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建立垂丝海棠组培快繁体系,对垂丝海棠最适外植体、外植体消毒方法、腋芽萌发、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及移栽驯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春梢嫩枝茎段为外植体,70%乙醇消毒30 s+2%有效氯次氯酸钠溶液消毒处理12 min,外植体污染率仅1.11%,死亡率仅2.22%,存活率高达96.67%;腋芽萌发与生长最适培养基为WPM...  相似文献   

2.
杨霏  邹瑞  张玥  杨自云  吴田 《种子》2020,(4):46-49,54
为了保护珍贵的十里香茶树资源,掌握利于十里香茶的最优组培条件,本研究对十里香茶组培过程中外植体类型、消毒时间、培养基添加物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采用轻微木质化的带腋芽茎段经升汞消毒15 min,接种后暗培养5 d,MS+0.2 mg·L^-1 NAA培养基中添加3 mg·L^-1 PVP+2000 mg·L^-1 Vc或者6 mg·L^-1 PVP+3000 mg·L^-1 AC,可在低污染率的前提下将褐化率降为10%左右,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茶树组培中褐化率高的难题;采用1/8 MS+1 mg·L^-1 IBA培养基有利于外植体生根且增殖迅速。本研究建立了十里香茶的无菌苗离体培养及再生体系,可通过组培手段对其进行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3.
不同消毒处理对高寨贡茶快速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实验通过不同的消毒处理,探讨消毒处理对高寨贡荼组培过程中的污染率和外植体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多茵灵和青霉素处理后,再经75%酒精和0.1%升汞处理外植体,统计培养基的污染率和外植体的成活率.结果:顶芽作为外植体进行茶树的快繁研究,经多菌灵和青霉素处理后,用75%酒精处理25 s,0.1%升汞处理8 min,组培效果为最佳,存活率可达70%,颜色为嫩绿色.幼茎作为外植体经多菌灵和青霉素处理后,用75%酒精处理40 s,0.1%升汞处理10min,效果最佳,存活率可达65%,颜色为嫩绿色.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简化组培条件下获得葡萄高效外植体系,对抑菌剂的使用浓度、浸泡时间和培养浓度进行了大量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抑菌剂浸泡浓度为4%,浸泡时间为6h,培养浓度为0.2%时,葡萄外植体的成功率能够达到95%以上,所获外植体分化正常。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木本花卉圆锥绣球的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本研究以‘北极熊’品种的幼嫩的茎尖和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探索了适宜的外植体的采集时间、预处理及消毒方法、适宜的启动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基及培养方法。结果表明:适宜的茎段外植体采集时间为4月份;预处理及消毒方法为:将枝条先用75%百菌清1 000倍液浸泡约10 min后冲洗,再用洗衣粉溶液浸泡约5 min,然后流水冲洗1~1.5 h,然后在超净工作台内,用75%酒精浸泡消毒60 s,无菌水冲洗3~5遍后,再用0.1%~0.2%HgCl_2消毒(4+4) min,然后用无菌水反复冲洗3~5次,其成活率达76.7%。启动培养的最佳配方为MS+6-BA0.5 mg/L+NAA 0.06 mg/L,诱导率可达84.2%。较适宜的增殖配方为:MS+6-BA 2.0 mg/L+NAA 0.5 mg/L,附加蔗糖30 g/L,增殖系数达6.0。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1.0 mg/L+NAA 0.2 mg/L,附加蔗糖20 g/L,生根率达83.3%,平均根长2.7 cm。本研究结果对圆锥绣球‘北极熊’的组培快繁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以黄檗幼嫩的茎尖和茎段为材料建立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进行黄檗的组培快繁,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黄檗快速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75%的酒精消毒8 s+0.1%HgCl2消毒4 min对外植体消毒效果最好;以6-BA 0.7 mg/L+NAA 1.0 mg/L的MS培养基对黄檗茎段的诱导效果最好;以NAA浓度为0.7 mg/L的MS培养基生根效果最好;黄檗组培苗在培养30 d后进行转培对黄檗组培苗的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7.
