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小麦亲本配合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5×4格子方的20个小麦杂交组合的 F1杂种及其相应的亲本材料,研究了8个性状的显性程度、亲子关系、配合力及遗传力。结合本研究结果进行了亲本及组合的评价,并讨论了亲本选配与组合淘汰问题。  相似文献   

2.
花生品种间净光合速率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不同类型花生品种间净光合速率的差异并进行遗传分析.选用8个品种作为亲本,其中包括两个龙生型品种A596和荔浦大花生,四个栽培大花生品种丰花1号、丰花3号、丰花5号及鲁花11,两个小花生品种白沙1016和丰花2号.采用GriffingⅡ的试验设计配制28个杂交组合,在结荚后期测定8个亲本及28个F1群体的光合速率并对其进行配合力分析.龙生型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如A596达到22.45 μmol(m2·s),栽培大花生其次,小花生最低,白沙1016的净光合速率仅为16.08 μmol/(m2·s);亲本净光合速率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不同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异均较大;龙生型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大,小花生品种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小;丰花5号与荔浦大花生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最大,达到2.893 3,而丰花1号与荔浦大花生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最小,仅为-3.276 7;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与亲本净光合速率成显著性正相关,而特殊配合力效应与双亲均成负相关.配合力是选育强光合杂交花生品种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3.
高粱基因组DNA胞嘧啶甲基化在杂交种和亲本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DNA甲基化在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用改良AFLP方法(MSAP)分析了3个高粱杂交种及其相应亲本总DNA 5′-CCGG位点胞嘧啶的甲基化水平和杂交种与相应亲本的甲基化差异模式。研究发现,以V4A、1383、Tx622A和晋粱5号为亲本,3个杂交组合,V4A×1383、Tx622A×晋粱5号和V4A×晋粱5号,F1的甲基化敏  相似文献   

4.
利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了18个组合进行药培养,研究小麦亲本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和绿苗分化的配合力。试验表明,一般配合力高是花培选配亲本的基础,本试验中,愈伤组织,绿苗诱导率和一般配合力均高的亲本是“日本、号”和“84-20”。  相似文献   

5.
标记型棉花亲本选育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成了以柱头外露性状为特征的具有一个或多个标记性状的亲本;用综合性好、配合力高的亲本进行了组合筛选,选育出一批高产、优质组合,其中滨标杂01号在2年省区试中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油菜种子中硫代葡萄糖甙总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牟同敏  刘后利 《作物学报》1990,16(2):97-105
本试验研究了甘蓝型油菜华油16号/Marnoo,华油13号/Wesroona 和71-39/Andor 3个杂交组合各世代种子中硫甙总量的遗传。硫甙含量是高值对低值为部份显性,细胞质不影响后代的硫甙含量。华油16号/Marnoo 和华油13号/Wesroona 两组合的亲本之间存在3对基因的差异,71-39/Andor 的亲本之间存在2对基因的差异。从而表明甘蓝型油菜有2  相似文献   

7.
对2个原产贵州锦屏和3个原产贵州天柱的5个优良无性系开展全双列杂交,获得25份交配组合种子;对成功培育的19个杂交组合苗木,在贵州省黎平县布置随机区组造林设计试验测定林;应用14年生的试验测定林调查数据统计分析表型变异,线性模型分析试验测定林的遗传变异;采用双列杂交第4种方法固定模式,估算5个亲本10个交配组合子代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20个参试家系的14年生试验测定林生长表现较差,但存在丰富变异,家系间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p≤0.01),生长性状受较强程度的遗传控制,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60、0.64和0.67。5个亲本10个交配组合间的主要生长性状呈极显著水平,交配组合与区组的交互作用明显,树高显著(p≤0.05)而胸径和材积极显著;不同亲本交配组合间的特殊配合力(SCA)极显著,树高的一般配合力(GCA)极显著而胸径和材积的SCA差异不显著。在5个亲本中,120号亲本的GCA和SCA效应较优,其次是123号和88号;120号和89号是建立双系种子园的最优亲本,5个亲本的合理配置可营建3系~5系种子园。  相似文献   

