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板栗淀粉为试材,采用酸法脱支结合酶法脱支等降解方法,研究制备工艺中淀粉乳浓度、酸预处理添加量与水解时间、普鲁兰酶添加量与酶解时间对抗性淀粉产率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响应面分析探究出最佳制备工艺并做出验证。结果表明:脱支降解制备板栗抗性淀粉的最佳试验工艺条件为淀粉乳浓度22.5%,酸添加量0.06%,酸处理时间136.8min,酶添加量13.9U/g,酶解时间407min,抗性淀粉得率18.69%。  相似文献   

2.
以菠萝蜜为主要原料,糯米粉、玉米淀粉为配料,研究了菠萝蜜混合脆片的最佳加工工艺,以期探讨微波技术在菠萝蜜脆片加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菠萝蜜脆片的最佳加工工艺为糯米粉和玉米淀粉以1∶1的比例混合,淀粉添加量20%,预干燥后水分含量15%(菠萝蜜原浆试验份量为200g),微波功率750W,微波膨化时间40s时,产品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壳聚糖抑菌复合膜对蓝莓的贮藏保鲜效果,利用壳聚糖、百里香精油与不同类型的天然大分子乳化剂制备抑菌性复合膜,并对蓝莓进行熏蒸处理,考察蓝莓在0℃冷库贮藏过程中的感官评分、失重率、腐烂率和营养成分变化。结果表明:添加乳化剂对复合膜的色泽、厚度和透湿性都产生不同的影响。经壳聚糖抑菌复合膜包装后,蓝莓的保鲜效果有了明显提升,较好地保持了果实的色泽、风味和新鲜度;在贮藏20 d后,与其他处理相比,CA膜(壳聚糖-阿拉伯胶复合膜)+1.5%壳聚糖+1.0%植物精油处理组的腐烂率最低,较大地保持了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花青素的含量,研究结果为新型抑菌活性保鲜材料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果树学报》2011,(4):635-640
以猕猴桃为试材,对低糖果脯微波渗糖糖液组成与配比、渗糖时间等部分工艺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可食性胶体添加对低糖果脯微波渗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渗糖时需配制质量分数40%的糖液,其中麦芽糖取代量为50%,同时添加0.2%的柠檬酸;在30%微波火力下渗糖40 min时果脯含糖量达32.55%,产品外观晶莹透明,口感纯...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粘红酵母(Rhodotorulaglutinis)不同处理方法对柑橘果实采后病害(指状青霉)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粘红酵母细胞悬浮液的抑菌效果最好,当浓度为1×109CFU/mL时,几乎完全抑制病害的发生,而滤液则会使病害加重。当粘红酵母分别与0.1mol/L浓度的Ca2+、0.1mol/L的Mg2+结合使用时,可提高抑菌效果。如与Fe2+使用时,高浓度的Fe2+会加重病害的发生,低浓度对抑菌效果不明显,当仅以浓度为2.5μmol/L的添加量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盖红辉  韩洋 《现代园艺》2022,(5):15-16,18
为探究优质环保酵素的制备工艺,以原料添加量、甜味剂添加量、添加不同原料、发酵时间不同时所产生酵素的结果进行对比,利用邻苯三酚自氧法测定SOD活性,利用滴定法来测定总酸含量.结果显示,当原料添加量为250g/mL时、甜味剂添加量为原料的50%,发酵时间为90 d时,酵素的整体效果最好.且此环保酵素的制备简单,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牛轧糖的营养价值,本试验以白砂糖和麦芽糖浆为主料,鸡蛋白粉、豆渣、奶粉为辅料,研制出了豆渣牛轧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品质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白砂糖:麦芽糖浆比例(糖浆比)、熬糖温度、淀粉添加量、豆渣添加量及搅打时间对牛轧糖感官的影响。结果表明,豆渣牛轧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糖浆比5:5,熬糖温度140℃,搅打时间15 min,鸡蛋白粉添加量为2%,豆渣添加量4%,淀粉添加量为6%,奶粉添加量为20%,辅料添加量均以糖浆总量为基数进行添加。按此工艺生产的豆渣牛轧糖甜度适中,豆香浓郁,富含膳食纤维,保健糖果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马铃薯泥、马铃薯淀粉、马铃薯全粉、面团醒发时间、食盐添加量对马铃薯复配面团的影响,通过其质构特性及感观评定,优化得到新疆拌面用马铃薯复配面团的最佳工艺,即以添加量为15%的马铃薯全粉作为复配原料,添加食盐含量为0.4%,醒发时间为90 min。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野生油黄口蘑为试材,研究了液料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产物进行了DPPH·、ABTS+·清除研究。结果表明:对多糖提取率影响最大的是微波时间,其次是液料比,提取次数影响最小;优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5∶1mL·g~(-1),微波功率320 W,微波时间3min,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4.11%。抗氧化性研究表明,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清除能力与浓度呈正相关,当多糖浓度分别为3.5、2.5g·L~(-1)时对DPPH·及ABTS+·的清除率分别达到88%和90%。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为探究广西小黄姜试管姜的诱导条件,采用不同浓度的蔗糖、多效唑和钾营养对广西小黄姜试管苗进行诱导研究,比较分析了诱导的试管姜块大小、直径和植株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广西小黄姜对蔗糖的耐受性较差,70 g/L浓度条件下出现了生长受抑制的现象,最佳的诱导浓度为50 g/L;在低糖浓度条件下添加多效唑并不能诱导广西小黄姜产生姜块,在多效唑添加浓度为6 mg/L时,试管苗的生长开始受到抑制;添加低浓度钾对广西小黄姜试管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不产生姜块;添加高浓度的钾可诱导小黄姜试管苗产生姜块,但是生长会受到抑制。优组试验表明,最佳的蔗糖浓度为50 g/L、多效唑浓度为2 mg/L、磷酸二氢钾浓度为60 mmol/L,该组合诱导的试管姜植株粗壮,叶色翠绿,根系生长良好,诱导出的姜块大,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唐业刚  邵媛 《食用菌》2014,(1):17-20
以香菇母种菌丝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基摇瓶培养,对培养基中碳源、无机盐配比、氮源进行了优化,并探讨了硫酸亚铁(FeSO4·7H2O)在富铁培养基中的最适添加量,以及黄豆粉在富铁培养基中的最佳添加浓度。结果表明,香菇菌丝体液体发酵优化培养组分为:马铃薯20%,可溶性淀粉2%,酵母膏1.5%,蛋白胨0.2%,KH2PO41.0%,MgSO40.05%,最大菌丝球得率可0.932 g/100 mL。最佳硫酸亚铁标准溶液添加量为6 mL,即培养基中硫酸亚铁含量为0.336 mg/100 mL时,香菇菌丝球得率最大,可达1.274 g/100 mL,最大总富铁量可达0.1008 mg/100 mL。最佳黄豆粉添加浓度为1.5%,菌丝球最大得率可达1.4260 g/100 mL,最大总富铁量可达0.1547 mg/100 mL。  相似文献   

