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11个新疆春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生育期之间,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的叶绿素含量与单株粒重之间,以及品质与单株粒重之间的相关性;苗期及盛花期显著正相关,结荚期与盛花期显著负相关,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及茎粗与单株产量显著正相关;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的叶绿素含量与单株粒重呈负相关,这可能与环境影响有关;粗蛋白、粗脂肪均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综合评价鲜食青椒的果实性状,对11个辣椒品种(品系)的内在品质、质构特征等品质指标和单株产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内在品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辣度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粗蛋白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木质素含量与粗蛋白、维生素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粗蛋白含量、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影响鲜食青椒内在品质的主要因素有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辣度、可溶性糖含量和含水量;不同品种在质构特征和单株产量方面差异较大,红火1号单株产量最高,为1.069kg,兴蔬皱辣2号、长研青香、樟树港辣椒的鲜食青椒维生素C、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都较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较佳的风味。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主茎理化特性与倒伏的关系及抗倒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抗倒性不同的8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供试材料,分析了主茎的理化特性、株高、单株产量和倒伏情况,结果表明:中双9号的抗倒性最强,其主茎蛋白质含量最高,其他理化指标在品种间无明显区别;主茎钾含量与蛋白质、电阻率呈显著负相关;但蛋白质与含水量、粗纤维与抗折力、钙含量与单株产量、株高与粗纤维、株高与倒伏指数、倒伏指数与倒伏系数等均呈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与倒伏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倒伏系数(单株产量/株高×抗折强度)评价油菜倒伏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研究通过对从外省区引入新疆的几个高丹草品种品质性状和鲜生物产量的相关分析表明:粗脂肪、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与鲜生物产量呈一定的正相关,粗蛋白、粗脂肪与干物质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综合分析表明,甘露2号和先锋两个高丹草品种相对其他品种具有明显优势,其中甘露2号鲜生物产量76 300 kg/hm2,干生物产量26 500 kg/hm2,粗蛋白含量8.77;,粗脂肪含量1.57;,粗纤维含量30.53;;先锋鲜生物产量74 766.67 kg/hm2,干生物产量25 395.43 kg/hm2,粗蛋白含量8.78;,粗脂肪含量1.42;,粗纤维含量33.88;.  相似文献   

5.
为开展优质菜豆新品种引进筛选工作,以30个不同菜豆品种为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试验,对菜豆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淀粉、VC和可溶性固形物进行测定与评价。结果表明:6个营养成分含量在30个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粗蛋白含量17.47%~23.36%,平均值为20.27%;粗脂肪含量1.24%~2.00%,平均值为1.51%;淀粉含量4.79%~12.30%,平均值为8.89%;粗纤维含量12.64%~32.10%,平均值为21.0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30%~7.30%,平均值为6.30%;VC含量1.80~10.50 mg/hg,平均值为7.25 mg/hg。通过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分析可知,综合品质较优的品种有4个,分别为C1、C5、C2、C8,在生产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用于种质创新或新品种培育。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粗纤维与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VC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评价值(D值)与粗纤维、粗蛋白、VC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56和0.59。  相似文献   

6.
