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冀鲁豫灌溉条件下冬小麦干旱风险区划方法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以冬小麦年生育期降水量平均值加减若干倍样本方差的方法界定不同等级的干旱年份,在以气象产量减产率大于等于3%为标准界定冬小麦受灾年份的基础上,计算了冀鲁豫地区冬小麦旱年的平均减产率,分析了冀鲁豫冬小麦不同旱灾强度的频率分布规律。根据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了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指数的区域分布规律,并提出了有灌溉条件下的冀鲁豫地区冬小麦干旱风险区划技术方法,以旱年平均减产率、干旱灾害风险指数和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等因子为指标,采用GIS统计分析功能和叠加分析功能,对冀鲁豫冬麦区干旱灾害造成的冬小麦减产风险进行了区划和评估,实现了不同气候年景下和不同风险区冬小麦减产情况的风险评估,给出了冬小麦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在考虑灌溉能力的情况下,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唐山、廊坊、衡水、沧州地区,山东省德州、济南、莱芜、东营地区,河南省洛阳、济源、焦作、安阳地区。该区冬小麦以冬春连旱为主,防御冬旱最主要的措施是适时浇好冻水;中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地区,河北省衡水、保定邢台部分地区,山东省日照、枣庄、威海地区,河南省郑州、焦作、濮阳、鹤壁地区。该区以春旱为主,防御冬小麦春旱的措施包括培育冬前壮苗,合理灌溉,确保关键期需水,起身后松土,切断毛细管,减少土壤蒸发等;低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河北省保定、邢台局部地区,石家庄、邯郸大部分地区,山东省潍坊、青岛、烟台、临沂、菏泽、济宁地区,河南省东南大部分地区。该区灌溉条件较好,减灾措施应以节水灌溉为主,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引进滴灌和喷灌节水技术。还可以采用小水勤灌的方式减少旱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 一般认为冬小麦主茎叶片数目多在10-15片之间.我们在郑州高水肥条件下,从1978-1981年经过三年定株观察,共观察134个单株,并在苗期剥叶镜检三千余株,看到10月上旬适期播种的冬小麦品种郑州761的主茎叶片数,大多数植株是15-16片,最少14片,最多17片.若提早播种期到9月25-30  相似文献   

3.
暖冬气候对新疆北疆冬小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疆北疆地区塔城、乌苏、车排子三地(1981~2001年)冬小麦生长发育资料和相应的气象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北疆地区气候变暖的状况和年型.根据冬季气候变暖对冬小麦越冬死亡率、产量和病虫害的影响,并依据大气环流模式(GCMs)输出结果,对北疆地区冬小麦生产潜力进行模拟计算,提出了适应性对策.  相似文献   

4.
研究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灌溉对陕西省不同气候区冬小麦生长情况、减产风险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以期为决策者制定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粮食战略,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联合运用作物模型DSSAT4.6和天气发生器LarsWG5.5,模拟气候变化条件下陕西省不同气候区域、时期灌溉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同时计算本研究提出的新概念——冬小麦减产风险,横向和纵向综合评估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选取陕西省干旱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典型站点并获取土壤数据,统一设定灌溉制度,运用天气发生器LarsWG5.5模拟预测未来气象数据,并输入已校准验证的作物模型,模拟气候变化条件下不同地区在雨养、灌溉时的冬小麦产量并评估减产风险.结果表明,未来50年,陕西省大部分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降水先减少后增多,年平均温度不断增加.不同区域产量、减产风险变化情况不尽相同,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程度自北向南逐渐降低,总体上气候变化对陕西地区冬小麦产量的稳定具有积极作用.3区(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2区(关中平原半湿润易旱区)次之,1区(陕西南部湿润地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弱,但各地区增产总量差距不大.1区减产风险逐年增加,2区、3区减产风险逐年减少.灌溉能够减缓并利用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长的不利影响,大幅提高产量、水分利用率,降低减产风险.灌溉条件下,1区减产风险逐年上升,但仍远低于雨养下的减产风险;2区、3区减产风险则逐年下降至零.综合各区域灌溉对减产风险的影响,建议1区、2区增加灌溉设施,3区不推荐但有充足灌溉资源的地区仍可以增加灌溉.  相似文献   

