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6个具有速生优势的白桦种源为研究对象,选择天然次生林白桦种源为对照,通过传统的制浆造纸研究方法,分析了各速生白桦种源之间以及速生种源与对照种源在化学组分上的差异,并就这种差异对不同种源白桦制浆及成浆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速生种源与天然种源白桦各化学组分相比,综纤维素质量分数基本无差别;木素质量分数稍低,但差别不大;多戊糖质量分数明显低于天然种源白桦,有利于改善制浆得率。各速生种源中,六盘山、帽儿山组速生白桦种源较其它种源具有更好的制浆优势。  相似文献   

2.
白桦多点种源试验联合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15  
调查了4个试验点5年生白桦种源试验林的树高、地径、保存率,采用方差分析及多点种源试验联合分析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各试验点不同种源间生长量,保存率等性状差异明显,种源与立地的交互作用尚未达到显著水平,利用各种源的生长量,保存率等性状与各种源的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同时以树高,地径,经纬度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种源的地理变异规律,由于各种源的适应性不同,造成各试验点的种源地理变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白桦5个种源当年生苗高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的苗高差异极显著,经过多重比较,确定欧洲白桦杂种为最佳种源,枫桦为最差种源,分别对每个种源各家系平均苗高进行多重比较,找出每个种源的最优家系和最差家系。通过对小北湖和帽儿山两个种源的白桦优树子代测定苗的方差分析表明:两种源间的苗高差异极显著;对小北湖白桦优树进行多重比较,确定最优家系为5号、27号和8号,最差家系为44号和48号。本次试验由于帽儿山白桦优树只有一个家系,因此不能进行多重比较。对欧洲白桦优树各家系的平均苗高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欧洲白桦优树家系间差异极显著,并确定最优家系为54号、76号和63号,最差家系为93号、65号和95号。通过对欧洲白桦优树与国内白桦优树的比较分析表明:欧洲白桦优树、小北湖白桦优树和帽儿山白桦优树三种源间平均苗高差异极显著,经多重比较确定小北湖优树为最佳种源。  相似文献   

4.
3个地点白桦种源试验生长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开展多点造林试验是对参试种源进行稳定性分析及生长特性评价的重要步骤。本文以18个白桦种源为材料,分别在帽儿山、草河口、金河3个试验点营建种源试验林,对17年生白桦树高、胸径及材积等性状进行多地点联合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及材积性状在各地点间和各种源间以及种源与地点的交互作用上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各试验点参试种源保存率分析发现,18个白桦种源在各试验点平均保存率在4.76%~76.55%之间,其中东方红、凉水、长白和乌伊岭等种源平均保存率较好,西北地区种源如六盘山、西宁和天水等保存率较低。采用AMMI模型对参试种源的树高性状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凉水、小北湖、辉南、东方红、露水河、桓仁、天水属于高产稳产型的种源,乌伊岭、帽儿山、汪清、草河口、清源、莫尔道嘎属于高产非稳产型的种源,昭苏、长白、西宁等属于低产稳产型种源,绰尔、六盘山属于低产非稳产型种源。研究结果不仅为白桦优良种源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也为白桦良种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群体遗传参数是群体遗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估算值的大小受群体样本数量的影响。以帽儿山试验林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种源试验林为对象,采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技术分析了种源内不同样本数量对白桦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样本数量对白桦的估算的各遗传参数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各异。其中,对白桦群体多态位点百分率、群体内遗传变异和群体间遗传参数影响显著,对总位点数、多态位点数和基因流影响不显著。样本数量对于群体间与群体内遗传变异的大小的研究结果也产生影响,如样本数量超过8个,显示白桦种源内的遗传变异幅度大于种源间;而样本数量为4个,显示为种源间遗传变异幅度大于种源内。此外,不同样本数量揭示出的种源间亲缘关系不同,如样本数量超过8个,15个种源的聚类结果基本一致;而样本数量为4个,聚类结果无法反映白桦群体的亲缘关系。最后,提出了白桦遗传多样性研究时样本数量的计算公式,认为白桦多态位点百分率达98.5%的样本数量应为11个。  相似文献   

6.
白桦种源区划及优良种源的初步选择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以4个试验点7年生白桦种源试验林的树高、胸(地)径、保存率、采用方差分析及多点种源试验联合分析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各试验点不同种源间生长性状、保存差异显著,种源与立地的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用Tai法进行种源稳定性分析,得出栾川、黑河、帽儿山种源为稳定型种源。利用各种源的生长性状、保存率与各种源的地理气候因子做聚类分析,进行种源区划,初步划分为10个种源区。综合各种源的生长量和适应性,初步为4个试验点选择出各自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7.
火炬松的引种试验及种源—家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火炬松 8个种源、 1 9个 1代种子园优良家系 ,以湿地松和马尾松为对照在洋口林场进行引种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火炬松的生长效果优于湿地松、马尾松 ;火炬松各种源、家系间在树高、胸径、材积和冠幅等调查性状上有着极显著的差异 ;家系各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较强 ,遗传变异系数较大 ,家系的遗传力较高 .通过对参试种源、家系主成分值的综合评定和聚类分析 ,选出了 1个极优种源 ,4个较优种源和 3个极优良速生家系 ,8个较速生家系 ,与材积较高的对照树种湿地松相比 ,2类优良家系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 1 9.0 2 %和 6.86% .  相似文献   

