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玲  毛玉泽 《内陆水产》2002,27(7):16-16
河蟹作为我国特有的经济水产动物之一,其足迹已遍布全国各地,已成为很多地区的主导水产品。南方沿海地区河蟹养殖已成为一些地区的经济支柱,尤其江浙一带的湖泊、稻田养蟹带动了当地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并已经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近几年,北方内陆一些地区也开始了河蟹养殖,笔者根据多年养殖经验,认为北方内陆地区养殖河蟹应注意以下问题。1扣蟹的选择扣蟹的质量是成蟹养殖成败的关键,优良的苗种是获得高产的基础。1.1苗种来源北方河蟹养殖苗种基本分为三类,即天然苗、生态苗和人工苗。其中天然苗的质量最佳,但来源有限,数…  相似文献   

2.
赵光明  曲立 《淡水渔业》2004,34(6):51-52
黑龙江省方正县于1997年开始河蟹成蟹养殖试验,经过7年的探索,养殖技术日渐成熟.河蟹总养殖面积已由1997年的34亩发展到2003年的6850亩,最高回捕率达到40%,平均个体100 g,最大个体达到200 g.经过多年实践,我们认为"田凼式河蟹养殖"技术可以挖掘田凼综合利用的生产潜能,适于在高寒地区应用,其优点有四:①解决了稻田养蟹的暂养问题.  相似文献   

3.
规模化池塘生态养蟹的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从80年代中期就开始从事河蟹人工养殖,是全国从事河蟹人工养殖最早的地区之一。到2001年河蟹养殖面积已近40万亩,年产成蟹9000多  相似文献   

4.
成蟹池塘养殖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成蟹池塘养殖中的水质理化因子、蟹种的放养密度、投饵量、河蟹的生长速度、死亡率以及河蟹的产量、质量、经济效益等,为河蟹养殖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养殖规模的扩大,各种成蟹养殖模式不断涌现,其中以大规格河蟹选育及健康养殖技术作为重点的相关研究在江苏各地展开。本项目在成功培育莱茵河河蟹一龄蟹种的基础上,进行了莱茵河水系河蟹和本地长江水系河蟹成蟹养殖的生长比较,研究莱茵种群河蟹的生长性能,为河蟹选育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东营地区河蟹养殖业迅速发展,形成了第1年进行蟹种培养,第2年把扣蟹养成成蟹,循环养殖的模式。在养成过程中,大部分成蟹规格小,产量低,抗病力弱,饲料成本居高不下,致使成蟹养殖效益低下。总结几年来的养殖经验,我们发现在其他条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如何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利用率,成为提高成蟹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是我国水稻种植第一大省,每年水稻种植面积6000多万亩,发展稻蟹共作的资源潜力巨大.尽管资源丰富,但黑龙江省发展稻蟹共作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有:一是稻田适合河蟹生长期短,由于地处高寒地区,从6月上旬放养蟹种到8月下旬放水捕捞,适合生长时间只有2个多月.二是蟹种供应时间与稻田蟹种放养时间的不同步.黑龙江省稻田插秧的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需等到插秧后才能放养蟹种,而黑龙江省稻田养殖所需蟹种(扣蟹)大多来自辽宁省盘锦,辽宁盘锦蟹供应时间一般在4月份.三是稻田养殖的成蟹收获过早,河蟹肥满度差.黑龙江省稻田放水的时间是8月下旬,这时需要捕出成蟹,而此时河蟹肥满度差,品质较低,卖价较低.四是防止河蟹逃逸、防治敌害难.特别是小面积稻田养殖河蟹,最难防治的是鼠害.针对以上这些制约因素,可采取以下措施,实现蟹稻双丰收.  相似文献   

8.
<正>河蟹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2016年养殖产量823259吨,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已开展了河蟹的人工增养殖。2015年起,陕北地区开始河蟹成蟹养殖,并且达到一定规模,但是由于陕北地区温度较低,而水温对甲壳动物的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未经选育的河蟹大多当年上市时成熟度不足,因此本试验选用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营养与繁殖团队选育的河蟹早成品系(申江1号)进  相似文献   

9.
全国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养殖业迅猛发展,不同地区均摸索了一套成功的养殖河蟹的经验。本文作者较详细概述泗洪县河蟹养殖独特的发展五条基本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是一种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的名贵水产品。在我省高寒地区养殖试验,因其商品蟹成熟度较差,效果不够理想。而我县位于我省西南部,养殖河蟹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我们于2000年进行了河蟹池塘养殖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于2000年5—10月在新站镇发展村渔场进行。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大闸蟹,是我国淡水渔业的重要养殖经济品种。作为水产品市场的中高端产品,河蟹养殖已成为各地农业增收、农(渔)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河蟹从蟹苗繁育、蟹种培育、成蟹养殖、再到成蟹深加工、出口创汇已形成了稳固的产业链。江苏作为我国河蟹产业的领军者,有超过390万亩的养殖面积,还拥有射阳沿海全国最大的蟹苗连片繁育区。长江水系河蟹久负盛名,个体硕大、口味鲜美,使得  相似文献   

