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探究壳聚糖与植酸涂膜对鲜切苹果褐变及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1%壳聚糖、1%植酸和壳聚糖植酸复合涂膜处理鲜切苹果。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涂膜能够降低鲜切苹果的失重率、维持硬度和色差、减缓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延缓苹果的褐变,抑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维持抗氧化活性物质维生素C和多酚的含量。贮存至第10天,复合涂膜的鲜切苹果MDA含量比对照低41.94%,初始总色差和贮后总色差的变化值比对照低42.40%。壳聚糖植酸复合涂膜在水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贮存鲜切苹果的方法,效果优于壳聚糖或植酸单一处理。  相似文献   

2.
耿直  付佳乐  郭婉婷 《湖北农业科学》2023,(11):118-124+130
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成膜材料,以甘油为增塑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壳聚糖、海藻酸钠、甘油浓度和葡萄籽提取物添加量对复合膜抗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正交试验进行研究,采用K-B法测定葡萄籽提取物复合膜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复合膜最佳成膜工艺为海藻酸钠浓度2.00%、壳聚糖浓度1.50%、甘油浓度0.2%、葡萄籽提取物20%。复合膜对4种控制菌均有抗菌活性,其中对大肠杆菌效果最好,其抑菌圈直径可达7.4 mm,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最差。本试验方法简便迅速,所得复合膜稳定,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适宜的透明度和吸水性,加入葡萄籽提取物使复合膜增加抗菌性能,为抗菌复合膜的制备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为食品保鲜行业膜类产品的制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感官品质、pH、挥发性盐基氮(TVB-N)、细菌总数等为质量指标分别比较了相同浓度下鮸鱼提取物、壳聚糖、鮸鱼提取物+壳聚糖溶液在4℃下对虾类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即仅经过蒸馏水处理相比,鮸鱼提取物和壳聚糖的混合溶液涂膜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和抗氧化活性,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及延缓脂肪氧化,从而延长虾类的保鲜期。  相似文献   

4.
鲜切蒲菜壳聚糖涂膜保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醋酸降解壳聚糖,得到不同降解度的样品,研究室温下(25~30℃)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鲜切蒲菜涂膜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分子量8.34万的2%壳聚糖膜对鲜切蒲菜有较好的保鲜效果,能显著降低鲜切蒲菜的失重率,抑制其褐变。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蓝莓可食性膜的机械性能,本文以抗拉强度与断裂伸长率为指标评价膜性能,采用(果胶、壳聚糖、蓝莓提取物、甘油)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进行试验。将优化后的蓝莓可食性膜对三文鱼进行包裹处理,通过感官评定、物理指标(硬度)、化学指标(K值)、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的测定,综合评价蓝莓可食性膜对冰藏三文鱼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制备蓝莓可食性膜的最优配比为果胶1.25%,壳聚糖0.75%,蓝莓提取物1.00%,甘油1.75%;包膜组的品质显著(P0.05)优于对照组,延长6 d货架期。  相似文献   

