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选取海南样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地类型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探讨土壤性状差异。结果表明:(1)海南桉树林地相对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增强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2)海南桉树林地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3)海南林用地条件下土壤pH整体呈现酸化趋势,桉树林地全氮、碱解氮含量随土层加深呈现下降趋势,全磷、速效磷含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有机质、全钾、速效K总体呈现升高趋势。(4)不同林龄桉树林土壤中全磷、速效磷含量变化不显著外,其余养分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选取海南样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地类型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探讨土壤性状差异。结果表明:(1)海南桉树林地相对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增强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2)海南桉树林地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3)海南林用地条件下土壤整体呈现酸化趋势,桉树林地全氮、碱解氮含量随土层加深呈现下降趋势,全磷、速效磷含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有机质、全钾、速效钾含量总体呈现升高趋势。(4)不同林龄桉树林土壤中全磷、速效磷含量变化不显著外,其余养分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分析武夷山风景区2008-2010年3年期间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植被分布格局和海拔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武夷山风景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总体呈现随海拔升高而上升的趋势,气候和植被类型的综合作用决定了有机质和氮素的空间分布。②土壤有机质、全氮在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具有空间相关性。土壤深度与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呈现负相关,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占0~6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的40%以上,甚至可高达66.33%。③从整体上看,3年间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基本上呈现不变的趋势,表明武夷山景区在近几年开发旅游过程中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4.
利用近期调查的耕地地力数据,比较研究了浙江省红壤丘陵区旱地与水田土壤肥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红壤丘陵区旱地与水田土壤均呈现显著的酸化,两者pH值低于5.5的土壤比例均在60%以上,且旱地的土壤酸度大于水田;两种利用方式土壤的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含量均属中下水平,且水田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含量分别比旱地高17.05%和7.45%;旱地的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比水田高82.61%和58.79%;与自然红壤相比,水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和pH值呈现上升趋势,速效钾含量呈现显著的下降,而旱地的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有机质含量和pH值呈现下降。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红壤丘陵区旱地与水田土壤肥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近期调查的耕地地力数据,比较研究了浙江省红壤丘陵区旱地与水田土壤肥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红壤丘陵区旱地与水田土壤均呈现显著的酸化,两者pH值低于5.5的土壤比例均在60%以上,且旱地的土壤酸度大于水田;两种利用方式土壤的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含量均属中下水平,且水田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含量分别比旱地高17.05%和7.45%;旱地的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比水田高82.61%和58.79%;与自然红壤相比,水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和pH值呈现上升趋势,速效钾含量呈现显著的下降,而旱地的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有机质含量和pH值呈现下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耕地1979-2008年期间的土壤有机质及养分状况的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均呈现上升趋势,微量元素除Zn有所上升外,Mn、Fe、B、Cu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加强地力建设,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理统计和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分析方法,分别对浙江省温岭市2006年和2017年间隔11年的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数据进行时空动态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呈现一定的酸化趋势,pH下降达5.40%;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其中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幅最为明显,增幅高达50.34%;其次是土壤速效钾,增幅达到26.23%;同时,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增幅分别为13.97%和10.76%。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总体上呈现西降东升的趋势,土壤全氮含量总体上呈现北减南增现象,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上都显著增加。因此,在后续全市域土壤培肥过程中,需依据土壤p H及氮磷钾养分丰缺情况,并结合所种作物的需肥规律,进行合理平衡施肥,实现全市耕地土壤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土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主要农田土壤速效养分状况与分布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在山西省采集的75个典型农田剖面数据,系统分析了山西省农田土壤速效养分状况与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山西省主要农田耕层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4.15,141.80,63.29 mg/kg,山西省整体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丰富,碱解氮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的速效养分空间分布格局不同,土壤速效磷具有从南向北、从西北至东南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速效钾分布总体呈现从南向北降低的趋势;土壤碱解氮则呈现自东南向西北、自南向北依次降低的趋势。农田土壤速效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农田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半干旱区不同林龄柠条锦鸡儿人工林土壤全氮变化.[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风沙土区不同林龄柠条锦鸡儿(5、11、17、23及29年)不同土层的土壤全氮作了分析.[结果]同一立地条件同一林龄柠条锦鸡儿土壤全氮含量随土层厚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同一林龄不同立地条件柠条锦鸡儿土壤全氮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丘间低地、阴坡、阳坡;同一立地条件不同林龄条件下柠条锦鸡儿土壤全氮含量随林龄的增加大体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全氮的含量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种植年限的设施栽培土壤磷酸酶活性和土壤养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设施栽培土壤磷酸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均比露地栽培高,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设施栽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和全磷含量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且不同种植年限之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则呈现先降后增的趋势;土壤有效磷含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设施栽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主要养分因子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全磷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它土壤主要养分因子相关性都不显著。设施栽培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有强烈的正效应,土壤全氮对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有强烈的负效应,土壤有效磷对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有强烈的正效应,土壤全磷对土壤碱性磷酸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都主要表现在间接影响上。  相似文献   

11.
