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控制测量是工程测量或地形图测绘的重要组成和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现代测距仪器的使用,边长(水平距)的测量变得简单且具有极高的精度,保证了测量成果的精度.因此,在不同的控制测量形式中,导线测量应用越来越多.导线测量中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边长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精度极高,而角度(水平角)的测量往往达不到相应的精度,致使看似精度很高的观测值,形成的导线整体精度并不高,这是边角精度不匹配造成的.在介绍边角精度匹配的含义及单边精度匹配的基础上,根据横向误差和纵向误差以及两者的关系进一步分析适用工程测量的方位角符合自由导线整体的边角精度匹配,根据最弱点的横纵向误差比,通过实例说明导线的测角、测边误差匹配在导线控制测量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林测量工作多在山林或多水的农田地区进行、它对精度的要求较低,控制测量一般只需要经纬仪导线即能满足要求。但由于地形复杂多变,在测设导线或为其它工作进行量距时,感到特别困难。用钢尺量距必需在导线选点时,首先要考虑站点必须便于量距,有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各地陆续建立了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地面站系统(CORS).在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快速普及的背景下,常规的全站仪导线控制测量或GPS静态定位测量,已不能满足城镇地籍控制测的需求.该研究结合内蒙古某城区的地籍测量工作实践,介绍了网络RTK技术在城镇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并对网络RTK技术获取的城镇地籍控制测量数据与全站仪导线测量获得的测量数据进行精度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网络PTK技术克服了单基站作业半径的限制问题,不受天气、通视、地形的影响,工作效率高,精度能达到要求,可以代替全站仪导线测量用于城镇地籍控制测量.  相似文献   

4.
介绍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方位角零度和斜距的标定方法,以供气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方位角零度和斜距的标定方法,以供气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森林调查中罗盘定位的精度问题,利用全站仪具有测量边长和角度精度高的特点,将其测量值作为真值.用罗盘仪对其值进行重复观测,进行比较研究,通过间接平差,得出罗盘仪测量边长和竖角的精度,由此推导出罗盘导线和罗盘测树高的精度.试验表明,1 km罗盘支导线最弱点的中误差达3 m,罗盘测树高的相对精度达5%.这个精度能够满足林业上的测量要求.由此可见,用罗盘进行辅助定位,是一种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7.
GPS测量在大范围高精度控制网、城市控制网、工程控制网的建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建立控制网的方法,尤其在河道测图、管线测量、隧道贯通测量及水利工程测绘方面应用广泛。结合新化县洋溪镇明星等14个村GPS控制网测量工程项目,阐述了GPS控制测量在农田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拍摄的1: 5000数字航空相片,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VirtuoZo系统IGS数字测图方法,选择研究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稀少且呈群团状的灌木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为对象,在建立的立体像对上进行测量,获得了沙丘上白刺高度、东西直径、南北直径、面积、周长和覆盖度6个因子的内业图测数据,并与外业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面积的精度为71.7%,其他5项均大于90%,精度较高;同时分析了内业测图误差原因.结果表明:利用航片进行沙漠地区三维立体植被测量方法可行,内业测量精度达到了林业调查的要求.太阳方位角和判读员的经验是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根据球形差动电容传感器测量微位移的原理,针对八电极结构的超导陀螺仪分析了每对测量电极上悬浮转子偏移量与电容变化量间的关系.通过无量纲化和微位移范围内线性化处理及利用最小二乘算法,建立了转子偏移测量模型.给出了基于该模型的超导陀螺转子偏移测试方案及其各参数间的关系.分析了影响陀螺转子偏移测量精度的因素.超导陀螺转子偏移测试方案的特点是为保证悬浮转子的零电位而采用4对测试电极的电极分布法,能同时测量出转子偏移的大小和偏移方向.实验结果表明,差动电容传感器的分布电容、陀螺转子的零电位和模型误差等是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降低相应因素不良影响的方法及输出电压与转子偏移量呈线性关系模型的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10.
试题内容: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器材:电源(电池盒、3节干电池)、学生电流表和电压表各1只、开关1个、待测电阻1个、滑动变阻器1个、导线若干。实验要求:1.设计实验电路图;2.连接实验电路;3.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分别读记三次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值;4.实验完毕,整理器材;5.完成实验报告。  相似文献   

11.
几种测量方法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外业调查数据分析和理论推导,对林业调查中的几种测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①罗盘仪由于制作粗糙,在标准样地测设中尚能满足规范要求,但随着距离和竖直角的增加,精度急剧下降,在大范围的林地面积和科研特殊需要的测量中操作不便捷,精度差,效率低;②全站仪测设样地边长不超过100 m时,半测回的距离测量可达到1/10 000,高差测量误差不超过1 cm,且受距离和竖直角的影响较小;③当面积大于3.34 hm^2,边长超过100 m时,手持全球定位系统(GPS)完全可代替罗盘仪,并可通过坐标差分或修正坐标转换参数来提高测量精度。另外,网络RTK的发展必将连同全站仪成为精准林业测量的主要仪器设备。  相似文献   

