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草莓促成栽培中,通过低温冷藏打破休眠,促进花芽分化已成为常规的栽培技术。但由于品种不同,各地日照长度的差异,打破休眠和促进花芽分化的需冷量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草莓促成栽培发展较快,其中由日本引进的新品种丰香栽培面积扩大较快。本试验探讨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丰香草莓的促成栽培中起苗、冷藏时间、冷藏温度对草莓植株的生长和花芽分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草莓花芽分化特性及提早花芽分化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草莓栽培日趋多样化,有促成栽培、半促成栽培、早熟栽培、露地栽培、抑制栽培。关于草莓花芽分化,至今虽已有上百年的研究历史,但许多问题目前仍不是很清楚。为了更好地促进草莓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改进草莓栽培方式,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和延长采收期,我们系统地研究了草莓花芽分化过程和机理及提早草莓花芽分化措施等,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试材料试验于2004—2005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草莓试验园进行。供试品种分别为幸香、图得拉、全明星、北辉,其休眠所需时间依次为:100、<200、500~600、1 000~1 250小时。幸香、图得拉为需冷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草莓保护地栽培的休眠调控技术和环境条件的调控技术,休眠调控技术是依据草莓品种自然休眠需冷量的多少进行管理技术的调控,满足需冷量通过休眠期,包括低温、长短日照、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保护地内环境条件的调控,包括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  相似文献   

4.
孙山 《落叶果树》2001,33(5):55-55
一般李品种冬季休眠需经 0~ 7.2℃的低温 70 0~1 0 0 0小时 ,或者更多。只有通过休眠 ,春季才能正常萌芽、开花。在低纬度地区或保护地促成栽培中 ,常因低温量不足而不能通过自然休眠以致萌芽不整齐 ,开花结果异常。因此 ,培育低温需冷量低的李品种 ,是扩大李树栽培范围和实施促成栽培的根本途径。美国佛罗里达农业试验站新近育成的海湾玫瑰李 ,需冷量只有 2 75小时 ,是一个优良的低需冷量品种。海湾玫瑰 ,原名Gulfrose,为海湾红宝石李 (Gulfru by)的自然授粉实生后代。 1 995年初选 ,原编号为Fla.95-4 ,属中国李 (P…  相似文献   

5.
落叶果树需冷量及其估算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叶果树的需冷量得到满足,才能顺利完成自然休眠,进行下一个生长发育循环(尤其是正常开花结果),否则其他环境条件再适宜,果树也不萌芽开花,即使萌芽也不整齐,生长结果不良,达不到促成栽培的目的[1].因此,对落叶果树需冷量及其估算的研究至关重要,成为落叶果树设施栽培成败的关键.本文仅就需冷量估算模型进行介绍,以期为设施栽培和更完善的需冷量估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葡萄品种需冷量及打破休眠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对上海地区葡萄促成栽培的几个主要品种的休眠需冷量进行了调查,发现在供试的5个品种中以里扎马特的需冷量最低,自然条件下仅为447.5h;其次为京亚和巨峰,需冷量均低于1000h;绯红和无核白鸡心需冷量最高,均超过1000h。由此推算,上海地区葡萄结束自然休眠的时间在1月上旬至2月中旬。打破休眠的试验表明以20%石灰氮12月中旬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草莓因成熟期早、结果快、植株矮小而成为保护地栽培的首选果树种类。利用日光温室进行草莓半促成栽培,生产反季节果品,是果农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草莓半促成栽培的主要品种是全明星,存在的问题是品种单一、熟期较晚、风味偏淡。本试验对天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草莓资源圃内保存的11个草莓品种(系)进行日光温室半促成栽培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半促成栽培的良种。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油桃间作草莓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地栽培油桃,在保证油桃产量和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间作草莓,可提高总体经济效益。为此,2002—2003年我们进行了日光温室栽培油桃间作草莓试验,实现了油桃、草莓双丰收,2年生油桃平均每温室(300m2)产量1022kg,每温室产草莓400kg。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及栽植方式油桃品种为早红珠和曙光,前者成花容易,需冷量低;后者果形整齐,品质较好。草莓品种为杜克拉,需冷量低,产量高。油桃行株距2m×1m,行间起高20cm、宽30cm的垄,垄上栽植双行草莓。定植前在行内挖深、宽各0.8m的定植沟,沟内回填与表土混匀、充分腐熟的…  相似文献   