为选出适宜贵州省种植的全株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系),对7个玉米品种(系)进行引种生产性能比较试验,并探讨其各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生物学产量方面,以青丰4号表现最好,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达到64.68、19.28 t/hm~2;在品质方面,粗蛋白、粗脂肪等含量以青丰4号最高,分别为8.07%、4.63%,显著高于其他各品种(系)(除对照组外)(P0.05),粗纤维含量以红单10号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品种(系)(P0.05)。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生物学产量与叶片数、株高、茎粗、穗位高、穗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叶片数、叶长、叶宽与粗蛋白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叶片数、叶长、叶宽与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叶片数、叶长与粗纤维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从生物学产量及营养品质2个方面综合评定,以青丰4号表现最为良好,适宜在贵州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叶面硼肥对甜荞根系形态、地上部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高产甜荞品种丰甜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硼肥处理对其根际土壤营养、根系形态、地上部株型和产量的影响,同时对丰甜1号地上部、地下部及产量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硼肥的施用能明显增加丰甜1号根际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明显降低根际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对根际土壤pH和根系平均直径影响不大。当硼肥用量为24 mg/L时,甜荞的产量最高,比对照高42.18%。相关性分析表明:根系长度与根系表面积呈显著正相关,根系表面积与体积呈显著正相关;根系体积与主茎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主茎节数和产量呈显著负相关;根系平均直径与主茎节数呈显著负相关;株高与主茎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茎分枝数与主茎节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213份苦荞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筛选高产苦荞种质,以期了解影响苦荞产量的主要因素,为选育高产苦荞品种提供亲本材料.[方法]以来自于我国11个省(区)的213份苦荞种质为材料,对其株高、主茎分枝数、初花期、盛花期、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和籽粒产量8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基于分析结果,筛选出高产的苦荞种质.[结果]8个农艺性状的偏度和峰度绝对值均接近1.00,均呈近似正态的连续分布.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2.91%~35.62%.籽粒产量的变异范围为315.6~3286.8 kg/ha,平均值为2101.5 kg/ha;株高的变异范围为86.1~139.5 cm,平均值为121.2 cm;主茎分枝数的的变异范围为4.8~6.9个,平均值为5.8个;百粒重的变异范围为1.55~2.45 g,平均值为1.95 g;单株粒重的变异范围为1.03~7.21 g,平均值为3.35 g;单株粒数的变异范围为51.7~416.8粒,平均值为173.6粒;初花期的变异范围为37.0~45.0 d,平均值为40.8 d;盛花期的变异范围为40.0~47.0 d,平均值为43.9 d.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株高、单株粒重和单株粒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粒重与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下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单株粒重与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初花期呈显著负相关.供试苦荞种质材料8个农艺性状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4.39%.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与籽粒产量密切相关,其中单株粒重和单株粒数是影响苦荞种质产量的主要因素.在欧氏距离为2.50处,可将213个苦荞种质材料划分为六大类群(Ⅰ~Ⅵ),其中,类群Ⅳ的30个苦荞种质材料的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籽粒产量的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类群,籽粒产量平均值最高.[结论]选育高产苦荞品种时,应着重考察单株粒重和单株粒数这2个指标.Ⅳ类群的30个苦荞种质可作为高产苦荞育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9.
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及食味品质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低氮肥条件下,栽培密度对寒地水稻产量性状及食味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产量与有效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长呈显著负相关,与粗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效穗数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穗长呈负相关,与粗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水稻的农艺性状及食味品质间差异显著,栽培密度处理4在稻谷高产量的基础上,改善了稻米的食味品质,从而为提高寒地水稻食味品质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条件对青稞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采集4个青稞品种,分别在西藏、甘肃、山西3个地区进行对比种植,对青稞中的水分、灰分、淀粉、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可溶糖、碳水化合物、β-葡聚糖以及砷、铅、汞12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与原产地青稞种植产量相比,在山西省种植的青稞产量仅占其44%~73%;在同一地区种植的品种,其粗蛋白、粗纤维、水分、灰分、粗脂肪、可溶糖、碳水化合物等各项指标没有明显的变化;不同地区同一品种粗蛋白含量差异显著;喜马拉22中β-葡聚糖含量与昆仑12以及昆仑15差异显著,同一地区差异不大;原产地的品种各项重金属指标都低于在山西种植的品种。[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青稞引进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10个广西夏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苹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百粒重7个状间相关及其对单株产量的效应。单株粒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及总贡献最大;单株苹数与单株产量亦呈极显著正相关,对单株产量的总贡献仅次于单株粒数;单株产量与主茎节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每苹粒数、株高相关不显著,与分枝数呈弱正相关,与丰粒重呈弱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叶面喷施硼肥对苦荞植株形态及产量的影响,为制定苦荞合理施肥技术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苦荞品种晋荞2号为试验材料,在现蕾期喷施不同浓度(12、24和48 mg/L)的硼肥水溶液,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测定并分析苦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成熟期苦荞根系形态和农艺性状指标及产量.[结果]随施硼量的增加,成熟期苦荞根际土壤的速效氮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速效磷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速效钾含量和pH整体上呈降低趋势,有机质含量整体上呈升高趋势.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硼肥溶液有助于苦荞根系的伸长,增加苦荞的株高、子叶节高度、主茎节数和主茎分枝数,进而提高其产量.