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供水水平对烤烟镁积累量和烟叶含镁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南方烟区烤烟缺镁症发生较为普遍的问题,1996年在云南昆明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供水水平下,烤烟不同生育时期镁积累量,各器官干物重与烟叶含镁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干物重远远大于镁积累量对烟叶含镁率的影响,干旱对团棵期,旺长期的根,茎,叶干物质积累极为不利;供水过多对旺长期茎的生长不利;成熟期各供水水平对根,茎生长影响不显著,而对叶重和叶面积的影响极为显著;烟叶含镁率与根重,茎重,叶重,叶面积之间,各个生育时期均呈负相关,但成熟期叶重,叶面积与烟叶含镁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银杏叶类黄酮合成代谢与叶中有关成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银杏极短枝叶片中类黄酮、水分、干物重、淀粉、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及pH值全周期测定,结果表明:中叶类黄酮含量在7月4日、11月1日出现高峰;在相关与偏相关分析中,叶类黄酮与叶中含水量、可滴定酸均呈显著负相在,与淀粉、可溶性糖之间相关达不到显著水平,但在8月初至11月底,叶类黄酮与可溶性糖、淀粉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后期可溶性糖浓度与叶类黄酮含量关系更加密切;叶类黄酮与pH值呈极显著抛物线正相关。对叶中类黄酮与光合产物、水分及干物重、可滴定酸及pH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云南松后代个体分化强烈,苗期生长缓慢,严重影响了云南松良种化进程。研究不同等级云南松幼苗生物量投资与分配及其异速生长,以期深入了解分化个体大小对云南松幼苗生物量分配在适应对策方面的影响。【方法】对同一种源425株3 a生云南松苗木的生长及生物量相关指标进行测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等级云南松苗木的生物量投资与分配差异,并运用标准化主轴分析法对其异速生长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等级苗木间生物量的投资与分配存在差异,各构件间生物量的投资表现为叶>茎>根。等级越低的苗木生物量投资越少且分化越明显,但根生物量分配越多;随着等级的升高,苗木分配更多的生物量给地上部分。不同等级云南松苗木各构件之间以及各构件与单株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异速或等速生长关系,根-叶、茎-叶、非光合器官-叶之间的异速生长指数在不同等级苗木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个体的增大,茎、叶以及非光合器官分别与单株生物量的异速生长轨迹均发生了显著改变,无共同SMA斜率。不同等级苗木的苗高与地径、单株、根冠比以及地径与单株、根冠比间总体上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形态指标的生长速率小于地下部分生物...  相似文献   

