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对天津地区某牛场自收"中苜1号"苜蓿干草、本实验室晒制"中苜1号"苜蓿干草、该牛场种植的"中苜1号"鲜苜蓿、进口苜蓿干草和国产苜蓿干草进行了营养价值评定。通过对比,研究了加工过程等因素对苜蓿干草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株鲜苜蓿营养价值高于进口和国产苜蓿干草,牛场自制苜蓿干草营养价值最差,水泥地晒制苜蓿干草营养成分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2.
筛选适宜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探讨苜蓿秋眠等级与生产性能及越冬的关系,为建植苜蓿人工草地提供优良品种。收集国内外8个不同秋眠等级紫花苜蓿品种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5-2017年每年初花期进行刈割,调查越冬率,测定株高、再生性、茎叶比、干草产量及营养成分[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干物质(dry matter,DM)、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含量,计算相对饲用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评价筛选出最优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中苜2号、草原3号和驯鹿苜蓿越冬率(>95%)与金皇后苜蓿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与其他苜蓿品种(P<0.05)。秋眠等级与越冬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为-0.984,而秋眠等级与苜蓿干草产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2015年,秋眠型苜蓿中苜2号干草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苜蓿材料(P<0.05);2016年,中苜2号和金皇后苜蓿干草产量较高,二者显著高于其他苜蓿品种(P<0.05),而WL525和驯鹿苜蓿干草产量较低;2017年,中苜2号苜蓿干草产量最高,其次是金皇后和草原3号,以上3个苜蓿品种显著高于其他苜蓿品种(P<0.05)。通过3年试验发现,中苜2号苜蓿的干草产量和相对饲用价值均为最高,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苜蓿纤维含量越低,饲用价值越好。草原3号、中苜2号苜蓿的粗蛋白含量均大于20%,粗蛋白含量越高,营养价值越好。运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确定中苜2号、金皇后和草原3号属于最佳苜蓿品种。苜蓿秋眠等级与越冬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秋眠等级对苜蓿干草产量、营养成分等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中苜2号、金皇后和草原3号苜蓿品种在3年干草产量、越冬性及营养品质方面均表现较好,较适宜呼和浩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南方苜蓿新品种"渝苜一号"饲喂肉兔的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苜蓿新品种"渝苜一号"的营养价值,为苜蓿干草在肉兔生产中的应用提供营养参数.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渝苜一号"5个不同生育期(营养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结荚期)的生长特性和干草的常规营养成分以及饲喂肉兔的可消化性.结果表明,生育期对"渝苜一号"干草营养价值影响显著(P<0.05),苜蓿干草叶茎比、鲜干比、粗...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公农1号"苜蓿,测定不同施肥处理对苜蓿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叶比、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提高苜蓿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和粗蛋白含量,降低茎叶比和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氮磷钾复合肥相比,有机无机复混肥可提高苜蓿的粗蛋白含量,提高苜蓿第三茬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降低第二、第三茬苜蓿的茎叶比以及第三茬苜蓿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说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可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国产苜蓿干草(草捆)样品进行营养成分及质量分级分析。在9个省的奶牛场或苜蓿生产企业采集240个国产苜蓿(草捆)样品,室温存放不超2周,铡短、粉碎后冰箱冷藏,测定其营养成分含量,并进行质量分级研究。结果表明:苜蓿干草中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成分变异范围较大;50.00%干草的粗蛋白质含量大于18%,32.50%干草的相对饲喂价值大于150,31.67%干草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小于40%,50.42%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小于32%;一级以上的干草占30.41%,在确定苜蓿干草等级时,10.83%的干草因粗蛋白质水平低而被降级,47.08%的干草因相对饲喂价值水平低而被降级,表明提高粗蛋白质水平、降低中性洗涤纤维水平是当前苜蓿干草生产过程中提高质量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复合型天然防霉剂对苜蓿干草贮藏期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捆贮藏的最佳方式,以氧化钙(CaO)、陈皮、沸石粉为原料配制复合型天然防霉剂,并以草原2号苜蓿为材料,对复合型天然防霉剂在苜蓿干草贮藏期营养价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中,FR处理(压扁结合喷施2.