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为螺旋藻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去除NaHCO3和NaHCO3的Zarrouk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培养螺旋藻,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稀释比率(培养基与废水)、培养基中NaHCO3和NaHCO3添加量对培养液中氮、磷浓度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藻体生物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稀释比率〉NaHCO3添加量〉NaHCO3添加量,螺旋藻生物量积累优化培养基为:稀释比率20∶80,NaHCO3添加量6.0 g/L,NaHCO3添加量1.5 g/L;除磷优化培养基为:稀释比率50∶50,NaHCO3添加量4.5g/L,NaNO3添加量1.5g/L,培养基优化后螺旋藻对磷的消除率提高了9.87%;脱氮优化培养基为:稀释比率50∶50,NaHCO3添加量3.0 g/L,NaHCO3添加量1.5 g/L。[结论]该试验确定了螺旋藻脱氮除磷的最佳培养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啤酒废水培养螺旋藻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啤酒废水培养螺旋藻,研究不同废水浓度下螺旋藻的生长状况及其对废水中氮、磷、有机质的去除效率,以及在放大培养时螺旋藻的生物量、蛋白质和脂肪舍量。[结果]螺旋藻可在啤酒废水中生存,且啤酒废水有缓冲培养液pH增加的作用,能使螺旋藻更长时间处于适宜生存的状态。50%啤酒废水、50%Zarrouk培养液最适宜螺旋藻生长,且产量达到最大。同时,螺旋藻可对啤酒废水产生净化作用。螺旋藻对100%啤酒废水中有机质、总氮、总磷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迭55.95%、77.78%和42.62%。在最佳配比浓度条件下,放大培养的产藻量为0.794g/L,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达到69.5%和8.11%。[结论]该研究可使污水净化和螺旋藻利用相结合,达到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啤酒废水培养螺旋藻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啤酒废水培养螺旋藻,研究不同废水浓度下螺旋藻的生长状况及其对废水中氮、磷、有机质的去除效率,以及在放大培养时螺旋藻的生物量、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结果]螺旋藻可在啤酒废水中生存,且啤酒废水有缓冲培养液pH增加的作用,能使螺旋藻更长时间处于适宜生存的状态。50%啤酒废水、50%Zarrouk培养液最适宜螺旋藻生长,且产量达到最大。同时,螺旋藻可对啤酒废水产生净化作用。螺旋藻对100%啤酒废水中有机质、总氮、总磷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达55.95%、77.78%和42.62%。在最佳配比浓度条件下,放大培养的产藻量为0.794 g/L,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达到69.5%和8.11%。[结论]该研究可使污水净化和螺旋藻利用相结合,达到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张红  王桂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01-16603,16723
[目的]探讨沼液和化肥配施改良土壤的机制。[方法]在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了沼液和氮肥以及沼液和氮肥配施处理对菜地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化肥、沼液、沼液和化肥配施可明显提高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养分含量,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同时,这3种施肥方式也增加了微生物量C和N,并显著降低了微生物C/N。化肥增加了土壤多酚氧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但对纤维素酶活性无显著影响。沼液、沼液和化肥配施明显增加了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尤其以沼液和化肥配施效果最明显。[结论]沼液和化肥配施为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碳氮源,不仅改善了养分状况,而且促进了微生物活性,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在扩大培养的条件下,研究小球藻在沼液中的生长状况,小球藻对沼液中氨态氮、活性磷的去除效果,以及小球藻中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小球藻在沼液中生长良好,对氨态氮和活性磷的去除率分别为100%和62.5%,沼液培养的小球藻蛋白质含量降低,而脂肪和叶绿素含量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6.