12.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是我国淡水水产养殖的名优品种之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养殖。笔者采访了一些河蟹养殖大户,现将他们池塘养殖河蟹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养殖模式来进行河蟹养殖,其中适度稀放蟹种、混养青虾、水草种植已成为同行的共识,在河蟹生态养殖生产中已取得很多宝贵的经验,并在不断向前迈进。现以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一口13×667 m~2池塘河蟹青虾生态养殖为例,总结情况如下。1养殖条件  相似文献   

14.
正池塘养殖是我国河蟹养殖的主要方式,蟹种放养也以直接放养为主,即挑选肢体健全、活力较好的蟹种一次性放入池塘中用于成蟹阶段的养殖。蟹种质量参差不齐常常导致成蟹养殖早期的成活率无法控制,给饵料投喂和生产管理带来很大的盲目性,且蟹种下塘后影响伊乐藻生长,无法为河蟹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就难以保证河蟹正常快速的生长。为了克服传统养殖模式的弊端,湖北地区养殖户通过对蟹种强化培育来  相似文献   

15.
目前,南方各省市河蟹的养殖方式主要是:池塘养蟹、湖泊网围养蟹、稻田养蟹、小型湖泊和小型水库养蟹。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带,南方比较成熟的技术在该省不能完全适用,需要根据高寒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结合河蟹不同品系的生活习性,研究出一套崭新的养殖技术。1999年开始,我们在高寒地区大水面进行河蟹养殖技术的研究试验,通过三年的摸索,在河蟹品系选择、放养、防逃、捕捞、病害防治、远距离运输、养殖模式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为在高寒地区进行河蟹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一般情况下,河蟹在10月-11月上旬成熟,上市时间集中,大规格河蟹数量有限,为保障市场供给,延长河蟹供应期限,满足消费者需求,笔者2014年在皖南地区利用成蟹池塘套养第五次蜕壳仔蟹养成商品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该模式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成为我市河蟹养殖发展方式中的一种趋势,已被广大渔农民采用,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养殖条件1.池塘要求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水质清新、  相似文献   

17.
河蟹,又名毛蟹、螃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河蟹肉味鲜美,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水产品。为进一步提高高寒地区大水面河蟹养殖技术水平,发展效益农业,我分局于2005、2006年连续两年进行了大水面河蟹养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三十年来,河蟹在吉林、黑龙江等高寒地区省份养殖有飞跃发展,特别是成蟹养殖,但养殖模式主要以湖泊、水库等放养为主,而池塘养殖规模较小.影响河蟹池塘养殖的主要因素是水草种植,水草覆盖率低,影响了养殖效果.本文推荐一种适合高寒地区成蟹池塘种植的水草——金鱼藻.金鱼藻隶属于金鱼藻科、金鱼藻属,为多年生草本的沉水性水生植物,俗称松鼠草、毛刷草,全株暗绿色.茎细柔,有分枝.叶轮生,每轮6~8叶;无柄;叶片具刺状小齿.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腋生,无花被;总苞片8~ 12,钻状;雄花具多数雄蕊;雌花具雌蕊1枚,子房长卵形,上位,1室;花柱呈钻形.小坚果,卵圆形,光滑.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河蟹产业的快速发展,河蟹养殖投入成本逐年增高,商品蟹上市季节价格波动性较大,河蟹养殖的收益率逐步压缩,广大养殖户的养殖风险也在增加。2014年江苏省成蟹养殖生长周期期间低寒与高温天气较少,环境气温条件适宜,养殖主产区技术与模式成熟,病害发生率较低,河蟹产量和规格较去年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商品蟹特别是大规格河蟹价格下挫明显,中小规格河蟹价格也受到波及,影响到一些地区河蟹养殖户的收益,引发我们对当前江苏省河蟹产业发展现状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山东东营地区河蟹养殖业迅速发展,形成了第一年进行蟹种培养,第二年把蟹种培育池中剩余的扣蟹养成成蟹,循环养殖的模式。在养成过程中,大部分成蟹规格小、产量低、抗病力弱,饲料成本居高不下,致使成蟹养殖效益低下。总结几年来的养殖经验,我们发现在其他条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如何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利用率,成为提高成蟹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1998年,水产畜牧公司淡水鱼种场进行了利用麦芽养殖成蟹的试验,在成蟹规格、产量、饲料利用率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就该试验情况作一总结。一、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