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水稻广亲和品种与籼粳恢复系杂种 F_1及其亲本在花药培养出愈率、绿苗率和培养力上存在很大差异,三者变幅分别为0.44%~13.54%、0~42.865和0~4.69%。F_1平均出愈率高出亲本平均1.75倍,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对广亲和品种与恢复系杂交 F_1花粉植株以珍汕97A 和7627A 分别作为籼、粳测验种进行了广亲和恢复性的筛选和鉴定。来自杂交组合 CP-SL017/明恢63的花培系 TG7、TG8和 TG11综合了亲本 CPSL017的广亲和基因和明恢63的恢复基因,与籼、粳不育系和南京11、IR36,巴里拉、秋光等广亲和测验种测交 F_1结实均正常,并有矮杆、株型较佳、米质好、抗稻瘟病等优点。而且与珍汕97A 和7627A 等籼粳不育系配组还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可作为直接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的优良种质。证实花药培养是一条快速选育水稻广亲和恢复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比较并研究了籼型花培系TG11和粳型花培系H921的广亲和性遗传.来自明恢63/CPSLO17杂种F1的花培系TG11和02428/T984//T1950三交F1的花培系H921均具有广亲和性,其广亲和基因分别来自CPSLO17和02428.等位性测验表明,02428、CPSLO17、H921和TG11的广亲和性均由Sn5基因控制,并且与色原基因C+连锁.T984的广亲和性也可能由Sn5控制,但与之连锁的色原基因呈隐性,即C-.方差分析表明,粳型花培系H921的亲和性与其广亲和亲本02428相同,而籼型花培系TG11的亲和性显著低于其广亲和亲本CPSLO17,表明遗传背景对广亲和性的表达会有较大影响.本文对广亲和测验种的确定,微效基因对广亲和性的影响,以及广亲和性产生的可能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我国现用水稻广亲和性测验品种间杂种F_1以及测验品种与其它籼、粳稻品种间杂种F_1的育性测验,分析了水稻各个亲和性测验品种的亲和性。初步确定,粳型测验品种与一般籼稻品种的亲和性以巴利拉为最低,其次为秋光和有芒早沙粳;籼型测  相似文献   

4.
以籼型南京11、IR36、中灿3037和粳型Balilla、秋光为测验种,研究云南稻品种矮嘎的广亲和特性。结果表明:在矮嘎与籼粳测验种的三交F1群体中,小穗育性发生明显的分离;在3个三交群体中稃尖有色株的平均小穗育性均极显著地高于稃尖无色株,说明控制矮嘎的广亲和性基因与色素原因C存在连锁关系,推测矮嘎中也带有广亲和基因S5^n。不同来源的广亲和品种均携带有的S5^n基因,与水稻品质起源、进化、选育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水稻广亲和性的测验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籼稻品种IR_(36)、南京11、南特号和三个粳稻品种巴利拉、秋光、早沙粳被指定为广亲和性的测验种.研究指出: (1) 同类测验种具有相似的鉴定效果,但南京11、南特号、秋光和早沙粳在它们的某些测交中,给F_1以超常的抽穗期; (2) 南特号与一些粳型广亲和品种杂交,都表现半不育性; (3)秋光和早沙粳与一些籼型品种有特异亲和性.作者建议:关于杂交,如用全部测验种有困难,可选择个别测验种.巴利拉和IR_(36)是筛选和鉴定广亲和性比较适合的测验种.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水稻籼粳亚种间亲和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广亲和概念,广亲和测验种,广亲和基因的遗传研究,新的杂种不育基因的发现及分子定位,以及广亲和系的选育进展等,并就如何利用这些亲和基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对13个美国稻的亲和性研究表明:美国稻与粳稻杂交亲和性较好,F_1结实基本正常,但与籼稻的亲和性较差,说明随机所取的所有供试美国水稻品种均为偏粳类型。根据亲和性测验结果,从美国稻中筛选出 Cpslo,Cpslol 7,Calbelle 三个 WCVS,同时也鉴定出籼稻品种光辉稻为 WCV。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稻中亲和性较好的品种基本上都有7A 酶带,无7A 的品种亲和性都较差。因此,在鉴定美国稻的广亲和性时可采取先用酯酶同工酶淘汰不具7A 的品种然后用籼稻作测验种与其测交的方法。本文对一般 WCV 的筛选提出了先观察后测交的简便方法。讨论了 WCVS 的分级标准。另外还提出了广亲和基因的遗传作用模式假说,即几个位点的广亲和原始基因累加作用假说。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用水稻广亲和性测验品种的亲和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我国现用水稻广亲和性测验品种间杂种F#-1以及测验品种与其它籼、粳稻品种间杂种F#-1的育性测验,分析了水稻各个亲和性测验品种的亲和性。初步确定,粳型测验品种与一般籼稻品种的亲和性以巴利拉为最低,其次为秋光和有芒早沙粳;籼型测验品种与一般粳稻品种的亲和性以南特号为最低,其次为南京11号和IR36。籼、粳测验品种亲和性的高低可作为该品种对粳、籼品种鉴别力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克服杂种不育性是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关键。由此对水稻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原因、细胞学基础及两种主要基因遗传模式进行了总结,并详细综述了利用“亲和基因”克服籼粳杂种不育性的两种有代表性的学说-广亲和基因和特异亲和基因分子定位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两“亲和基因”共同利用的初步设想:将聚合了Si等位基因的粳型亲籼系与聚合了不同广亲和基因(中性亲和基因的广亲和力强、亲和谱广泛的粳型品种进行杂交和回交,选育出聚合不同广亲和基因和Si等位基因的粳型亲籼系,再与籼稻品种杂交,真正实现直接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0.
3个广亲和品种与籼粳稻的亲和力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个广亲和品种02428、CPSLO_(17)和轮回422与籼、粳稻杂种亲和力和颖尖色的遗传研究表明,其杂交后代育性的遗传变异趋势相似.具有一个广亲和品种的组合,F_1花粉育性与结实率均在70%以上,F_2平均结实率为65.1%,呈连续的单峰分布,但60~80%的分离占绝大多数,F_3结实率提高较快;两个广亲和品种的杂交后代(轮回422×02428),育性明显提高,F_2结实率低于60%的单株很少,F_3群体育性已基本正常。不含广亲和品种的籼粳F_1为半不育,F_2呈正态分布.说明利用广亲和基因可有效地提高籼粳杂种的育性,广亲和力以主效基因控制外,微效多基因也有一定作用。颖尖色在F_2出现3:1或9:7分离,即受一对显性基因或两对互补基因控制,且与高结实率连锁.在某些杂交组合中,杂种早世代颖尖色可作为选择广亲和基因的标记性状。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6个广亲和品种(WCVs)与4个测验种和7个籼稻温敏核雄性不育系(TGMS)杂交F1、WCVs间杂交F1及F2的小穗育性.结果表明;6个WCVs与测验种IR36、南京11号、秋光、巴利拉杂交F1的小穗育性都在70%以上,表现亲和;而对7个TGMS的亲和性表现明显差异,不同组合F1的小穗育性为43.1%-88.6%.6个WCVs杂交的15个F1中,有14个F1的小穗育性在75%以上,表现正常,但其F2都分离出不同数量的少数半不育株.组合Varylava1312/轮回422F1的小穗育性为55.2%,F2群体中可育株与半不育株明显分离,表明这两个WCVs具有非等位的广亲和性基因.  相似文献   