用肥力高、中、低不同的十五个土样作盆栽试验,用四种有效氮化学测定法作土样分析,所得土测值与盆栽试验的小麦吸氮量和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碱解扩散法、碱解蒸馏法、碱性高锰酸钾蒸馏法.20%NaGl 提取蒸馏法相关性都极显著,这四种方法均适用于灌漠土有效氮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当地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通过进行“3414”常规五处理的试验研究,了解测土配方施肥重要的参数,土壤养分的校正系数的数值以及它们之间与投肥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氮的校正系数与土壤中的碱解氮呈负相关关系,与土壤中的有效磷、速效钾以及在合理的范围内磷肥的投入、氮肥的利用率、缺钾区的相对产量呈正相关关系,与缺氮区的相对产量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磷的校正系数则与磷肥的利用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以及氮、磷、钾肥的投入呈负相关关系,与氮肥利用率和缺磷区相对产量及缺钾区相对产量亦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速效钾的校正系数除与速效钾呈负相关关系外,与氮肥和钾肥的利用率及缺磷区的相对产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缺钾区相对产量的关系则是以相对产量的85%为界,小于85%是正相关关系,大于85%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桂林园林植物园内的绿地实地调查,对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层土壤有机质、总氮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并不十分明显;0~3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较小,30~6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相对较大;0~15 cm土层土壤全盐的变化较大,15 cm以下土层土壤盐分的变化相对较小.0~60 cm各土层中,再生水灌溉时的土壤有机质、总氮、全磷、全盐含量均高于清水灌溉条件下的含量.再生水灌溉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全盐、K+、Na+、Ca2+、Cl-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对容重、速效氮、pH、Mg2+、N03-N、NH4+-N等6项土壤理化指标则无显著影响.与清水灌溉相比,再生水可以明显地提高土壤肥力,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和有机质,但也会引起土壤全盐含量的升高,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盐害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云南德宏雪茄烟植烟土壤的养分状况,在德宏州采集雪茄烟植烟土壤样品162份,对其主要养分指标(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硫、有效锰、有效锌、有效硼)进行检测,运用云模型理论对土壤养分的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德宏植烟土壤养分含量云模型综合评价隶属度达到0.706 9,整体处于较高水平;植烟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充足,碱解氮略显偏低;微量元素处于较高水平,有效硫、有效锌、有效硼元素云滴雾化状态明显,土壤养分分布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熵和超熵)稍大。表明德宏雪茄烟生产宜以适当增加土壤速效氮肥为主,部分区域适当增施硼肥,以保证植烟土壤总体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土壤养分时空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ArcGIS的地统计学和空间分析模块,研究了封丘县20年前后土壤表层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5种养分的含量水平、分布以及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封丘县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上升,氮素有所积累;磷素有升有降,以升为主;但速效钾含量急剧下降,这些变化与封丘县长期以来的肥料施用和土地利用有关。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方法能够很好地模拟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便于研究者直观地发现土壤养分时空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农业耕地土壤养分演变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土壤养分调查数据表明,天津地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总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土壤微量元素呈下降的趋势。2003年与1981年比较,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26.39%,7.95%,404.26%,28.44%,而土壤有效铜、有效锰、有效锌分别降低了55.87%,21.25%,65.83%。土壤有效铜、有效锰已经低于或接近土壤临界值;土壤有效铁、锌、硼、钼等微量元素还较丰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为了调查寿宁县土壤养分状况,研究探讨土壤养分供应与土壤主要性质之间的关系。在全县范围内,共采集土壤样品3177个。结果显示,供试土壤均值有机质含量为28.4 g/kg、pH 4.83,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是150、24.0、69.9mg/kg,交换性钙、镁、有效硫含量分别为335.4、62.6、31.5mg/kg,有效硼、锌含量为0.2、2.9 mg/kg。供试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pH属于酸性,碱解氮含量中等以上,有效磷含量中等偏缺乏,土壤速效钾严重缺乏,交换性钙中等,交换性镁缺乏,有效硫含量丰富,有效硼含量严重缺乏。增施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增加土壤钾肥施用量,适当补充硼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改良土壤酸性应作为本县改善土壤养分供应,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肥料田间试验和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了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不同生育期耕层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小麦生育期间,不施肥处理土壤铵态氮、硝态氮、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6.6%、106.6%、24.3%、18.2%、32.2%,而施肥处理其分别为22.7%、82.7%、41.4%、23.8%、19.5%,施肥可使铵态氮、硝态氮和速效钾的变异性降低。平均来看,土壤硝态氮的变异性最大,而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异性较小。在不施肥条件下,铵态氮和速效钾均出现2个高峰期和2个低峰期,硝态氮仅在分蘖期较高,速效氮和有效磷没有明显的高峰和低峰期。在施肥条件下,铵态氮出现3个高峰期和2个低峰期,硝态氮出现2个高峰期和2个低峰期,速效氮和有效磷在分蘖期较高,速效钾在整个生育期变化幅度较小。但施肥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9.
贵州钩藤产地土壤养分含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利用方式下贵州钩藤产地土壤养分差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 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pH 值均呈强酸性,其值大小表现为:自然林地>荒草地>钩藤基地,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碱解氮均表现为:钩藤基地>荒草地>天然林地,有效磷含量差异表现为:荒草地> 钩藤基地>天然林地。总体来看,贵州钩藤产地的土壤养分处于中等状态。pH 值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全氮与碱解氮、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全氮与速效钾呈正相关性,碱解氮与有效磷、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性,有效磷与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研究结果为钩藤产地土壤改良和提供高产优质的钩藤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河西绿洲灌区耕层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西绿洲灌区土壤养分进行的研究表明,该区土壤偏碱性,有机质含量较低,碱解氮含量偏低,有效磷含量中等偏上,速效钾已表现出亏缺趋势;中量元素钙、镁含量均很高,有效硫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微量营养元素硼、铜、铁含量丰富,锰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锌含量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建议该区域应增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氮肥以追施为主,适当补充磷钾肥,土施或喷施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锰和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