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定鸡的阉割和育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放牧条件下,6个不同乡(镇)各1农户饲养的武定公、母鸡100只,共计600只.分别于90、120和150日龄进行阉割,观察睾丸(卵巢)的成熟程度、外现成形比例、死亡率,探索其最佳阉割日龄;选择公、母阉鸡各50只,探索其育肥最佳上市日龄及阉割后日增重最快日龄.结果表明:公鸡最佳阉割日龄为120日龄,最佳出栏日龄为270日龄;母鸡最佳阉割日龄为150日龄,最宜出栏为330日龄,其经济效益最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赣南地区三个县各选定1个幼龄果园和1个成年果园,连续2年每5d1次定点、定时观察调查,对脐橙溃疡病发生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赣南地区脐橙春梢最早出现症状为4月15日,一般4月20日~25日开始发病,发病高峰期为5月1日~10日;幼龄树夏稍6月1日~5日开始发病,6月20日~7月10日为发病高发期;成年结果树夏梢6月25日~30日开始发病,7月10日~15日为发病高发期;秋稍8月10日~15日开始发病,8月20日~25日为发病高峰;幼龄树晚秋梢9月15日~20日开始发病,10月1日~10日为发病高发期;果实4月25日~5月10日开始发病,5月20日起病情发展较快,6月10日~7月10日为全年发病高峰期,8月20日以后病情开始趋于稳定,9月15日以后病情基本稳定。掌握了脐橙各梢期和果实溃疡病发病初期、快速增长期、高峰期的时间与物候期。通过调查,明确了脐橙溃疡病在树冠各方位的分布规律、脐橙各品种溃疡病田间感病性差异和溃疡病不同为害程度对果实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免疫程序下鸡新城疫的抗体水平变化规律及攻毒保护效果,本试验设计了四组不同的免疫程序及一组空白对照,通过在5日龄、14日龄、21日龄、28日龄、35日龄、42日龄、49日龄、56日龄、63日龄、70日龄监测新鸡城疫的HI抗体水平,同时用新城疫抗体试验盒检测了ELISA抗体水平,各组鸡在14日龄、28日龄、42日...  相似文献   

4.
2008年春,青海省河南县托叶玛乡的羔羊发生了大量死亡。笔者于2008年3月13日至5月10日对托叶玛乡部分羔羊的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根据羔羊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等,诊断为10日龄前患病的羔羊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和肺炎双球菌混合感染;10日龄后患病为败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并依此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日粮类型对奶牛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日粮类型对泌乳奶牛能量代谢的影响,以进一步了解奶牛日粮能量的摄入及损失情况,本试验选用12头体重、年龄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分为3组,分别饲喂粗料为干秸秆玉米,精粗比40∶60的A组日粮及粗料均为玉米青贮,精粗比分别是40∶60和60∶40的B和C组日粮,进行了奶牛甲烷能、粪能、尿能、消化能等指标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B组和C组日粮粪能分别比A组日粮减少了37.69%和31.70%,能量消化率分别比A组日粮提高了16.41%和16.76%,差异均显著(P<0.05),粗料均为青贮玉米时,粪能和能量消化率随着精料比例的提高而增加,差异不显著(P>0.05);尿能显示结果为C组日粮﹥B组日粮﹥A组日粮,差异不显著(P>0.05);A组日粮的甲烷能分别比B组和C组日粮提高了24.60%和34.26%,差异显著(P<0.05),粗料均为青贮玉米条件下随日粮精料水平的增加甲烷能下降了7.19%,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同时表明,三组日粮从粪便、尿液、甲烷途径损失的总能量占摄入总能的比例分别为51.65%、42.63%、41.05%,其中粪能占损失能的比例分别为79.84%、73.94%、76....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云南省养羊业中的饲草资源供给平衡,从养殖目标、日粮模式、原料实测、配比组成等4个方面,结合国家农业部羊饲养标准进行了日粮营养均衡分析。在现有日粮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4种营养均衡的云南典型山羊育肥日粮模式,同时开展成本分析,为云南舍饲山羊养殖开展营养均衡日粮生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梨木虱在湖北省各梨产区大面积发生,危害梨树芽、叶片、嫩梢和果实,严重影响了梨树的产量及果品质量。本文报道了梨木虱危害症状、梨木虱卵、幼虫、成虫的形态特征,系统研究了武汉地区梨木虱成虫种群和幼虫种群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梨木虱在武汉地区1年发生5代,越冬代羽化高峰期为3月29日,第一代梨木虱羽化高峰期为5月7日,第二代梨木虱羽化高峰在5月28日,第三代梨木虱羽化高峰期为7月9日,第四代梨木虱羽化高峰期为9月4日,第五代梨木虱羽化高峰期为10月19日;第1代、第2代和第3代幼虫危害梨树叶片,而第4代和第5代不危害梨树叶片,而是取食梨园中的幼嫩的杂草。本研究为梨木虱的测报技术和综合防治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苏亮  李江  欧伟业 《猪业科学》2016,(1):102-103
