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低筋小麦粉为主料,以决明子多糖、枸杞粉、黄油、燕麦粉、鸡蛋和白砂糖等为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获得决明子多糖酥性饼干的最佳配方为低筋面粉用量100 g,决明子多糖用量2 g,枸杞粉用量7 g,黄油用量25 g,燕麦粉用量20 g。最佳烘烤条件为面火温度170℃,底火温度150℃,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制作的决明子多糖酥性饼干色泽金黄、风味独特,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查黄油用量、药粉用量、白砂糖用量对消食除湿功能性饼干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消食除湿功能性饼干的最佳配方为黄油用量50 g,药粉用量48 g,白砂糖用量26 g;烘烤条件为上下火烘烤温度195℃,烘烤时间30 min。以此最佳配方制备出的饼干酥脆可口、甜味适中,外形及色泽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绿豆和低筋面粉为主要原料制作绿豆酥性饼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和质构分析的综合评分为指标,确定了绿豆酥性饼干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绿豆粉35 g,白砂糖30 g,黄油35 g。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制作绿豆酥性饼干的最佳烘烤条件为面火温度190℃,底火温度180℃,烘烤时间10 min,并且通过SAS软件分析,感官评分和质构数据中饼干硬度呈负相关且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面粉、小米粉、豆渣粉为主料,木糖醇为甜味剂制作小米豆渣低糖纤维饼干。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的最适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饼干的最佳配方为小米粉用量15 g,豆渣粉用量15 g,低筋面粉用量26 g,鸡蛋液用量22 g,木糖醇用量20 g,黄油用量22 g,擀压成5 mm厚的面坯后,于上层温度105℃,下层温度115℃的烤箱中烘烤10 min。此条件下可获得色泽焦黄、香味浓郁、口感松脆、硬度适中的小米豆渣饼干。  相似文献   

5.
紫薯与燕麦是颇受市场欢迎的食品功能性原料,为研发以紫薯、燕麦为主要原料的烘焙休闲食品,探讨了制作紫薯燕麦饼的配方及工艺,利用正交试验得到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紫薯泥用量150 g,燕麦片用量10 g,低筋面粉用量100 g,黄油用量15 g,鸡蛋用量20 g,白砂糖用量15 g,奶酪用量15 g,食盐用量0.15 g,以上火180℃,下火170℃,烘烤10 min,影响紫薯燕麦饼感官品质的因素依次是紫薯泥添加量燕麦片、黄油、低筋面粉。  相似文献   

6.
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分析确定黄秋葵韧性饼干的配方及工艺。结果表明,黄秋葵韧性饼干优化配方为低筋面粉500 g(面粉用量计为100%),黄秋葵粉36.6 g(7.32%),食用油101.05 g(20%),水177.20 g(35.45%),白砂糖95.25 g(19.06%),食盐10 g(2.00%),食用碱2.5 g(0.50%),小苏打7.5g(1.50%),玉米粉25 g(5.00%),泡打粉2.5 g(0.50%)。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在180℃烘烤10 min。在此工艺下制得的饼干色泽金黄,口感松脆。  相似文献   

7.
以低筋面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不同量的酸枣叶粉、绵白糖、鸡蛋,设置不同的烘烤温度及烘烤时间,以感官品质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酸枣叶保健饼干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枣叶饼干最优工艺为:低筋面粉100 g,酸枣叶粉3 g,绵白糖35 g,鸡蛋50 g,碳酸氢钠0.8 g,泡打粉2 g,淀粉3 g,烘烤温度为145 ℃,烘烤时间为17 min,所烘烤的饼干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色泽均匀,有酸枣叶独特的风味,甜度适中,质地细腻。  相似文献   

8.
以蒲公英、小麦低筋粉等为主要原料,采用模糊数学法结合物性评定的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结果上进行正交试验,研究蒲公英饼干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选用小麦低筋粉100 g,鸡蛋15 g,食盐0.3 g,水15 g,奶油2 g,泡打粉0.3 g,绵白糖27.5 g,植物油27.5 g,蒲公英粉3.0 g,采用面火190℃,底火180℃烘烤9 min后得到蒲公英饼干色泽均匀、颜色良好、口感适中、花纹清晰、风味独特,带有蒲公英特有的青草香味,甜味适中、先甜而后略有蒲公英特有的苦味。  相似文献   

9.
以雪莲果为原料,将果汁加入到马铃薯全粉中,制作烘烤型雪莲果薯片,考察雪莲果汁替代水用量百分比、糖添加量、油添加量、盐添加量、烘烤时间、烘烤温度对烘烤型薯片品质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烘烤型雪莲果薯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马铃薯全粉30 g,白砂糖10 g,油2 g,食盐0.6 g,雪莲果汁36 mL,水4 mL,烘烤温度120℃,烘烤时间16 min.采用该工艺制得的薯片色泽金黄、口感松脆、咸味与甜味比例适中,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大枣荞麦饼干的制备工艺,以小麦面粉、荞麦粉、大枣浸膏为主要原料,以绵白糖、鸡蛋、玉米油为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对大枣荞麦饼干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大枣荞麦饼干的最佳配方为:小麦面粉50 g,荞麦粉5 g,大枣浸膏5 g,绵白糖4 g,全蛋液6 g,玉米油10 g,牛奶15 g,小苏打0.5 g,酵母0.5 g;焙烤温度为:面火180 ℃,底火160 ℃,烘焙5 min后翻面,继续烘焙5 min。利用该配方工艺制得的饼干呈棕黄色,酥脆适口,有浓郁的大枣香味。该研究结果可为保健饼干的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发芽糙米粉和小麦粉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采用直接发酵法制成米面包。工艺中通过添加转谷氨酰胺酶(TG)和谷朊粉提高面包品质、增加发芽糙米粉的添加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发芽糙米米面包的最佳配方(质量分数)为:转谷氨酰胺酶(TG)0.15%,谷朊粉12%,发芽糙米粉22%,水55%(以小麦粉和发芽糙米粉的总量为基准);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时间2.5 h,醒发时间60 min,烘烤温度(底火)220℃(180℃),烘烤时间22 min。  相似文献   