%碳酸钾进行田间晒制,干草含水量为28%~30%,添加复合型天然防霉剂)较其他各处理其营养成分含量损失较少,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含量由打捆初期的19.21%降至18.17%,整个贮藏过程中CP含量仅下降了 1.04%,较其他各处理CP损失最少;中性洗涤纤维(Nutral deter-gent fibre,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re,ADF)在贮藏后含量为1.13%,39.4%,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粗脂肪(Ether extract,EE)、粗纤维(Curde fiber,CF)在贮藏过程中变化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含水量打捆对苜蓿干草饲用价值的影响,试验选择"金皇后"紫花苜蓿,测定不同含水量打捆苜蓿干草产量、叶片损失及营养成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苜蓿打捆含水量与苜蓿干草质量高度相关,苜蓿干草产量随着打捆含水量的降低而降低。打捆时苜蓿含水量越低,叶片脱落越多,茎叶比逐渐增加,粗蛋白、胡萝卜素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呈降低趋势,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上升趋势;苜蓿含水量由30.25%降到18.66%的过程中,粗蛋白含量降低缓慢,但相对饲用价值降低明显。与传统苜蓿打捆相比,高水分打捆可明显增加苜蓿干草产量,减少叶片脱落,提高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20个紫花苜蓿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对头茬草在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取样,分别测定了各生育期的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含量。结果表明:同一紫花苜蓿材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在不同生育期差异显著(P0.05),在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等不同生育期,粗蛋白含量最高的品种分别为:北极星(22.06%),哥萨克(18.81%),陇东苜蓿(16.41%);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的品种分别为:甘农1号(22.18%),陇中苜蓿(31.16%),苜蓿王(36.97%);各生育期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的品种分别为:甘农7号(27.59%),苜蓿王(38.10%),苜蓿王(44.35%);粗灰分含量最低的品种分别为:陇东苜蓿(9.40%),皇后(9.00%),甘农8号(6.02%);粗脂肪含量最高的品种分别为:中苜1号(2.91%),哥萨克(2.78%),甘农7号(3.04%)。粗蛋白含量和粗灰分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明显下降;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明显上升趋势;粗脂肪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出现小幅上升。苜蓿王各营养指标在不同的生育期表现最好,在武威地区的黄羊镇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进口苜蓿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苜蓿中的黄曲霉毒素、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贮藏时间越长,苜蓿干草的黄曲霉毒素含量越高,越容易发生霉变。黄曲霉毒素含量从低到高的温度分别为:20、25、30℃。(2)不同温度下,苜蓿中粗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各试验组每天之间差异显著(P0.05),每天中各试验组之间也都差异显著(P0.05)。(3)贮藏温度对苜蓿干草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明确不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陇东地区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试验连续两年测定11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甘农6号连续两年的株高最高(65.18 cm);中兰1号的茎粗表现最高(1.905 mm);甘农3号的茎叶比最低(0.89);阿尔冈金连续两年的干草产量最高;各品种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阿迪娜的粗蛋白(24.35%)和干物质(89.25%)含量最高;苜蓿王的粗脂肪(2.49%)含量最高;甘农5号的钙含量(1.90%)和粗灰分含量(10.29%)最高;苜蓿王的酸性洗涤纤维(25.60%)和中性洗涤纤维(29.20%)最低;中兰1号的磷含量(0.28%)和相对饲料价值(199.0)均表现最高。研究表明,苜蓿王、中兰1号、阿尔冈金、阿迪娜、甘农5号和甘农3号的生产性能优、营养价值高,综合性状突出,适宜在陇东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对甘农3号、三得利、旱地、WL343、巨能601、威神等6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开展根瘤菌接种试验,以越冬率、分枝数、株高、干草产量、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相对饲喂价值等为评价指标,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行评价接种根瘤菌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可显著提高紫花苜蓿品种的越冬率、株高、干草产量和粗蛋白含量(P<0.05),对紫花苜蓿的分枝数、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相对饲喂价值的影响不显著(P>0.05),可促进紫花苜蓿提前接瘤,促进提高苜蓿产量和饲草品质,是提高苜蓿产草量和饲草品质的有效措施,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筛选优异苜蓿育种材料,为晋北地区育种工作提供参考。