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宿根蔗是指上造甘蔗收获以后,留在蔗地上蔗蔸(头、桩)的蔗芽萌发培育成新的一造(季)甘蔗,又称老根蔗、老蔸蔗。甘蔗是龙州县的支柱产业,目前,龙州县种植面积35300hm^2左右,其中宿根蔗面积占总面积50%左右。因此搞好宿根蔗的栽培管理,对促进甘蔗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龙州县农技部门通过指导农民在宿根蔗地覆盖地膜提高了宿根蔗的出苗率、减轻霜冻为害,使得每667m^2产值在原有基础上多增0.8~1t,现将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广西龙州县地处桂西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温充足,优越的自然资源非常适宜种植甘蔗,蔗糖业一直以来都是龙州县的支柱产业。近几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50万亩以上,入厂原料糖蔗250~280万吨,平均亩产5.5吨左右,农民经济收入难以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研究分析了云南省蔗区37个甘蔗主产县(市)建设水利设施的种类、可行性和效益。结果表明,云南蔗区适宜发展沟渠、小水池、小水窖、灌溉站、塘坝等小型水利设施,水利设施改造后对云南甘蔗产量和种蔗综合效益都有大幅提高,预计水利设施建设后覆盖蔗区面积46.2%,云南蔗区每年甘蔗单产可提高7.548 t/hm2,甘蔗产量每年增加300万t以上,种植甘蔗每年新增产值10~16亿元。  相似文献   

4.
据悉,自去冬以来海南省已新种甘蔗2.67万hm2,预计下榨季全省甘蔗总面积可达6.67万hm2左右,比上榨季增加15%以上。今年海南省糖蔗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的首要原因是近年来糖蔗种植比较效益较高,蔗农收入逐年增加,调动了蔗农种植糖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期间,云南的甘蔗种植面积达到450万亩,甘蔗和食糖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全省食糖产量、企业效益、蔗农收入、财政税收大幅增长,年均产糖200万吨,蔗糖产业工农业综合产值达到150亿元,制糖工业实现利税30亿元,已发展成为全省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然而,甘蔗科技促进产业发展潜力还很大。目前,云南甘蔗平均亩产为4.5吨,在近80%的旱地蔗区亩产仅为3.5吨,甘蔗糖分14.8%,甘蔗单产和糖分还有很大潜力。"十二五"期间,我省甘蔗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中国甘蔗生产的时空变化及区域优势,基于1985—2018年全国各省(不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及各县的甘蔗生产数据,分析我国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量化种植面积、单产及互作等因素对甘蔗产量的贡献率,同时评估全国甘蔗生产的优势度。结果表明:1)1985—2018年,中国甘蔗种植面积先增加后下降,产量和种植面积变化趋势一致,主要集中在桂中南、滇西南、粤西和琼北等区域;2)在我国甘蔗种植区域内,近50%的县种植面积和产量降幅均>50%,42%的县单产增幅>50%;3)中国甘蔗产量贡献长期表现为种植面积主导,2010—2018年单产主导比例下降约5%;4)2010—2018年,中国甘蔗的生产优势地区一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和广东省。2001—2018年,国内原料蔗生产的高成本和国外进口食糖的低价格造成我国食糖供给失衡、企业亏损,严重限制了甘蔗产业的发展。因此,应合理布局甘蔗种植面积、提高甘蔗单产、积极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等,以降低甘蔗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2016/17榨季全球食糖产业处于减产的第2年,国际糖价震荡下行,国内糖价先涨后跌。受甘蔗种植面积下滑影响,2016/17榨季中国糖料种植面积略降,但由于甘蔗种植比较收益回升,农民种植意愿、田间护理增加,中国食糖产量增长6.75%。2016/17榨季,因糖价上涨,农民收入增加,制糖企业普遍盈利;在贸易保障措施下进口糖有所减少,中国食糖去库存进度加快,但走私糖形势日益复杂。展望2017/18榨季,预计种植面积小幅回升,中国食糖产量估计为1000万~1 020万t;在贸易保障措施下,正规进口糖大致可控,单产、走私糖、替代品与储备政策等将对国内食糖产业格局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产糖量占食糖总量的九成以上。甘蔗田间管理分为新植蔗田间管理和宿根蔗田间管理,它是确保高产量、高含糖量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广西桂中蔗区甘蔗管理情况,以旱地甘蔗为研究对象,重点对甘蔗种植过程中的田间管理进行探讨,怎样通过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甘蔗田间管理,达到甘蔗高产量和高含糖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云南糖厂大部分开榨,产糖量同比有所增加,云南和广东同比销量增加,海南产区农民种植甘蔗热情恢复。受国际糖主产区收割面积,增大产量增加,供给过剩的影响,国际糖价持续走低,预计低走势还将持续。(1)4月,国内食糖量收齐增。广西全区榨季结束,云南已有35家糖厂收榨,甘蔗产量、食糖产量和蔗农收入良好,见表1。  相似文献   

