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茶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但目前我国还有不少人,特别是儿童和妇女,一般不饮茶或不太爱饮茶。把茶叶应用到食品上,做成各种美味可口的茶糖,迎合男女老幼、城市乡村的需求,这对扩大茶叶消费对象,提高我国茶叶消费水平,增进人民身体健康,无疑会有着重要意义。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饮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质量好,而且品种要多样化。利用中低档茶作为茶糖配料,既开  相似文献   

2.
氟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元素之一,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其两面性,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人体健康。本课题主要调查分析云南不同茶区主产茶类:绿茶、普洱茶和红茶等茶中氟含量的现状。旨在让人们重视饮茶中氟摄入对人体健康所产生的影响,指导云南的茶叶生产,引导人们科学的泡饮茶叶,降低茶叶中的氟对人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茶在 17世纪初传入欧州。其实欧州的旅行家们早在九世纪就已知道茶叶这种神奇植物。例如MushinSulieman就曾记述茶对健康有益。茶叶初入欧州应归功于荷兰人。 16世纪荷兰已是一个海上强国 ,15 96年荷兰人到达爪哇 ,并在那里建立了东方产品转运中心。起初荷兰人从中国运去绿茶 ,直到 18世纪中叶红茶才取而代之。第一批茶叶到达欧州大约是 1610年。茶在荷兰上层社会很流行 ,但茶价昂贵 ,起初茶叶在荷兰是和药品一同销售的。到 1675年茶开始在食品商店销售 ,此后茶叶逐渐普及 ,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饮料。有钱人在自己的房子里设茶室…  相似文献   

4.
(4)粉茶.粉茶即茶鲜叶经简易加工后研磨而成的粒度均匀、外观颜色均一的粉状茶.粉茶有别于一般茶末,前者是利用茶鲜叶加工而成的制品,品质与成分较为均一;而后者是茶叶精制过程中残余的碎屑粉末,品质与外观颜色较难控制.茶叶含有许多有益人体的保健成分,通过冲泡饮用方式人体很难完全摄取这些成分,而直接食用茶叶,不但可摄入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食用纤维,同时能获得与饮茶同样的保健功效.粉茶可直接或间接地用作各种食品的调味料、着色剂或风味改良剂,以开发各式茶食,这在日本及我国台湾等地颇为风行.  相似文献   

5.
1 怎样看待茶叶市场茶叶是世界三大天然饮料之一,它在三大饮料中保健功能首屈一指,为咖啡和可可无法比拟和代替。茶叶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生物碱等500多种营养和药效成分,药理功效已为世界医学所证实。据现代医学、生物学、营养学对茶的研究,凡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许多有益成分,茶叶中大多数都具备,对各器官的好处,几乎包揽无遗。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回归大自然”将成为一种追求,对保健和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茶叶作为一种饮品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其浓重的文化气息和对人身体有益的饮用效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式饮品层出不穷,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建立茶叶品牌和开拓茶叶市场,由于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更高效更便捷地推广茶叶,从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以普洱茶为例,通过分析普洱茶的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找出制约普洱茶市场发展的因素,总结提出茶叶市场电子商务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茶的发源地在中国,中国也是茶的故乡,其发展已有四千年的历史。古代中国茶叶贸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渗入世界各国,近年来我国新兴的茶叶文化旅游业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茶叶文华旅游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旅游资源的合体。通过开发茶叶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又能提高茶叶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使更多人了解茶的知识,促进茶产业的扩大推动茶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步召胜 《福建茶叶》2016,(10):23-24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茶"文化以及"茶"对人体的健康的影响力都是值得人们探讨和考究的。"茶"自身包含着多种化学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健康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下面的文章综合探讨并分析了茶叶功能性成分,"茶"食品的保健应用状况以及我国含茶叶功能成分保健产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茶叶历史源远流长,有4000多年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茶叶作为一种饮品,对人体极为有益,广受人们的喜爱与青睐。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出现各式各样的茶叶产品,国内外茶行业出现竞争激烈化、白热化局面。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电子商务平台的创建,使茶叶市场得到扩展,不受时间空间及地域的限制,为人们提供高品质茶叶。本文结合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给茶叶市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普洱茶为例,分析潜在问题,探究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0.
茶叶保健功能的研究及其发展前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阮宇成 《茶叶》1994,20(1):10-12
茶的保健功能,在历史上限于经验总结,茶疗的出现.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国内外已发表有关论文1500篇左右.对茶叶保健成分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茶多酚是茶叶重要的保健成分,已为世界公认.过去误认为茶多酚对人体有害,本世纪初已否定了这一错误认识。茶叶化学成分迄今已发现560余种.有的含量极微,但在保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必须对某一成分与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茶叶所合营养成分比较全面,对人体有一定作用。但把茶叶说成是具有丰富营养的饮料,是不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具有抗灾变功能。茶叶中茶多酚含量15~35%,萃取方法简单.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能延缓人体衰老,还可用于食品保鲜、食油防。茶中绿原酸、儿茶素、Vc、Ve等都有保护皮肤功能.其他还有多种开发途径。总之,21世纪的理想保健饮料,应以茶叶唱主角.  相似文献   