选取15个苜蓿品种对其9个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变异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并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同样的生态环境下,15个苜蓿品种的产量性状以鲜草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品质性状以粗脂肪(EE)的变异系数最大。根据主成分分析可知,将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木质素(ADL)、EE含量、相对饲喂价值(RFV)、株高、干草产量、鲜草产量综合成为2个主成分因子,可代表苜蓿产量、品质性状74.142%的数据信息量,且在15个苜蓿品种中,评分最高的为甘农1号295.85。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知,15个苜蓿品种可以聚为3个类群,第一类有甘农1号、中苜3号、阿迪娜、德国大叶、甘农7号、中苜1号、6010、金皇后、宁苜1号,第一类苜蓿品种的RFV最低,但产量和得分情况最高;第二类有甘农6号、巨能2号、皇后、甘农8号、陇东,其各性状除了EE含量最低,其他性状均在中间水平;第三类为太阳神,其产量和评分最低,但RFV最高。研究表明,第一类苜蓿品种更适合晋北农牧生态区种植,太阳神虽产量不佳,但品质表现突出,可在今后苜蓿育...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苜草净(咪唑乙烟酸5%)施用时期对雨养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山东省半岛地区的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4个苜草净施用时期对紫花苜蓿的株高、生物量、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含量以及多种营养价值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苜草净的施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紫花苜蓿株高的降低,但在出苗期和幼苗期其抑制作用较弱;在出苗期施用苜草净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生物量(P<0.05);苜草净对紫花苜蓿的叶茎比没有显著影响;紫花苜蓿的粗蛋白含量与施用苜草净时期的时间顺序呈负相关的趋势,而出苗期施用苜草净的紫花苜蓿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播前施用苜草净的紫花苜蓿粗蛋白产量(P<0.05);施用苜草净的紫花苜蓿NDF和ADF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P<0.05),营养价值指数均高于对照处理(P<0.05)。在雨养苜蓿区,出苗期施用苜草净有利于紫花苜蓿生物量、粗蛋白产量以及饲用价值的稳定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李德明  张少平  耿小丽  张榕  刘乾 《草业科学》2018,35(6):1472-1479
为了确定不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半干旱地区生产性能的大小和营养价值的高低,在兰州国家区域试验站,连续两年对1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测定分析,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度理论综合评价分析了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含水量、无氮浸出物、钙、磷含量8项营养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苜蓿在不同茬次时株高和干草产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年内随着收割茬数的增加,株高和干草产量不断减小,中苜3号、甘农3号、甘农5号、中苜5号和康赛的植株较高,甘农5号、甘农3号和阿迪娜的干草产量较高;不同紫花苜蓿品种营养品质也存在差异,其中甘农5号、中苜3号最优,甘农3号、中苜5号、康赛次之。从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综合考虑,甘农5号、中苜3号、甘农3号、中苜5号和康赛生产性能优异、营养价值高,综合性状突出,可以作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科尔沁肉牛对不同粗饲料的降解特性,采用尼龙袋法测定苜蓿干草、玉米秸秆、羊草、稻草、玉米青贮和苜蓿草块6种粗饲料在肉牛瘤胃内干物质(dry matter,DM)、粗蛋白(crude protein,CP)、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的瘤胃降解率。结果显示:DM和CP的肉牛瘤胃有效降解率(ED)以苜蓿干草最高,稻草最低,苜蓿草块、玉米青贮、羊草和玉米秸秆居中;NDF和ADF的肉牛瘤胃ED以苜蓿干草最高,羊草最低。结果表明:从科尔沁肉牛对6种粗饲料的降解特性看,苜蓿干草的营养价值最高,稻草的营养价值最低。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主要对河南省奶牛场使用的进口苜蓿干草进行质量分级研究。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111家奶牛场采集有效进口苜蓿草捆样本272个,计37个品牌,分析其营养成分含量并进行质量分级。结果发现苜蓿干草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成分变异范围较大。干草样本中,61.76%的CP值大于18%,41.54%的RFV值大于150,32.72%的NDF值小于40%,61.40%的ADF值小于32%。9.93%的粗灰分含量大于12.5%,原因多由砂土过多引起,个别也存在人为掺假现象。苜蓿干草的CP、ADF水平可与质量分级标准相匹配,而RFV、NDF标准则无法与标准相匹配,分别要低1~2个等级。质量在一级以上的干草占37.50%,二级以上的占72.43%,三级草占27.57%。其中8.82%的干草因CP水平低而被降级,53.69%因RFV水平低而被降级,57.71%因库存时间长被降级。研究显示,当前我国进口苜蓿干草质量不一,NDF含量高是造成降级的主要原因,这与进口苜蓿的二次加压加工工艺有关,也与进口苜蓿贮存期较长有关。  相似文献   

17.
