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筛选对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幼虫具有生防潜力的昆虫病原线虫品系, 测定了9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对铜绿丽金龟1 龄幼虫的致病力, 以及不同施用剂量、环境温度及土壤相对湿度条件对线虫致病力的影响。生测结果表明, 樱桃异小杆线虫品系Heterorhabditis beicherriana D26-6对铜绿丽金龟幼虫致病力最高, 处理11 d后的校正死亡率达到了98.3%;对线虫D26-6致病力的单因子测定发现, 侵染铜绿丽金龟幼虫的最佳剂量为150 IJs/头、最佳温度范围为20~30℃、最佳土壤湿度为18%, 有较好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害虫,目前已在我国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现,对我国苹果、梨等果树产业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化学防治仍是防控苹果蠹蛾的主要措施,化学农药大量使用导致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影响果实品质及人类健康,因此研发新的生防制品具有重要意义。昆虫病原线虫具有主动寻找寄主害虫的能力,具有生物防治苹果蠹蛾越冬幼虫的应用潜能。本文从防控苹果蠹蛾的昆虫病原线虫高效品系以及影响其防控效果的因子(温度、湿度、紫外线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田间有效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控苹果蠹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昆虫病原线虫应用的生态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发柱 《昆虫天敌》1989,11(3):142-145
昆虫病原线虫寄主广泛,仅slinernema feltiae DD—136品系,寄主就超过一千多种,不但能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的许多害虫,对于一些用化学药剂难以除去的钻蛀性害虫以及土壤害虫,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近年来,由于人工廉价培养基的突破,可以大量培养昆虫病原线虫,使生产商品化,为大面积的田间应用提供了基础,因此昆虫病原线虫其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昆虫病原线虫的田间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一定的密度  相似文献   

4.
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蔗扁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应用昆虫病原线虫斯氏线虫属小卷蛾线虫的Agriotos、Beijing和CB163个品系,格氏线虫的NC34品系,以及异小杆线虫属嗜菌异小杆线虫的E67品系对蔗扁蛾进行室内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小卷蛾线虫Agriotos和Beijing2个品系对蔗扁蛾幼虫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应用注射法将含侵染期线虫1000~2000条/ml线虫悬浮液约200ml注入巴西木受害部位表皮下,5d后防治效果达7363%。  相似文献   

5.
刘秀玲  王进贤 《昆虫天敌》1989,11(3):101-103
昆虫病原线虫在防治甘蔗突背黑色金龟子幼虫上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王进贤等(1986)就不同昆虫病原线虫种类对蔗龟幼虫的致死效果以及土壤类型对线虫的感染力影响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几年来,连续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也显示了线虫防治蔗龟幼虫的潜力。不同的线虫种或品系对突背黑色蔗龟幼虫的致死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室内外试验证明格氏线虫感染力最高。由于同种线虫的不同品系对害虫的感染力存在差异,而格氏线虫有若干不同品系,除了从国外引进的品系外,近年又在我国采集和分离到该种  相似文献   

6.
一、绪言Bovien(1937)首次报道了感染期的斯氏线虫Steinernema bibionis与细菌有共生的关系。以后,Weiser(1955)和Dutky(1959)分别发现昆虫病原线虫S.feltiae(=Neoaplectana carpocapsae)的捷克品系及DD—136品系与细菌亦有类似的关系。现已证明:至少有二个属的昆虫病原线虫可携带并将细菌释放到活昆虫寄主的血淋巴中。这些线虫为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和异小杆线虫属Heterorhabditis。  相似文献   

7.
小地老虎是重要的地下害虫,严重为害烟草、玉米、棉花等作物。为促进昆虫病原线虫在小地老虎防治中的使用,以云南当地品系与商业品系为材料,调查了3种施用方式(悬液、悬液+覆盖刨花、虫尸剂)下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小地老虎保护烟苗的效果,并根据后续埋入的大蜡螟死亡情况评估昆虫病原线虫在土壤中的存活情况。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悬液7 d后,两个商业品系的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Sc All)和Heterorhabditis indica LN2(Hi LN2)保苗效果显著。各施用方式处理保苗效果由高到低为悬液>悬液+覆盖刨花>虫尸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处理7 d后,Sc All悬液处理效果优于所有品系的虫尸剂处理效果,烟苗死亡率与化学农药氯氰菊酯相当,直接施用Sc All悬液能较好地抑制小地老虎对烟苗的为害,而虫尸剂释放的昆虫病原线虫存活时间较长,可针对不同的防治窗口期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和越冬情况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我国黑龙江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及其越冬情况,在黑龙江省9个县市林下和农田中采集土样分离昆虫病原线虫,并选用从哈尔滨分离的线虫和从美国新泽西引进的昆虫病原线虫进行越冬条件的调查,调查线虫在土壤中越冬深度及土壤温湿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从黑龙江省29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2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分离频率是6.9%,经鉴定为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HBN和H. bacteriophora ZT。户外调查结果显示侵染期病原线虫在土壤中越冬深度为5~15 cm,土壤温度为-5~-13 ℃,土壤湿度为(12.9±2.9)%~(17.3±1.2)%。而来自新泽西的对照组线虫在哈尔滨的冬天不能存活。本文调查结果表明在中国最北部黑龙江省有嗜菌异小杆线虫分布,增加了我国昆虫病原线虫资源,扩大了调查地域。  相似文献   

