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干燥是稻谷收获后的重要处理环节,干燥对稻谷品质的影响也是评价干燥工艺的关键因素。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干燥技术的研究,如热风干燥、远红外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干燥、太阳能干燥、过热蒸汽干燥,阐述了不同干燥技术的特点和研究进展,其中对稻谷分程干燥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还分析了稻谷的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的评价指标及影响机理,论述了我国稻谷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稻谷机械化干燥的意义,分析了稻谷干燥和稻谷品质方面的一些参数,综述了常用的干燥机类型以及适合干燥稻谷的干燥机类型与干燥工艺。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稻谷干燥品质、降低干燥能耗,在前期稻谷干燥优化工艺参数基础上,探究了薄层热风变温干燥工艺对稻谷干燥特性及干燥品质的影响。分析干燥温度(30~70℃)、变温时刻(20~150min)、变温温度(30~70℃)、变温时长(20~60min)、变温次数(1, 2, 3次)等试验因子对稻谷干燥速率及外观品质(爆腰增率、整精米率)的影响规律;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以干燥温度、变温时刻、变温温度、变温时长为试验因子,以爆腰增率、整精米率为响应指标,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和响应面图,分析稻谷变温干燥特性并阐释结果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干燥温度为40~60℃、变温时刻20~140min、变温温度40~70℃、变温时长10~50min条件下采用循环变温的干燥方式,可获得较好的干燥品质;变温干燥的最优参数组合为初始干燥温度54℃、变温时刻50min、变温温度47.5℃、变温时长20min,干燥后稻谷的爆腰增率12.5%、整精米率79.9%,试验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为3.61%,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准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稻谷收获后干燥技术改进及深入探究其干燥品质变化机理提供数值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不同收获期稻谷及时干燥与延时干燥后品质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及时干燥在收获期内对稻谷品质的影响规律,分析稻谷在收获期及时干燥和延时干燥后整精米率、食味品质、质构特性的差异,对比及时干燥与延时干燥工艺的优劣。结果表明,在常规收获期对稻谷进行及时干燥与延时干燥后整精米率差异不显著,及时干燥稻米食味品质优于延时干燥,而霜降后收获两种干燥方式食味值差异不显著。稻谷在含水率19.64%时,整精米率、食味值均达到最高值,及时干燥处理后分别为72.22%、82.58。  相似文献   

5.
正稻谷变温智能保质干燥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针对稻谷干燥品质不稳定、能耗高等问题,优化变温干燥工艺设计,攻克干燥过程智能测控等关键技术,创制了基于全电热源的集热辐射、旋转均匀热传导、热空气对流传热为一体的旋流辐射连续式低温稻谷干燥机和基于稻谷积温和爆腰率模型的电力循环式稻谷变温粮食干燥装备,能耗分别比现有国标降低20%以上,完善了稻谷保质干燥工艺和调控模型,解决了传统稻谷干燥技术装备节能环保难和保质减损难的问题,以及禁煤区干燥机不能采用石化燃料的环保制约问题。  相似文献   

6.
稻谷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国内外稻谷干燥加工现状,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稻谷干燥质量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论述了国内外关于稻谷微波干燥、红外干燥、变温干燥、加热增湿干燥和除湿干燥等新工艺的研究现状。此外,提出了今后我国稻谷干燥工艺和装备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稻谷换向通风干燥不均匀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稻谷换向通风干燥工艺的不同表现风速、谷层厚度、换向周期等因素对干燥不均匀度、干燥速率和热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表现风速是影响干燥不均匀度的主要因素,增加表现风速将改善稻谷干燥的不均匀度.并给出了稻谷换向通风干燥的较佳干燥工艺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8.
干燥工艺参数对稻谷爆腰率增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深床干燥实验台进行稻谷干燥试验,研究减少稻谷干燥后爆腰率的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热风温度、表现风速、谷层厚度、初始含水率及缓苏时间与爆腰率增值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分析各因素的效应与主次顺序,发现缓苏时间对稻谷爆腰率增值影响显著.采用优化求解方法,确定爆腰率增值最小条件下工艺参数的优化组合为:初始含水率25%,缓苏时间4.6h,热风温度74.33℃,表现风速0.92m·s-1,谷层厚度40cm.为优化干燥工艺参数和提高稻谷干燥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稻谷干燥机械化是农业机械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水稻收获机械的发展,稻谷干燥工艺及设备的研究开发,必将有力促进我国稻谷干燥机械化的进程。一、稻谷的干燥工艺稻谷籽粒由坚硬的外壳和米粒组成,外壳对稻米起着保护作用,但在干燥时其外壳就起着阻碍籽粒内部水分向外面转移的作用。所以,稻谷就成了一种较难干燥的谷物。试验表明,稻壳、稻米和稻糠的干燥特性不同,其平衡含水率也各异。稻谷是一种热敏性的作物,干燥速度过快或参数选择不当容易产生爆腰。它将直接影响稻谷碾米时的碎米率,也就是影响它的经济价值。我国干燥标准规定:稻谷干燥后…  相似文献   