通过采用阻断ELISA抗体检测法检测了猪瘟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并比较了5种猪瘟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仔猪体内母源抗体水平随着日龄的增长不断下降,21~28日龄下降幅度最大,35日龄时母源抗体水平低于保护限值(抗体阻断率为40%),抗体阳性率为44.64%。未进行超前免疫组(C组、D组、E组)比较,最佳首免日龄为28日龄;超前免疫组中B组(0、60)免疫效果比A组(0、35、60)免疫效果好;综合比较确定B免疫程序(0、60)为最佳免疫方案。通过研究为规模化猪场制定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商品代黑番鸭日粮适宜蛋白质水平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探讨了商品代黑番鸭日粮适宜的CP水平。试验设计1~30日龄和31~70日龄两独立阶段。1.30日龄日粮ME为11.50MJ儿g,CP水平设21%、18%、15%3种:31~70日龄日粮ME为11.91MJ/kg.CP水平设18%、15%、12%3种。结果表明: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胴体性能为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商品代黑番鸭1~30日龄日粮以ME11.50MJ/kg和CP21%为最适宜:31~70日龄日粮营养水平以ME11.91MJ/kg和CP18%为最适宜。  相似文献   

10.
2010年9月11日,新疆库尔勒市某规模化养猪场陆续发生了一起以仔猪耳朵发紫后坏死、咳嗽、喘气、发热、顽固性拉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死亡日龄大多集中在从出生到60日龄,60日龄以后的仔猪发病率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1.
刘兆良  袁忠林  杨国锋  罗兰 《草业科学》2017,34(12):2561-2568
苜蓿蚜虫是苜蓿(Medicago sativa)田的重要害虫之一。为了明确苜蓿蚜虫在青岛地区苜蓿田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群动态规律,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2013年对青岛地区苜蓿蚜虫混合种群进行了田间系统调查,运用聚集指标法分析了蚜虫在不同时期的空间分布型,利用最优分割法对蚜虫种群田间动态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青岛苜蓿田蚜虫在田间发生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在5月下旬和10月下旬;在种群密度较高时均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蚜虫密度的上升而下降;采用最优分割法将苜蓿蚜虫种群动态划分为7个阶段,即发生初期(4月6日之前)、发展期(4月14日-5月11日)、快速增长期(5月18日-5月25日)、衰退期(6月1日-6月8日)、再次发生初期(6月8日-9月15日)、再次发展期(9月22日-10月2日)、再次快速增长期(10月7日-10月27日),并对每个阶段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因此,苜蓿蚜虫在青岛地区苜蓿田中的分布以聚集分布为主,其发生有两个高峰期,防治时期应以种群快速增长期的5月上旬和10月上旬为主。  相似文献   

12.
奶牛日粮中的纤维不仅为动物提供能量,还具有刺激咀嚼活动、维持瘤胃内环境稳定的功能。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peNDF)兼顾了日粮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能更准确的评估日粮纤维的营养价值。文章总结了奶牛日粮peNDF测定方法、需要量,以及对奶牛采食、反刍和咀嚼活动及瘤胃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中国奶牛营养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选用960只1日龄改良型艾维茵肉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分别饲喂玉米-豆柏型日粮、DDGS型日粮、DDGS加酶型日粮.DDGS添加量为前期5%、后期13%.其中DDGS加酶型日粮中添加复合酶150 g/t.测定分析了肉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以及生物学综合评定价值和经济效益分析.试验结果显示:DDGS加酶型日粮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均无不良影响(P0.05),生物学综合评定价值为100,并降低了全期单住增重饲料成本;而DDGS型日粮显著增加了肉鸡的料肉比(P<0.05),显著降低了屠体重、胸肌重和翅肌重(P<0.05),降低了生物学综合评定价值,增加了中大鸡的单位增重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4.