5.
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 Ⅲ.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Ⅲ.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宋玉立何文兰何家泌张忠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1春小麦白粉病的发生流行小麦白粉病不仅发生于冬小麦也发生于春小麦,如欧洲各国的大部分地区及我国东北的一些麦区,小麦白粉菌在当地均不能...  相似文献   

6.
衡水市足严重缺水地区,又是粮棉生产的重要区域.如何进行农业节水至关重要.冬小麦处于干旱季节,大力推广冬小麦节水综合技术,对促进农民增收、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7.
豫北主要农作物光热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豫北地区沁阳市农业气象观测站长时间序列冬小麦和夏玉米观测资料及其对应气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和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冬小麦和夏玉米主要物候期、全生育期光热资源及其利用效率的状况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3-2007年,豫北地区冬小麦成熟期显著提前,全生育期天数明显缩短,其缩短趋势为每10a4.9d;夏玉米播种期显著提前,全生育期明显延长,其延长趋势为每10a4.0d;豫北地区气温升高的趋势显著,冬小麦和夏玉米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均明显增加,其速率分别为7.8(℃.d)/a和10.0(℃.d)/a;太阳总辐射在冬小麦全生育期显著减少,其减少速率为9.5MJ/(m2.a),而在夏玉米全生育期变化趋势不明显。经统计分析发现(n=25),豫北地区冬小麦光、热利用效率分别为0.40%和3.5kg/(℃.d.hm2),夏玉米分别为0.70%和4.0kg/(℃.d.hm2);从时间变化趋势看,冬小麦和夏玉米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均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其热量利用效率的增加速率分别为每10a0.7kg/(℃.d.hm2)和每10a0.6kg/(℃.d.hm2);而光能利用效率的增加速率均为每10a0.10%。  相似文献   