8.
应用RAPD技术对东北地区白桦种源遗传变异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白桦13个种源115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通过14个随机引物扩增共检测到233个位点。各种源多态位点百分率差异明显,在20.17%-32.19%之间,多态位点百分率最高的是帽儿山种源和清源种源,最低的是绰尔种源。遗传变异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3个区域间占23.88%,种源间遗传变异占27.99%,种源内个体间遗传变异占48.13%。根据种源间的遗传距离,构建了白桦13个种源的遗传关系聚类图,结果大兴案岭地区的白桦和源聚为一类,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和长白山分布区的白桦种源聚为另一类。同时,根据地理气候因子和遗传距离对白桦13个种源进行了种源区的划分,为种子调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析施肥对白桦苗期年高生长节律的影响,以30个白桦无性系1年生盆栽苗木为试验材料,利用前期筛选的施肥配方对其分别进行间隔7、14、21 d/次的施肥处理,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自5月1日至9月29日,每隔15~18 d进行1次苗高调查。针对调查的所有苗高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利用方程分别对不同施肥处理下各无性系的苗高生长曲线模型进行拟合,Logistic根据曲线模型预测的速生期各参数变化规律,分析施肥促进白桦高生长的机制。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之间、各无性系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施肥处理与无性系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各处理下白桦无性系苗高生长均符合"S"形曲线模型,各处理下及各无性系的Logistic方程拟合系数均高于0.97。由施肥与对照处理下苗高生长模型参数比较可知,施肥显著促进白桦高生长的机制是延长了速生期的生长时间,增加了速生点处生长速度,提高了速生期苗高的生长量及日生长量。3种处理中以处理1效果最好,其苗高实测值较对照提高了62.89%;各无性系对施肥的响应存在差异,有的无性系喜肥、有的耐瘠薄,而无性系W11、W5的适应性较强,在各种肥力条件下均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10.
苦楝不同种源苗期生长性状和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观测苦楝10个种源生长性状,分析苗高、地径和冠幅的生长节律,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其苗高、地径和冠幅生长过程。结果表明,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为0.969~0.998,符合"S"型生长曲线;不同苦楝种源在苗高、地径和冠幅的物候期和生长参数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各种源前期生长量小于后期;不同种源速生期起始时间变动幅度为5—6月,最早与最晚时间在种源间相差20 d左右;速生期结束时间变动幅度为8—10月,最早与最晚时间在种源间相差50 d左右;速生期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例均在58%以上,速生期生长量最大种源约为最小种源的2倍左右;地径和冠幅速生期起始时间相差不大,且均早于苗高;冠幅速生期结束最早,其次是苗高,最晚为地径;在速生期起始时间上,北方种源早于南方种源,在速生期结束时间上,北方种源晚于南方种源。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桦木和柞木木材表面的润湿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测定了水和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的主剂对落叶松、桦木和柞木表面的接触角,并通过测量不同表面张力的液体对落叶松、桦木和柞木材表面的接触角,推算出落叶松、桦木和柞木木材表面的自由能。结果表明:水和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的主剂对桦木的接触角最大,同时计算得的桦木表面的自由能最低,说明在这3种木材当中,桦木的润湿性最差。通过柞木和落叶松的接触角的测定和表面自由能的计算可以看出:柞木和落叶松木材的表面润湿性相差不是很大,落叶松比柞木的润湿性稍好一些。对落叶松、桦木和柞木木材的径切面的胶合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柞木的常态压缩剪切胶合强度比桦木的略大一些,3种木材当中落叶松的常态压缩剪切胶合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12.
种群对白桦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种群白桦木材密度,抗弯强度,硬度等主要力学性质,结果表明:种群间木材力学性质存在显著差异,种内材性变异较大,在白桦材质改良时,种群间和种群内个体的选择都是必要的,材质综合评估表明,内蒙古金河,吉林露水河白桦种群材质最优,可作优良种群进行定向培育。  相似文献   

13.
水杉纸浆材材性变异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水杉木材管胞长义、长宽比、基本密度和化学组分纤维素、木素、多缩戊糖及苯醇抽出物含量的变异模式。结合材积生长最给出了水杉不同树龄木胞形态特征、基本密度和化学组分含量的具体数值。确定了水杉木材幼龄期范围,讨论了水杉作为造纸材主伐林龄的 利用上存在的问题。12a树龄以上的水杉,其管胞长度范围为3.999-4.422mm、管胞长宽比85.7-89.1、壁腔比0.363-0.354、腔径比0.731-  相似文献   

