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技服务》2016,(14):18-19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涌现,世界各国纷纷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积极建立有效的检测方法,而食用合成色素是食品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本文应用美国Perkin Elmer公司LAMBDA-35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日落黄和柠檬黄两种食用合成色素的紫外光谱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日落黄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82nm,柠檬黄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26nm。分别建立了日落黄溶液、柠檬黄溶液浓度与其吸光度的线性拟合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948、0.9973,为今后合成色素含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戴德慧  胡伟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303-3305,3338
[目的]研究丝状真菌D447合成的胞外黑色素光学及稳定性质。[方法]在200~800 nm范围内进行扫描,分析紫外可见光光谱性质。通过吸光值的变化,考察黑色素的溶解性及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耐氧化性和还原性。[结果]黑色素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最大吸收峰为210 nm,但在200~800 nm的波长范围内均有吸收,吸光度随着波长的增大而减小。该黑色素不溶于酸、有机溶剂,易溶于碱,在碱性条件下颜色稳定。热、自然光、紫外光、蔗糖、葡萄糖、VC对色素稳定性无影响;在氧化剂H2O2和还原剂Na2SO3中表现出较强的耐氧化性和还原性剂。[结论]该黑色素有较强的稳定性、抗氧化性和耐还原性,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在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对蔬菜中丙森锌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并分析了吸光度与丙森锌农药含量的关系。[结果]向菠菜汁和油菜汁中逐量添加丙森锌药液之后,2种蔬菜汁的特征吸收峰都有偏移现象,证明2种蔬菜汁都和丙森锌药液发生了相互作用。对油菜汁在269 nm波长处和菠菜汁在265 nm波长处的吸光强度值与丙森锌药液浓度进行线性拟合,得到2种蔬菜汁的预测模型,拟合系数均达到0.99以上,拟合误差均小于0.000 3,预测准确率高于89%,该预测模型验证了利用吸收光谱测定蔬菜中丙森锌药液残留量的准确性。[结论]试验结果为蔬菜中丙森锌农药残留定量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快速测定活体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我们研究了多种植物活叶的吸收光谱。所有这些植物叶片的吸收峰均在680nm 附近,而最小吸收区在750nm 以后。680与750nm 吸光度之差与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可用吸光度之差确定活体叶片单位面积中叶绿素的含量。同时研究了用此方法测定叶绿素的限制与条件。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彩棉棕色素提取和纯化的方法,利用分光光度计法研究色素水溶液的紫外光谱的性质,并探讨了不同色素浓度下对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进而推出彩棉棕色素含量与510nm处吸光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郭金耀  秦洁  王志龙  江苏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385+17401-17385,17401
[目的]了解连云港盐藻色素的光学特性。[方法]用纸层析法分离连云港盐藻色素,获得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4条色带,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吸收光谱。[结果]叶绿素a的吸收峰为434和665 nm,叶绿素b的吸收峰为460和651 nm,胡萝卜素的吸收峰为456 nm,叶黄素吸收峰为450和479 nm。连云港盐藻色素的吸收光谱与高等绿色植物基本相同,说明连云港盐藻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与高等绿色植物具有相同的光生理活性,承担光能的吸收、传递、转换作用,参与水的分解和氧气的释放,促进细胞中物质的合成与积累等。[结论]高等植物光合生理的理论适用于指导连云港盐藻的物质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同时测定水中铬(Ⅵ)和锰(Ⅶ)的含量。[方法]在波长为440和545 nm下,以硫酸作为参比测定水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的加和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铬(Ⅵ)和锰(Ⅶ)的含量。[结果]在440和545 nm适宜波长下测定铬(Ⅵ)和锰(Ⅶ)的吸光度,对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得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表明线性关系均良好。[结论]此方法反应灵敏,操作简单,适合天然水或工业废水中铬(Ⅵ)和锰(Ⅶ)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醇水提取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在510 nm下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其含量。[结果]黄酮类化合物浓度在0.02~0.10 mg/m L时,其浓度与对应的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精密度试验中,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吸光度为0.420 5,RSD=0.740 7%;在重现性试验中,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质量比为9.091 mg/g,RSD=2.007%;在加样回收率试验中,其平均回收率为97.92%,RSD=1.568%。[结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其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均良好,可用来测定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山楂红色素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山楂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和稳定性。[方法]用UV-75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山楂红色素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值,确定其最大吸收波长,再用721分光光度计在该波长下测定不同色素溶液的吸光度值。[结果]液泛提取法是提取山楂红色素的最佳方法,其色素的色价和收率均高于另外2种方法,提取时间短,溶剂用量相对较少。山楂红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3nm,温度上限约为50℃,其在酸性溶液中有良好的稳定性,浸提液在室内比较稳定,对阳光较敏感。K+对色素没有明显影响,Ca2+对色素的吸光值有一些增强作用,而少量Fe3+会对色素产生严重影响。[结论]以0.1%HCl-95%乙醇为浸提液,采用液泛法提取山楂红色素能提高色素的色价和收率。  相似文献   

10.
