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一项长期、艰巨的伟大事业,农民是这项事业的主要实践者,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实现。然而,现实中农民主体性地位并没有得到确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国家必须从制度设计上进行改革和完善,对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给予保障。为此,要完善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民自我治理制度;大力加强农民自发团体建设,实现参与式发展的自组织制度;赋予农民更多权力,改革农民参政议政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鸭子口乡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导产业难发展、公益事业难建设、农民主体作用难发挥的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探索构建“两委三会”(村两委、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公益事业促进会、村民自治理事会)工作运行模式,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3.
《四川农业科技》2008,(2):60-60
今年1月中旬以来.我省大部分地方遭受了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灾害,范围之广、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史所罕见.给我省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尤其是蔬菜、洋芋、油菜、茶叶、部分水果以及蚕桑、中药材受灾严重。为指导各地灾后生产的迅速恢复.四川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主要受灾作物灾后恢复生产的技术方案,确保灾后农业不减产、农民要增收。  相似文献   

4.
贫困村精神文化重建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又是灾区农民提高自我素质、增强幸福感的主观诉求。基于汶川地震受灾贫困村调查数据,分析其灾后精神文化重建的现状和问题,并结合实际探索新时期贫困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永吉县坚持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推动突破县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措施,按照"巩固成果、扩大增量、有效组织、形成合力"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尤其是灾后,为鼓励和帮扶受灾群众开展抗灾自救,助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永吉县多措并举,加大受灾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力争使有就业愿望且具备劳动能力的受灾人员实现就业。截至目前,永吉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26万人,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6.
正针对今年汛期农业受灾情况,北京市农机部门提早动手、精心安排,力求以"三秋"为契机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开展调查研究,落实灾后农机生产工作按照北京市农业局总体安排,北京市农机部门在灾后及时组织有关区县和技术单位,开展农业受灾情况调查,制定农机救灾减灾方案,力求通过农机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受灾损失,为北京市灾后重建工作贡献农机部门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灾后重建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灾区各级政府把灾后重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促进城乡面貌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当前,灾后重建任务即将基本完成,灾区新农村建设仍然面临一些各级政府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8年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南陵县主要栽培的毛竹和杉木资源受灾最为严重。为切实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本文特提出了受灾林木复元复壮原则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金玲 《甘肃农业》2011,(1):55-55,57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榆中县部分村社在集体公益事业方面采取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在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为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一事一议”既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减轻了农民负担、维护了税费改革成果,又保障了村民实行自治,对于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程、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农作物灾损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2016年湖北省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导致该省农作物产量下降。利用遥感手段进行灾损评估研究可快速、准确获取灾后农作物的受灾程度与减产量,给农民提供实时、准确的参考数据,以减少农民的经济损失。【方法】基于2015年7月与2016年7月的灾前灾后Landsat-8影像,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和分层抽样方法对湖北省荆州市与荆门市部分地区的农作物进行受灾面积提取,统计农作物受灾面积总量;对灾前灾后农作物的NDVI值进行对比,根据灾前灾后的NDVI差值进行受灾等级划分,以此得到农作物的受灾等级。【结果】(1)由连续暴雨引起的洪涝灾害导致研究区农作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采用了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精度指标的Kappa系数为0.849 5,以此分类统计出的受灾农作物总面积为635.838 km~2;(2)受灾严重的区域主要是依傍河岸和地势低洼处。荆州市的弥市镇虎渡河附近的农作物受灾等级最高,受灾最为严重,几乎完全被洪水淹没;而荆州市马良镇的杨家湾因为地势低以及对农作物的灾害预防措施做得不够,也造成大量的农作物被淹没,甚至出现了绝收现象。【结论】对于农作物灾后监测,有关部门要借助遥感手段及时向农民提供数据支持,将农民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最大程度地保障农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乡村生态旅游业在四川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四川旅游支柱产业。但是,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却对四川乡村的自然环境、生态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设施和居民社区造成巨大破坏,严重制约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因此,四川乡村生态旅游灾后重建规划是"生活恢复、生产发展、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灾后四川乡村生态旅游面临的新问题及灾后重建给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带来的新契机,并以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生态旅游规划为例,探讨了在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四川乡村生态旅游规划。  相似文献   

12.
以灾后重建推进四川农业产业化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就汶川地震对农业造成的损失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重建过程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简述四川“5.12”地震给当地植被和生态造成的严重危害,指出了地震后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要遵循植被的生态完整性、植被的异质性、物种间的生态交互性和生态系统的排外性的原则,同时,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灾区开展生态评估、注重自然恢复与生态恢复相结合、采用飞播建设模式、提高科技含量与实行扶持政策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蓝红星  郑长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588-3590,3595
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方面对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灾情进行了分析,整理了震后国家及四川省出台的有关综合、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住房、产业扶持、就业保障8个方面的政策环境,明确了灾后重建的"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以及"六有"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并从家园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重建、精神家园重建、对口支援5方面分析了四川现在的恢复情况。最后,结合四川受灾后重建的宝贵经验与各方面的优势,提出下一阶段恢复重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识别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水平,探讨四川省油菜种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以推进四川省油菜种业发展,同时为油菜种业竞争力分析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从资源禀赋、发展能力和产业环境等3方面构建油菜种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主要省、市、自治区的油菜种业竞争力进行评价与分析,识别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水平及其在全国所处的地位。【结果】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在全国位于第二梯队,与湖北省相比有一定差距,但油菜种业综合竞争力水平仍位于全国前列,主要是其在发展能力和资源禀赋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但发展能力和产业环境对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的推动作用仍有待增强,未来四川省油菜种业竞争力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建议】应加快现代化制种基地建设、提高油菜制种水平,整合财政资金、创新油菜良种推广模式,扶持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集团、加强产学研有效结合,强化油菜种业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以进一步提高四川油菜种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合肥市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侯彦全  巩惠玲 《现代农业科技》2010,(23):395-396,398
在对合肥市新农村建设现状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指导合肥市新农村建设的合理、有序发展,进而为改善合肥市新农村建设面貌,增强新农村发展活力,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文化振兴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提供了 动力。乡村文化重构要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态文化、环境文化几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乡 村现代农业重构、增强村民文化自觉意识、先进文化引领、城乡融合发展、凸显乡村特色具体路 径上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视阈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社会资本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积极因素对新农村建设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新农村建设的实现依赖于丰富的农村社会资本。这主要体现在村民之间的信任、合作和公众参与的基础上。新农村建设的实现离不开社会规范与秩序。这就要求认清农村社会资本的现状,对农村社会资本进行再造与提升,以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闫斐  杨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790-2792
在对四川地震灾区北川县陈家坝乡损毁土地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损毁土地成因,分析滑坡损毁土地的基本特征,提出其土地复垦的关键技术主要为截一排一堵。  相似文献   

20.
运用生态位模型软件Max Ent,模拟和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大尺度范围西藏飞蝗适生区分布及其变化可能性。基于当前数据和IPCC AR5提出的三种气候情景以及西藏飞蝗分布信息,采用Max Ent生态位模型和Arc GIS预测西藏飞蝗适生区及未来变化趋势,用ROC曲线检测模型精度、刀切法(Jackknife test)筛选主导环境变量。当前气候条件下,西藏飞蝗高适生区主要位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中风险区则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包括四川西部、西藏东部、云南北部等。西藏飞蝗适生区分布、面积及中心点位置不同。Max Ent模型对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西藏飞蝗适生区准确模拟与预测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对虫害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