9.
66个甜樱桃品种需冷量的评价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甜樱桃品种需冷量。【方法】2008—2013年应用7.2℃模型、0~7.2℃模型和犹他模型对11个甜樱桃品种的需冷量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0~7.2℃模型作为需冷量的评价标准比较适宜,利用此模型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樱桃种质资源圃保存的66个甜樱桃品种的花芽和叶芽需冷量进行评价,采用系统聚类法对甜樱桃品种进行分类,K-S检验法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供试的66个甜樱桃品种需冷量值介于516~852 h,51个品种花芽的低温需求量低于叶芽;聚类结果显示,≤549 h的品种属于低需冷量品种,573~716 h的品种属于中需冷量品种,≥740 h的品种属于高需冷量品种,其中中需冷量品种占比约为88%;K-S检验结果显示,需冷量性状符合正态分布。【结论】以0~7.2℃模型评价国内各甜樱桃栽培区广泛栽培的品种大多属于中需冷量品种,需冷量值主要集中于550~720 h,甜樱桃品种需冷量的评价为国内栽培区的引种以及设施栽培确定扣棚控温时机提供了关键依据。  相似文献   

10.
保护地油桃栽培要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涌  徐凯 《西北园艺》2000,(4):20-21
随着林果业的大力发展,利用温室进行油桃促成栽培已在各地蓬勃兴起。笔者通过实践,现将油桃保护地牛产栽培要点总结如下。 1 栽植 1.1 品种选择选择栽培品种时,首先要从果实的品质、需冷量、成熟期、丰产性、耐贮性等多方面考虑。果实品质主要表现在单果重、着色程度、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及果肉的色泽、硬度等指标。品种的需冷量(每个品种只有通过低于7.2℃的温度积累后才能够正常的萌芽、开花、结实,这个低温积累值为品种的需冷量)关系到扣棚  相似文献   

