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福建上杭、贵州都匀、广西古蓬、江西崇义、广西桐棉5个种源马尾松优良种源1年生苗为试验材料,设置2.99 g/盆(T1)、5.99 g/盆(T2)、11.97 g/盆(T3)、23.95 g/盆(T4)4个镁处理,监测镁对马尾松优良种源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施肥处理各种源间的苗高均差异显著,同一种源不同施肥处理下的苗高差异显著(上杭、都匀、崇义除外),镁抑制苗木高生长,其中抑制最强的处理是5.99 g/盆(T2)与11.97 g/盆(T3)。在同一施肥处理各种源间的地径均差异显著,在同一种源不同施肥处理之间各种源的地径均差异显著(崇义除外),镁促进地径生长,促进效果较好的施肥处理是2.99 g/盆(T1)与5.99 g/盆(T2)。从镁对苗木根、茎、叶生物量积累效果来看,各种源苗木生物量变化无一致规律,低浓度镁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则相反,其中2.99 g/盆(T1)促进苗木的生物量积累,各种源中以古蓬(GP)种源效果较好,而桐棉(TM)种源最差。总之,马尾松苗木生长最佳镁肥处理是2.99 g/盆(T1),各种源中以古蓬(GP)种源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2.
采用膨润土与杏鲍菇、草菇等菌废料按照1∶1.0(T1)、1∶1.5(T2)、1∶2.0(T3)、1∶2.5(T4)配比混合的基质栽培白菜和辣椒,以砂土和壤土做对照,探讨混合基质栽培对蔬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混合基质栽培白菜,种子萌发率明显高于砂土和壤土,T1、T2、T3和T4处理种子萌发率分别为95%、90%、92%和90%,以T1处理种子萌发率最高。但膨润土-菌废料制成的基质对养分离子有强吸附作用,在初期释放养分缓慢,植物前期生长受到影响,对于白菜这种生长期短的作物,应用效果不佳。该栽培基质用于栽培辣椒,能够有效促进辣椒营养生长,增加辣椒产量和生物量,产量较砂土提高75.83%-191.09%,较壤土提高5.91%-75.34%,T3、T4处理产量和生物量较T1、T2更高,但彼此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膨润土-菌废料复合材料在植物上的应用效果较好、成本较低,其中以膨润土∶菌废料质量比1∶2-1∶2.5最优。  相似文献   

3.
1、草菇播种后不吃料 主要原因是:一是氨气浓度大,培养料内添加牛粪和铵肥发酵所产生的氨气抑制菌丝的生长:二是温度过高,培养料末完全发酵,播种后继续发酵生热烧菌:三是培养料过干或过湿或pH值不适等。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草菇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培养料中的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变化特征,以二次发酵结束后、发菌期和出菇期等3个不同栽培阶段培养料为研究对象,测定培养料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速效钾、水解性氮含量和pH值。同时,基于16S和18S rDNA序列研究同批次的培养料在3个不同栽培阶段的细菌和真菌等生物群落的组成时空动态特征。在此基础上,还对比了同批次和非同批次未正常结实培养料与正常结实培养料的生物群落差异特征,以揭示培养料养分含量和生物群落中优势种群组成与草菇结实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次发酵后的培养料中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全钾和速效钾养分含量以及pH值在发菌期和出菇期均明显上升,而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在发菌期显著上升后在出菇期下降。与正常结实的培养料相比,同批次未正常结实草菇培养料的全氮、水解性氮、全磷、全钾和速效钾养分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生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表明,培养料中真核生物群落的Chao1、Ace指数随着草菇的定植、生长和子实体形成而下降,细菌群落的Chao1、Ace、香农指数呈现一直增加的趋势;发酵料随着草菇生长发育其生物群落在门水平上优势菌群组成和相对丰度差异较...  相似文献   

5.
桦褐孔菌菌丝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碳源、氮源、琼脂、天然物质在桦褐孔菌菌丝体液体培养基中的配比。结果表明:培养基配方以葡萄糖20.0 g/L、淀粉50.0 g/L、蛋白胨3.5 g/L、KH2PO43.0 g/L、MgSO41.5 g/L为最佳,菌丝生物量达0.181 2 g/100 mL。在最佳培养基配方基础上,桦褐孔菌菌丝体摇床培养5 d、培养液装量为容器的1/3时菌丝体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为0.041 4 g/50 mL。  相似文献   