4.
为了生产可可壮苗、提高种子收获质量。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可可育苗试验,观察可可幼苗前期生长规律。并利用SAS软件对可可果实农艺性状间及其与发芽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可可种子发芽率。叶长、苗高生长变化均呈“慢-快-慢”的规律,叶长、苗高生长曲线基本呈“S”形;(2)各性状变异系数在6.35%-35.02%之间。其中单果重、果壳厚、单果种子重、种子单粒重、单粒厚等性状变异系数大,在遗传上选择空间大;而果茎围、种子单粒长和单粒宽变异系数小,在遗传上选择空间小;(3)粒长/粒厚、粒宽/粒厚与种子发芽数量和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单果重、果壳重、单粒厚与发芽数量和发芽率呈显著负相关;(4)单果重、果壳重、单粒宽、单粒厚与幼苗生长前期关系密切,且随着天数增加,相关系数逐渐变小。选择单果较重、单粒较重、单粒较宽和单粒较厚的种子对保证可可种子发芽率及前期幼苗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各枝龄柞树生长调查,揭示出了蚕场柞树暴发生长规律和相关生长规律。暴发生长规律;在一年中,柞叶生长速率呈“S”型曲线,柞叶生长量呈间歇式暴发生长。相关生长规律;在轮伐更新周期内,1-3枝龄相等树枝与叶生长呈正相关,4-5枝龄树枝叶生长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茶秆竹笋期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茶秆竹笋期生长情况和鞭根系统与出笋关系的观察调查和知,茶秆出笋初期10ds内为出笋早期,10-25d为出魏盛期,25-40d为出笋末期;竹木混交林较纯林可相应推迟出笋各期;早、盛期的退九低,成竹较高;幼竹高生长呈现慢-快-慢3个阶段;隔天采笋可增加出笋数量,有利于茶秆竹作为笋用林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分析种植于锑污染农田中的29个品种(系)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的生长及根、茎、叶、荚、籽粒吸收和转运锑的能力。结果表明:常香油3号的单株干质量(126.84 g)远高于其他供试油菜的,具有较明显的生长优势;油菜叶、荚、根、茎、籽粒中锑含量依次降低,叶中锑含量远高于其他器官的,是油菜中锑的主要富集部位,油菜茎、叶、荚、籽粒中锑含量与根中锑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籽粒锑含量与根、茎中锑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说明籽粒中锑主要随着油菜根和茎向上运输而不断积累;南油杂1号和米油518对锑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为1.11和0.06,分别为29个品种(系)中最高和最低的,分别属于高积累和低积累品种,它们籽粒中锑质量分数仅为0.38和0.22 mg/kg,两者均可作为锑污染土壤修复的优选油菜品种;茎到叶(TFSL)、茎到荚(TFSP)、茎到籽粒(TFSS)、根到茎(TFRS)、荚到籽粒(TFPS)、叶到荚(TFLP)、叶到籽粒(TFLS)的转运系数依次降低;籽粒锑含量与TFRS呈显著(P<0.05)正相关,与TFPS、TFLS、TFSS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TFSP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说明油菜籽粒锑含量主要决定于荚和叶中锑向籽粒的转运能力。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苗木施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有磷素底肥的基础上,充足的氮磷配合追肥能显著提高马尾松苗木的高径生长量、生物量和质量;追施单-氮肥,苗木的生物量和质量仍较高;减少追施氮肥量可显著降低直径生长和叶、茎、根的干物质及苗木质量;追施单-磷肥,苗木的生长和质量都进一步下降;既无基肥又很少追肥的,苗木生长和质量最差.施氮结合磷肥能显著提高植株氮磷营养水平,全苗或叶部的氮含量与I级苗率及全苗的或叶、茎部的干物质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苗高、地径生长及根干物质呈显著的正相关;全苗或叶部的磷含量与全苗的或叶、根部的干物质及苗木质量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试验前土壤缺氮但供磷中等的情况到试验结束时并无变化,只有土壤代换性钙含量显著提高,是为例外,暗示在培育马尾松壮苗中追施足够的氮肥是必要的,施氮时配合施磷有利进一步提高肥效,单施磷则大多成了无谓的消耗.  相似文献   

9.
程栋梁  林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131-15133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的比叶面积与叶生物量的相关关系。[方法]以福州市24种常见绿化植物为试验对象,测定了其叶片干鲜重、叶面积及比叶面积并研究了不同物种的比叶面积对生物量增加的响应模式。[结果]回归分析表明,所有试验植物的叶面积(LA)与叶生物量(LM)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6种植物在LA与LM之间的异速生长指数大于1.0,18种植物的异速生长指数小于1.0,24个植物物种异速生长指数的平均值为0.96。LA与(LM)0.94成正比。所有试验植物的叶片水分含量(MM)与LM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8种植物在肘。与LM之间的异速生长指数大于1.0,2种植物的异速生长指数为1.0,14种植物的异速生长指数小于1.0。MM与(LM)0.96成正比。[结论]不同物种的叶面积和叶生物量之间的异速生长指数和常数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小麦株高构成因素与产量及其他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小麦株高构成因素与产量及其他性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株高构成因素与产量及其他性状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株高与倒二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部三节长,倒二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基部一节长与倒三叶长呈显著正相关,与倒三叶面积,公顷穗数呈不显著正向相关。基部二节长与基部三节长,倒三叶长,倒三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倒二叶长呈显著正相关,基部三节长与倒二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基部四节长与倒二叶宽,倒二叶面积,倒三叶宽,旗叶宽,旗叶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穗重呈显著正相关,穗茎节长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穗长与千粒重,倒三叶面积呈不显著负相关,与其他性状均无相关或相关系数很小。  相似文献   