浮萍净化与资源化利用沼液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妍  席运官  徐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739-16740,16774
[目的]初步研究浮萍净化和资源化利用沼液的可行性。[方法]以紫背浮萍和青萍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稀释倍数的沼液中培养,研究浮萍对沼液中氮、磷和COD的净化去除能力和沼液浓度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紫背浮萍在稀释10倍的沼液中、青萍在稀释15倍的沼液中生长及对氮、磷的净化效果最好。紫背浮萍在稀释20倍的沼液中、青萍在稀释15倍的沼液中生长及对COD的净化效果最好。此外,浮萍能够有效抑制藻类的生长。[结论]该研究为浮萍净化沼液同时生产鱼类饵料等实现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水培试验,研究黄菖蒲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黄菖蒲在不同富营养化程度的水体中均长势良好。黄菖蒲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素的清除率分别为63.5%、67.5%和70.2%;对磷素处理的清除率分别为43.0%、52.9%和62.1%。在试验进行到14d时,H9处理的氨氮清除率达到了81.0%,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试验结束时,硝态氮消除率达到了16.4%,其中H9处理的硝态氮清除率最高,达到27.4%,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综合分析,H9处理的黄菖蒲生长良好,且对氮、磷的清除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8.
用盐碱水分别做 Zarrouk、印度 CFTRI 与简易培养液的添加成分(1/3~2/3)培养螺旋藻,结果表明:简易混合液 OD 值是 Zarrouk 的36~88%;盐碱水直接养藻效果不佳;选用适宜盐碱水做简易液添加成分具有一定效果,它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降低养藻成本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培养,研究了不同亚硝态氮浓度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影响和藻对亚硝态氮的利用,实验分析了水体中亚硝态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浓度的变化,测定了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曲线、藻细胞内亚硝态氮含量和藻亚硝酸氧化酶(NOR).结果显示,在10 mg NO-2-N·L-1的处理组中,培养基中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浓度同时减少,说明铜绿微囊藻可以同时利用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在20和30 mg NO-2-N·L-1的处理组中,随着藻的生长培养基中亚硝态氮的浓度减少,硝态氮浓度增加,而且电泳实验显示此培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能产生亚硝酸氧化酶,表明培养基中的亚硝态氮被亚硝酸氧化酶氧化为硝态氮.本实验也表明高浓度的亚硝态氮(大于10 mg NO-2-N·L-1)能够抑制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利用自制实验装置模拟开放跑道池式培养方式,采用预处理过的乳制品厂污水为培养基,在流动状态下,研究了不同培养液含量和不同流速条件下对螺旋藻养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制品厂污水经过简单的处理可以用于螺旋藻的培养,在污水稀释率为1d的情况下,螺旋藻可以良好的生长并可以获得一定的产量。最高密度达到3.0g·L-1(湿重),氮的去除率在85%左右,磷的去除率在50%以上。污水养殖螺旋藻的品质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沼液改良煤矸石地对樱桃栽培地土壤物理性状、化学性状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以樱桃树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沼液改良煤矸地对樱桃栽培地土壤物理性状、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施用沼液的处理能使樱桃树正常生长,A4(1 200 m L/m~2)沼液处理降低了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所增加,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有机质含量均显著提高,A3(900 m L/m~2)沼液处理后土壤p H下降最多。[结论]A4(1 200 m L/m~2)沼液改良煤矸地后土壤各项指标均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固定化螺旋藻的最佳条件和固定化螺旋藻对人工污水中N、P的吸收效果。[方法]利用海藻酸钠对螺旋藻进行固定化处理,P含量的测定采用钼锑抗光度法,N含量的测定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结果]以2%海藻酸钠为载体制作固定化胶球形状规则,不粘连;1%的海藻酸钠溶液所制作的胶球强度较低;3%的海藻酸钠制作的胶球成球速度较慢。