8.
巢式群体可以利用多个亲本解析复杂性状的遗传机制。本研究利用1个共同亲本与6个基础亲本所配置巢式组合F2:3家系的种子脂肪含量数据,分析了花生脂肪含量的遗传模型,旨在探明不同的基础亲本组合中脂肪含量性状的遗传差异,为制定脂肪含量遗传改良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策略提供依据。6个组合的共同亲本为高脂肪含量的普通型大果品种豫花15号,其他6个基础亲本为不同脂肪含量和不同植物学类型的品种。结果表明,在不同杂交组合中脂肪含量的遗传模式有所不同,6个组合分别符合无主基因模型、1对主基因加性显性模型和2对主基因等显性模型3种遗传模式。各种遗传效应的估计值也各不相同,主基因遗传力从32%到80%,说明不同杂交组合中,控制脂肪含量的基因位点差异及其重组和分离方式不同。高脂肪含量双亲杂交后代的高脂肪含量个体较多,但主基因遗传力较低,不宜在早代实施表型选择;双亲脂肪含量差异较大的后代脂肪含量变异幅度更大,能够选择到不同脂肪含量的类型。本研究也表明,巢式组合具有较丰富的脂肪含量变异类型,揭示出脂肪含量性状遗传的复杂性和多基因调控的特点,为较全面地了解脂肪含量的遗传提供了基础。该巢式群体也将有助于进一步开展脂肪含量的QTL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八年常优1号、2号、3号等杂粳组合制种实践,总结出了常优系列杂粳组合制种的特点,从亲本特性、气候条件、技术管理措施等几方面分析了影响该系列组合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常优系列杂粳组合制种产量的主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
孙智开  王石惠 《种子》1992,(1):19-23
研究10个组合,5个F_1代进行隐性亲本回交测验。结果表明,同一组合在不同年份,F_1代抗性的程度不同,反应了基因与环境互作的差异;同一抗亲与不同感亲杂交,F_1代的显隐性不同,表明了遗传背景不同,基因互作的表型亦不完全相同。10个组合中,根据亲本、F_1、F_2的表型分析及回交测验结果,经卡方测定,属单基因支配的一个组合,2基因互作做6个组合,3基因互作的一个组合。另外两个组合,既符合2基因也符合3基因互作,但更符合3对基因的作用。贵麦2号从4个组合分析,至少有2对显抗基因。  相似文献   

11.
特青2号是一个超高产水稻品种,其育种设计思想、选种目标,亲本选配、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比较先进且富有创造性。特青2号已在南方稻区大面积推广并被广泛用作常规育种和配制杂交强优组合的亲本。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番茄糖组分的配合力及遗传力。采用6个性状不同的番茄材料作为亲本(编号分别为1、2、3、4、5和6),按照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p2),配成30个杂交组合。分析了番茄6个亲本和30个杂交组合果实中糖各组分(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配合力及遗传力。本试验得出蔗糖品质性状组合间的F值只有亲本达到极显著的水平,而杂交组合和基因型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所以不能对它做配合力分析,也就是说蔗糖在各个组合中的差异是不明显的。葡萄糖和果糖品质性状在亲本、组合间和各基因型间的F测验值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它们的差异较大,可以按照Griffing I进行番茄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遗传研究表明亲本3和4为优势育种中番茄高糖育种的优良亲本,而组合3×4也是选育含糖量高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3.
‘福春1号’大白菜是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晚抽薹春白菜新品种。为鉴定该品种的纯度,利用80对SRAP引物组合对‘福春1号’及其亲本混合池DNA模板进行扩增,筛选出杂交种具有亲本互补特征带的引物组合,并利用该组合对田间栽培的‘福春1号’大白菜幼苗进行纯度检测。本研究最终筛选出引物组合M2+E4,其对杂交种扩增产生亲本互补的特征带,可将亲本和杂交种有效区分。利用这对SRAP引物组合对102株‘福春1号’大白菜幼苗进行纯度检测,检测纯度为94.12%。SRAP标记鉴定结果与田间调查结果基本一致。SRAP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福春1号’大白菜的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14.
烤烟杂种优势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7个烤烟杂交组合F1代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TMV抗性的杂种优势,分析了各性状与亲本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烤烟杂种优势以单位面积产量最为突出,7个组合的单位面积产量均超过中亲值,优势幅度在6.6%~50.40%之间,有6个组合超过了大值亲本,优势幅度在8.34%~43.78%之间.各性状都有表现超中亲或超高亲的组合,不同性状表现杂优组合比例不同,TMV抗性的高亲优势最强,占71.42%.亲本对杂种一代各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F1各组合的有效叶数、茎围、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几个性状与大值亲本、小值亲本、中亲值、双亲之差无显著相关;自然株高与亲本相关性较大,上等烟比例、TMV抗性优势大小与双亲之差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大豆亲本品种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6个大豆亲本双列杂交设计,研究亲本及F_1、F_2的配合力.各性状的一般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多达显著水平.一般配合力效应表现较好的有豫豆6号和郑8431.在F_1和F_2中同一性状不同组合或同一组合不同性状间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具有显著差异.在不同世代中根据遗传力的大小,应对不同性状进行选择.单株粒重遗传力较低,不易在早期世代选择.  相似文献   