6.
1.草菇播种后不吃料主要原因:一是氨气浓度大,培养料内添加牛粪和铵肥发酵所产生的氨气抑制菌丝的生长;二是温度过高,培养料未完全发酵,播种后继续发酵生热烧菌;三是培养料过干或过湿或pH值不适等。防治对策:(1)控制氨态氮肥的使用量,尽量少施或不施;(2)让培养料充分发酵后再播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洋葱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尖孢镰孢菌的抑制效果,本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浓度的洋葱粗提取液下甘蓝枯萎病菌的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的变化以及菌丝显微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洋葱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固体培养基中洋葱粗提取液浓度为0.6 g·mL~(-1)时,病原菌生长抑制率为45%,当液体培养基中洋葱粗提取液浓度为0.6g·mL~(-1)时,对病原菌产孢量抑制率达到98.6%,当浓度为0.4 g·mL~(-1)时,对甘蓝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92.0%;显微观察发现洋葱提取液处理下,病原物菌丝结构发生改变,当浓度为0.6 g·m L~(-1)时,菌丝裂解。由此可知,洋葱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存在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不同营养条件对草菇液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不同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对草菇V110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菇液体培养基较适宜的碳源是蔗糖,较适宜的氮源是蛋白陈、酵母膏、牛肉膏,较适宜的无机盐是KH2PO4;在农产品水解液制备的培养基上都可良好生长,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其中麦麸制备的培养基最适于草菇生长。  相似文献   

9.
草菇室内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经过多年的草菇室内栽培实践,摸索出一套成本低、周期短、操作简便的栽培模式,现将栽培要点简介如下。1培养料选配草菇是典型的草腐菌,通过腐生分解吸收基料中的营养及水分。研究表明,草菇菌丝体生长的适宜C/N为20,子实体生长的适宜C/N为30~40。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  相似文献   

10.
刘春来  王爽  李新民  刘兴龙  夏吉星  杨帆  马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595-12596,12599
[目的]筛选影响蜡蚧轮枝菌生长的营养因子,为该菌的开发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固体基础培养基1L水中20g葡萄糖的含碳量(8.00g/L)、2g蛋白胨的含氮量(0.29g/L)及少量无机盐为标准,用蔗糖等碳源及酵母膏等氮源分别取代基础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和蛋白胨。研究了固体培养基中不同碳、氮源对6株蜡蚧轮枝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葡萄糖有利于V2、V4、V5和V6菌株的菌丝生长和产孢;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时,V1和V3菌株的生物量和产孢量均很高;有机氮源酵母膏可大大提高各菌株的生物量及产孢量。[结论]葡萄糖与酵母膏组合是适合于多数供试蜡蚧轮枝菌菌株菌丝生长和产孢的碳氮源。.  相似文献   