小肠是猪的主要消化吸收器官,对个体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猪小肠的研究还很少。为探讨其长度与生长发育性状之间的关系,本试验测定了白色杜洛克×二花脸资源家系F2和F3群体共计1 508头个体的240日龄小肠长度、出生重、21日龄体重、46日龄体重、0~46日龄平均日增重、46~240日龄平均日增重、240日龄平均日增重、240日龄宰前活重及屠宰后胴体直长、胴体斜长等10项生长性状指标,并对其与小肠长度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猪240日龄小肠长度与这些生长性状都存在极显著相关(P0.001),表明小肠可能通过影响个体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而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据我们所知,本试验是首次在大规模样本群体中研究猪小肠长度与生长发育性状的相关性,其结果为小肠和个体发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日料中磷的含量对硒沉积量的影响。试验所用日料是蛋白质含量为20%的玉米——大豆饼粉日料。日料中硒的水平为0.3和5.0ppm,总磷的水平为0.50、0.70、0.90、1.10%。以硒酸钠作为硒的补充饲料,以磷酸二钙作为磷源。在第一个试验中将1,151头4周龄断乳仔猪按性别、窝别、体重分组,在适应采食日料7天后进行了28天的试验。试验指出,日料中硒的含量不影响仔猪的生产性能,随着日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围产前期饲喂阴离子盐日粮对奶牛产后代谢疾病发病率的影响,试验将胎次、体况相近的400 头围产前期奶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0 头,对照组饲喂低钙日粮,试验组饲喂阴离子盐日粮,试验周期为60 天。结果表明,围产前期饲喂阴离子盐日粮降低了奶牛的采食量,降低了奶牛产后60 天内胎衣不下、产后瘫痪、真胃移位等的发生率,并提高了产后血钙浓度。  相似文献   

17.
结合河南省小蚕室内育、大蚕大棚育的生产实际,改一日三回育为一日两回育,总结提出节本、省力、高效配套生产技术,详述了全龄一日两回育的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我区畜牧事业的发展,区畜牧兽医学会于1985年11月6日至10日在贵县召开瘦肉型猪学术座谈会,在会上正式成立了“广西养猪协会”,并选举陈海云同志为理事长,李琼华、傅寿生、罗宗育三同志为副理事长。 1985年12月5日至8日,区畜牧局和区畜牧兽医学会在南宁联合举行了家禽工作座谈会,在会上正式成立了“广西家禽工作者协会”,选举潘广燧同志为理事长,梁鸿唐、严婉嫻、李美鲜三同志为副理事长,并一致选定陈海云同志为名誉理事长。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WSAX)含量小麦日粮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体性状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出生体重相近的AA肉仔鸡公雏2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为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WSAX含量为0.85%),两试验组(W1、W2)日粮为营养水平相近但WSAX含量(0.93%、1.37%)不同的两种小麦日粮。试验为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W2组在28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分别降低了7.35%和7.81%;在42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分别降低了5.51%和5.66%,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W1和W2组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未受显著影响(P0.05)。W2组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利用率分别降低了18.19%、9.98%、11.87%,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W1和W2组钙利用率分别降低了14.77%和17.27%,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2)W2组42日龄腹脂率降低了9.09%,肝脏指数增加了17.84%,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与对照组相比,W2组42日龄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分别降低了10.94%、12.73%、13.69%,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究高蛋白和低蛋白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胍基乙酸对生长猪氮平衡、蛋白质沉积、脂肪沉积和日粮有效能值的影响。试验一和试验二均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试验将18头试验猪分为3组,分别饲喂添加水平为0、300、1 200 mg/kg胍基乙酸的高蛋白(平均值18.6%,干物质基础)和低蛋白(平均值15.2%,干物质基础)日粮。试验一和试验二中每个日粮处理组包含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每个试验共20 d,7 d为代谢笼适应期,随后7 d为日粮适应期,1 d为呼吸测热室适应期,5 d为粪尿收集期。结果表明:高蛋白日粮中添加300 mg/kg和1 200 mg/kg胍基乙酸不影响生长猪日粮的净能值和呼吸熵,但提高了尿氮的排出量和日粮的脂肪沉积(P<0.05);低蛋白日粮中添加300 mg/kg和1 200 mg/kg胍基乙酸不影响生长猪的呼吸熵,但提高了日粮的蛋白质沉积和净能/代谢能,并且降低了尿氮的排出量以及日粮脂肪的沉积(P<0.05);高蛋白日粮中添加300 mg/kg和1 200 mg/kg胍基乙酸降低了氮的利用率,但是低蛋白日粮中添加相同水平的胍基乙酸提高了氮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