10.
水稻间歇式顺流干燥工艺及最佳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水稻间歇式顺流干燥工艺的试验研究中,借助于自选研制的顺流干燥试验台,采用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热风温度、表现风速、干燥时间、谷层厚度四因素对单位热耗、最终水分、爆腰率增值、小时去水量、小时降水率、干燥强度等性能指标的影响,建立了描述稻谷间歇式顺流干燥工艺的数学模型;用图形法分析干燥工艺参数对主要性能指标的影响。试验表明,间歇式顺流干燥工艺具有干燥均匀、能耗低、烘后粮食品质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发芽糙米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玉东  唐淑芬  姚妙爱  张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44-18246
[目的]得到发芽糙米干燥的最佳工艺。[方法]以稻谷为原料制得发芽糙米,采用普通热风干燥与微波干燥2种不同的干燥方式,普通热风干燥设置55、65和75℃,微波干燥设置低火、中火和高火,对发芽后的糙米进行干燥,记录发芽糙米达到安全储藏水分的时间。然后对达到安全储藏水分的发芽糙米进行加工性能、感观质量和营养成分的研究。[结果]微波干燥时中火干燥4 min与普通热风干燥65℃干燥1.5 h都能达到发芽糙米的安全储藏水分,同时发芽糙米的加工性能、感官及营养品质较好。[结论]微波干燥中火干燥4 min为发芽糙米的最佳干燥工艺条件,其次是普通热风干燥65℃干燥1.5 h。  相似文献   

12.
Variation during IR and heated-air drying process and effect on milling quality with moisture differenoe of paddy floe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oisture SD (Standard Deviation) decreases during IR (Infrared RadiationS) and heated-alr (HA) drying process, and moisture uniform level for the paddy rice dried by IR treatment is higher than that by heated-air treatment. No matter IR or HA, the higher initial SD of MCs is, the bigger of the variable of the SDR value will be at the beginning stage of dried paddy storage.  相似文献   