6.
鲜切红地球葡萄粒用壳聚糖可食性膜涂膜保鲜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不同配方的壳聚糖可食性膜对鲜切红地球葡萄粒保鲜效果的影响,测定了冷藏期间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用壳聚糖可食性膜涂膜处理能明显抑制鲜切葡萄粒的呼吸,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降解,降低了水分的损失,大大减少了腐烂,其中选用2.0%的壳聚糖、1.5%的柠檬酸、0.5%的甘油、0.1%的苯甲酸钠制成的可食性膜处理组保鲜效果比其它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1-MCP、壳聚糖处理对鲜切马铃薯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及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设置1-MCP(2μl/L)、壳聚糖(2%)及1-MCP联合壳聚糖3个处理,以未加处理的鲜切马铃薯为对照,对鲜切马铃薯贮藏期间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1-MCP处理能显著降低马铃薯呼吸作用,维持较高的SOD、POD活性,减少了O2-.和H2O2及MDA在体内的积累,延缓VC含量的下降,抑制PPO活性,表现出很好的贮藏效果;壳聚糖处理与1-MCP处理效果相反,但很好地抑制了鲜切马铃薯PPO活性;与对照相比,1-MCP联合壳聚糖虽有一定保鲜效果,但差异不明显。[结果]1-MCP处理鲜切马铃薯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8.
分析菠萝汁原浆、pH值3.6的菠萝汁、pH值4.5的菠萝汁和稀释1倍的菠萝汁对鲜切苹果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pH值4.5的菠萝汁抗氧化性较强,能有效抑制苹果褐变,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对鲜切竹笋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自生  张莉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2):4694-4700
【目的】探讨壳聚糖添加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处理对鲜切竹笋的保鲜效果。【方法】在(4±1)℃下,1%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处理对鲜切竹笋品质和生理的影响。【结果】 鲜切竹笋贮藏期间,呼吸速率和乙烯释释放速率逐渐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迅速增加,促进总酚积累增加,导致亮度(L)值减小,褐变指数(BI)上升。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处理不仅抑制了鲜切竹笋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而且还延缓了PAL、PPO和POD的活性,从而保持较高的L值和较低BI水平。【结论】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在鲜切竹笋保鲜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复合保鲜剂对鲜切李子品质的影响及其配方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切李子为试材,采用一定浓度的壳聚糖,并添加具有抗氧化功能的Vc和具有稳定性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海藻酸纳,配制壳聚糖复合保鲜涂膜液,通过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复合涂膜液对鲜切李子的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褐变度、失重率、硬度、可滴定酸、衰老指数与商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复合保鲜剂能很好地保持鲜切李子的品质,并通过感官评定确定壳聚糖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方为:0.6%壳聚糖,0.2% CMC-Na,0.4%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11.
香椿叶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3种不同的方法分别从香椿叶中提取抗氧化物质,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率和对菜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70%乙醇提取物在菜油中的抗氧化性较强,柠檬酸的协同效果最好,另外,用705乙醇提取物在猪肉保鲜防腐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申勋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199-20201,20209
[目的]研究1-MCP、壳聚糖处理对鲜切马铃薯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及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设置1-MCP(2μl/L)、壳聚糖(2%)及1-MCP联合壳聚糖3个处理,以未加处理的鲜切马铃薯为对照,对鲜切马铃薯贮藏期间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1-MCP处理能显著降低马铃薯呼吸作用,维持较高的SOD、POD活性,减少了O2^-·和H2O2及MDA在体内的积累,延缓VC含量的下降,抑制PPO活性,表现出很好的贮藏效果;壳聚糖处理与1-MCP处理效果相反,但很好地抑制了鲜切马铃薯PPO活性;与对照相比,1-MCP联合壳聚糖虽有一定保鲜效果,但差异不明显。[结果]1-MCP处理鲜切马铃薯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愿军  司俊娜  张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991-992,1013
[目的]为鲜切苹果的保鲜提供依据。[方法]以0.04 mm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膜为包装材料,研究保鲜膜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结果]各处理对苹果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LDPE膜包装的较弱。LDPE包装的鲜切苹果呼吸强度一直保持较低水平。LDPE膜包装鲜切苹果能够自动控制适宜的O2和CO2含量。随着贮藏天数的延长,鲜切苹果中的微生物数量呈增多趋势,贮藏12 d时LDPE膜包装的微生物数量最少。整个贮藏期间LDPE膜包装的鲜切苹果感官得分一直较高,贮藏12 d时LDPE的SSC含量最高,两者与其他处理的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3种保鲜膜包装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鲜切苹果的呼吸强度,推迟呼吸高峰期,减少营养物质消耗,低密度聚乙烯保鲜膜较适合鲜切苹果的自发气调包装。  相似文献   

14.
梁迪  杨曦  郭玉蓉 《中国农业科学》2018,51(14):2799-2813
【目的】以5%(w/v)的壳聚糖(chitosan)溶液和苹果多酚(apple polyphenols,AP)为原料制备一种复合膜液,研究不同多酚添加量对复合膜液抗氧化活性、流变特性及稳定性的影响,以期制备性能良好的可食液体涂膜,为食品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方法】以浓度为5%的壳聚糖溶液为基质,通过添加苹果多酚,分别制备多酚含量为0.5%、1.0%、1.5%的复合膜液。同时以不添加多酚的膜液作对照。采用磁力搅拌将多酚均匀分散于膜液体系后,对膜液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质氧化抑制能力、总还原力及OH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采用AR-G2流变仪研究不同苹果多酚添加量对复合膜液剪切流变特性的影响。同时采用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um, FTIR)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对复合膜液体系中的分子间作用力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此外,采用Q600SDT热分析系统在50℃-400℃范围内对复合膜液样品进行热稳定性分析。【结果】苹果多酚可显著提高复合膜液的抗氧化活性(P<0.01),且随苹果多酚添加量增加,复合膜液抗氧化活性也随之增加。当苹果多酚添加量为0.5%时,复合膜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脂质氧化抑制率和O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1.33%、56.32%、35.44%;当苹果多酚添加量增至1.5%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脂质氧化抑制率和OH自由基清除率增加至94.3%、95.9%、98.4%。与同等浓度的BHT(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相比,复合膜液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P<0.01)。此外,随着苹果多酚浓度的增加,复合膜液的总还原力也显著提高。流变学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膜液为非牛顿剪切变稀型,随剪切速率增加,复合膜液表观黏度逐渐降低,最终趋于平稳(5 Pa·s)。此外,随苹果多酚添加量增加,复合膜液的非牛顿假塑性流体特征逐渐明显。当苹果多酚添加量为1.5%时,复合膜液动态流变特性由黏性模量主导转变为弹性模量主导。红外光谱和X-RAD分析结果表明,苹果多酚中-OH和壳聚糖分子中的-OH以及-NH2形成明显的分子间弱作用力,使复合膜液在3 400 cm-1处的红外吸收峰出现红移,1 545 cm-1、1 245 cm-1处的红外吸收峰有轻微减弱,且这种分子间弱作用力降低了壳聚糖的结晶度。热分析结果表明,苹果多酚添加量增加显著提高了复合膜液的热稳定性。对照组的3个阶段质量损失温度为50.8℃、110.7℃、269.9℃,当添加量1.5%苹果多酚时,复合膜液的质量损失温度增至56.6℃、128.7℃、272.9℃。【结论】苹果多酚-壳聚糖复合膜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且膜液的黏度和热稳定性也较好,可作为一种优良的可食性液体涂膜应用于食品保鲜方面。  相似文献   