9.
韭菜迟眼蕈蚊常称作韭蛆,是为害韭菜的重要害虫。因防治韭蛆而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导致韭菜农药残留增加,韭菜食用的安全性大大下降。笔者在昆虫病原线虫品系筛选、室内防治韭蛆的效果评价、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后对韭菜生长相关参数的影响以及影响防治效果的环境因子等方面综述了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的已有研究成果。在总结现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含昆虫病原线虫的昆虫尸体直接防治韭蛆的措施,并对该措施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谢汝创 《昆虫天敌》1992,14(4):186-187
以鸡内脏海绵培养基加入共生细菌大量繁殖昆虫病原线虫(Bedding,1981、1984)的研究进展,促进了昆虫病原线虫的大面积应用。浸洗线虫是收获以固体人工培养基大量繁殖昆虫病原线虫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昆虫病原线虫的回收率将降低大量生产昆虫病原线虫的成本,为此本文用通气浸线虫法及静浸线虫法进行了不同时间的泡浸线虫比较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L.诱集法,从采自吉林省的土样中分离到小杆类昆虫病原线虫1种。经形态学、ITS及28S rDNA序列分析鉴定,明确了该线虫为Oscheius tipulae JL1。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24 h时,线虫JL1浓度为120 IJs/larva及以上时,大蜡螟的死亡率达90%以上;48 h时,浓度40 IJs/larva时,大蜡螟死亡率达93%以上;60 h时,浓度高于20 IJs/larva时,大蜡螟死亡率100%。耐热性方面,在38℃下处理8 h,线虫死亡率快速增加,35℃处理16 h,线虫死亡率开始快速增加。线虫JL1在35和38℃条件下,分别至少可耐16和8h的高温,死亡率分别在3.2%和15.3%以下。结果表明该线虫具有较好的耐热力、侵染力和致死力,未来有望用于害虫防治。  相似文献   

12.
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是槟榔上的重要害虫。本研究采用大蜡螟诱捕法,对海南省主要槟榔产区槟榔园中采集到的土样进行昆虫病原线虫的诱捕,并评估了目标线虫对红脉穗螟的致病力。在采集的150份土样中共有12个土样经检测发现含有昆虫病原线虫,检出率为8%。其中,屯昌、定安和万宁三个市县采集的土样中检出的带线虫比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2.90%、11.76%和10.00%,而海口和保亭土样中未检出昆虫病原线虫。在室内以大蜡螟为试虫测试线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诱捕的12个线虫种群均对大蜡螟幼虫具有一定的致病力,但致病力的大小存在较大差异(120 h校正死亡率21.11%~72.22%)。选取致病力较高的Tc05、Wn01和Wn09样本测试对红脉穗螟3龄幼虫的致病作用,结果显示在600 IJs/mL线虫液处理后24 h,Wn01种群对寄主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6.67%,半致死浓度LC50为283.70 IJs/mL;Tc05和Wn09对红脉穗螟的致病力相近,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1.67%和65.00%,LC50分别为504.75 IJs/mL和502.70 IJs/mL。研究表明,Wn01,Tc05和Wn09线虫种群对红脉穗螟幼虫具有一定的控制潜力。  相似文献   

13.
经28S rDNA和ITS序列分析,从吉林省松原市土样中分离到的昆虫病原线虫JLSY 003为Oscheius myriophila品系。本研究以大蜡螟末龄幼虫为寄主,测定该线虫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JLSY 003浓度为80 IJs/larva时具有较高的侵染力,致死中时间LT50为15.409 h,侵染24、48 h时,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46.067、25.297 IJs/larva。JLSY 003高温耐受性强且繁殖力高,36 ℃、8 h时线虫死亡率为19.27%,产量为1.873×105 IJs/larva,4.695×105 IJs/g。结果表明该线虫具有较高的致病力、耐热性和繁殖力。  相似文献   