13.
肖勇生  汤锋  张良  包珍  江军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418-15419
[目的]提高米粉生产效率,使米粉的生产周期不受天气限制,促进传统米粉由手工生产向规模化生产的转变。[方法]采用吊篮式低温分段烘干设备对传统发酵米粉进行烘干,以烘干后水分含量、米粉风味等为指标,通过比较不同烘干温度、烘干时间和烘干速率等参数,确定了最优烘干工艺。[结果]采用吊篮式低温分段烘干设备进行传统发酵米粉的烘干,具体烘干温度应在35~38℃自动控制,烘干速度为转速9.0 Hz,烘干时间为:第1阶段38℃,3 h;第2阶段34℃,3 h。[结论]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不龟裂,断条率低,具有传统发酵米粉的特殊风味。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利用原有密集烤房的结构和功能,通过所研制密集烤房稻谷烘干器开展稻谷烘干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密集烤房稻谷烘干器较人工晒谷可以有效提升干燥率,占地面积小,干燥过程所需时长显著降低,烘干成本显著低于人工晒谷;烘干后的稻谷质量较人工晒谷有所提升,发芽率达到了95%以上,与人工晒谷无明显差异;采用密集烤房烘干稻谷,每烤次可烘稻谷5000kg以上,烘干成本约为0.07元/kg,与人工晒干成本0.23元/kg相比,节约成本达160元/吨以上,亩均降本8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5.
应用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法制备了方便米饭,并对方便米饭的品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预干燥米饭水分含量和冷冻处理次数对方便米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冷冻的含水量41-4%的米饭经膨化干燥后在复水时间、复水特性及食味感官方面效果较好。同市售方便米饭相比较,膨化干燥法制成的方便米饭样品B具有良好的复水性能,成品复水后粘度、硬度、弹力性等口感和风味与新鲜米饭较为相似,复水时间只需8min,复水率可达2.57。该研究表明。应用变温压差膨化法可以制备高品质的方便米饭,为方便米饭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发芽糙米的干燥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干燥条件对发芽糙米含水率变化的影响,应用薄层干燥试验台,研究干燥温度、表现风速以及相对湿度对发芽糙米含水率变化的影响。利用Matlab软件和Excel软件处理试验数据,建立了相关的薄层干燥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和表现风速对发芽糙米含水率变化影响显著,而相对湿度对其影响较小;依据试验数据建立的薄层干燥数学模型可以描述和预测发芽糙米干燥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其相关系数为0.9854。试验结果可以为研究发芽糙米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明星杏干燥动力学及品质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明星杏是新疆和田地区主栽制干杏品种,优化热风干燥过程和操作,提高明星杏的制干品质。【方法】 以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明星杏的干燥实验及色泽、感官指标综合评价,研究不同干燥条件对明星杏热风干燥动力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规律,提出明星杏的优化干燥温度。【结果】 在最常用的三种薄层干燥模型中,Page模型适合用来描述温度对明星杏薄层干燥过程的影响。热风温度对干燥效率(干燥时间)的影响显著。热风温度从40℃增加到70℃时,干燥时间从100 h左右减少到30 h左右。在杏干的制干生产实际中,可适当提高热风温度以缩短干燥时间,但干燥温度越高,品质指标尤其是颜色和硬度指标劣化越严重。为保证制品品质,在干燥过程中应尽量降低干燥温度。【结论】 明星杏干燥的最优温度在干燥温度的上下限范围内存在最优值,实验中最优值为50℃。  相似文献   

18.
以提高双孢蘑菇干制品质量为目的,采用自行设计的小型气调干燥实验设备,用CO2、N2气体置换干燥室空气作为介质对双孢蘑菇片进行气调干制试验。分析了气调与热风干制对双孢蘑菇片干燥速度和制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孢蘑菇片采用充N2降O2干制的干制品维生素C保存率得到较好保存,纤维化进程慢,褐变度低,更接近鲜菇固有的风味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大径级火力楠木材干燥特性和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木材干燥特性,利用小型木材干燥试验机分别对25 mm和40 mm厚锯材进行常规干燥试验研究锯材干燥工艺基准。结果表明,火力楠木材的百度干燥缺陷程度较轻,初期开裂等级为2,扭曲变形等级为2,截面变形等级为1,内裂等级为1;木材的干燥速度中等,等级为3。木材含水率为15%时的密度为0.679 g·cm-3,属中等。木材的差异干缩很小,干燥过程产生开裂的趋势较小。采用制定的干燥基准对锯材进行常规干燥,25 mm厚锯材从初含水率87.9%干至终含水率9.1%,干燥用时169.0 h (7.0 d),平均干燥速率0.47%·h-1;40 mm厚锯材从87.5%干至8.5%,干燥用时341.0 h (14.2 d),平均干燥速率0.23%·h-1。2种厚度干燥锯材的平均最终含水率、干燥均匀度、厚度上含水率偏差、残余应力以及可见干燥缺陷方面的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锯材干燥质量二级及以上级别的要求。本研究编制的2种厚度火力楠锯材的干燥基准合理,可为实际木材的干燥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烘干稻谷红外成分检测与玻璃化转变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烘干过程中稻谷品质成分难连贯性检测问题,采用近红外成分检测及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测试了烘干过程中稻谷的水分、淀粉、蛋白质成分的过程变化,分析了烘干稻谷的直链淀粉、蛋白质品质含量与其红外光谱的变化关联特性,基于TG/DSC测试,考察了烘干稻谷的品质成分与玻璃化转变性能.结果表明:随干燥时间增加,烘干稻谷内水分、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小,直链淀粉含量增加;稻谷内部的直链淀粉、蛋白质出现K-M值及波数改变;随TG/DSC测试温度增加,稻谷的热重损失减小,热流则出现相反变化,烘干稻谷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则降低并波动变化,综合影响干燥稻谷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