12.
将紫米粉添加到传统吐司制作中,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紫米吐司生产的最佳烘烤百分比配方为高筋粉100%,干酵母1.5%,水60%,紫米粉添加量12%,食盐添加量1%,细砂糖添加量10%,黄油添加量8%,奶粉添加量2%;最佳工艺条件为醒发温度35℃,醒发时间1.5 h,烘烤温度200℃,烘烤时间40 min。按此配方及工艺生产出的紫米吐司呈淡紫灰色,色泽均匀、气孔细密、富有弹性、松软适口,富有紫米风味,具有一定的营养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3.
豆皮粉营养风味改良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善国内豆皮资源大量浪费与研究深度不够的现状,寻求简便、低成本方法使豆皮高值化。通过焙烤制备豆皮粉风味改良剂,由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并将豆皮粉添加到面包中,进行感官评定和持水性测定。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备豆皮粉风味改良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烘烤温度180℃,烘烤时间10 min,粉碎细度200目;通过感官评定和核磁共振CPMG实验发现,豆皮粉添加量为2%时的面包具有大豆特有的香味,弾柔性好,有嚼劲,同时持水性较好。制备的改良剂具有大豆特有豆香味,富含膳食纤维,颜色、细度与高筋面粉相近,适量添加可改善面包品质,可以作为营养风味改良剂添加到面包等食品中。  相似文献   

14.
以荞麦、白砂糖、水和泡打粉为主要原料,对加工低糖荞麦蛋糕方法进行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4者最佳添加量。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荞麦粉100g,面粉150g,白砂糖80g,水150g,泡打粉4g时生产出的蛋糕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5.
橙子切块加水打浆后,将橙子渣添加到高筋小麦粉中制得全橙果渣面包,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全橙果渣面包工艺。结果表明,全橙果渣面包的最佳工艺为:高筋小麦粉500 g,全橙果渣140 g,牛奶200 g,白砂糖72 g,酵母10 g,食盐7 g,黄油31 g,焙烤温度为上火210℃、下火180℃,焙烤时间12 min,得到具有鲜橙特殊色泽、香气、滋味的营养面包。此工艺条件下烘烤出的全橙果渣面包纤维素含量增加了60%,经过模糊数学计算,受欢迎度值80.68,为非常喜欢。  相似文献   

16.
香菇柄松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干香菇柄为原料,探讨香菇柄松加工中主要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及辅料的最佳用量,进而得到香菇柄松加工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辅料添加量的最佳配比为食盐3%,白砂糖6%,酱油1.0%;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为一次烘烤温度70℃,时间90 min;二次烘烤温度60℃,时间55 min。  相似文献   

17.
以‘绿岭1号’薄皮核桃为原料,从烘烤工艺出发,在不添加抗氧化剂的前提下,对比不同烘烤温度下薄皮核桃的干燥速率和氧化程度,优化五香薄皮核桃的烘烤条件,达到缩短烘烤时间、降低氧化程度的目的。结果表明,‘绿岭1号’薄皮核桃在60~90℃梯度升温烘烤条件下,干燥时间、氧化程度均明显低于其他烘烤方式,并且产品质量良好。因此‘绿岭1号’薄皮核桃的最佳烘烤条件是60~90℃梯度升温,其次是持续80℃烘烤。  相似文献   

18.
复合菌粉发酵馒头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复合菌粉发酵馒头的单因素实验,选出最佳酵母菌粉添加量为0.1~0.2g,乳酸菌粉添加量为0.05~0.15g,最佳醒发温度为28~32℃。将乳酸菌粉量、酵母菌粉量和不同醒发温度对感官品质的影响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Y-3为0.15g,L-25为0.1g,醒发温度为32℃为最优工艺。质构分析验证了该条件下馒头质构指标也是最优。  相似文献   

19.
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酿酒曲到柑橘梨汁复合液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酿酒曲具有提高果汁出汁率,从而提高酒精度的作用;适当提高酿酒曲含量有利于果汁含糖量的快速降解,可获得较高浓度的酒精  相似文献   

20.
做形温度对名优祁红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名优祁红做形工艺中不同除湿与造型温度对成茶品质的影响,除湿设烘干器100℃热风烘坯和电炒锅高温(180±5)℃、中温(160±5)℃、低温(140±5)℃炒坯4组,造型锅温设高(120±5)℃、中(100±5)℃、低(80±5)℃ 3组。对茶样的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测定分析表明:不同除湿温度对茶样的汤色和叶底影响显著,对茶红素(TR)和茶褐素(TB)含量影响极显著;不同造型温度对茶样的感官品质和生化成分含量影响不显著。烘坯做形比炒坯做形工效高,茶叶品质与中温炒坯做形茶相当,且以中温造型茶样较优;炒坯做形以中温除湿与中温造型茶样为好,低温炒坯除湿茶样的品质较差,高温炒坯除湿掌控不佳时茶样易出现高火的情况。因此,名优祁红做形工艺最佳温控组合为100℃热风烘坯或(160±5)℃炒坯除湿、(100±5)℃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