11.
为给草菇液体菌种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具体的参考配方,明确草菇液体菌种生产过程中各种环境条件要求,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温度、摇瓶装液量、接种量、pH及培养时间对草菇V37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菇液体菌种适宜的培养条件是:液体培养基为配方B,摇瓶装液量80mL,接种量为10%,pH6~9,培养温度在30~32℃之间,培养时间是6~8天。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培养条件对草菇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给草菇液体菌种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具体的参考配方,明确草菇液体菌种生产过程中各种环境条件要求,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温度、摇瓶装液量、接种量、pH及培养时间对草菇V37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菇液体培养基适宜的配方是配方B,适宜的摇瓶装液量在80 mL,适宜的接种量在10%,适宜的pH 6~9,适宜的培养温度在30~32℃之间,适宜的培养时间是6~8天。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松茸菌丝体在浜田、BM、MMN、PDA、麦芽汁、松针浸汁6种外生菌根菌培养基中的生长繁殖状况。结果显示:松茸菌丝体在固体平板上25℃静置培养,形成典型的草帽形菌落,在浜田培养基和麦芽浸汁培养基中菌落直径扩增最快,呈线性增长,培养30d的菌落直径分别可达34.07mm和32.15mm,平均日生产量分别为1.07mm和1.01mm。松茸菌丝体在MMN液体培养基中积累生物量最多,达5.1240g/100mL;其次为麦芽汁培养基,积累生物量为4.4810g/100mL。松茸在松针浸汁培养基中生长最慢。遮光与见光培养,菌丝体重量差异不明显,表明松茸菌丝的生长对光照不敏感。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完善草菇液体菌种的生产和应用,尽快使草菇实现工厂化栽培,本试验以天达V901为试材,通过摇瓶发酵,进行了草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液体培养条件下,适宜草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淀粉,最佳氮源是蛋白胨,最佳碳氮比是10∶1,最佳淀粉浓度是3.0%。草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初始pH为7.0。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观察油茶壳等农业废弃物复配基质上草菇母种、原种及栽培种的生物学特性、胞外酶活性和营养成分消耗量等指标,评价了不同基质成分对草菇生物学特性和菌丝营养利用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配制的复合基质中,油茶壳和花生壳含量高的基质中菌丝的胞外酶活性较高,在子实体形成阶段纤维素酶的活性分别为3.36、3.23 U/g,半纤维素酶活性分别为4.61、4.87 U/g,漆酶的活性分别为5.217、4.23 U/g;对应的纤维素等营养成分的利用率也高,草菇生长期间纤维素的利用率分别增加了8.79、7.07倍,半纤维素的利用率分别增加了9.68、7.57倍,木质素的利用率分别增加了18.55、13.59倍;草菇的母种、原种及栽培种的生物学特性良好,适合用于草菇代料栽培。而甘蔗渣和玉米皮含量高的基质中菌丝的胞外酶活性和营养成分的利用率较低,其生物学特性较差,则不太适用于草菇的栽培。由此可见,基质成分能显著影响草菇菌丝胞外酶的分泌与活性以及菌丝利用基质中营养成分的能力,继而影响草菇的生物学特性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用石灰法造纸沉降物部分代替棉籽皮进行草菇栽培,结果显示:沉降物20%+麦麸10%+棉籽皮70%培养基的发菌速度最快,生物转化率最高,与麦麸10%+棉籽皮90%(对照)相近。表明用石灰法造纸沉降物部分代替棉籽皮栽培草菇,不会影响草菇产量,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海水胁迫下海带甲醇提取物对豇豆的生长效应。[方法]将海水稀释成7种浓度梯度液培养豇豆种子,用25%海水将海带甲醇提取物分别稀释50、200、800和1200倍后培养豇豆种子,10 d后测定幼苗的各项生长指标。[结果]豇豆成苗率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而下降,25%海水的成苗率为22.22%,确定海水的临界浓度为25%。海带甲醇提取物200倍液对豇豆成苗率的提高最明显,比对照提高64.71%。该提取物50倍液对豇豆的生长效果优于其他浓度,其主根长、总鲜重、根鲜重、叶鲜重、叶绿素a与b含量和叶绿素总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3.08%、18.27%、31.89%、44.87%、1.29%、1.43%和1.79%。[结论]在25%海水胁迫下海带甲醇提取物对豇豆幼苗生长具有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效利用木质素·半纤维素的草菇菌株初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筛选出可高效利用木质素、半纤维素的草菇菌株,以促进草菇生产。[方法]以V9、V11、V广、V展1、V展2、V信丰6个草菇菌株进行透明圈法测定,愈创木酚氧化显色观测,过氧化酶显色观测。[结果]6个菌株均能利用木质素、半纤维素,但其能力有差异。V展1、V信丰能高效利用木质素、半纤维素。[结论]从草菇品种中筛选了可高效利用木质素、半纤维素的菌株V展1和V信丰,对促进草菇生产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少泥炭的开采和提高绿化废弃物的再利用率,探讨绿化废弃物好氧堆肥和蚯蚓堆肥替代泥炭作为蔬菜育苗基质的可行性,将好氧堆肥、蚯蚓堆肥、泥炭按不同体积混配制成6种基质:对照(泥炭),T1(好氧堆肥),T2(蚯蚓堆肥),T3[V(好氧堆肥)∶V(泥炭)=1∶1],T4[V(蚯蚓堆肥)∶V(泥炭)=1∶1],T5[V(好氧堆肥)∶V(蚯蚓堆肥)∶V(泥炭)=1∶1∶1],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对3种不同耐盐性蔬菜甘蓝Brassica oleracea(高耐盐性)、莴苣Lactuca sativa(中耐盐性)、西葫芦Cucurbita pepo var. ovifera(低耐盐性)进行育苗试验,重复10次处理-1,研究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蔬菜幼苗生长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评价各基质配方的优劣。结果表明:T4处理基质的理化性质的各项指标均在无土栽培基质的理想范围,甘蓝、莴苣和西葫芦幼苗在其中的生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52, 0.52, 0.54高于对照0.33,0.49,0.49, 成本较对照降低了41.56%,可用作甘蓝、莴苣和西葫芦育苗代用基质。表7参23  相似文献   

20.
以播娘蒿为受体,小麦和棉花为供体,采用人工培养箱种子发芽试验,研究小麦和棉花不同部位(根、茎和叶)的不同浓度水浸液对播娘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上下胚轴的生长量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皿中随着小麦和棉花各部位水浸液浓度的上升,各处理的播娘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其中棉花茎和根水浸液处理对播娘蒿种子发芽率的抑制效应明显高于小麦茎和根,两种作物叶片的抑制效应没有差异(P >0.05).小麦和棉花根、茎、叶水浸液处理下,播娘蒿幼苗上下胚轴生长量和生物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两种作物各器官对播娘蒿幼苗生长量和生物量的抑制效应强弱顺序均为茎>根>叶.综合效应比较而言,小麦各器官中茎水浸液对播娘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综合效应大于50,值为67.541,而棉花根和茎水浸液对播娘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综合效应均大于50,值分别为60.579,82.891.小麦茎和棉花根、茎中均存在着播娘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抑制物,其中棉花的抑制效应明显高于小麦,对播娘蒿种子发芽抑制剂的研发具有一定价值,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小麦和棉花的轮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播娘蒿对小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