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了探明秦岭地区羊肚菌种质资源现状,调查了秦岭野生羊肚菌分布状况,分离获得了纯培养菌株115株,鉴定为5个种,分别为粗腿羊肚菌、高羊肚菌、尖顶羊肚菌、梯棱羊肚菌和七妹羊肚菌。为秦岭羊肚菌的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鉴定河南省郑州市郊区发生的羊肚菌标本,并分析羊肚菌属真菌的系统发育关系。采用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equence,ITS)序列分析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郑州市郊区发生的羊肚菌为粗柄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与形态鉴定结果一致;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羊肚菌属真菌整体上至少可以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包括高羊肚菌(M.elata)、黑脉羊肚菌(M.angusticeps)、肋脉羊肚菌(M.costata)、尖顶羊肚菌(M.conica)和M.gigas等种类;第Ⅱ类群包括羊肚菌(M.esculenta)、粗柄羊肚菌和小海绵羊肚菌(M.spongiola)等;第Ⅲ类群仅包括红褐羊肚菌(M.rufobrunnea)1个种;半开羊肚菌(M.semilibera)被归为第Ⅳ类群,与其他类群进化距离更远。ITS序列分析可以用于羊肚菌属种类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相似文献   

3.
菌草羊肚菌与野生羊肚菌的品质指标测定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8,(5):64-66
为菌草的资源化利用与菌草羊肚菌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了菌草羊肚菌和野生羊肚菌的营养成分以及矿质元素的含量,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菌草羊肚菌与野生羊肚菌中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以及矿质元素含量的总体差异不大,菌草栽培羊肚菌的蛋白质、脂肪、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镁、钙和铁含量高于野生羊肚菌,菌草可作为栽培羊肚菌的基质原料。  相似文献   

4.
羊肚菌是一种较为名贵的食用菌,其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广阔。四川省是我国羊肚菌的主要产地之一,随着羊肚菌产业的不断发展,羊肚菌发生的病虫害严重影响了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羊肚菌蛞蝓的病害日趋加重,蛞蝓一般是啃咬羊肚菌的菌丝、原基和子实体,还会传染很多的病害,给羊肚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实现我省羊肚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针对羊肚菌蛞蝓危害现状,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5.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真菌,人工栽培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现阶段羊肚菌人工栽培规模不断增加,相应的栽培技术也不断发展,但羊肚菌规范化、标准化栽培技术还有待于提升。从羊肚菌品种选择、大棚搭建、整地、播种、营养袋投放、生态条件调控、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羊肚菌加工保存等方面对羊肚菌大田栽培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为羊肚菌规模化栽培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羊肚菌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等诸多食用及药用价值,十分珍贵。很多年来,人工栽培羊肚菌一直是真菌业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国内外均有报道称已实现羊肚菌的人工栽培,但迄今为止仍未见商品化人工栽培羊肚菌成功及应市的报道。我单位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曾经承担过羊肚菌研究的课题,但遗憾的是,没有能够实现人工栽培的初衷。现根据有关资料,结合现实情况,就羊肚菌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观点等,作一讨论。一、羊肚菌的分类研究羊肚菌均属于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子囊菌。由于羊肚菌的子实体具有很高的多态现象,传统的形态分类法对羊肚菌种…  相似文献   

7.
王仲勇  李彦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948-11949
[目的]为了开发和利用河北省燕山区羊肚菌资源。[方法]通过普查法对河北省燕山区羊肚菌的资源进行调查,并对野生羊肚菌进行菌种分离及原生地补菌试验。[结果]燕山区羊肚菌资源调查表明:燕山区目前存在3种野生羊肚菌,分别为羊肚菌、褐赭色羊肚菌及粗腿羊肚菌。3种羊肚菌多生长在杨树林、果园、草地、河滩、榆树林、槐树林及上述林边的路旁河边。单个或成片生长,土质一般为沙碱性或略偏碱性。一般5月上旬至6月上旬出菇较多,属于喜冷凉型食(药)用菌。野生羊肚菌的菌种分离,采用浓度为0.1%的升汞溶液浸泡,最佳消毒时间为60s。3种羊肚菌菌丝培养的最佳温度为26~30℃,补菌试验效果良好。[结论]为野生羊肚菌的半人工栽培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野生羊肚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安徽省境内羊肚菌分布状况和生态习性,采取实地调查、观察、取样的方法,初步了解到安徽境内有小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粗腿羊肚菌3个羊肚菌品种.它们分布在大别山区和皖北.  相似文献   

9.
羊肚菌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羊肚菌原产地的减少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在过去10年里羊肚菌产品的需求量超过了供应量,致使中国西部森林羊肚菌商业采收急剧增加。本文扼要回顾了中国羊肚菌的历史、中国范围内羊肚菌种的分类及生态学研究前沿,并论述了当今羊肚菌的研究动态,以期为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中国羊肚菌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兴山县适合羊肚菌生长,自古以来野生羊肚菌被载入史志。近年来,人工种植羊肚菌产业蓬勃发展。本文介绍了兴山县野生羊肚菌调查情况以及羊肚菌驯化栽培情况,并总结了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以期为兴山羊肚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尖顶羊肚菌是中国分布最多的羊肚菌品种之一,但受气候、生态、环境等条件限制,只能在每年春末夏初生长,且出菇期短、产量极其有限,在国内外市场上供不应求.本文采用模仿尖顶羊肚菌自然发育规律和生长环境,栽培羊肚菌,扩大羊肚菌地下菌丝量,促进其子实体分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尖顶羊肚菌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期为进一步实现尖顶羊肚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滇西北地区羊肚菌的分子鉴定及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DNA-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比对技术分析了根据形态特征挑选的8株野生羊肚菌子实体(其中7株来自滇西北,1株来自四川)。结果表明,8株羊肚菌归属为4种:粗柄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美味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黑脉羊肚菌(Morchella angusticeps)和高羊肚菌(Morchella elata)。羊肚菌属种间的ITS1序列变异很大,ITS2序列较为保守,5.8S rDNA序列最为保守,变异主要发生在ITS1序列。结合系统发育树确定滇西北地区羊肚菌的分类归属。  相似文献   