12.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微波辅助法从贺州大肉姜中提取抑菌活性成分,研究了大肉姜乙醇提取物对食品中常见的几个污染茵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大肉姜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茵、黑曲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MIC值分别0.03125%、0.0625%、0.0078%、0.1250%;该抑菌活性成分在一定范围的温度、pH环境条件下仍然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花生粉为原料,混合玉米淀粉、食盐、糖、膨松剂等,开发出一种新型的花生粉休闲饼干,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饼干的配方。结果表明,花生粉休闲饼干的最佳配方为花生粉添加量5.5%,玉米淀粉添加量48%,食盐添加量0.8%,糖添加量5.0%,膨松剂1%,其余以水分补足。  相似文献   

14.
以苹果、姜、蒜为试材,采用对峙培养法研究了健康苹果果实、姜、蒜内的可培养内生细菌和健康苹果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对苹果轮纹病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根际土壤中分离到可培养细菌9种,姜、蒜、苹果内分别分离到可培养菌株5种、3种和1种;对分离到的微生物进行拮抗性测定,除土2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无抑制效果外,其余菌株都对苹果轮纹病菌有抑菌效果,且从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微生物对苹果轮纹病菌具有拮抗性的所占比例较大,为44.4%;其次为姜和蒜,所占比例分别为27.8%和16.7%。所有菌株中除蒜12,土1和土5与对照比较抑菌效果差异不显著外,其余菌株抑菌效果差异都显著。所有菌株中抑制效果最好的为姜4,其真菌菌落直径只有(30.78±0.49)mm,其次为土4,真菌菌落直径为(35.12±0.13)mm。  相似文献   