12.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用于森林固定样地测树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该文以普通的光学或数字相机为工具 ,借助计算机建立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 .系统通过普通相机对固定样地摄影 ,建立以内、外方位元素 (x0 ,y0 ,f;XS,YS,ZS,ω ,k ,φ) 为未知数摄影测量共线方程 ,通过DLT变换 ,求得待定参数 ,进而把像方空间和物方空间联系起来 ,借助计算机系统 ,就可确定像方任一点坐标 (x,y)对应的物方坐标 (X ,Y ,Z) ,从而恢复物方空间立体 ,计算胸径、任一处直径、树高、树冠体积等测树指标 .这种系统不需要像控点就能建立待测目标的数字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此摄影测量系统可测量树高、胸径、树冠体积等 ,树高测量的相对误差为 2 % ,胸径测量的外符合误差为 1% ,树冠体积的内复合误差为 3% .因而证明此方法可望用于森林固定样地测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编制的BASIC程序,能承担线路中线测量各种曲线的计算工作,能进行多次快速拟定曲线半径,从而可以选择最合理的半径,能显示线路中线测量各曲线计算需要的数据和曲线里程桩号,并且可以重复显示有关数据,避免了重新输入变量的麻烦。使用该软件进行林区公路中线测量计算,其操作简便,运算速度快,计算精确,工效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常规角规测树较为粗放的现状,该文提出了电子角规测定森林蓄积量及生长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电子角规是电子经纬仪与PDA的有机结合,电子经纬仪测角精确,配合相应的PDA应用程序,可以准确地实现角规的量测胸高断面积功能.电子角规可以实时准确地量测树木材积,从而可以计算各树形高值以计算林分蓄积量;此外,电子角规还可以准确地测量各棵树相对于样点的坡度以进行坡度改正.为了测量蓄积生长量,该文作者在样点设置固定标桩进行两期观测.为了合理地解释森林蓄积生长,该文采用潜在计数值法,它可以合理地计算出进界木在前期的潜在量,林分实际生长量等于保留木、潜在木和进界木生长量之和.  相似文献   

15.
以Bufon随机投针问题为原理,对线截抽样的概念作了系统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线截抽样为原理的线状物体的调查方法。在计算机上成功地模拟了路网调查,从模拟的几种方案可以得出:线截抽样完全适用路网调查,且以本文中的B、C两种方案为好,并可以以此推广到林网及防护带的调查。  相似文献   

16.
林分蓄积量调查的线截抽样原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地论述了林分蓄积量调查的线截抽样原理和方法,并在针叶林和阔叶林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其抽样精度高,调查效率和抽样效率均超过样地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杉木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条件,探究基本培养基、供体母株基因型和外源添加剂对杉木体胚诱导的影响。方法以3个供体母株基因型(Z1、Z2、Z3)的杉木雌配子体(其未成熟合子胚处于裂生多胚期)为外植体,采用6种基本培养基及不同浓度的外源添加剂塞苯隆(TDZ)和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并对诱导培养过程中的愈伤组织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以DCR为基本培养基,诱导培养效果最好,愈伤组织诱导率达70.74%,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17.36%;供体母株基因型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有较大影响,Z1基因型供体母株的雌配子体最适合用于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4.73%;诱导培养时以DCR为基本培养基,添加蔗糖30 g/L、活性炭1 g/L、倍力凝5 g/L并附加植物生长调节剂2,4-D 1.5 mg/L、KT 0.4 mg/L、MeJA 1.2 μmol/L和TDZ 0.004 mg/L,杉木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19.83%;仅需4 d就可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不同阶段原胚团的结构和极性特征有明显差异。结论基本培养基、供体母株基因型和外源添加剂都会明显影响杉木体胚诱导培养,以Z1供体母株基因型的杉木雌配子体为外植体、DCR为培养基并组合添加MeJA和TDZ可明显提高杉木体胚诱导率。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优化设计原理及标准建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北纬34°~43°地区冬至前后日光温室方位角、温室采光角、温室采光面形状及太阳视运动轨迹的分析研究,指出了目前日光温室方位角、温室采光角、温室采光面形状及温室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日光温室方位角、温室采光角、温室采光面形状及温室结构等的优化设计原理及依据,并以此建立起可用数学表达式描述的统一、实用的日光温室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9.
黄瓜品种资源商品性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选用28份黄瓜品种资源,严格按黄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研究不同的黄瓜品种资源商品性的差异。结合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品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及黄瓜育种指标,确定了不同类型黄瓜品种资源商品性标准,并以此标准对黄瓜品种资源的商品性进行评价。确定评价华北型黄瓜等级的主要指标为:果实的弯度、果实长度的标准差、单瓜重的标准差、瓜把与瓜长的比值;评价华南型黄瓜等级的主要指标为:果实的弯度、果实长度的标准差、单瓜重的标准差、果实顶部粗与中部粗的比值。确定不同类型黄瓜等级评价标准。不同黄瓜品种商品率、商品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筛选出商品率、商品产量较高的材料8份,即Z9(拉迪特)、Z6(C03-74)、Z8(649)、Z27(631)、Z26(C03-75)、Z28(京乐5号)、Z16(C03-77)、Z12(D2002-1),其中Z9(拉迪特)商品性最好,标准瓜率91%,特级和一级瓜占标准瓜99%,公顷产量26 668 kg。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方位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东偏和西偏方位角对日光温室最早揭苫时间和太阳正照时间的影响,提出了不同纬度、不同种植模式日光温室的最佳方位角,认为:秋延迟种植模式日光温室方位角宜西偏7°~9°,越冬种植模式日光温室方位角宜西偏6°~8,°春提早种植模式日光温室方位角宜西偏8°~10°,方位角西偏角度随着纬度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