当硼肥喷施浓度为12 mg/L时,苦荞的根长(137.06 cm)、株高(124.50 cm)、主茎分枝数(8.33个)和产量(1416.042 kg/ha)达最大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苦荞的株高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硼肥水溶液对苦荞植株形态及产量均有一定影响,现蕾期喷施12 mg/L浓度硼肥有利于苦荞的生长,可显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单位提供的3个皮燕麦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了材料中蛋白质、脂肪、总淀粉、直链淀粉、灰分、纤维素和葡聚糖7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分析了蛋白质含量与其他营养成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不同品种的蛋白质含量与脂肪、纤维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分蘖数、单株穗数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硼肥对苦荞根系、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低产苦荞品种‘六苦2081’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硼肥对苦荞根际土壤营养、根系形态、地上部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同时对苦荞地上部、地下部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硼肥的施用能显著降低根际土壤中铵态氮和有机质的含量,显著增加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以及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体积和根系的平均直径。硼肥的施用能显著增加苦荞的产量,当硼肥质量浓度为24mg·L-1时,苦荞产量达最大,接近对照的2倍。相关性研究表明,‘苦荞2081’的根系长度与表面积和体积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系表面积和体积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主茎节数和主茎分枝数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海拔对小粒种咖啡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云南怒江流域海拔784~1 508 m中8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小粒种咖啡品种Catimor CIFC 7963(F6)的咖啡豆进行千粒重、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咖啡因、总糖等营养成分含量测定,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小粒种咖啡品质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咖啡豆千粒重和总糖含量分别与海拔高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咖啡因含量与海拔高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粗脂肪含量与海拔高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粗蛋白质、粗纤维、水浸出物、灰分与海拔高度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不同苦荞品种成熟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及其与苦荞产量和品质的关系,以苦荞品种威苦1号和威苦2号为材料,测定了其成熟期茎、叶、根中脱落酸(ABA)、玉米素+玉米素核苷、生长素(IAA)、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腐胺、亚精胺、精胺等内源激素的含量以及苦荞的单株粒重、千粒重、产量、蛋白质、黄酮和淀粉的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高产优质品种威苦1号茎、叶、根中玉米素+玉米素核苷、IAA、ACC、腐胺、亚精胺、精胺含量高于威苦2号(P<0.05);威苦1号的多胺含量是威苦2号的2~8倍;不同内源激素在苦荞不同部位间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产量性状指标与苦荞叶、根中的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玉米素+玉米素核苷、IAA、AC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威苦1号)、淀粉、黄酮含量与ABA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玉米素+玉米素核苷、IAA、多胺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威苦2号的蛋白质含量与内源激素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说明苦荞的产量和品质与其不同部位间的内源激素含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定量分析近10年来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演变规律,为山东省大豆品种改良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在收集品种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近10年来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10年来审定大豆品种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和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而有效分枝数和百粒重则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说明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增产主要是通过增加单株粒数的途径来实现。审定大豆品种的品质性状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亦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说明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向高蛋白和高油方向发展,但改良相对缓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生育期、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呈正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产量与主茎节数、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呈负相关,亦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并不协同,在一定程度上,产量的提高抑制了品质指标的改良,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18.
李勋  崔宁洁  彭彬 《现代农业科技》2023,(7):178-180+184
本研究以甜高粱品种得胜、大力士为研究对象,对比和分析不同品种、不同茬之间的营养物质(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含量差异。通过对比同一品种两茬之间的养分差异可知,得胜和大力士在不同茬仅粗脂肪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茬的粗蛋白、粗纤维以及粗灰分含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两个甜高粱品种的粗脂肪含量均表现出第一茬显著低于第二茬(P<0.05);通过对比同一茬两个甜高粱品种的养分差异可知,第一茬和第二茬两个甜高粱品种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以及粗灰分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均表现为得胜的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大力士(P<0.05),而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则显著低于大力士(P<0.05)。总体上看,相较于大力士,得胜的饲用品质更高。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黄淮海产区和北方产区上推广的53个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黄淮海产区品种的主要产量性状都明显优于北方产区的品种,但北方产区品种大都偏早成熟;我国上述2个产区大豆品种在单株英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等一些产量性状上与国外品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就2个产区材料分别所作的相关分析指出,大豆分枝数、主茎英数、分枝英数、单株英数均与单株粒重和粒数呈显著或非显著的正向相关;主茎节数与主茎英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显著或非显著的负向相关;株高与主茎节数、单株粒数与单株粒重正相关极显著;百粒重与主茎节数、主茎英数、单株英数、株粒一显著或非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于21个干辣椒品种的始花期,测定植株主茎自上而下数第三片已完全展 形味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所测指标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率及叶绿素含量之间,水分利用率与叶绿素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和偏正相关,水分利用率与蒸腾速率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和偏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