14.
草地贪夜蛾是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危害大、防控难。昆虫病原真菌菌种资源丰富,具有易流行、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等突出优点,在草地贪夜蛾防控中应用潜力大。本文综述了昆虫病原真菌在草地贪夜蛾防治中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重点指出了昆虫病原真菌在草地贪夜蛾防治中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发挥昆虫病原真菌在草地贪夜蛾防控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嗜菌异小杆线虫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发掘具有耐高温特性的昆虫病原线虫,本实验室对在山东地区采集的122份土样进行了线虫分离,得到异小杆线虫JNR,扩增其ITS基因和D2-D3基因,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可得:线虫JNR与嗜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在同一分支,同源性达到98%以上,为嗜菌异小杆线虫品系。为进一步了解该线虫品系的生物学特性,本试验研究了其侵染力、高温耐受力及水平运动能力。结果表明,线虫JNR有较好的耐热性,38℃条件下处理16 h,存活率最高54%,24 h时为32%;40℃水浴处理2 h,低浓度500 IJs/mL下存活率28%,3 h后全部死亡。对大蜡螟和小菜蛾的生测结果显示,在10、15、20、25、30、35、40、60、120、240 IJs/头剂量下处理24 h,蔬菜害虫小菜蛾先出现死亡,大蜡螟则在48 h后出现死亡;大于20 IJs/头剂量下,处理48 h后线虫对大蜡螟的校正死亡率达到59.5%,高于对小菜蛾的侵染效果。在剂量120 IJs/头以上,72 h后寄主的校正死亡率均能达到100%。异小杆线虫JNR在30℃条件下水平运动能力比在18、25℃时强,48 h时有31%的个体运动到3.6 cm处。以上研究表明,该线虫有较强的侵染力,特别是在温度相对较高时具有较好的耐热力和水平运动能力,对防治蔬菜田小菜蛾具有应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18年向全球发布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重要的预警害虫。据报道,2019年我国已有26个省(区、市)的作物受到草地贪夜蛾为害。目前已经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对某些化学农药产生抗性的现象,为缓解其抗药性产生,具有主动寻找寄主害虫的昆虫病原线虫为草地贪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应用潜能。该文从昆虫病原线虫高效侵染种(品系)及其浓度、共生菌、草地贪夜蛾幼虫易感龄期、田间致死力及影响防控效果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田间有效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草地贪夜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昆虫病原线虫与体内细菌共生,专性寄生在昆虫体内,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昆虫病原线虫致病性研究是其高效应用的基础,涉及线虫及其共生细菌对昆虫的交互作用。本文针对斯氏属和异小杆属线虫的致病因子及这类线虫与寄主昆虫互作机制进行了综述,为昆虫病原线虫的致病机制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杀虫真菌对草地贪夜蛾不同虫态的室内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一种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警的全球重大害虫。为了评价杀虫真菌对草地贪夜蛾的生防潜力,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杀虫真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ZJU435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蛹、成虫和卵的杀虫活性以及对卵孵化率、蛹羽化率等影响。结果显示:26℃条件下,菌株CQMa421和ZJU435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具有杀虫活性,接种10 d后对1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5.6%和50.5%,但随虫龄增大杀虫活性降低,其中菌株CQMa421对4龄幼虫几乎没有杀虫活性;菌株CQMa421和ZJU435都引起草地贪夜蛾蛹黑化,降低其羽化率50%以上;但对成虫没有杀虫活性,也不影响成虫的产卵;卵接种菌株CQMa421和ZJU435后,孵化率分别为82.8%和90.7%,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的100%,并极大地降低新孵化幼虫的存活率,分别为20.8%和0.0%,而空白对照为79.4%。结果表明,杀虫真菌CQMa421和ZJU435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蛹和卵具有杀虫活性,同时降低卵的孵化率、新孵化幼虫存活率和蛹羽化率,对草地贪夜蛾种群控制极具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两种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核桃云斑天牛田间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斑天牛Batocera lineolata Chevrolat是核桃树的严重蛀干害虫,隐蔽性强,化学、物理防治方法难以奏效,昆虫病原线虫可以主动寻找寄主并在蛀道内建立种群,省工长效。本研究评价了不同剂量(250、500、1000、2000和4000 IJs/mL)的2种昆虫病原线虫(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和嗜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对核桃云斑天牛卵和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种线虫对天牛卵和幼虫的最终防控效果随施用剂量增大而增强。施用剂量为4000 IJs/mL的小卷蛾斯氏线虫和嗜菌异小杆线虫对该天牛卵的校正防治效率分别达65.0%和39.5%,对幼虫的最终校正防治效率分别达93.8%和82.4%;2种线虫在2000 IJs/mL剂量下对天牛卵的校正防治效率分别达48.8%和32.3%,对幼虫的校正防治效率分别达85.9%和83.4%。从而说明,适宜剂量的昆虫病原线虫对云斑天牛幼虫的田间防控效果好于对卵的效果,可以作为云斑天牛的有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是我国草地贪夜蛾入侵地之一,为明确本地潜在自然天敌资源及其在玉米田的控害作用,2020年8—9月,对江苏省8个市县主要玉米种植区的草地贪夜蛾为害及其天敌资源开展了实地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对各调查点玉米植株的为害率均在50%以上。天敌种类主要有寄生蜂(棉铃虫齿唇姬蜂;姬蜂科1种;小腹茧蜂亚科1种)、病原真菌(白僵菌、绿僵菌、莱氏野村菌)、瓢虫(异色瓢虫、黑襟毛瓢虫),另外还有寄生蝇、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寄生性天敌的寄生率在0%~24.55%,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率在2.33%~56.41%,表现出良好的防控潜能。江苏玉米田草地贪夜蛾虽然发生为害严重,但也拥有丰富的自然天敌类群,能为利用本地天敌防控草地贪夜蛾提供可靠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