10.
甘蔗种植的单位面积产量不高是蔗区生产多年来的老问题,旱地甘蔗种植采用深耕深松、地膜覆盖技术能防倒伏、提高糖分含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广西是全国最大的甘蔗种植以及产糖区,甘蔗制糖一直以来都是广西的传统优势行业,连续十多年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而位于广西西南的上思县,甘蔗种蔗面积逾50万亩,在广西排名前三,但仍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蔗糖产业是上思县历届政府历经数十年打造而成的支柱产业,为上思县农民脱贫增收、财政增税做出巨大贡献。近年来,受国际糖价、国内农业体制漏洞以及行业、企业自身问题等多重影响,整个行业效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低谷。本文通过分析上思县蔗糖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上思县蔗糖加工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攀西地区为四川省白糖唯一产区,有制糖企业6家,蔗区面积10000 hm2,年蔗产量820000 t,年白糖产量70000t.蔗区地处四川省安宁河与金沙江中下游及雅砻江下游,属南亚热带农业气候,其光能和热量资源居全省首位,植蔗生态条件得天独厚.但因长期连作和施肥不合理诸多原因,蔗区土质酸化板结现象严重,病虫增多,地力下降,甘蔗单产低,效益差,严重制约着蔗糖业的发展.因此根据甘蔗不同生育期需肥规律,结合该区特殊的植蔗状况,在近年糖价持续攀升的有利形势下,从大田植蔗生产实践上探讨改良土壤,提高肥效,增加收益的施肥技术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正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甘蔗,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甘蔗产业的发展从小作坊到现在的产业化运作,甘蔗产业链不断得到延伸,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产、企业增效、财政增长。自发展蔗糖产业以来,甘蔗种植面积从8000亩到现在的42万亩,植蔗农民甘蔗产业人均纯收入达1300元。最近几年,随着耿马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深化调整,甘蔗种植面积呈现缩小趋势,怎样利用有限的土地生产出高产量和高品质的甘蔗就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难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甘蔗糖业面临着四个问题;一是食糖减产,食糖产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二是蔗糖主产区严重萎缩,新区建设尚未跟得上;三是种蔗比较利益较低,影响蔗农的种蔗积极性破是不少甘蔗糖厂负债,发展生产举步维艰。要实现我国食糖自产自给,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必须采取六条基本对策:一是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我国甘蔗糖业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加快蔗糖新区建设;三是合理调整原料蔗收购价格;四是努力提高甘蔗产量;五是抓好糖厂建设;六是培育蔗糖市场。  相似文献   

15.
甘蔗叶沤制还田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测定 ,甘蔗收获期的蔗叶一般占蔗产量的12%~20 % ,亩产5t的甘蔗约有干蔗叶600~1000kg。龙州县年种植甘蔗35万亩 ,如甘蔗砍收后都把蔗叶沤制成肥料 ,那块块蔗地可以说都是肥料库。然而 ,蔗农每年在甘蔗砍收后 ,为便利下造耕作 ,普遍把留在蔗地的蔗叶放火烧掉 ,化为灰烬。因而地力一年比一年差 ,甘蔗亩产均徘徊4t左右。为就地取材 ,挖掘肥源 ,受龙州县糖办的委托 ,采用不同的处理 ,就地将砍收后的蔗叶堆积沤制 ,收到良好的效果。1沤制方法1.1共设置4种沤制方法①每1000kg蔗叶加200kg牛栏粪②直接泼洒大粪水③每1000kg蔗叶加10kg尿素④每10…  相似文献   

16.
陆献 《吉林农业》2012,(2):121-122
龙州县甘蔗种植面积很大,产量也在逐年提高,糖业总产值达40亿元以上,为了实现节本增效、高产高糖和促进甘蔗产业发展目的,本文就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做了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17.
正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其面积占我国糖料面积85%以上,产糖量占食糖总产的90%以上,甘蔗产业已成为主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近几年,国内外食糖价格倒挂严重,导致食糖进口激增、国内库存高企,糖料生产出现明显滑坡,甘蔗种植面积大幅减少。据统计,2015年广西甘蔗种植面积比2014年减少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南宁市气候灾害空间分布及甘蔗的生理生态指标需求,借助HJ-1 CCD卫星遥感图像、基础气象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构建南宁市甘蔗气候产量预测模型,对南宁市甘蔗总产量进行预估.结果表明,南宁市蔗区分布受干旱灾害影响范围较广,2010年处于重度干旱区域内的甘蔗种植面积为346.20 km2,占总蔗区的18.88%;受霜冻灾害影响面积较为局限,处于重度霜冻影响下的蔗区面积仅为67.1 km2,占总蔗区的3.75%.南宁市2010年甘蔗气候产量为884.46万t.验证数据表明该气候产量模型的预测精度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甘蔗种植的单位面积产量不高是蔗区生产多年来的老问题,旱地甘蔗种植采用深耕深松、地膜覆盖技术能防倒伏、提高糖分含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甘蔗种植的单位面积产量不高是蔗区生产多年来的老问题,旱地甘蔗种植采用深耕深松、地膜覆盖技术能防倒伏、提高糖分含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