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以10种苹果矮化砧木为试材,以栅海比(叶片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为指标,对苹果矮化砧木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供试砧木的叶片栅海比为1.10~1.53,其中,辽砧2号栅海比最高,SH38次之,随后依次为SH3、GM256、8-11、Mark、SH18、GM310、77-34和SH6。虽然叶片栅海比是衡量苹果砧木矮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但要完全确定供试砧木矮化程度的高低,还需要有砧木田间生长量比较试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2.
明确苹果砧木矮化性与叶片组织性状的关系,可以为苹果砧木矮化性的鉴定提供理论依据。选取了非矮化砧木海棠、半矮化砧木(SH_3、SH_(37))、矮化砧木(SH_(38)、M_(26)、B_9、Mark)、极矮化砧木P_(22)共8个苹果砧木品种为试材,在光学显微镜下,测量了叶片横截面的组织细胞结构,并对不同矮化程度砧木的叶片厚度及其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苹果不同砧木品种的叶片厚度为173.70~219.46μm,其中矮化砧木品种M_(26)和Mark的指标值较高;上表皮厚度为8.06~13.50μm,其中非矮化砧木品种海棠的指标值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下表皮厚度为8.23~10.49μm,其中半矮化砧木品种SH_3和SH_(37)的指标值显著较高;栅栏组织厚度为90.00~110.88μm,其中极矮化砧木品种P_(22)的指标值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不同矮化砧木类型的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平均值顺序为极矮化矮化半矮化非矮化,叶片栅栏组织厚度随着砧木矮化程度的加大而逐渐增加;海绵组织厚度为61.72~85.85μm,其中非矮化砧海棠的指标值最大;栅海比为1.05~1.55,其中半矮化砧木品种SH_3和极矮化砧木品种P_(22)的指标值显著较高,不同矮化程度砧木类型的叶片栅海比平均值顺序为极矮化半矮化矮化非矮化,大体表现为砧木品种矮化程度越高,叶片栅海比越大。因此认为,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可以作为筛选苹果矮化砧木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苹果砧木组织结构特征的研究表明,抗寒矮化砧的叶片气孔密度、根和茎的导管密度、茎的材皮比、根导管面积低于乔砧,叶片栅海比、茎导管面积高于乔砧,乔砧与抗寒矮砧的叶片上、下表皮厚、根材皮比无明显差异。扎矮76、小金海棠、GM256、77—34是抗寒矮化的苹果砧木。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长势梨种质矮化预选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颖  曹后男  宗成文  巩艳明  朴永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256-1257,1268
[目的]为育种选择、选配亲本及性状的早期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S2×山梨(乔化)、S2×山梨(矮化)、S2、山梨、极矮化种质为材料,从叶片气孔密度、枝皮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导管密度等指标来判断各种质的矮化性状。[结果]5种梨种质中生长势强的山梨枝皮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栅海比最小,而气孔密度和导管密度最大。生长势弱的梨极矮化种质枝皮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最大,而气孔密度和导管密度最小。各种质在气孔密度、枝皮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导管密度之间存在差异。[结论]气孔密度、枝皮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以及导管密度可作为梨树体生长势早期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苹果砧木矮化性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苹果砧木矮化性的评价指标,为苹果矮化砧木预选提供有效的筛选参数.利用石蜡切片法分析叶片的解剖结构,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总酚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苹果砧木的内源激素水平,采用欧式聚类法综合评价与砧木矮化相关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生长势不同的苹果砧木在新梢生长量、叶片栅海比、POD酶活性、PPO酶活性、总酚含量和内源IAA和ABA激素水平在P<0.05差异显著.矮化砧木的新梢年均生长量((19.51±2.03)cm)、春季叶片总酚含量((9.23±0.29)mg/g)及韧皮部PPO酶活性、秋梢韧皮部的IAA含量((22.72±7.62)mg/g)和IAA/ABA的比值(0.18±0.05)均显著低于半矮化砧木和乔化砧木,随砧木矮化性增强而减小;而叶片栅/海比(1.15±0.12)、春季叶片POD酶活性、秋梢韧皮部ABA舍量((118.21±13.85)mg/g)均显著高于半矮化砧木和乔化砧木,随砧木矮化性增强而升高.