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分析职业倦怠是由美国心理学者费登伯格于1974年首先提出的,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衰竭的状态,心理学家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这种状态对个人来讲会严重影响个人身体健康、家庭的生活质量,影响  相似文献   

2.
旅游景区服务特性决定旅游景区员工职业倦怠感很高。社会角色与个人价值观冲突、个人付出与劳动报酬背离、工作和心理双重压力、工作高要求与员工素质较低等是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塑造景区文化、积极提升自身素质等能有效疏导旅游景区员工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馆员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职业倦怠的现象也日益凸显。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职业倦怠现象,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从根本上缓解他们的职业倦怠,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最终促进图书馆的工作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菁 《山东饲料》2013,(17):129
高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个体因素、职业认同感不强、工作复杂压力大等,同时应从培养职业热爱感、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防止此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苏州某三甲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的调查,了解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掌握护士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从而寻找出职业倦怠的解决办法。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35名护士进行调查,问卷内容采用马氏倦怠感通用量表(MBI-GS)进行评分。结果:调查结果表明99.3%的护理工作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重度职业倦怠占到15.6%。工作压力、工作负荷、社会地位、医患关系以及收入等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护理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6.
教育兴则国家兴,只有教育的全面发展才能保证国家在正轨运行。教师是一项特殊的职业,教师的职业同时影响决定着教师的个人情感、工作态度等等。教师的职业是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灵魂去感染灵魂的职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行业的竞争更加激励,对于教师来说,这种竞争使教师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因为这不仅仅是对本身专业的高要求,更多表现出的是对教师情感,情绪工作满意度的压力。这种压力使得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同时影响到人才的培养,也极大降低了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到国家的建设。本文主要研究中学音乐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形成的原因。以及研究策略,要采取的措施等方面来研究论述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导致高校图书馆男性馆员产生职业倦怠的种种原因,并对男性馆员的职业倦怠提出了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8.
<正>职业倦怠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也有人译为"职业枯竭"或"工作耗竭"。教师职业倦怠是用来描述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长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不知为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许多教师对工作没有激情,拖拖拉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老教师盼着退休,过一天是一天。中年教师虽年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图书馆员产生职业倦怠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来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职业倦怠是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饭店,尤其是高星级饭店一线员工的职业倦怠研究还少有人涉及。借用MBI-GS职业倦怠量表(修订版),通过对福州6家高星级饭店(四星级和五星级饭店)一线员工的问卷调查,对高星级饭店一线员工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和不同学历的饭店一线员工职业倦怠水平无显著差异,但不同婚姻状况、年龄、月收入、部门以及工作年限的员工职业倦怠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13份青年教师职业倦怠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来看,导致该学院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4个维度。时间层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青年教师情感耗竭感的强弱与工作季节、青年教师疲劳感的强弱与工作时段有关;个人层面的原因主要有较重的家庭负担和较弱的人格因素,特别是来自培养小孩的巨大压力;学校层面的原因主要有较低的薪酬待遇、繁重的劳动负荷、不良的发展空间、不公平的管理制度、不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特别表现在工作量过大、较低的薪酬待遇及激烈的职称晋升压力;社会层面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对高职教育的低认可度、对高职教师的高要求、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新医改背景下社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干预建议与对策。方法 :选取南京市城南某区八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职业倦怠量表一通用版、应对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调查,同时对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社区卫生机构管理者进行访谈。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1社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总检出率为26%。2不同年龄、职称、职业、工作年限、家庭月均收入的社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水平有显著差异;3社区医务人员倾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4社区医务人员应对方式、人格特征和职业倦怠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5社区医务人员应对方式、人格特征可以预测职业倦怠。结论:社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总体水平较低,主动开展组织干预对改善社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可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74年美国基础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以来,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护士已经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也一直是职业倦怠研究中重点关注的职业人群之一,由于社会、职业、个人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得护理工作者身心俱疲,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通过文献查阅、调查访谈和分析归纳护士职业倦怠的形成因素,寻求应对策略,解决护士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现象较为普遍,如何缓解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有效地缓解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必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着严重的职业倦怠问题,职业倦怠已经渗透到了高校辅导员各个领域,影响并制约辅导员的工作效能和辅导员队伍的稳定。从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原因得出,可以从规范辅导员选拔标准,完善评价机制,为辅导员提供发展平台,以改善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目前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来看,目前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问题,其成因主要来自社会工作环境、教师个人、学生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7.
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性伤害。对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必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杨柠蔚 《山东饲料》2013,(23):95+12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大学校园里的特殊群体,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还要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往往容易出现自卑、封闭、偏执、抑郁等心理问题。本文从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出发,旨在研究自卑心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行为的影响,并对如何调试自卑心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及学校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幸福感,然而,职业倦怠严重影响着工作者的幸福感的形成,职业倦怠主要用来描述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导致的身体、情绪、行为的耗竭之感,对工作质量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本文作者以高校教学秘书队伍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教学秘书队伍职业倦怠感的形成原因、影响以及解决对策做了细致研究,旨在为有这一现象的高校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中的专职行政人员乃是高校正常运作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高职院校行政人员的日常工作当中,因受到社会环境以及高效管理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处在非常疲惫、衰竭的状态之中,导致职业倦怠.文章通过分析探讨诱发行政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出合理有效的策略来缓解高职院校行政人员的职业倦怠,为了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更加积极地面对工作,发挥出自身的能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