王冬梅  郭书贤  刘凤霞  薛刚  王莹  冯建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5999-6000,6002
[目的]测定共轭亚油酸及部分非共轭脂肪酸的紫外吸收,研究共轭双键对脂肪酸紫外吸收的影响。[方法]测定多种脂肪酸及其混合物的吸光度,并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组分含量。[结果]当加入少量的共轭亚油酸时,混合脂肪酸的紫外吸收曲线表现出明显变化。[结论]共轭双键对脂肪酸在230~240nm范围内的紫外吸收有显著影响,从而为共轭成分的存在提供了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永生  魏新军  侯振雨  彭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41-18642,18653
[目的]建立支持向量回归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苋菜红和果绿的模型。[方法]在波长300.0600.0 nm,测定了苋菜红和果绿2种色素混合溶液的吸光度,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进行建模,建立了支持向量回归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苋菜红和果绿的方法,并对模拟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光谱扫描结果表明,2种色素的吸收光谱相互重叠且有较大差异。在300.0-600.0 nm,苋菜红和果绿均有较大吸收。苋菜红和果绿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96%和99.263%,说明该方法的加和性良好。模拟样品中2种色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97%和99.676%。[结论]该试验建立了支持向量回归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苋菜红和果绿的模型,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地稔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以Na NO2-Al(NO3)3-Na OH为显色剂,检测波长为500 nm,测定地稔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芦丁浓度在0.01~0.07 mg/m L时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4%,相对标准偏差为0.56%。[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精密度高、重现性好,为地稔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HPLC-DAD法测定馒头中合成色素胭脂红、诱惑红的含量,分析评定胭脂红、诱惑红的不确定度.[方法]通过HPLC-DAD法测定馒头中胭脂红、诱惑红的含量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各个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估、计算,由此计算合成不确定度,最终给出测量结果在95%置信区间下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试验测定的胭脂红含量测定结果为(4.13±0.32) mg/kg;诱惑红含量测定结果为(6.19±0.40) mg/kg.[结论]研究可为食品中色素检测分析应该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特性快速检测脱落酸的新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获取金纳米粒子在加入不同目标物质时的吸收光谱,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在优化Na Cl浓度条件下,采用5、20、50、100、200μmol·L~(-1)脱落酸标准样品进行检测,以吸光度比值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建立标准曲线。结果表明,脱落酸浓度与吸光度比值(A620/A522)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  相似文献   

15.