对各指标聚类分析表明:任何单一指标均不能有效地评价砧木的矮化性;苹果矮化砧木预选过程中,以"叶片的栅/海比>1"和"秋梢韧皮部的IAA/ABA值<1"双参数可以有效筛选矮化性强的砧木,再辅以"新梢生长量"和"叶片POD酶活性"指标,可以提高预选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5种苹果矮化中间砧的叶片解剖结构,筛选出抗旱性强的砧木组合,为生产上苹果砧木的栽培利用及杂交育种中砧木亲本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从法国新引进的矮化砧木1号、2号、3号、4号及当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M26(5号)为中间砧,八棱海棠为基砧培育的2年生苹果苗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正常生长(对照)和自然干旱胁迫下5种矮化砧木组合的旱害指数和叶片的解剖结构特征,采用石蜡制片法和光学显微镜技术测定叶片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和叶片海绵组织结构疏松度等与抗旱相关的解剖结构特征参数,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砧木组合的抗旱性强弱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号组合达到中度水分胁迫后40 d达到5级旱害,2号组合达到中度水分胁迫后24 d即达到5级旱害;达到中度水分胁迫40 d后,1号组合的旱害指数最低,其次为4号组合,2号组合的旱害指数最高。在水分胁迫下,5号组合叶片上表皮最厚,3号组合的最薄,其中2号与4号组合的上表皮厚度较对照大幅增加,3号组合大幅下降,1号与5号组合降幅不大;叶片下表皮厚度以2号组合最厚,3号组合最薄,其中2号与4号组合下表皮厚度较对照大幅增加,3号与5号组合大幅下降,1号组合降幅不大;4号组合叶片厚度最厚,3号组合最薄,其中1号、3号、5号组合叶片厚度较对照大幅下降,4号大幅升高,2号降幅不大;4号栅栏组织最厚,较对照大幅升高, 3号组合栅栏组织厚度最小,2号组合栅栏组织厚度降幅较小,1号、3号、5号组合均降幅较大;海绵组织最厚的为2号组合,最薄的为1号组合,其中1号、3号和5号组合海绵组织厚度较对照大幅下降,2号和4号组合略有上升;1号、4号、5号组合的栅海比较对照均上升,且1号最大,2号、3号组合的栅海比略有下降;1号和4号组合有较高的叶片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和较低的叶片海绵组织结构疏松度。【结论】采用隶属函数法对5种苹果砧木组合抗旱性的综合评价为:1号>4号>2号>5号>3号。  相似文献   

7.
苹果矮化砧木抗寒性的评价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苹果矮化砧木半致死温度与耐寒性的关系及抗寒性水平,以明确不同苹果矮化中间砧抗寒力,为筛选适合出甘肃省栽植的抗寒矮化砧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个矮化中间砧1年生成熟枝条为试材,分别在-15、-20、-25、-30、-35℃条件下进行低温胁迫处理,以4℃冰箱处理的枝条为对照,测定不同低温处理下各个砧木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蛋白质、丙二醛、SOD、POD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各个砧木抗寒性与相对电解质渗出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与MDA含量也存在及显著负相关;抗寒性与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和SOD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结论】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7.0水平上矮化砧木共分为3类,第1类为GM256。第2类:SH38、SH40、SH1、SH6。第3类:T337、M9和M26。  相似文献   

8.
对7个矮化砧木品种进行研究,观察不同砧木对苹果幼苗成活、萌芽、抽条和生长情况,以揭示矮化砧木对苹果越冬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化中间砧对苹果幼苗的越冬有显著影响。7个矮化砧木作中间砧后,接穗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SH、M9、M26、GM256、B9、T337、LS,萌芽率依次为LS、M26、SH、B9、GM256、M9、T337,抽条率依次为M9、T337、M26、LS、SH、GM256;不同种类中间砧,接穗年生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M26、SH、GM256、T337、B9、M9、LS。当基砧为山定子时,矮化砧木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接穗为M26时,植株抗寒越冬性最强,T337的越冬性最弱。  相似文献   

9.
苹果矮化砧木抗寒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抗寒性强的矮化砧木是我国渤海湾苹果产区发展矮化密植栽培的关键。应用电导法,测定9个矮化砧木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利用SPSS软件,应用Logistic方程求得各砧木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根据枝条相对电导率测定结果和各砧木品种的LT50,将所测砧木抗寒性分为3个等级:抗寒性较强的砧木为GM256、辽砧2号、77-34和GM310,抗寒性居中的砧木为SH6、SH38和Mark,抗寒性稍差的砧木为SH18和SH3。  相似文献   

10.