14.
日本落叶松不同树龄的制浆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深入了解日本落叶松的制浆特性,对不同树龄、部位日本落叶松木材的纤维形态、化学组成、糖类组成、KP法制浆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的木材纤维较长,平均纤维长度为2.5~3mm,其中15年生日本落叶松的木材平均纤维长度最大,且长宽比也最大;而12年生日本落叶松的木材纤维长度分布频率最为集中。纤维宽度和粗度随着树龄增大而减小。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和1%NaOH抽出物的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大而增加;灰分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加而略有降低;其他化学组成的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大变化规律不明显,综纤维素含量约为70%,酸不溶木素含量约为27%,酸溶木素含量为0.29%,聚戊糖含量为12%~13%。12年生日本落叶松木材的热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和木素含量较低,综纤维素和聚戊糖含量较高;而15和23年生日本落叶松木材的热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木素和综纤维素含量相近。不同树龄日本落叶松木材中各聚糖的组成比较接近,总碳水化合物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大而降低。与23年生日本落叶松木材相比,12与15年生木材中聚葡萄糖含量较高,聚半乳糖含量较低,对提高制浆得率比较有利。随着树龄的增大,日本落叶松木材的蒸煮性能呈下降趋势,蒸煮耗碱量也随之增加。树龄较小的12年生日本落叶松木材的硫酸盐法制浆性能优于树龄  相似文献   

15.
四倍体白桦木材纤维性状比较及优良母树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选出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木材纤维性状表现优良适于制浆造纸的四倍体白桦母树。以制种园中31株四倍体白桦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胸径生长指标,测定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以及木质素、纤维素、综纤维素含量等木材品质指标,并对其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各性状在母树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31株四倍体母树中24株的纤维长显著高于二倍体对照。有13株母树综纤维素含量大于70%,12株母树纤维素含量高于50%,说明白桦染色体加倍后对木材纤维性状影响显著,在四倍体母树中可选出用于纸浆材的优良母树。参试母树胸径生长量为2.00或2.00 cm以上的有8株母树,并且均为四倍体白桦;根据胸径生长量及材性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参试母树进行综合评价,表现最优的7株母树均为四倍体母树,说明染色体加倍可提高白桦的生长量及木材品质。虽然四倍体在树干通直度方面表现较差,仅有42%母树通直度为Ⅱ级或Ⅰ级,但作为纸浆材对该性状的要求可适当放宽,最后初步选出19株母树生长和材性均表现优良,其中5株兼具生长、材性、干型最优。在种子园中,生长及材性性状表现均较差的5株四倍体母树将被淘汰。   相似文献   

16.
福建秃杉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福建珍稀速生树种──秃杉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与分析并将结果与福建南平杉木比较结果表明:秃杉木材组织较疏松,重量轻,其力学性能能满足承重构件的最低等级要求.研究结果为秃杉木材的合理利用及大力营造秃杉人工速生丰产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双江县竹类资源及主要竹种竹材造纸性能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记载了双江县竹类资源及其分布情况,计有竹种11属23种,竹林面积4816.4公顷,竹材蓄积量36.93万吨。对5种主要竹种进行了造纸性能分析及综合评定,提出了适宜该区发展的优良竹种,可为该县竹业生产及纸厂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合理利用资源丰富的速生材可有效缓解我国木材资源短缺、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等问题,而速生材由于生长周期短导致密度较小,因此需要通过压缩密实等改性技术才能满足速生材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要求。针对木材压缩密实改性技术的预处理、热压密实和后期固定3个阶段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述,发现目前预处理主要有水煮、高温蒸汽、微波加热、浸渍和脱木素等方法,且不同的预处理方法的效果以及对压缩材的性能影响不同;含水率、压缩比、热压温度、保温时间、热压压力和保压时间等热压密实工艺参数对压缩材性能影响也有不同;后期固定主要通过高温加热和浸渍树脂固定等方法提高压缩材尺寸稳定性。尽管木材压缩密实技术相对成熟,但依旧存在预处理效果不好、压缩率低、环境污染和性能提升单一等问题,后续研究可以集中在优化传统预处理工艺、探索生物预处理工艺及实现绝缘阻燃等多功能压缩密实木材方面。  相似文献   

19.
依据重庆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速生丰产林规划数据,对可供林纸一体化工程林资源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渝东南地区,可用于造纸的现有林年生长量158.3万m^3,规划速丰林12.6万hm^2,年生长量66万m^3;渝西地区,可用于造纸的现有竹林年产竹材60.8万t,规划小径竹2.6万hm^2,年产竹材33.2万t;其他地区的木材、竹材作为规避风险的补充。制浆规模:以木材为原料的化学浆应小于29万t/a,以竹材为原料的化学浆应小于23万t/a。  相似文献   

20.
木塑复合材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3种不同处理液处理桦木,以改善其性能。结果表明,3种处理液对桦木都有较好改性作用。改性后的桦木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较素材有显著提高,可代替优质木材用于高档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