郭书贤  王冬梅  刘凤霞  薛刚  王莹  冯建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988-5989,5994
[目的]考察甲酯化处理对γ-亚麻酸紫外吸收的影响。[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酯化前后多种γ-亚麻酸产物的吸光度,并结合气相色谱法检测γ-亚麻酸含量,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甲酯化前后的紫外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达到0.01显著水平(P<0.01)。[结论]对γ-亚麻酸等多烯不饱和脂肪酸进行紫外吸收检测时,可以不再经过甲酯化处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紫外吸收光谱、试剂用量、显色温度等因素进行考查,确定苯酚-硫酸法测定红参单寡糖含量的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5%苯酚1mL、硫酸7mL、60℃保温30min、检测波长490nm时,葡萄糖检测浓度在20~12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3),平均回收率100.3%,RSD=2.99%。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良好,测得加糖红参中单寡糖含量是未加糖红参(对照)的2~4倍,可用于红参外源糖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可定量分析芒果叶中芒果苷和叶绿素含量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为今后综合开发利用广西芒果叶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测定芒果叶中芒果苷和叶绿素的吸光值,然后通过芒果苷的线性回归方程和Arnon公式换算出芒果苷和叶绿素含量,同时测定广西百色市11个芒果品种叶片中的芒果苷和叶绿素含量。【结果】258.5 nm是芒果苷标准品和芒果叶提取物中芒果苷含量的最佳测定波长。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测定芒果苷含量时,其回归方程(y=0.0697x-0.0009)在4.120-41.200μg/m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且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检测结果稳定。以其测定广西百色市11个芒果品种叶片中的芒果苷和叶绿素,发现芒果苷含量范围为11.493-16.675μg/mL,其中以红象牙的含量较低,台牙和农院五号的含量较高;叶绿素总含量范围为4.83-8.77 mg/mL,其中以红贵妃和金煌芒的含量相对较高,四季蜜芒和农院五号的含量较低。【结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可用于评价芒果叶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18.
雪峰乌骨鸡绿蛋壳色素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雪峰乌骨鸡绿壳蛋蛋壳色素的主要成分。[方法]根据雪峰乌骨鸡绿壳蛋蛋壳色素提取物的紫外吸收值和其最大吸收波长差异的原理,测定样品的主要成分,并判断各样品之间主要成分相对含量的差异程度。[结果]雪峰乌骨鸡绿壳蛋蛋壳色素提取物吸收光谱的最大值为412 nm,光谱的高峰和低谷在380~680 nm,与胆绿素的光谱相符,同时光谱的最高峰在410~680 nm,与原卟啉的光谱相符;各样品在412和680 nm处的吸收值差异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雪峰乌骨鸡绿壳蛋蛋壳色素主要由原卟啉和胆绿素组成,且含量在不同样品之间比较均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种可同时测定葡萄酒中不允许添加的4种人工合成着色剂(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和苋菜红)的变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检验方法,为葡萄酒中不允许添加人工合成着色剂的检测提供参考。【方法】将葡萄酒样品分别用液-液萃取法、聚酰胺吸附法、直接进样法进行前处理,对变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该方法进行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试验。【结果】葡萄酒样品采用聚酰胺吸附法进行前处理,优化的色谱条件为: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反相色谱柱,流动相A液为甲醇,流动相B液为醋酸铵溶液(0.02 mol/L),流速为1.0 mL/min,梯度洗脱,变波长检测葡萄酒样品中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的检测波长分别为430 nm(0~2.2 min),230 nm(2.50~3.95 min),480 nm(3.95~5.00 min)和480 nm(3.95~5.00 min),柱温35℃,检测时间为5 min,进样量为20μL。对葡萄酒样进行的精密度及加标试验表明,以上4种人工色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3%~1.51%,回收率为87.83%~107.42%。【结论】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葡萄酒中4种人工合成色素的变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简单快速,精确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宝鸡市城郊麦田和油菜田土壤的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分析了它们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油菜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麦田土壤的;麦田和油菜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在20~30 cm、10~20 cm土层中最高,但均在30~50 cm土层中最低;随着土层深度在0~50 cm间增加,两种农田土壤的p H值均增大;在190~800 nm波长区间,随着波长增加,两种农田土壤样品水溶性有机碳的吸光度均降低,最大吸收峰出现在200 nm左右,而且在240~280 nm波长区间存在明显的肩峰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