11.
毛红椿优树子代苗期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江西宜丰毛红椿优树子代为研究对象,在浙江富阳进行苗期试验,分析苗期苗高、地径、根干重、茎干重、根茎比、根总长度、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等8个性状。家系间高、地径、根干重、茎干重和根茎比等性状均达极显著差异,说明毛红椿半同胞家系间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具选育潜力。各性状遗传力差异较大,苗高的遗传力相对较高,为0.80;地径、根干重、茎干重和根茎比4个性状的遗传力为中等,在0.53~0.68之间;而根总长度、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等3个性质的遗传力相对较低。苗高与地径、茎干重之间显著正相关,而与根总体积显著负相关;地径与根干重、茎干重、根表面积和根总体积之间都显著正相关;根系性状(根总长度、根表面积和根总体积)之间都显著正相关。以苗高、地径2个主要苗期生长性状,采用独立选择法,选出8个苗期生长较快的家系。  相似文献   

12.
以从小麦分离出的127株内生细菌为研究对象,体外试验测定内生细菌分泌生长素(Indole acetic acid,IAA)、解无机磷和有机磷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内生细菌浸泡小麦种子,通过室外盆栽试验测定内生细菌对小麦的株高、根干重、茎叶的干重等指标的影响。分别采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综合统计分析法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7株内生细菌分为四大类,最优第一类有6个菌种,分别为RC79和SB127(Bacillus cereus)、LD161(Pseudomonas fluorescens)、RA135(B.subtilis)、JD204(P.putida)、RB132(B.megaterium),其小麦生长的株高、茎叶干重、根干重、解无机磷解磷圈、解有机磷解磷圈、解无机磷能力、解有机磷能力和分泌生长素含量等8个观察指标都高。第二类为18株,第三类为27株,第四类为76株。小麦生长指标(株高、茎叶干重、根干重)与菌株的解无机磷解磷圈、解有机磷解磷圈、解无机磷能力、解有机磷能力和生长素含量等指标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解无机磷和有机磷能力、分泌生长素含量对小麦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的内生细菌促进小麦生长的作用不同。选择能够分泌生长素含量高、解无机磷和有机磷能力强的最优内生细菌菌种,对促进小麦生长,防治小麦病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引种刺槐无性系形态及叶片营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便于研究推广引种刺槐,通过生长季节观察统计3年生林分的形态特征和采样分析叶片营养含量,并结合根插生根能力和田间生长的株高、地径调查数据,对国外引种刺槐初步筛选出的11个无性系(2个来源于匈牙利,9个来源于韩国)及国内2个无性系的形态特征、根插生根能力、生长性状和叶片营养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存在明显的形态和生长差异,但叶片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无性系B和G的株高和地径生长最快,而无性系H1最慢;无性系H2具有最大的叶面积,为其他无性系的3倍;而无性系K4由于叶厚最大,其百叶干质量也最大;这13个无性系根据小叶枚数大致可分为1~3枚、13~17枚、15~23枚和21~25枚4类;无性系间的托叶刺大小区别明显,具有最大的叶面积的无性系H2托叶刺最小;所有无性系均能生根,无性系2N、K5和B的不定根数多,而无性系K3、K4和H1的不定根数少;各无性系之间的叶片粗蛋白含量与叶长×叶宽显著正相关(P0.05),与小叶枚数、复叶柄长和刺长均显著负相关(P0.01);株高和地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且均与刺基宽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4.
供氮浓度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水培条件下 ,设计 0、1 4、2 8、42 mg/kg4个供氮浓度 ,研究其对扬稻 6号不同生育时期、生育阶段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1依对氮素反应而言 ,根系性状可分为 3大类 :第 1类为随供氮浓度的提高而增加的性状 ,如每株不定根数 ;第 2类为随供氮浓度的提高而显著下降的性状 ,包括每条不定根长、不定根粗、不定根重和单位长度不定根重等 ;第 3类根系性状 ,在一定的氮素供应范围内 ,其生长量随供氮浓度的提高而增加 ,但供氮浓度进一步增加其增幅变小 ,如每株根干重和不定根总长度。2抽穗期根系性状中 ,每株不定根数主要取决于无效分蘖期 ,其次是有效分蘖期 ,再次为拔节长穗期 ;每株根干重和不定根总长度主要取决于无效分蘖期 ,其次是拔节长穗期 ,再次为有效分蘖期。3无效分蘖期是影响每株根干重、不定根数和不定根总长度生长的主要生育阶段 ,根系增加量的不同是由其生长速率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5.
樟树种子性状产地表型变异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我国樟树自然分布区47产地采集的樟树种子进行取样观测,分别测定子种子的长、宽、高、重、并进行播种试验,观测种子的场圃出苗率。分析樟树种子形态场圃出苗的产地差异,地理变异规律及种子形态对种子出苗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分析表明,樟树种子形态存在显的产地差异,种子的大小存在明显的径向变异,种形指数(长宽比)与纬度呈显的相差。种形指数与苗期生长有密切的关系。根据樟树种子的大小,形状、百粒重等7个性状的  相似文献   

