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环县自1957年建站以来的气象资料,分析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指出环县特殊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及土地的沙漠化与荒漠化是造成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提出的防御沙尘暴天气的措施是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防灾意识:建立沙尘暴预报预警系统;遏制沙尘源,建设防沙固沙林带;改善生态环境;搞好各类水资源的利用管理与开发。  相似文献   

2.
一、沙尘暴的概况 1.沙尘暴的定义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灾害性天气现象.直接表现就是沙尘暴天气,从气象的角度讲沙尘暴天气就是在特定地理环境和下垫面条件下,由特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天气系统所诱发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沙尘暴是干旱和荒漠区特有的灾害性天气.它的出现是强劲的风力、丰富的沙尘源和不稳定空气状态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持续肆虐的灾害性天气-沙尘暴频频袭击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给人们生活及生产造成极大危害。本讨论了沙尘暴天气形成条件、主要成因、主要分布区域、危害及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4.
气象卫星遥感在宁夏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宁夏气象卫星遥感应用工作的发展概况,提出随着技术的发展遥感可在洪涝灾害监测、春季沙尘暴监测、宁夏农林结构调查、沙漠进退和土地荒漠化监测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5.
沙尘暴灾害性天气会加速土地荒漠化进程。1961—2001年北疆局地、一般性、区域性3类沙尘暴天气过程年次数分别为22. 5次、14. 4次、4. 2次,集中在3—10月。北疆3类沙尘暴天气每10年分别减少3. 4次、3. 3次、1. 0次,4—10月北疆降水量增加是沙尘暴天气减少原因之一。西北型、西方型、中尺度地面冷高压造成北疆区域性沙尘暴天气发生。  相似文献   

6.
李东 《甘肃农业》2012,(3):47-48
甘肃省是全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平均每年因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1亿元。截至2009年底,全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19.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5.12%,分布于全省10个市州的37个县市区。其中,沙化土地面积为11.9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8.0%,沙化土地面积位列全国第五位,是全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是全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平均每年因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1亿元。截至2009年底,全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19.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5.12%,分布于全省10个市州的37个县市区。其中,沙化土地面积为11.9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8.0%,沙化土地面积位列全国第五位,是全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8.
一、沙尘暴的概况 1.沙尘暴的定义 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灾害性天气现象。直接表现就是沙尘暴天气,从气象的角度讲沙尘暴天气就是在特定地理环境和下垫面条件下,由特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天气系统所诱发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沙尘暴是干旱和荒漠区特有的灾害性天气。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荒漠化防治现状的一些认识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土地荒漠化形成了自己的特殊性 (1)荒漠化土地面积广大.我国荒漠化范围为331万km2,荒漠化土地262.2万km2,加上极端干旱区25.3万km2,生态脆弱区极为广大.从西部国境一直分布到东部的科尔沁沙地.  相似文献   

10.
推行保护性耕作是改造我国北方旱地传统耕作制度的有效途径,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发展旱地农业的希望所在。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4年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几年,每年因土地退化、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研究表明,沙尘暴和浮尘天气的尘源,主要来自于不合理开  相似文献   

11.
承德市沙尘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1-2010年承德市9个气象站的气象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资料,采用统计学和相关分析的方法,详细分析了承德市沙尘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承德市沙尘灾害在时间分布上以2000-2002年出现最为频繁,2005年以后沙尘灾害又呈上升趋势,春季为1a中沙尘灾害出现最为集中的时期;在空间分布上,沙尘灾害发生频率具有从西北向东南沿河谷走向递减的特征。沙尘灾害的产生主要受大风日数的影响,其为关键气象因子,地形要素和地表覆被状况也对沙尘灾害发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北京春季风沙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1951—1980年北京30年风沙资料,研究得出:(1)、北京风沙春季最多,占51.6%;冬季次之,占30.5%;夏秋最少,均不足10%。(2),北京春季风沙以能见度在1—10公里范围内的扬沙为主,约占2/3;浮尘占1/4多;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沙尘暴最少,仅占1/12。(3),北京春季风沙87%的沙尘是来源于本地,有13%来源于干旱沙漠地区和黄土高原。(4),引起北京春季风沙的风速需在4.7米/秒以上。降水能抑制风沙形成。(5),北京春季风沙与造林绿化密切有关。解放前,北京树木和绿地很少,因此1951—1960年期间风沙极为频繁,平均每年春季约30次,约每三天有一次风沙日。解放后,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到1961年,绿地扩大了四倍多,树木数目增长了200多倍,所以1961—1970年期间,春季风沙大幅度减少,平均每10天有一次风沙日。1966年以后10年,绿地减少了11%,树木减少了40%,因此,1971—1980年的最近10年期间,春季风沙又有回升趋势,平均每周有一次风沙天气。北京的绿地面积再扩大两倍,即可基本上制止风沙为害。  相似文献   