11.
齐永志  苏媛  王宁  甄文超 《园艺学报》2015,42(10):1909-1918
以‘丰香’(Toyonoka)和‘土特拉’(Tutela)草莓品种为试材,利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在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尖孢镰刀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fragariae)侵染根系引起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尖孢镰刀菌菌丝在‘丰香’和‘土特拉’根系中的侵染速率明显加快,对根系表皮、皮层、中柱薄壁细胞及导管壁结构的破坏程度也明显加重,且对‘丰香’的破坏程度明显重于‘土特拉’。对羟基苯甲酸胁迫显著提高了‘丰香’和‘土特拉’根系组织含菌丝导管的比例,分别为22.5%和15.8%;但‘土特拉’根系含胶状物导管的比例为26.3%,明显高于‘丰香’(16.3%)。在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土特拉’根系组织产生胶状物比‘丰香’早。‘土特拉’单独接菌处理根系内含有侵填体导管的比例为1.6%,明显高于‘丰香’单独接菌处理和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土特拉’接菌处理(1.0%和1.2%)。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接种尖孢镰刀菌可明显加重草莓根系组织受损程度,且‘丰香’枯萎病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12.
落叶果树需冷量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落叶果树需冷量的准确估算是果树栽培尤其是果树促成栽培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果树促成栽培的成败。综合有关文献,介绍了落叶果树需冷量的概念、估算方法、研究现状、生物学机制和存在问题。低温可以诱导休眠,休眠解除需要低温积累,从植物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阐述了落叶果树需冷量的机理。并对缩短落叶果树自然休眠期的可能途径从育种、施用外源化学药剂、环境调控3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落叶果树需冷量及其估算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需冷量对落叶果树适地适栽、设施栽培和预测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需冷量估算模型的研究为落叶果树需冷量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提供了理论基础:0~7.2℃模型和犹他模型是应用较广的模型,动力学模型是目前较为完善的模型,0~14℃低温模型,正犹他模型和改进的犹他模型是针对当地特殊气候而采用的一些模型。对落叶果树需冷量及其估算模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从落叶果树需冷量的概念、不同需冷量估算模型的介绍,应用及模型间的选择、需冷量影响因素以及我国需冷量研究存在问题与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落叶果树需冷量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黄刚 《长江蔬菜》2011,(24):12-13
为筛选出适合贵州种植的露地草莓品种,从国内外引进新世纪1号、太空2008、法兰地、美香沙、土特拉、红实美、红太后、甜查理8个草莓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分析参试品种的产量、品质、物候期等。试验结果表明.新世纪1号、法兰地、甜查理品种植株生长健壮、抗病性强、结果性好、品质优、产量高,667m2产量达1500kg以上,可作贵州地区露地栽培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5.
草莓规范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忠和 《中国园艺文摘》2012,(7):145-153,166
探讨总结草莓规范化栽培技术;系统阐述各作型通用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栽植制度、园地选择、土壤优化、高垄栽植、地膜覆盖、滴灌指标、植株管理、果实品质、综合保护、采收营销;并从品种、育苗、保护地设施、栽培管理等方面,详实阐述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6.
甜樱桃新品种——红宝石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多年品种测试和多点示范,红宝石甜樱桃早熟、早果、丰产、稳产;果实色泽红、果肉硬、糖度高、酸度低、口感好。平均单果质量7.1g,最大果质量10.2g,含糖量14.8%,含酸量1.2%。汁液丰富,风味酸甜,适合绝大多数人的口味。果实抗裂果,需冷量短,既可露地栽培,也可保护地促成栽培。耐贮运,在0~5℃条件下,可贮藏40d以上,风味不变。  相似文献   

17.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edicted temperature increase as a consequence of change in climate on strawberry and raspberry production is discussed with regard to flower initiation, dormancy and temperature optimum for photosynthesis on the basis of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temperature data from the location of Geisenheim, Germany. June-bearing strawberry and biennial fruiting raspberry cultivars and remontant cultivars for both species are considered. In the future, problems will be expected for flower initiation of June-bearing raspberry and for breaking of dormancy of strawberry and raspberry cultivars with high chilling requirement. The predicted temperature increase will lead to early flowering and cropping of the berries.  相似文献   

18.
设施葡萄常用品种的需冷量、需热量及2者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种不同的需冷量估算模型(≤7.2℃模型、0~7.2℃模型和犹他模型)和2种不同的需热量估算模型(生长度小时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分别对22种设施葡萄常用品种的需冷量和需热量进行测定,同时分析2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葡萄解除休眠的需冷量和萌芽展叶的需热量因品种和种不同而异。需冷量值品种间差异较大,介于573~1 246 h(≤7.2℃模型)或573~971 h(0~7.2℃模型)或917~1 090 C.U(犹他模型),且欧美杂种品种需冷量值普遍高于欧亚种品种;而需热量值品种间差异较小,介于9 976~12 541 GDH℃(生长度小时模型)或253~353 D℃(有效积温模型),且欧美杂种品种略低于欧亚种品种。同时研究表明葡萄的需冷量和需热量与其果实成熟期没有必然联系。无论以何种估算模型估算葡萄的需冷量和需热量,我国设施葡萄常用品种的需冷量和需热量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早熟草莓新品种‘石莓4 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莓4 号’是以‘宝交早生’为母本,‘石莓1 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草莓新品种, 其休眠期短, 果实圆锥形, 橘红色, 一级序果平均3617 g; 果实整齐, 肉细, 香味浓, 口感好, 较耐贮运; 丰产, 抗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