12.
现在发现的广亲和品种不是万能的,池桥宏的 S_5~n 模型由于不能解释籼粳杂交所产生的不育到可育连续分布的复杂现象,因而其局限性。我们根据栽培稻分类进化与起源中的研究结果,认为广亲和基因与地理分布相联系,广亲和品种主要分布在起源演化的中心地区,它们很可能是籼粳没有完全分化,栽培稻进化初级阶段的产物。广亲和酯酶谱的特征是7A10A,7A11A 和7A13A。  相似文献   

13.
通过5种同工酶10个基因位点及形态指数法对80个 WCVs(广亲和品种)和54份典型籼粳稻品种的比较研究表明,WCVs 在形态上多表现为籼粳难分的偏粳和偏籼中间类型,而在同工酶上多表现为不同位点上籼粳特征酶带并存现象,作者找到一些与 WCVs 关系密切的同工酶基因标记,这为进一步研究广亲和基因与提高 WCVs 的筛选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再生复育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蜀光601s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8902s为基因供体,与明恢63/CPSL017F选株杂交,分离世代在四川低温长日下选败育株,在海南陵水高温短日下选可育株的循环双向选择,选育到具有一定光敏性,败育起点温度低的蜀光601s,其民交习性好,配合力较高,并具有再生稻恢复可育的特性,是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的新材料,克服了籼型低温敏不育系的繁殖困难.  相似文献   

15.
从浙江各地、江苏南部和上海等地采集的西瓜枯萎病株和其他瓜类植株上,分离纯化尖孢镰孢霉(Fusarium oxysporum)菌种23个(每个菌种来自一个植株样本).接种试验表明:酉瓜植株上分离的19个菌种,有16个对长蜜、新红宝和圳宝等3个酉瓜品种表现为致病性,而其他菌种表现为非致病性.所有23个菌种均获得抗氯酸盐的硝酸盐营养突变株(nit mutant).根据来自同一菌种nit突变株的营养体亲和性与突变类型鉴定,选择3个西瓜致病菌的Nit M类型突变株(W 024~5,W 072~4和W 014~9)为营养体亲和性测试株.各菌种上获得的nit突变株分别与测试株作营养体亲和性配对反应,23个菌种可划分成8个营养体亲和群(VCG)和1个营养体自身非亲和类型.16个西瓜致病菌中,除一个为营养体自身非亲和类型外,其余均属同一亲和群(M1001),而与西瓜非致病菌不存在营养体亲和反应.由此显示:营养体亲和群与西瓜枯萎病菌存在相关性,而与地理分布无关.  相似文献   

16.
选用6个待测水稻广亲和系,以4个全国统一标准测验种和10个光温敏核不育系为亲和性测验种,按NCⅡ设计配制68个组合,结果表明:HP121、Y101、mp419为广亲和品种,中413为部分广亲和,mp403为弱广亲和性,r4002无广亲和性。并对水稻广亲和性的复杂性及鉴定标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杂交水稻的推广、杂种优势的普遍性、籼粳亚间杂种优势利用、光(温)敏雄性不育性、广亲和基因的利用价值等方面讨论了北方粳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与问题;认为从物质积累与能量转化角度探索超高产的可行途径是今后杂交水稻和常规水稻育种研究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8.
利用同质恢材料,选择具有广亲和基因的粳稻品种02428与之杂交,采用系谱法进行连续多代选择正常结实单株,成功地将恢复基因和广亲和基因聚合,育成了偏籼型的广亲和同质恢复系T136,经与籼型三系不育系诊汕97A、协青早A等配组,其组合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抗倒性强。汕优136、协优136等组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同质恢逐步增加恢复系粳性血缘的方法,为三系法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籼粳交品种甬优4949为材料进行花药培养,建立了籼粳交DH群体,并对丰产性较好的DH系进行广亲和基因S5n的PCR检测,获得了含有广亲和基因S5n的DH系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