13.
研究沙尘随高度的变化特征对揭示沙尘物质在近地层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近地层50 m沙尘水平通量和降尘量数据,研究了该区域防护林对沙尘水平和垂直通量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沙尘水平通量及降尘量均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防护林内二者与高度的关系符合幂函数,防护林外二者与高度的关系符合指数函数;(2)沙尘水平通量与降尘量之间为正相关关系,二者可用线性函数表示;(3)沙尘水平通量和降尘量均与风速呈现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西北地区沙尘暴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的分析,阐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少免耕技术的防沙尘原理和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指出作为保护性耕作技术一项重要内容的高留茬收割防沙尘免耕技术,在未来生态环境恢复和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旨在为少免耕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玲  帅建疆  李阿娇 《北京农业》2012,(15):224-225
基于新疆昌吉州6个气象地面观测站近40年(1961-2000年)中大风、沙尘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等历史资料,对该地区大风、沙尘暴等天气形成的气候条件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0年柴达木盆地10个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沙尘天气变化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柴达木盆地扬沙、浮尘、沙尘暴日数均呈显著减少的趋势,4月为扬沙、浮尘、沙尘暴出现次数最多的月份;沙尘天气均表现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的气候特征;沙尘天气与大风、降水呈正相关,与大风的相关性明显,与降水的相关性不明显;四季气温与沙尘天气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可见大风日数的减少是沙尘天气减少的主要原因,降水增加和气温升高对沙尘天气的发生也起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土地沙漠化成因机制及其治理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沙漠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其危害及其产生的灾害却是持久和深远的。它不仅对当代人产生影响,而且还将祸及子孙。据专家测算,中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直接或间接影响近4亿人口的生存、生产和生活。土地沙漠化不仅恶化生态环境,衰退土地生产力,威胁江河安全,而且加剧沙区贫困。本文以系统论和生态经济学为指导,在介绍了黄土高原土地沙漠化的基本概况、特征及危害的基础上,从地表沙源、气候、风沙灾害、水资源和土地利用、开发建设等方面,分析了黄土高原沙漠化的成因;结合黄土高原地区多年来沙漠化治理的经验,提出了生态建设治理、植物、工程、化学治理、沙产业主导、依托线状工程4种沙漠化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Global dust storms on Mars occur in some years but not in others. If the four Mars years of Viking data are representative, some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can be inferred. In years with global dust storms, dust is raised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and spread over much of the planet by an intensified Hadley circulation. In years without global dust storms, dust is raised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by relatively active mid-latitude storm systems but does not spread globally. In both cases the dusty season is winter in the north. Assuming that the cross-equatorial Hadley circula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onset of global dust storms, it is shown from numerical simulations that a northen hemisphere dust haze weakens its intensity and, hence,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surface stress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This, in turn, reduces the possibility of global dust storm development.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s therefore the result either of a competition between circulations in opposite hemispheres, in which case the variability has a random component, or it is the result of the cycling of dust between hemispheres, in which case the variability is relat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lobal dust storms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锡林郭勒盟地区沙尘天气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预报和预防沙尘天气,保障农业生产发展。『方法]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近50年锡林郭勒盟地区沙尘暴天气变化的特点。[结果]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冬两季发生最多,夏季次之,秋季最少。春季是沙尘暴天气现象最频发季节;近50年锡林郭勒盟的平均沙尘暴日数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以春季的下降趋势最显著,秋季下降幅度最小;近50年锡林郭勒盟年季平均沙尘暴日数均存在年代际变化的突变现象。[结论]总体来看,锡林郭勒盟的沙尘暴是从一个相对较多的平均态转变到一个相对较少的平均态。  相似文献   

20.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沙漠化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有沙漠化灾害土地19.974万km2,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6.58%,其中以中度沙漠化灾害土地和裸露沙砾地类沙漠化灾害土地为最多。沙漠化灾害使区内生态环境与生存条件恶化,破坏建设工程,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导致人民生活贫困,并构成严重的潜在压力。以现代科学技术和装备为支撑,用现代组织管理和经营方式科学合理地开发非耕地资源可以使原本不适于耕作的土地产生较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效增加农业土地资源和可耕地面积,提高土地使用率和土地质量,是解决果菜等经济作物与粮争地,有效增加耕地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保证可耕地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