随着海藻酸钠及氯化钙浓度的增加,胶球强度也有所增加,但传质速率下降。因此,试验选择3%的CaCl2和2%的海藻酸钠进行固定化。固定态螺旋藻的生长明显滞后于悬浮态螺旋藻,但其生长周期更长。在悬浮状态下,螺旋藻对氮磷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5.3%和34.6%。在固定状态下,螺旋藻对氮和磷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45.2%和56.3%。[结论]螺旋藻固定化处理后能显著提高其对氮磷的吸收能力,可以作为一种商业化处理污水的生物吸附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能够高效降解氮和磷营养素的菌株。[方法]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以STTP为唯一的磷源,配制氮磷选择性培养基,对生活污水和一些工业废水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和筛选,采用显微镜观察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通过分离和筛选,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得到了一株能够利用STTP和尿素作为能源的菌株lyh6A。该菌株在较高浓度尿素(4.00 mg/ml)和STTP(0.50 mg/ml)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根据菌落的形态、菌株显微形态及18S rDNA序列同源比较结果,确定所筛选出的菌株lyh6A与曲霉属杂色曲霉等亲缘关系较近,18S rDNA序列相似性达到99%以上。[结论]该研究将为利用微生物进行氮、磷富营养化污染水体的治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革胡子鲶全血培养制备染色体条件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革胡子鲶全血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条件方法。[方法]革胡子鲶消毒后用含有肝素的一次性注射器采血,采用RP-MI1640全培养基进行体外全血细胞培养。通过对革胡子鲶血液的细胞培养温度、秋水仙素浓度及加入时间、低渗时间及温度等各种条件的筛选,建立起较成熟的革胡子鲶全血细胞的培养和染色体制备的试验方法。[结果]5 ml培养基中加入0.2 ml全血,26℃下培养72h,在结束培养前6 h加入终浓度0.1μg/ml秋水仙素,低渗35 min,可获得较好的染色体分裂相。[结论]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染色体的结构、遗传变异、基因定位、荧光原位杂交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陈光蓉  孙学映  刘春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425-11427
[目的]为制定三峡麦8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小麦新品种三峡麦8号为试材,采用5因素2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期、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和基本苗数5项栽培措施与产量的关系,通过模拟寻优找出综合栽培措施决策方案。[结果]建立了重庆市万州区三峡麦8号综合栽培措施的产量数学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9258,达极显著水平;5项栽培措施中播期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影响显著,施磷量、施钾量和基本苗对小麦产量影响不显著。[结论]三峡麦8号产量在4282.05kg/hm2以上的优化栽培措施为:11月3~6日播种,基本苗207.36万~212.64万株/hm2,施纯氮量55.38~190.38kg/hm2,施磷量71.70~78.30kg/hm2,施钾量57.36~62.64kg/hm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固定化藻类技术应用于净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的方法,将培养至对数末期的普通小球藻进行固定,制备3、4、5 mm不同粒径的固定化藻球,比较悬浮藻与不同粒径固定化藻球对海水养殖废水中氨氮和无机磷的去除率及微藻的生长特性。并选择直径为4 mm的藻球、空白胶球、悬浮藻液分别按10%和15%的填充率投放入海水养殖废水中,研究不同填充率条件下藻球对海水养殖废水中氨氮和无机磷的净化效果。[结果]4 mm固定化藻球对海水养殖废水中氨氮、无机磷的去除率较高,填充率为15%条件下去除效果更佳,但藻细胞生长被延缓。[结论]该研究可为固定化小球藻处理海水养殖废水的工厂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董艳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21-12922
[目的]了解浮筏种植水花生对养殖废水的净水效果。[方法]将水花生种植于浮筏上,直接置于盛有养殖废水的水池中,在种植前和种植期间分别测定废水的水温、透明度、化学需氧量、pH、氨态氮、总氮及总磷。[结果]浮筏种植水花生具有较高的净水效率,试验池的透明度上升62.1%(P0.05),化学需氧量下降50.6%(P0.05),氨态氮下降48.1%(P0.05),总磷和总氮分别下降57.9%(P0.05)和68.3%(P0.05)。[结论]浮筏种植水花生可用于养殖废水的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