15.
可食性膜对鲜切水蜜桃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延长鲜切水蜜桃的保鲜时间,以不同含量的葡甘聚糖、柠檬酸、维生素C(Vc)以及氯化钙制备可食性膜,考察其对鲜切水蜜桃货架期、理化指标以及感官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食性膜能很好地延长鲜切水蜜桃的货架期,维持其良好的理化指标,保持较高的感官品质。最佳可食性膜的配方为:2.0%葡甘聚糖、1.5%Vc、0.10%柠檬酸、1.0%氯化钙。该可食性膜能使鲜切水蜜桃的货架期达到7 d。  相似文献   

16.
从感官评价、含水率、pH、菌落总数等方面对天然防腐剂壳聚糖在酱腌菜中的应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浓度为1.0%的壳聚糖溶液抗菌活性最强,对酱腌菜常温贮藏有最佳的防腐保鲜效果。同时,壳聚糖具有一定的防止水分流失的作用;浓度为2.0%的壳聚糖溶液抑菌保鲜效果与苯甲酸钠相似,但壳聚糖对pH的作用不明显,不如苯甲酸钠。  相似文献   

17.
鲜切富士苹果涂膜保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可食性膜处理鲜切苹果,观测贮藏期间鲜切苹果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配方为1.5%羧甲基纤维素钠+1%D-异Vc钠+3%植酸+0.2%脱氢醋酸钠涂膜有效抑制了鲜切苹果的呼吸作用,减少了营养成分的损失,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草酸对鲜切山药褐变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菜山药为试材,采用0.1%、0.3%、0.5%草酸溶液处理鲜切山药,以清水浸泡鲜切山药为对照,测定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褐变度、色度值、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酚含量等指标变化,研究草酸处理对鲜切山药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草酸处理能维持鲜切山药贮藏后期较高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含量,保持较低失重率,维持其产品质量。0.3%草酸处理能显著抑制鲜切山药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升高,显著抑制PPO活性和总酚含量增加,并维持较高色度值和较低褐变度。研究认为,0.3%草酸处理能降低鲜切山药膜脂过氧化反应、抑制酶促褐变,对鲜切山药具有较好的贮藏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9.
半纤维素因分子间和分子内存在氢键,直接制备得到的薄膜弹性差. 壳聚糖虽有良好成膜性,但单一组分壳聚糖膜脆性大. 因此,本研究采用明胶增强半纤维素与壳聚糖,并以甘油为增塑剂,构筑得到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抗菌包装膜. 考察了半纤维素同壳聚糖和明胶的质量比及甘油添加量对复合膜感官质量、力学性能、抗菌性和阻隔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半纤维素/壳聚糖/明胶在质量比为1∶1∶1,甘油添加量为半纤维素质量的20%,所得的复合膜性能最佳,拉伸强度为(3.71±0.13)MPa,断裂伸长率为(38.62±1.03)%,气体透过率为0.17 cc/(m2·d·0.1 MP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圈直径为(35.9±3.7)mm,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34.7±2.3)mm,可潜在用于果蔬保鲜包装.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羧甲基多孔淀粉(CMS)作为包结材料,之后制备肉桂醛(CA)与羧甲基多孔淀粉的包合物(CA-CMS)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肉桂醛被成功地包结于羧甲基多孔淀粉中。采用带正电荷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壳聚糖与带负电荷的羧甲基多孔淀粉相互作用形成层层自组装微胶囊,最终得到壳聚糖-羧甲基多孔淀粉-肉桂醛包合物(微胶囊)。对制得的新型肉桂醛微胶囊进行相关的抗菌性实验及鸡肉保鲜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肉桂醛微胶囊具有广谱抑菌活性,且能有效延长鸡肉保鲜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