16.
杜久元  白斌  周祥椿 《作物杂志》2008,24(2):110-113
为总结小麦抗条锈育种的经验,分析了1993~2000年对22个重要抗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抗源材料92R137、Ibis具有较好的配合力,在育种中容易利用成功;各材料中优秀组合出现的随机性很大;优异农艺亲本兰天10号对组合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提出在抗锈育种中注意发现综合性状优良、配合力好的优异亲本,运用优异农艺亲本与集中选配组合相结合是提高抗源利用成功率较为稳妥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以现阶段广西常用的16个杂交水稻组合及其恢复系亲本为参试材料,在四个不同发育时期进行连续15d人工短日处理12h和自然光照(对照)条件下生长(共5个处理),探讨了不同发育时期光温条件对杂交水稻组合及恢复系亲本的发育动态、植株性状等因素的影响。初步认为,杂交水稻组合及恢复系亲本在不同发育时期进行12h连续15d短日处理,对植株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都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番茄果实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田硕  张喜春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3):112-117
为了给番茄的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多年来的高自交、纯合的6个性状不同的番茄材料(42、43、44、50、63、69)作为亲本,按照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p2),配制成30个杂交组合。并分析了番茄6个亲本和30个杂交组合果实5个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结果表明:亲本43的番茄红素、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都最高或较高,说明亲本43是个在选育风味品质和营养品质方面理想的亲本材料;亲本42的番茄果重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亲本42可作为培育外观品质优良的番茄的理想材料;组合50×43在各品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均比较高,它可以作为选育优良性状综合比较好品种。  相似文献   

19.
杨加银  盖钧镒 《作物学报》2009,35(4):620-630
2003-2005年以选自黄淮地区及美国的8个大豆重要亲本品种(系)及其组配的28个双列杂交组合为材料, 分析大豆亲本间的产量杂种优势及其配合力, 探讨高优势组合的遗传基础, 包括杂种优势与亲本系数、SSR标记遗传距离的相关。结果表明: (1)黄淮地区大豆亲本间存在产量超亲优势, 平均20.39%, 组合间差异甚大, 变幅–5.34%~76.88%, 优选出豫豆22×晋豆27、淮豆4号×晋豆27、诱变30×蒙90-24, 超亲优势分别为76.88%、29.90%和34.42%, 超标率均在25.00%以上, 晋豆27和诱变30为优秀亲本材料。单株荚数及单株粒数的优势和产量优势相对一致;(2) 大豆亲本间产量杂种优势既与双亲一般配合力之和及特殊配合力有关, 又不完全相关。高优势高产组合的亲本产量配合力特点为亲本之一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 或双亲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之和, 兼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情况和产量一致;(3) 按亲本系数聚类和按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聚类揭示的8个亲本间的遗传关系相对一致, 均分为两组, 一组包含6个黄淮中、南部品种(系), 另一组包含1个山西和1个美国品种。要获得高优势高产组合, 亲本间必须具有一定的遗传距离, 但遗传距离大并不一定都高产高优势, 还有其他因素决定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20.
朱协飞 《种子》2017,(10):69-72
为测定利用复合杂交育成的5个亲本的育种应用潜力,将5个亲本与4个推广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20个组合,对组合的产量及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分析,并对5个亲本的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铃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A1亲本在铃数,A2亲本在衣分,A3亲本在铃重,A 5亲本在铃重、衣分性状上一般配合力(GCA)为正,A 5亲本是一个较理想的亲本;具有较高特殊配合力效应(SCA)的组合有A5×B3、A2×B2、A3×B1.结论:利用复合杂交培育高配合力亲本是可行的;但不同来源的亲本在同一性状,同一亲本的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GCA)是不同的;同一性状的不同组合间,同一组合的不同性状间特殊配合力(SCA)效应也都存在大小或方向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