葡萄开放式组织培养外植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在开放组培条件下获得葡萄高效外植体系,对抑生素的使用浓度、浸泡时间和培养浓度进行了大量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抑生素浸泡浓度为4%,浸泡时间为6h,培养浓度为0.2%时,葡萄外植体的成功率能够达到95%以上,所获外植体分化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获得诱导山葵愈伤组织的最佳条件.[方法]通过L16 (44)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外植体种类、消毒时间、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温度等四方面因素对山葵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显示,各因素与山葵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密切相关,影响大小为:外植体种类>培养温度>培养基配方>消毒时间.[结论]诱导山葵愈伤组织的最佳组合为,选择胚轴为外植体,经5 min消毒后接种于MS+2,4-D 1 mg/L+ 6-BA 0.5mg/L培养基中,在20℃条件下培养25d,山葵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可迭100%.  相似文献   

9.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器官、组织或原生质体、细胞等,经过一系列无菌操作,在人工或智能调控下进行培养并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本文从外植体的剪取、消毒,培养基的配方及制备,愈伤组织和瓶苗的培养及瓶苗的移栽和锻炼等方面对黑提葡萄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铁线莲波兰精神(Clematis viticella‘Polish Spirit’)为实验材料,以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利用正交试验,完成‘Polish Spirit’初代培养消毒方式筛选并对其叶片、叶柄和无芽茎段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外植体、不同消毒方式、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对腋芽诱导、增殖培养及不定根诱导的影响,建立了铁线莲波兰精神的组培快繁体系。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外植体为带芽茎段,最好的消毒方法是2%洗衣粉溶液浸泡10 min流水冲洗1 h,75%的酒精消毒20 s,0.1%HgCl2消毒6 min。诱导腋芽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2 mg/L 6-BA+0.5 mg/L KT+0.05 mg/L NAA+1.5%蔗糖,pH值为5.8,增殖培养基添加椰汁150 m L/L可有效提高丛生芽诱导率,添加20 mL/L香蕉泥可有效壮苗,生根最适诱导培养基为1/2MS+0.02 mg/L NAA,生根率为85%,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本研究结果为铁线莲优良品种‘Polish Spirit’快速扩繁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种子》2018,(12)
为缓解北苍术种苗短缺以及保护种质资源,本试验采用组培快繁技术建立了北苍术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以北苍术幼嫩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消毒方法及激素类型对北苍术组培苗快繁影响。结果表明:使用75%酒精消毒30s,0.1%氯化汞加吐温20消毒15min,消毒效果最好;不定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25mg/L;最适宜的伸长培养基是MS+GA30.8mg/L+IBA 0.1mg/L+NAA 0.1mg/L,组培苗伸长高度、长势均为最好;MS培养基即可作为北苍术茎段组培苗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研究番石榴组织快繁技术,以番石榴腋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成熟度的腋芽对番石榴芽分化的影响,并进行外植体消毒方法优化以期获得一组最佳的消毒方法组合。结果表明:75%乙醇15 s、1‰氯化汞10 min、75%乙醇10 s消毒效果最好;以较成熟的腋芽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的出芽率最高。本研究解决了快繁技术中外植体的选择及木本植物消毒不彻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种子》2020,(6)
薏苡(Coix Lacryma-jobi L.)为禾本科药食兼用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本研究以贵州省地方薏苡品种兴仁小白壳为材料,以芽顶端分生组织为外植体,探究外植体最佳消毒条件、最佳丛生芽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配方以及适合幼苗移栽成活的基质配比,并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继代兴仁小白壳组培苗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兴仁小白壳茎尖最佳消毒条件为75%酒精消毒30 s、0.2%升汞处理7 min,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5 mg·L~(-1) NAA+9 mg·L~(-1) 6-BA,增值系数为2.9,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1) NAA,生根率为100%,移栽条件为V_(营养土)∶V_(珍珠岩)=4∶1时成活率达95%,继代培养6次后的植株与亲本的遗传特性均保持一致。本研究建立的兴仁小白壳组培快繁体系为优质薏苡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曹剑  黄志伟 《种子》2020,(1):146-151
为进一步开展毛叶木姜子组培再生研究,获得毛叶木姜子的无菌苗从外植体取材时间、不同消毒剂浓度与时间以及外植体抗褐变等多方面对无菌苗获得的前期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于5月上旬采集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剪取茎段,0.2%HgCl 2处理12 min为毛叶木姜子无菌体系建立时的最佳消毒方式,污染率为15.56%,但外植体的褐变率较高;进一步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 9(34)进行抗褐变试验,采用多指标综合平衡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植体类型、冷藏时间、PVP为外植体抗褐变及腋芽萌动的主导因素,而AC对毛叶木姜子外植体抗褐变效果不明显,予以剔除,得出毛叶木姜子外植体抗褐变的最优水平组合为选用半木质化枝条作为外植体,接种前5℃低温冷藏5 h,培养基为MS+PVP 1.00 g·L^-1。  相似文献   

15.