11.
茉莉花茶窨制过程的茶叶含水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明 《福建茶叶》1999,(1):29-30
茉莉花茶窨制过程,茶叶含水量控制的好坏,对茉莉花茶色、香、味、形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茶叶含水量控制作为关键的环节贯穿整个茉莉花茶加工过程。1窨前茶坯的茶叶含水量控制传统窨花理论认为一定范围内茶坯的含水量越低,吸香就越强,尤其以含水量在4%~5%之间的干茶吸附性能最强,一旦含水量超过20%,其吸香能力等于零。因此要求窨前高中档多各次的茶坯含水量控制在4.5%左右,中低档少各次控制在5%~6%。然而近几年来,大量对花茶客制吸香机理的研究表明:适当的茶叶含水量对茶叶吸香、固香有益,含水量在5%~25%其吸附作用随…  相似文献   

12.
茶氨酸是茶叶中一种特有的氨基酸,是茶叶鲜爽味的主要来源。随着它对人体重要保健功效被研究发现,茶氨酸的研究已成为茶叶功能成分研究热点之一。对目前的茶氨酸制备技术进行了综述,为茶氨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茶叶是人们喜爱的饮料,自古以来相传饮茶有提神、止渴、解热、消食、消暑、利尿等好处。近代科学证明,茶叶中含有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对人体有营养价值。在医学上用以治疗糖尿病,调整糖代谢、眼科疾病、高血压、抑制动脉硬化、痢疾、慢性肝炎、肾脏炎等疾病,对解除放射性伤害也有一定效果,日本称“原子时代”的饮料。茶籽、茶根也可综合利用,炼食油、制农药等,所以发展茶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圣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谈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据说茶叶最早起源于神农时代,茶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茶文化的起源地在中国,其次日本的茶道和韩国的茶道都是茶文化的重要代表。中国茶叶分为绿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等几大类,每个人的身体体质都是不一样的,体质不同、健康状况也不同的人群,适合喝的茶也不一样。茶作为世界上第二大饮品,自身的魅力势不可挡,加上精美的包装更是销路畅通。本文笔者从茶叶的起源下笔,阐述茶叶包装设计对消费者消费的影响,从中分析出茶叶包装设计在销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么海欣 《福建茶叶》2016,(11):23-24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在对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本文通过对茶疗法的作用分析,提出了茶疗法对运动训练损伤康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料,几千年的实践证明,长期饮用茶叶,对身体有益。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更是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有边疆不可一日无茶之称。我们国家是最早发现和使用茶叶的,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一套完整的制茶经验,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我们要努力继承和发展。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有无比优越的社会制度,更应很好地总结前人的经验,丰富发展前人的经验,把茶叶工作推向新高潮。  相似文献   

17.
还在远古时代的中国,茶叶已被当作药用了。早已知道,茶叶——不仅是惬意的、美味的和芬芳的饮料,而朋巳提神,帮助战胜疲劳,坚持体力和神经系统长时间的紧张状态。同样在人体发烧时热茶有着良好的作用。在1892年,А.П.苏布波基在评论性的著作《茶及茶叶贸易在毁国及其他国家》中写道:茶叶在化学成分及溶解程度上的差异,是以茶叶采摘,茶叶加工,茶树年龄及贮藏时间长短等等方面为转移的。因此,不同的茶类,对人体会发生不同的影  相似文献   

18.
茶是中华历史文明中的瑰宝,更是老百姓每日为生活奔波的"开门七件事"之一,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茶的研究日益深入,研究表明,茶中的茶叶碱能够适宜促进人体神经兴奋作用,并且改善血液循环,强化血管能力。本文旨在探析茶叶碱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与成绩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对茶叶碱进行了简单延伸说明。  相似文献   

19.
何佳 《福建茶叶》2016,(10):262-263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国际化,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与中国茶事业的扩大都与茶的外文翻译息息相关。茶叶专业术语的翻译尤其对外国人是否能正确理解中国茶文化起着关键作用。由于茶叶的种类繁多、命名规则又千变万化,茶叶专业术语的翻译更是茶文化翻译中的重点中的难点。本文首先概括出茶叶专业术语的词汇特点,再调查研究茶叶专业术语的英译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思考与总结茶叶专业术语的英译方法与技巧,旨在弘扬中国茶文化,帮助西方人对中国茶文化的正确理解,并推进中国茶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茶之为饮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茶与料理完美结合,也有几千年的历史。茶料理又称茶餐、茶菜、茶膳,简单地说,茶料理就是用茶汤、茶粉或茶叶掺和其他食材,调理而成,包括菜肴、点心、主食、冷饮、调味品等;也就是用茶做的菜、主食,就如同用水果做菜,用花做菜一般。以茶叶作为调料或者主料制作的菜肴,既保持了各大菜系的特色,又融人了茶叶的芳香,风味独特,别具韵味。把茶与食料一起烹饪,一是可以用茶叶中特有清香调味,除油腻、去腥味。二是通过茶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增强菜肴的营养和保健功能,对人体健康有益。三是可以更大地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