研究苹果不同矮化砧木水力学特性与水通道蛋白基因表达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以探讨干旱条件下苹果矮化砧木的水力学机制。以不同苹果矮化砧木自根苗M9、M26、MM106、GM256、SH6为试材,测定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苹果矮化砧木叶片水势、光合作用相关参数、水力学特性参数,并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不同苹果矮化砧木叶片和根系中水通道蛋白基因PIPs(MpPIP1;1、MpPIP2;1)转录水平相对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水分亏缺下,5种苹果矮化砧木的叶片水势和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摩尔分数(Ci)均出现下降。干旱胁迫下,5种苹果矮化砧木根系水力学导度均降低,但是水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水通道蛋白基因MpPIP1;1、MpPIP2;1在5种苹果矮化砧木根系和叶片中的表达具有器官和组织特异性,MpPIP1;1、MpPIP2;1在各苹果矮化砧木根系中转录水平表达量均高于叶片。水通道蛋白PIPs(MpPIP1;1、MpPIP2;1)转录水平的表达对水分亏缺的响应在5种苹果矮化砧木间差异很大,干旱胁迫诱导后,水通道蛋白PIPs(MpPIP1;1、MpPIP2;1)既有表达上调,也有表达下调。MM106根系水力学导度和其他砧木相比,水分处理间差异最小,可能与干旱胁迫条件下PIPs(MpPIP1;1、MpPIP2;1)在MM106砧木根系中表达量较高相关联。水通道蛋白基因PIPs经干旱胁迫诱导后,在不同苹果矮化砧木品种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水分亏缺条件下,水通道蛋白基因PIPs在苹果矮化砧木水分运输、细胞水分的保持和维持适当的叶片水势以及光合作用中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提高苹果矮化砧木对水分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不同中间砧嘎啦苹果幼树的树体形态和各器官养分分布特征,揭示树体矮化与矿质营养分布和积累之间的关系,选取‘GM256'、‘辽砧2号'、‘SH1'、‘SH6'、‘SH38'和‘SH40'矮化中间砧和乔砧的嘎啦苹果盆栽幼树为试材,测定树体的形态指标及不同部位的矿质营养含量和养分累积量。结果表明:不同中间砧嘎啦苹果致矮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SH38'、‘SH1'、‘SH6'、‘GM256'、‘SH40'和‘辽砧2号'。‘辽砧2号'各部位N、Fe和Mn含量最高,‘SH38'各部位Mg含量高于其他中间砧和对照,K含量根系最高而地上部最低;‘SH1'各部位Cu含量最高,Mn含量地上部最低。生长势较强的矮化中间砧‘辽砧2号'和‘GM256'与乔化砧木嘎啦苹果具有较高的矿质营养累积量,而生长势较弱的‘SH38'、‘SH1'和‘SH6'嘎啦苹果养分的累积量较低。矮化中间砧还影响了苹果树体中矿质营养浓度、分布和累积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梨育种选择、选配亲本及性状的早期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S2×山梨(乔化)、S2×山梨(矮化)、S2、山梨、极矮化种质为材料,从叶片气孔密度、枝皮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导管密度等指标来判断各种质的矮化性状。气孔密度的测定:选择实生苗主干中部、向阳面成熟叶片,10:00~10:30采叶。观察气孔时用指甲油涂抹叶背主脉中间两侧,干燥几分钟后,用镊子将指甲油层揭下,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利用Olympus显微图像分析仪分析,选择气孔密度中等的视野,观察气孔密度和大小。枝皮率的测定:选取一年生枝条10个,利用游标卡尺按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除皮前后的枝条直径,以(1-ab/AB)×100%计算枝皮率(A、B为枝纵横径,a、b为去皮后枝纵横径),取平均值。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及导管密度的研究:采用石蜡切片法测定。材料用FAA液固定,利用切片机切片,在DMB5、Moticam 1300显微影像系统摄影,Motic Image Advanced 3.2捕捉图像并进行显微测量。[结果]5种梨种质中生长势强的山梨枝皮率(27.4%)、叶片厚度(200.5μm)、栅栏组织厚度(93.8μm)及栅海比(0.75)最小,而气孔密度(396.00个/mm~2)和导管密度(377.7个/μm~2)最大。生长势弱的梨极矮化种质枝皮率(45.0%)、叶片厚度(248.3μm)、栅栏组织厚度(140.4μm)、栅海比(1.59)最大,而气孔密度(235.75个/mm~2)和导管密度(287.0个/μm)最小。各种质在气孔密度、枝皮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导管密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气孔密度、枝皮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以及导管密度可作为梨树体生长势早期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两个扁桃品种浓帕尔、佳美以及两个普通桃品种超红、玉妃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显微镜观察。通过对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上表皮和下表皮厚度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品种耐旱性。结果显示:4个供试品种结构相似,表皮覆盖有角质层,栅栏组织排列整齐紧密;耐旱性较强的品种浓帕尔叶片最厚,相应的角质层、上下表皮厚度、栅海比、叶片紧密度等也最大;耐旱性较弱的玉妃叶片最薄,上下表皮、角质层厚度及栅海比均最小。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其耐旱性进行评价,结果为:浓帕尔佳美超红玉妃。  相似文献   

14.