13.
<正>羊肚菌隶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当前,国内外市场对羊肚菌的需求量远大于供应量,价格居高不下。近几年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逐渐成熟,但是在实际栽培中,由于土壤、温度、湿度、光照和管理技术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羊肚菌栽培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毕节市羊肚菌栽培面积迅速扩大,通过对毕节市野生羊肚菌资源的分布情况及生境的调查研究,发现毕节市的高海拔冷凉气候特点造就了丰富的野生羊肚菌资源,是发展羊肚菌产业的优势条件。本文作者就毕节市羊肚菌产业发展情况,野生羊肚菌驯化过程中菌种制备、耕地选择、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山西农业科学》2017,(4):603-605
调查了山西襄汾境内一处羊肚菌的生境和其子实体的情况,测定了羊肚菌子实体、土壤以及地上的枯落覆盖物的养分。结果表明,羊肚菌喜低温潮湿的环境,羊肚菌子实体富含钾、磷、钙、铁等元素,且其子实体养分与土壤养分尤其是周边枯落覆盖物的养分有很好的相关性。以后在羊肚菌人工培育时可适当添加某种对人有益的元素使其吸收,以得到更符合人们需求的羊肚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依托自然、区位及政策优势,临夏州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不断成熟,种植规模日益扩大。目前国内对层架羊肚菌栽培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工厂化生产是羊肚菌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羊肚菌层架栽培技术研究又是工厂化生产的必经之路。本文作者在研究羊肚菌常规栽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羊肚菌层架栽培技术模式,实践证明羊肚菌通过层架栽培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该技术模式可以给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羊肚菌栽培面积和产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羊肚菌种植逐渐兴起并成为食用菌产业中的新星,羊肚菌产业持续升温。目前,国内羊肚菌产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势头较快。由于北方设施栽培羊肚菌的优势逐渐显现,北方地区羊肚菌的品质和产量普遍好于南方产区,历年高产的纪录多出现在河北、辽宁等地,羊肚菌主产区出现了从南向北转移的趋势。通过分析顺义区鑫丽园合作社、通文盛农业生态园和通州区梦田园合作社调研案例,发现北京市羊肚菌产业市场需求空间大、经济效益较好、政策方向贴合,适合北京农业高端发展目标。针对北京市羊肚菌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抓住菌种,主攻单产;抓住龙头,配套服务;做好一产,创新三产,走内涵式、产业化和融合式发展道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羊肚菌又称羊肚蘑,真菌学分科属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羊肚菌由羊肚状的可孕头状菌盖(因此而得名)和一个不孕的菌柄组成。菌盖表面有网状棱的子实层,边缘与菌柄相连。菌柄圆筒状、中空、表面平滑或有凹槽。羊肚菌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稀有食用菌,属高级营养濨补品。据测定,每100g羊肚菌含粗蛋白质28.1g,  相似文献   

19.
羊肚菌(Morchella)是一种珍稀名贵的食用菌,大田栽培是我国羊肚菌的主要栽培方法。人工栽培羊肚菌的技术已逐渐成熟,种植规模也逐步增大,但羊肚菌栽培没有统一规范的技术和标准,在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仍需解决。介绍了菌种驯化、原种制作、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羊肚菌栽培技术,并对羊肚菌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竹荪单作产量逐年降低问题,以长裙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Vent.Pers.)Fisch.]和羊肚菌(Morchella vulgaris)为材料,设计长裙竹荪单作、羊肚菌单作、长裙竹荪-羊肚菌轮作、长裙竹荪-圆白菜轮作、羊肚菌-辣椒轮作对比试验,连续3年测定单位面积长裙竹荪和羊肚菌产量和部分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轮作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长裙竹荪和羊肚菌产量及品质,其中羊肚菌-长裙竹荪轮作下二者的综合表现最好。羊肚菌-长裙竹荪轮作中长裙竹荪产量、单位面积子实体平均产出数量、去盖单株鲜重在栽培第2年和第3年均较单作显著增加,菌盖鲜重、菌高、菌柄直径和伞裙长度均显著增大,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较单作也略有增加,但二者间差异不显著;在栽培第2年和第3年,羊肚菌-长裙竹荪轮作下羊肚菌产量、子实体平均单株鲜重、单位面积子实体平均产出数量均较单作显著增加,羊肚菌灰分、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均较单作显著增高,羊肚菌伞裙长度和菌柄直径在栽植第3年也较单作有所增大,菌盖与菌柄比大幅提高。羊肚菌-长裙竹荪轮作下羊肚菌形态、质量均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