16.
不同结荚习性抗线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针对性地选育抗线大豆新品种,选取16个抗线大豆品种,分成亚有限、无限结荚习性两组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无限结荚习性与亚有限结荚习性两组的产量基本持平,但无限组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倒伏级别的均值均高于亚有限,而亚有限组的百粒重均值大于无限类型。无限类型大豆株高与倒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94 4,而亚有限类型这种相关不显著。两种结荚习性的大豆单株粒重均与单株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9 3和0.706 1;在亚有限大豆中百粒重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39 3。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在覆膜滴灌条件下玉米品系(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应用DPS软件对15个玉米杂交品系(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灰色关联度等分析,结果表明:籽粒重、穗重、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玉米产量与生育期、籽粒水分含量、穗重、籽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可将参试的15个品系(种)划分为3类,第Ⅲ类表现良好,值得进行推广种植。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玉米籽粒重、穗重、生育期、籽粒水分含量等性状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导因素,在玉米高产育种中,应以其为主攻目标,提高玉米后代的有效选择,加速高产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绿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调查分析及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33个绿豆品种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分枝数、单位面积产量、单株荚数变异度较大,株高、荚长、主茎节数、百粒重变异度中等,单荚粒数变异度最小。籽粒大小以中粒型为主,占78.79%。单位面积产量与荚长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性,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主茎节数呈显著负相关性,与其他性状相关性不显著。株高与主茎节数、荚长与单荚粒数和百粒重、分枝数与单株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单荚粒数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单株荚数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品种选育或品种改良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绿豆品种特性和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严格选择,获得高产、粒大、植株矮健的优良品种。综合33个绿豆品种各性状表现及相关性分析,获得综合性状优异、产量较高的绿豆材料3份。  相似文献   

19.
玉米叶片SPAD值在除草剂药害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建文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1):86-88,91
绿色植物叶片SPAD值变化灵敏,能够反映植物的生长状况。通过对玉米喷施高于推荐用量的供试除草剂,使玉米产生药害,并测量除草剂处理后玉米叶片SPAD值、受害玉米的株高及地上部鲜质量,分析叶片SPAD值与玉米株高及地上部鲜质量的相关性,研究玉米叶片SPAD值与除草剂药害的关系。结果表明,喷药5 d后玉米叶片SPAD值与15 d后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即SPAD值越低,株高及地上部鲜质量越小,玉米受除草剂药害越重。  相似文献   

20.
通过育苗对比试验, 对奥地利黑松Pinus nigra var .austriaca 和油松P .tabulaeformis 1年生苗生长量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 奥地利黑松1 年生苗地径生长量显著大于油松, 且主、侧根发达, 而油松高生长量显著大于奥地利黑松。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2 个树种的高生长量、径生长量与侧根鲜质量、根系鲜质量呈极显著相关, 并且高生长量与侧根鲜质量、径生长与根系鲜质量关系最为密切。表2 参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