15.
棘托竹荪菌丝体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为提取剂,微波、酶、超声波为辅助手段研究棘托竹荪菌丝体的抑菌作用,测定其对大肠杆菌等6种常见食品腐败菌的抑菌效力(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热稳定性及抑菌pH范围。结果表明,4种方法得到的提取液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以酶解水提法效果最佳,所得到提取液的抑菌效力最强,最低抑菌浓度小,抑菌pH范围广且热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牛至精油-介孔纳米二氧化硅/海藻酸钠复合膜对双孢蘑菇保鲜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海藻酸钠、介孔纳米二氧化硅(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Ps)和牛至精油(oregano,OEO)为原料制备抑菌复合膜,对双孢蘑菇进行包装,以未添加OEO-MSNPs的纯海藻酸钠膜为对照组,未经包装的双孢蘑菇为空白对照,研究其在4℃条件下对双孢蘑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OEO-MSNPs/海藻酸钠复合膜可以保持双孢蘑菇良好的品质,显著抑制子实体的呼吸速率,并对贮藏过程中双孢蘑菇的失重率、氧化褐变、菌落总数的增加以及硬度、抗氧化物质的减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抑制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在4℃贮藏条件下OEO-MSNPs/海藻酸钠复合膜可将双孢蘑菇的保鲜期延长至12 d,对延长蘑菇的货架期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浓度纳米Cu2O悬浮液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番茄早疫病菌、辣椒疫霉菌、西瓜枯萎病菌、黄瓜炭疽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纳米Cu2O悬浮液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与纳米Cu2O质量浓度呈正相关,纳米Cu2O悬浮液对辣椒疫霉菌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对其他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纳米Cu2O质量浓度为100 mg/kg时,对辣椒疫霉菌的抑制率高达95%以上;纳米Cu2O质量浓度为400 mg/kg时,对番茄早疫病菌、西瓜枯萎病菌、黄瓜炭疽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葛根是豆科葛属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以葛根提取有效活性成分后的废渣为主料,试验不同的基质配方栽培猴头菇。结果表明,当葛根废渣添加量达到50%时,葛根废渣替代传统桦栎木木屑,能够提高菌丝生长速率和生物学效率,缩短栽培周期,降低管理成本,产品营养成分含量高。利用葛根废渣为主料栽培猴头菇,可有效减少林木类原料的使用量,促进中药材企业排放废渣的高效资源化利用,符合食用菌产业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食用菌栽培基质为试材,采用新型环保消毒剂CTP-3和微波方法,研究了100%、50%、25%、10%、5%、2.5%6种CTP-3浓度和30、60、90、120、150、180、210、240、270、300s10个微波作用时间对食用菌常用栽培基质中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的灭菌效果,并选取其中最难以清除的菌体使用微波和消毒剂共同作用,观察杀菌效果。结果表明:消毒剂作用时,枯草芽孢杆菌在CTP-3 25%浓度下还有生长;大肠杆菌和木霉菌在消毒剂浓度为10%之后才有生长;而微波作用菌液时,大肠杆菌在微波240s后全部杀完,木霉菌在微波210s后全部杀完,而枯草芽孢杆菌在270s才全部杀灭,所以枯草芽孢杆菌是最难彻底清除的细菌;当消毒剂稀释10倍,并微波处理180s共同作用后可以完全杀菌。  相似文献   

20.
以日本灵芝子实体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微波辅助法提取灵芝多糖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为供试菌株,研究灵芝多糖抑菌活性;采用倍比稀释法,确定了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法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374 W,提取时间23min,液料比15∶1mL·g-1,浸提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灵芝多糖提取率达到了4.62%;灵芝多糖对5种供试菌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抑菌率最高达到了52.4%;灵芝多糖对金黄色葡糖球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6.25mg·mL-1,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无菌落生长且最小抑制浓度为12.50mg·mL-1;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25.00mg·mL-1,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50.00mg·m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