桃是中国主要栽培水果之一,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生产中还没有大面积推广使用无性系抗性砧木,主要原因是桃的无性系砧木的繁殖技术,包括组培快繁技术还不完善。桃的组培快繁技术可用于脱毒、无性系砧木生产、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及转基因研究等方面,但桃的组织培养相对其它果树较为困难,且不同的品种之间培养条件差异较大。为了总结分析桃组培快繁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本综述对桃的组培快繁过程中外植体建立、增殖、伸长、生根和炼苗移栽等环节所涉及的关键影响因子,如培养基中的养分、激素种类和浓度、碳源种类和浓度、最佳培养条件、不同的添加物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提出了桃组培快繁基本技术方案和研究思路,为桃的组织培养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6年生马占相思高效组培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年生马占相思优树为材料建立高效的组培技术体系,最佳的消毒方法是0.1%升汞处理9 min,75%酒精处理15 s,此时存活率和出芽率最高,分别为66.67%和78.00%。最佳外植体为第3-5腋芽茎段,每年高温少雨的8月为最佳的采条季节,优树枝条建立采穗圃中采集的外植体萌芽率高于来自母株枝条外植体的萌芽率,最佳芽诱导培养基是改良MS+6-BA 0.5 mg/L+蔗糖30 g/L。于8月取最佳外植体,最佳消毒方式处理后,接种于最佳芽诱导培养基,此时芽诱导率最高,为93.33%。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Ac 0.05 g/L+蔗糖20 g/L,增殖倍数为3.96,7次继代培养,增殖倍数稳定,平均增殖倍数为3.08。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NAA 0.5 mg/L+蔗糖30 g/L,最高生根率为94.36%。建立的优树组培体系对今后加快马占相思良种选育及优质苗木大量扩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组培过程中变异的普遍性,显著影响植物的遗传稳定性,限制组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草莓组培苗已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变异却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其生产效益。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变异的发生是草莓及其他组培快繁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分析了影响组培变异的主要因素有外植体类型、基因型、培养基中激素种类和配比、继代培养的时间和次数,和内在遗传机理如染色体异常、转座子活化和基因突变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建议选择幼嫩的外植体、优化培养基配方、控制增殖系数和继代次数以及选择合适的光照和温度等培养条件,控制组培过程中变异的发生。同时,利用形态观察和RAPD、SSR等技术对组培苗进行检测,及时剔除变异组织或变异植株,减少变异对生产的不利影响。通过总结草莓组培中变异发生的原因和有效控制变异的途径,为包括草莓在内的植物脱毒组培快繁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同时,对变异的深入认识,为植物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中黄1号’茶树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探索外植体的取样时间和消毒条件、最佳萌发和增殖培养基、生根和壮苗培养基配方以及炼苗移栽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取样时间为4月份,茎段经75%酒精浸泡60 s,0.1%升汞浸泡12 min,外植体存活率为91.3%,污染率为2.7%,以MS+2 mg/L 6-BA+1 mg/L GA_3作为腋芽萌发培养基,培养40 d出芽率为91.7%,以MS+4 mg/L 6-BA+1 mg/L IBA作为增殖培养基,培养45 d增值系数可达3.8。以MS+1 mg/L 6-BA+0.5 mg/L IBA作为壮苗培养基进行壮苗,经45 d可培养至约4~5 cm后诱导生根,在50 mg/L IBA无菌溶液中浸泡5 min后,转至1/2MS+1.5 mg/L IBA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率可达82.5%。自然光条件下开瓶室温炼苗5 d,移栽到以营养土和蛭石2∶1比例基质中,成活率最高,移栽成活率为66.7%。本研究建立‘中黄1号’带腋芽茎段组培快繁体系,为‘中黄1号’茶树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刘红美  陈琴  张洁 《种子》2012,31(9):30-33
目的:建立仙客来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方法:以仙客来叶片为外植体,消毒后将其置于富含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中培养,筛选各阶段合适的培养基。结果:在MS+6-BA 3.0 mg/L+NAA 0.5 mg/L的培养基组合中,诱导愈伤率达到80%,增殖培养以MS+6-BA3.5 mg/L+NAA0.5 mg/L为最好,可达到10倍以上。MS+NAA3.0 mg/L培养基为最佳诱导生根培养基,生根苗移栽成活达到90%。结论:实验初步建立了仙客来的组培快繁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最佳的外植体消毒方式和最适宜的诱导、分化和生根培养基,以内江天冬茎段为外植体,研究消毒时间、培养基及生长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组培苗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取天冬茎段作为外植体时,0.1%氯化汞消毒处理的最佳时间为8 min,污染率为13.33%、死亡率为8.89%、存活率为77.78%。适宜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是1/2 MS+6-BA 1.0 mg/L+NAA 0.5 mg/L+蔗糖30 g/L+琼脂粉6 g/L,诱导率为72.2%,愈伤组织生长势强;适宜愈伤分化的培养基是MS+6-BA 1.0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琼脂粉6 g/L,分化率达到82.2%,生长势较强;适宜组培苗生根的NAA质量浓度为2 mg/L,生根率可达86.7%,根系正常、生长迅速。通过研究,建立了天冬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保护天冬野生资源、解决优质种苗紧缺及实现规模化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通过研究四川内江天冬组织培养的适宜条件,构建其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满足对优质种苗的需求,为天冬种质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开辟新途径,为天冬产业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