黄淮海地区紫花苜蓿氮磷钾肥料效应与推荐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高产优质苜蓿草地施肥提供科学依据,2016-2017年选择黄淮海地区苜蓿生产的典型区域沧州为试验点,以该地区当家苜蓿品种中苜3号(Medicago sativa L.‘zhongmu No.3’)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试验方案,研究N,P,K肥配施对紫花苜蓿当年干草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中苜3号苜蓿干草产量高低顺序为磷肥>钾肥>氮肥。处理3(N1P2K2)即施N 5.00 kg·hm-2,施P2O5 60.00 kg·hm-2,施K2O 180.00 kg·hm-2时获得最高产量23 657.9 kg·hm-2。14个处理组合中,处理7(N2P3K2)粗蛋白含量最高,为22.45%,处理6(N2P2K2)粗蛋白含量最低,为16.87%。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的处理3(N1P2K2),为34.14%,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最低的处理7(N2P3K2),为51.27%。处理7(N2P3K2)相对饲用价值最高,为111.36。综合分析,处理7(N2P3K2)的初花期营养价值较高。根据产量模型分析,中苜3号苜蓿施N 4.10 kg·hm-2,施P2O5 48.47 kg·hm-2,施K2O 270.00 kg·hm-2时可获得最高产量23 918.2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苜蓿加工调制的新方法,开辟牧草资源合理利用的新途径,笔者在宁夏部分市县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苜蓿青贮制作试验。感官鉴定显示,青贮苜蓿茎、叶形态清楚,色泽正常,气味芳香,适口性好,优质率高;通过实验室测定,青贮苜蓿中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钙和磷的含量高于苜蓿青干草中的含量,而干物质、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低于苜蓿青干草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刈割期和晒制方法对苜蓿青干草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对不同刈割期和晒制方法处理的苜蓿青干草中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始花期收割的粗蛋白极显著的 (P <0 .0 1)高于盛花期并可获得较高产量。搭架晒干的粗蛋白显著 (P <0 .0 5 )高于小捆晒制和薄层摊晒 ,粗蛋白分别提高了 0 .82 %和 1.91% ;粗纤维显著降低 (P <0 .0 5 ) ,降低率分别为 0 .91%和 1.6 1%。因此 ,在始花期选择晴朗天气收割 ,采用搭架晒干可获得优质、高产的苜蓿干草  相似文献   

20.
收获期和干燥方法对苜蓿干草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38  
高彩霞  王培 《草地学报》1997,5(2):113-116
本试验研究不同收获期和不同干燥方法对第-茬苜蓿干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收获期的推迟,苜蓿干草的粗蛋白(CP)和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上升(P<0.01),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上述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在现蕾期刈割的干草营养成分最好,其次是初花期、盛花期和结荚期。②压扁处理能显著提高干草的CP、胡萝卜素含量,降低NDF、ADF含量。与日光处理和阴干处理相比,压扁处理明显地缩短了田间的干燥时间,从而减少叶片损失和牧草的呼吸作用,以及光化学作用和酶活动的损失,达到提高干草质量的目的。压扁处理明显优于日光曝晒和阴干这两种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