8.
《河北农业》2011,(2):10-11
去秋种麦以来,我省冬小麦主产区基本无有效降水,一些地区呈现不同程度旱情,且仍在持续发展,对冬小麦生长造成一定威胁,同时也给今春冬小麦的田间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为科学指导今年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河北省小麦专家顾问组制定了2011年河北省冬小麦抗旱促春管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在降水不丰裕的地区进行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的途径,并提出了冬小麦高效节水省肥的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0.
高寒地区冬小麦抗寒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寒地区冬小麦抗寒育种是打破冬小麦种植禁区的关键技术之一。该地区冬小麦育种的重点应放在提高越冬成活率与产量性状间平衡上。文章依据国内外冬小麦抗寒研究与育种的结果,对该地区冬小麦育种工作应着重做好的若干工作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收集国内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栽培冬小麦的技术,整理介绍如下. 一、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小麦栽培技术 1.品种选用.主栽品种以春性早熟为主,对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穗发芽具有较好的抗性.江苏沿江、江淮麦区、安徽省江淮中部应选用红皮软质小麦品种,如宁麦9号、扬麦9号等;安徽省沿淮地区、河南南部以白皮软质小麦为主,如皖麦48等.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常常会导致小麦产量波动,5月份作为冬小麦生育的关键期,该时段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影响较为显著。[目的]为了促进冬小麦产量的提升, [方法]利用宝鸡地区近16年来5月份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数据,与宝鸡地区冬小麦单位面积产量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结论]结果显示:宝鸡地区冬小麦5月生育的适宜生长的气温为20 ℃左右;冬小麦单产与5月份降水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但降水量减少所带来的冬小麦增产并不是无限的;冬小麦单产与5月日照累计时长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但产量会随光照时长逐渐增多,充足的光照对于冬小麦5月生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选取1980—2012年33年间我国9个小麦主产省份(安徽、河北、河南、湖北、江苏、山东、山西、陕西、四川)的气候数据和冬小麦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数据,利用扩展的C-D生产函数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来看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的产量有显著影响,温度与降水量的上升导致了冬小麦产量的增加,而日照时数的减少导致了冬小麦产量的降低。在不同地区,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程度甚至影响方向都不同。温度变化对华东地区冬小麦产量为正向影响,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为反向影响,影响程度最深的是西北地区,其次是华东地区、西北地区、中南地区。温度对华北地区冬小麦产量可能有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西宁地区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农作物种植结构比较单一,其下属的川水地区小麦种植一直以春小麦种植为主,亩产在370 kg左右.2007年起本站开展了蓝天15号冬小麦的种植试验研究,用以完善冬小麦栽培技术,并在西宁地区应用,冬小麦亩产达到450 kg以上,比春麦增产20%以上.从“深翻灭茬,施足基肥;播前拌种,防治病虫害;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冬前后及冬后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蓝天15号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其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省中部地区,包括沈阳、抚顺、本溪、锦州以东和朝阳等市地,冬季一般无积雪,最低温度在零下三十度左右,文化大革命以前,从来没有种过冬小麦,有人把这个地区称为冬小麦的“禁区”。这些地区能否种冬小麦,是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新品种农大211在南疆地区的引种示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引进的冬小麦新品种农大211在南疆地区的综合表现进行研究,探讨该品种的适应性及丰产性,旨在为南疆冬小麦提供可替代的储备品种.[方法]以冬小麦新品种农大211、喀什地区新冬20号、阿克苏地区新冬22号为试验材料,对生育期和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冬小麦新品种农大211生育期比新冬20号晚熟2~3d,比新冬22号早熟3d,产量比新冬20号和新冬22号分别增产7.95;和10.56;.[结论]冬小麦新品种农大211可作为搭配品种在南疆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初,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发生30年一遇、部分地区50年一遇的冬春连旱,持续无有效降水时间约占冬小麦生育期的50%,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省冬小麦最大受旱面积达1 080万hm2,其中严重受旱457.6万hm2,分别占8省冬小麦播种面积的60%和25%.  相似文献   

18.
<正>新疆是国内马铃薯主产区之一,马铃薯单产高、质量好。其中,秋马铃薯与冬小麦复播种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对调整种植结构及培肥地力均有利。一、主要优点1.结构调整冬小麦复播马铃薯,一可充分利用土壤资源,喜光作物冬小麦与耐阴作物马铃薯合理搭配,在实现高产的同时,改变了种植结构,使大部分冬小麦地区  相似文献   

19.
西藏拉萨河谷地区冬小麦施氮效应灰色关联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给西藏高原地区冬小麦氮肥利用效率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持,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冬小麦八个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联度以及施氮水平与理想施氮量的关联度进行了研究。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冬小麦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按大小排序为穗数〉穗粒数〉小穗数〉株高〉千粒重〉穗长〉生育期〉退化小穗数。西藏拉萨河谷地区冬小麦的最佳施氮水平分布范围大致在150-225 kg.hm^-2;培育大穗品种、提高单位面积成穗数、单穗穗粒数与小穗数则应成为冬小麦生产的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三河地区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的生产适应性,对三河地区1980—2019年冬小麦各发育期的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三河地区冬小麦各个发育期积温年变化普遍呈上升趋势,其中播种—越冬开始期积温变化趋势不太明显;降水量年变化播种—越冬开始、越冬开始—返青期呈上升趋势,其余发育期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但总体趋势都不太明显,全发育期降水量年变化呈微弱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年变化各发育期均呈下降趋势。对三河地区而言,气温和降水是影响冬小麦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因子,但由于冬小麦的整个发育期并不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集中时段,所以降水多的年份并没造成冬小麦减产,而降水少的年份由于人为的田间管理,及时进行灌溉,对冬小麦的产量影响也较小。冬小麦是大田作物,气温是限制冬小麦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因子,尤其是冬小麦的越冬期,冬季严寒或气温降幅过大,冬小麦易发生冻害,从而造成部分麦苗受冻致死,影响冬小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