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继鸡新城疫、鸡法氏囊病、鸡大肠杆菌病之后对鸡危害严重的主要传染病。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以下称鸡传支)是鸡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和肾病变疾病。本病主要侵害1~4周龄雏鸡,死亡率一般在25%左右,但幼鸡受侵害时死亡率高达79%~90%,尤其是肾病变型引起的,死亡率大于由其它型毒株引起的。6周龄以上鸡受侵害时虽然死亡率不高,但生长受阻和饲料报酬下降,输卵管受到病毒侵害者则进入产蛋期仍不能产蛋。产蛋鸡群受害的主要损失是产蛋量下降50%左右以及蛋质量下降(畸形蛋),甚至长期停产。 鸡传支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秋冬季节易大流行。易感性与性别、年龄无关。但由于幼雏有母源抗体而很少发病,中雏和成鸡则易感。本病潜伏期短(18~48小时),传播迅速。通过呼吸或食入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  相似文献   

2.
王苹  吉学仁 《水禽世界》2006,(11):35-35
1临床与病理变化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分为典型性的和非典型性。育雏育成期发生的大多数是典型性的,成年鸡发生的都是非典型性的。 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表现羽毛蓬乱、缩头、畏寒、头颈振颤、腿瘫痪,排白色水样稀粪,机体脱水快;病理上。腿肌、胸肌上有条刺状出血,肾肿、泄殖腔充满尿酸盐.囊包肿胀、包内粘膜发炎或出血等。非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精神、采食基本正常,短时间内产蛋量、蛋色、蛋重也看不出异常,只是饮水增多.排白色水样稀粪.一段时间后能看到病鸡冠脸轻微发白、蛋重稍轻、蛋色稍退、产蛋量随鸡只体重下降开始下滑。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为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传播地区广泛,且发病时间连续不断,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3年4月市某养鸡场20日龄鸡发生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病症的传染病,造成1 000多只鸡发病,已经死亡鸡200多只。对剩余800只感染发病鸡进行治疗,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10年来,山东省鸡病在不断发生变化。根据本所禽病门诊情况来看,有的鸡病发病上升,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鼻炎、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有的发病减少,甚至几乎消失,如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炎、鸡痘、鸡球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病;但这期间新发了一些鸡病,如蛋鸡血管瘤病、鸡安卡拉病等。同时,原有的鸡病发生病原变异、临床表现变化等,如H9亚型禽流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非典型性新城疫等;而有的传染病的宿主范围在变化,如鸭发生新城疫、减蛋综合征,鸳鸯发生小鹅瘟,肉鸭及鸽子发生安卡拉病等;有的病原(因)难以确定,如鸡腺胃炎等;有的不同疾病有同样的临床表现,如鸡支气管堵塞,低致病型禽流感、支原体都会单独出现及同时存在时发生。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IB)是由支气管炎病毒所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大肠杆菌病有时会同时或相继发生 ,给一些养殖场或养鸡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 0 0 0年 ,通辽市唐家乡某鸡场产蛋鸡突然暴发了以呼吸系统病变和产蛋减少、蛋质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 ,初步确诊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继发大肠杆菌感染。1 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该鸡场饲养黄金褐产蛋鸡 2 10 0只 ,经检查约有 160 0余只鸡发病 ,只有少数病鸡有张口喘气、甩头等症状。病鸡怕冷聚堆 ,食…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对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免疫效果的影响,分别对蛋雏鸡和麻花肉雏鸡于14日龄同时接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B87株)和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设空白对照组(均不免疫禽流感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和免疫对照组(只免疫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进行法氏囊病理变化观察和血清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均可对蛋雏鸡和麻花肉雏鸡引起法氏囊炎性反应,但对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免疫抗体的产生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鸡14种病毒病基因芯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PCR或RT—PCR方法分别获得鸡新城疫(ND)、禽流感(AI)、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鸡马立克氏病(MD)、减蛋综合征(EDS-76)、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鸡脑脊髓炎(AE)、鸡传染性贫血症(CIA)、鸡病毒性关节炎(AVA)、包涵体肝炎(IBH)、禽白血病(AL)、鸡痘(FP)各一特异性片断,以这些片断为探针,采用接触式点样技术,制成低密度的DNA阵列芯片。自病料中提取核酸,通过生物标记技术,使样品核酸标记上生物素。当样品和预点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探针杂交后.通过显色技术,即可得出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临沂市某蛋鸡场于2005年3月3日购进海兰鸡5200只,鸡群按常规饲养,饲养方式为笼养,根据当地常发病情况进行了鸡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痘、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征等的防疫,但未免疫禽霍乱疫苗。9月28日即209日龄时开始发病死亡,每天死鸡3~10只不等,最多死鸡每天达35只,产蛋率从93%下降到85%,软壳蛋、粗壳蛋增多,蛋壳色泽变淡,用盐酸环丙沙星饮水治疗,病情未得到控制,且不断加重。发病6d时间内死亡121只鸡,死亡率达2.33%。并且笼底层鸡死亡率比上层的鸡高。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等,确诊本病例为鸡住白细胞原虫病与禽霍乱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吉林市郊区普遍流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现以孤店子个体养鸡户李××家蛋种鸡发病为例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该户于1990年引进罗曼蛋种鸡1000只,从1991年春季开始产蛋,产蛋率为90%,1991年5月初发现个别鸡有呼吸道罗音,而且产蛋率有所下降,户主认为是一般性呼吸道感染.采用抗毒威1:400稀释带鸡喷雾消毒,未见效,以后病鸡逐渐增多,有的病鸡开始出现气喘现象,产蛋率明显降低,蛋壳颜色变浅,表面粗糙。5月11日有2只鸡发病死亡,随后死亡现象逐日增加,整个发病过程持续半个月,死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病发病突然(潜伏期2-3天)、病程短(7~8天)、呈尖峰死亡曲线。IBD对养禽业危害巨大,一方面由于鸡只死亡率、淘汰翠增加,影响鸡体增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由于IBDV诱发免疫抑制,使鸡体对多种疫苗(如鸡新城疫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等)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或无免疫应答,同时由于机体免疫机能下降,病鸡对病原体易感性增加,容易并发或继发多种疾病,如大肠杆菌病等,所以有人将IBD比喻为鸡的“艾滋病”。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1中草药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临床应用1.1赵永福等用中草药LBD-HB1号(蒲公英、金银花、千里光、艾叶等)对传染性法氏囊炎病鸡熏烟25-40min,共治疗10754羽,治愈9997羽,治愈率92.96%。1.2吴杰用囊病宁(党参、黄芪、金银花、冰片等为主要成分,按一定比例制成散剂,取名为“囊病宁”,开水冲调内服)对鸡IBD进行治疗,治疗初、中期病鸡40只,治愈37只,治愈率为92.5%;后期治疗病鸡30只,治愈9只,治愈率为30%。扩大治疗26个养鸡场11400羽,康复10640羽,治愈率93.4%。1.3李金安从鸡免疫IBD之日起,连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三药以3:2:1比…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报告杨世广孙树喜(青岛肉类食品集团蛋鸡场266113)王玉东朱士盛(农业部动物检疫所266032)鸡传染性鼻炎(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呼吸道病。本病可在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发生,具有传染性并主要侵害鸡的上呼吸道。本...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腔上囊炎(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链RNA呼肠弧病毒亚群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腔上囊(法氏囊)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传染病.1990年以来博州广泛流行.1992年6月饲养100只星杂599商品二代鸡,50日龄80%发病.当时选择其拉乳白稀粪、泄殖腔周围羽毛污染、腔上囊红肿的病鸡,参照当时报道的一些疗法,分组治疗,均无效果或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养禽业的不断发展及商品贸易的增加,由于集约化饲养管理经验缺乏、防疫卫生技术落后等原因,新的禽病不断出现,如鸡传染性贫血、禽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产蛋下降综合征、鸡病毒性关节炎、禽流感、包涵体肝炎、雏鸭病毒性肝炎、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J型淋巴白血病、番鸭细小病毒病、鸭疫里氏杆菌病、肉鸡腹水综合征和隐孢子虫病等。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过去称为鸡嗜血杆菌)所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病。1990年7月李楼东养鸡专业户张×等所养的鸡先后发病,据临床特征、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鸡传染性鼻炎。 1 基本情况 1990年7月中旬我校一教工饲养的20只2月龄郑州红鸡突然全部发病;8月中旬,另一职工饲养的100只50日龄的美国罗曼鸡也全部发病;10月上旬李楼东农户饲养120只2月龄“来航鸡”中有50只发病。据了  相似文献   

