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目前广泛使用微量板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对兔瘟进行实验室诊断,但此法需要一定的设备和器材,操作也比较复杂,花费的时间也较多。为了寻求一种更为简便、实用、快速、特异的诊断方法,我们进行了瓷板HA和HI试验对兔瘟快速诊断的研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根据兔病毒性出血瘟病毒能与人体O型血球凝集的特性,我县在摸索研制疫苗的过程中,对自然发病死亡兔和人工感染致死兔的脑、肺、心、脾、肾、肝、肠系膜淋巴结及腰部肌肉等8种组织做了血凝价测定。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人体O型红细胞,由奉贤县人民医院血库提供,用生理盐水冲洗3~4次后配成1%备用。 2.毒种——由本站保存的兔体继代肝毒“84-FE_3”。  相似文献   

3.
一种改进的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平板血凝试验方法张小飞(安徽省农科院牧医所,合肥230031)我们在常规的平板血凝试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兔瘟平板血凝试验的操作技术,介绍如下。材料1.载玻片。2.火柴杆、牙签或其它类似小棒。3.吸管、小试...  相似文献   

4.
兔出血热病毒k—8602株在pH6.4~8.4的0.01M PBS和生理盐水中,对人的A、O、B、AB型红细胞有明显的凝集作用,并可被相应的兔免疫血清所抑制;而对鸡、猪、兔等的红细胞不凝集。该病毒在室温和4℃条件下,在pH7.0~8.4 PBS和生理盐水中对A型、O型红细胞凝集之后,在37℃下又释放出来,在4℃下又重新凝集,而对B、AB型红细胞则没有这种现象。根据吸附—释放原理,利用A型红细胞吸附提纯了病毒。  相似文献   

5.
选用十种动物(鸡、鸭、鹅、鸽、大鼠、小鼠、豚鼠、兔、绵羊、公牛,每种5个个体)和人(“O”型)的血液,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监测红细胞悬液的配制,分别在4℃、22℃、37℃条件下,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进行微量HA试验,并对人工感  相似文献   

6.
兔瘟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操作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7.
目前较为成熟、简单、快速且易于推广的“兔瘟”诊断的方法当首推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但因本试验方法尚无统一规程,对试验结果的判定亦各有差异。为此我们在参考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室三年来实验室及现场诊断所积累的经验,提出以下“兔瘟”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方法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 兔病毒性出血症(暂定名)是1984年我国发现的兔的一种新的病毒性疾病,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给养兔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实践证明,在目前尚无细胞苗供应的情况下,采用灭活脏器苗作紧急接种和平时进行预防接种是控制和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为了选择适用于制苗的脏器,提高疫苗的质量和数量,借助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能与人“O”型红细胞发生凝集的特性,我们在制苗的基础上,对人工感染致死家兔的不同脏器和组织进行了血凝价测定。  相似文献   

9.
<正> 家兔豆状囊尾蚴病流行较为广泛,感染率高,使养兔生产受到一定损失。但目前除剖杀检查虫体确诊外,尚无其他诊断方法。因此,提出本病的诊断方法,以获得及时治疗和控制,至为重要。 一、材料与方法 (一)抗原制备:试验用抗原系采集自然发病兔的虫体(包括泡囊和泡液),用PBS作1:12.5倍稀释,置-30℃冰箱,反复冻融5次,离心20分钟,3000转/分,取其上清液即为抗原。 (二)致敏血球的制备 1、采取2—8岁健康公绵羊脱纤血若干,用生理盐水将其20倍稀释后,以2  相似文献   

10.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RHD)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疫病,我国农业部兽医局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兔群中一旦有兔感染该病,则迅速蔓延至整个兔群,给兔场带来毁灭性的灾难。RHDV属于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兔病毒属(Lagovirus),为正链、单股RNA病毒,RHDV只有一种血清型,具有能凝集人的"O"型红细胞的特性,血凝性与病毒感染和致病性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结合了人 O 型红细胞的“兔瘟”病毒接种兔,探讨了有血凝活性的兔瘟病毒糖蛋白的保护作用。结果“兔瘟”病毒与人 O 型红细胞结合的复合物不能致死兔,说明兔瘟病毒血凝活性糖蛋白与保护作用有关。其机理尚有待于今后研究。“兔瘟”病毒具有凝集人 O 型红细胞的特性,其血凝素为病毒衣壳上的一种糖蛋白,本文对兔瘟病毒血凝活性糖蛋白的保护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微量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是利用一些病毒具有凝集某些动物红细胞的特性建立起来的一种微量、快速、准确、易操作的检测方法,建立的目的主要是用于非免疫动物的诊断和免疫动物的抗体水平的评价。目前,人们在应用该方法时,应用的载体缓冲液通常是pH值为7.2、0.01 mol/L PBS液,  相似文献   

13.
禽流感诊断的检测方法有很多,血凝-血凝抑制试验是众多方法中应用最广泛、最便捷的一种,它操作简便、快速、经济,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结果,但同时试验结果受操作技术、人为因素等的影响,现根据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又称猫瘟热、猫传染性白细胞缺乏症、猫传染性肠炎。此病发生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国外很早就进行了该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的研究。最近几年,国内也开始重视该病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报道一种简单、快速、特异的诊断方法。材料和方法一、抗原的制备 1.标准FPV抗原:南京农业大学兽医  相似文献   

15.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疫病,我国农业部兽医局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兔群中一旦有兔感染该病,则迅速蔓延至整个兔群,给兔场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相似文献   

16.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智鹏 《中国畜牧兽医》2010,37(10):224-225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检验新城疫、禽流感等疫病抗体效价的一种常用方法,该方法具有经济、简便、灵敏、快速等优点,已被许多市、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所采用,但该试验影响因素很多,常常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作者从试剂的配制、器材的选择及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避免或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兔出血症病毒对人类红细胞的血凝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兔出血症病毒标准毒株与人类各型红细胞进行血球凝集反应(HA)。结果表明,兔出血症病毒能凝集人类各型红细胞,且对“O”型、“B”型和“AB”型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快而强烈,HA效价很高(5×213 ~5×215);而对“A”型红细胞的凝集反应慢而弱,HA效价很低(5×21)。据此认为,除“A”型红细胞外,其它3 种血型的红细胞均可用于兔出血症的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18.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监测禽流感抗体水平的一种试验方法.对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中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鸭出血症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出血症是由不同于鸭瘟病毒的鸭新型疱疹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根据该病毒可凝集Balh/c小鼠红细胞的特性,我们建立了鸭出血症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经试验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快速、实用、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是利用某些病毒具有凝集红细胞的特性,且这种特性能被特异性抗血清抑制的原理,用于已知病毒检查血清中相应抗体状态和已知血清鉴定未知病毒的一种兽医实验室最常用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