pmCTSD的相似性最高(79%),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为59%~75%。荧光定量分析表明,空白对照组中pgCTSD mRNA在闭壳肌、性腺、肝胰脏、外套膜和鳃组织中都有表达,且在闭壳肌中表达量最少,肝胰脏中最高。与试验对照组相比,脂多糖(LPS)刺激6 h后性腺和肝胰脏显著下降,闭壳肌的表达量虽不大但增加显著,外套膜和鳃组织变化不显著;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刺激6 h后肝胰腺和外套膜显著下降,闭壳肌和鳃显著上升,性腺无显著变化。肝胰腺中pgCTSD对LPS和弧菌刺激的应答反应表明pgCTSD可能参与了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ell dimensions of pearl oysters. Pinctada mazatlanica (Hanley 1856) and Pteria sterna (Gould 1851). was studied to determine the possible change of form of the shell during growth. The intention was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size and location of nuclei that could be implanted in oysters used for Mabé pearl production. Using the database of our Pearl Culture Research Programme developed in Bahía de La Paz, México, we obtained measurements of 500 shells of P. mazatlanica and 500 shells of P. sterna, representing 3 years of continuous growth under extensive culture conditions. The height-length, height-thickness and the height-weight relationships of both species were analysed, as was the height-wing length relationship for P. sterna. There was isometric growth up to 100 mm shell height, and negative-allometric growth after 120-125 mm for P. mazatlanica. The height-thickness relationship followed a linear model, whereas the height-weight relationship was exponential. No clear allometric pattern was found in P. sterna and all relationships fitted the power equation.  相似文献   

18.
对本实验室和其他学者已经发表的马氏珠母贝外套膜和珍珠囊的454焦磷酸测序转录组数据以及NCBI中的EST数据进行了重组装、同源序列比对和GO注释分析。重组装获得了30266个contig,平均长度522 bp,其中最长的contig为4144 bp;NR数据库BLAST分析获取了2310个相似性contig(E≤10?5),其中1902个在模式动物(人、小鼠、海胆、线虫、斑马鱼、果蝇或者太平洋牡蛎和珠母贝)中可以查找到同源序列。基因注释(GO)结果表明,注释到生物学过程的3846个contig可分为23个亚类,其中代谢过程蛋白、细胞过程蛋白和生物学调控蛋白为contig数量最多的3个亚类;注释到分子功能的4601个contig共分为11个亚类,其中结合蛋白的contig数量最多,其次是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和结构分子活性蛋白;注释到细胞成分的2992个contig分为17个亚类,其中细胞和细胞组成部分的contig数量最多,其次分别是细胞器和大分子复合体contig数量。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开展外套膜和珍珠囊特异性表达基因的大规模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