17.
四川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病变型的诊断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tectious Bronchitis IB)是鸡的一种急性、有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鸡生产最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Schok和Haun(1931)首次报道了致呼吸道病变为主和成年鸡产蛋下降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Winterfield(1962)报道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肾病变型。我国邝荣禄(1982)在广东首先发现肾病变型IB。林绍义(1983)对本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1988年以后我国广西、江苏、上海、新疆、北京等地相继报道了本病并分离出病毒。1992年底,四川地区部份鸡场发生该病流行,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观察和病毒的分离鉴定,本研究组在四川首次确诊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病变型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受到人们普遍地关注,该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它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极易导致鸡只死亡,给养鸡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疑似鸡传染性滑膜炎的诊疗骆永泉邓绍基(广西贺县畜牧局542800)鸡传染性滑膜炎又名滑液霉形体病(MS),是由鸡滑液霉形体引起鸡的一种急性、慢性传染病。本病以关节肿大,滑液囊及肌腱鞘发炎,实质器官肿大为主要特征。本病的致死率虽然不高,但由于可经蛋传递...  相似文献   

20.
朱新明 《中国家禽》2003,25(7):20-21
2002年11月,某蛋种鸡场饲养的一批父母代蛋种鸡出现一种以眼眶、肉髯肿胀,流鼻液,呼吸困难,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疫病,经临诊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鸡传染性鼻炎继发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大肠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2年11月1日,某鸡场2号舍蛋种鸡(52周龄,5411套)开始出现死鸡:2日为2只,3日为12只。立即投服先锋氧氟沙星,至4日死鸡减少为8只,5日为5只,6日为6只,7日为1只。至11月8日死鸡数又上升为7只,9日为21只,10日为28只,11日为36只。至11月20日疫情得到扑灭止,共死亡220只,死亡率为4%,发病率约为30%,产蛋率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