矮化大豆突变体叶片解剖结构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东农42"为野生型,以NaN3处理它而获得的矮化突变体"东泽11号"为突变体,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野生型及突变体叶片进行解剖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占叶片厚度为突变体均小于野生型,栅栏组织占叶片厚度、栅/海比为突变体大于野生型,且随着矮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突变体的叶主脉维管束个数、导管个数、导管直径、输水面积、韧皮部面积均小于野生型。栅/海可作为矮化的筛选指标。愈创木酚法测定野生型及突变体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发现,突变体与野生型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生育期延长均有增大的趋势;生育期20 d时,突变体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略小于野生型,差异不显著;生育期30、40、50 d时,突变体过氧化物酶活性大于野生型,差异1%水平极显著。大豆矮化与过氧化物酶活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苹果矮化砧木杂交育种亲本选择与选配提供依据,以‘西府海棠’、‘珠美海棠’、‘77-34’、‘P22’、‘SH38’、‘S19’等苹果砧木的杂交后代嫁接红富士为试材,研究不同砧木杂交后代对树体大小、枝类组成、新梢生长等与树体生长相关的性状及早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不同组合杂交后代为砧木的红富士苹果在树高方面无显著差异;77-34×SH38的杂交后代嫁接红富士植株短枝+叶丛枝所占总枝量的比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77-34×SH38杂交后代、西府海棠×S19杂交后代嫁接红富士植株的早花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组合。供试材料中,‘77-34’是矮砧杂交育种中较为适宜的母本,‘S19’是较为适宜的父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P333和外源ABA对轮台白杏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轮台白杏栽培管理中的生长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轮台白杏为试材,在新梢速长期喷施不同浓度的PP333和ABA,采用石蜡切片技术,测量叶片厚度、上表皮和下表皮厚度以及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计算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SR),比较叶片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PP333处理后,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显著增加,其中1 000 mg/L处理增加效果最显著,同时栅海比和CTR值最大,而海绵组织厚度和SR值最小。ABA处理后的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均有所增加,相比CK,60 mg/L处理增加最多。另外,60 mg/L处理的叶片栅海比和CTR值最大,海绵组织厚度和SR值最小。[结论]ABA和PP333处理后,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均有所增加,同时也增大了栅海比和CTR值,而海绵组织厚度和SR值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为加速选育我国自己的苹果矮化砧木,作者选用山西太谷地区引入的M系、MM系砧D-18、乔化类型武乡海棠(M.honanensis)、山定子(M.baccata)以及沙果(M.asiatica Nakai)等共计18个砧木,进行了叶结构解剖学分析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砧木的矮化与乔化和叶片的总厚度无规律可循,但与栅栏组织的厚度有关。因此,作者对不同砧木叶的栅栏组织与其它组织的比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及数值比较,从中发现,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之比值愈小,愈趋向于乔化砧;反之趋向于矮化砧。这个很有规律的比值,可作为预选苹果矮化砧木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苹果品种叶片解剖构造与生长势关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分别对苹果的4个短枝型品种和4个乔化品种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光学显微镜的观察,并通过测微尺对叶的横切面各部分进行了测量,得出苹果品种叶片解剖构造与生长势的关系。结果表明苹果品种叶片厚度与其生长势无关;叶的上、下表皮厚度与生长势有相关性,上、下表皮占叶片厚度的百分率大,品种趋于矮化,反之则趋于乔化;叶肉栅栏组织厚度大于海绵组织厚度是品种矮化的解剖学指标;栅/海大,品种趋于矮化,反之则趋于乔化。  相似文献   

19.
为三叶木通种质资源的分类和育种等提供可靠的形态解剖学依据,以35份三叶木通优良单株叶片为试材,采用石蜡制片法制作切片,观察比较35份三叶木通单株叶片的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三叶木通单株叶片基本组成相同,由表皮和叶肉及叶脉组成。经方差分析,其解剖结构的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主脉厚度、栅海比值、叶片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和叶片海绵组织结构疏松度等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变异系数为14.25%~36.51%,其中栅海比值变异系数最大;经相关分析,各指标之间大多都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经主成分分析,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值、海绵组织厚度和下表皮厚度是反映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变异的主导因素;经聚类分析,35份三叶木通材料可分为4大类群,预测第2类群中的6-3-S1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能力。三叶木通不同单株叶片的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值、海绵组织厚度和下表皮厚度是反映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变异和适应环境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以71-3-150、GM256、SH6及M9 4种苹果(Malus)矮化砧木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进行-20℃、-25℃、-30℃、-35℃、-40℃低温处理,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得拐点温度(LT50)即半致死温度,并对其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酶活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测得的电解质渗出率呈典型的S型曲线,与相应的低温呈极显著负相关;71-3-150、GM256、SH6及M9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40.63℃、-39.29℃、-34.10℃、-30.10℃;抗寒性强的71-3-150和GM256能保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