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玉米大斑病(Exserohilumturcicum)是目前白城市玉米生产中经常遇到的主要叶斑病害之一.此病害曾在白城玉米生产上造成过不同程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玉米几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害玉米的病害种类很多,主要病害有丝黑穗病、玉米大斑病和病毒病。在玉米生产中都会影响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一、玉米病害(一)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或"灰包"。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开花,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3.
基于量子神经网络和组合特征参数的玉米叶部病害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一种基于量子神经网络和组合特征参数的玉米叶部病害识别方法,以提高玉米叶部病害识别的准确率和效率。【方法】应用K_means硬聚类算法对玉米叶部病害图像进行彩色图像分割,得到彩色分割图像,分别利用提升小波变换和灰度共生矩阵从彩色分割图像中提取颜色和纹理特征参数,利用多重分形分析从灰度图像中提取病害的形状特征参数。【结果】根据提取的组合特征参数,利用量子神经网络进行玉米病害分类识别,对玉米灰斑病、玉米普通锈病和玉米小斑病的识别率分别达到92.5%、97.5%和92.5%,高于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法的识别率(分别为90.0%、90.0%和92.5%)。【结论】设计的方法可用于玉米叶部病害识别,并为其他农作物病害的智能识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1996年葫芦岛地区玉米叶部病害大流行特点及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年玉米叶部病害在葫芦岛市大发生,此病发展速度之快和危害损失之严重,在该市历史上尚属首次。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播种的9.28万hm2玉米中,病害发生面积6.67万hm2,占种植面积的71.840;减产9成以上近于绝收的面积0.57万hm2,占发生面积的8.5%,全市共损失粮食1.75亿kg。1玉米叶部病害发生特点玉米叶部病害主要以弯孢菌叶斑病[Currularialuata(Wokker)Boed]为主,混以发生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等病害。弯抱菌叶斑病是继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圆斑病之后的又一种新的玉米叶部流行性病害,此病害近年在北京郊区和河北省的…  相似文献   

5.
南京地区玉米矮花叶病毒株系的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玉米矮花叶病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的病毒病,也是国内目前玉米产区发展迅速、危害严重的主要病害之一。Mackenzie等[1]根据对约翰逊草(SorghumhalepenseL.)的侵染性把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划分为两个株系,侵染的为A株系,不侵染...  相似文献   

6.
主要病害及倒伏对夏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省某地区198个玉米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及病害的研究,并采用DPS软件对重要病害、倒伏率、倒折率与产量(小区干重)进行了相关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玉米品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黑粉病、小斑病、倒折率,其中倒折率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7.
1992~1993年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栖霞、牟平、蓬莱、莱阳四县(市)为黄花叶病害和轻斑驳病害流行区,黄花叶病害发病率为24.3~76.5%,平均50%以上,轻斑驳病害发病率接近100%。普通花叶病在四县(市)零星发生。血清鉴定:黄花叶病害、轻斑驳病害和普通花叶病害分别由黄瓜花叶病毒CA株系(CMV-CA)、花生条纹病毒(PStV)和花生矮化病毒Mi株系(PSVMi)引起。  相似文献   

8.
玉米病害和病原名称整理及其汉译名称规范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已报道的玉米病害进行整理,提出规范玉米病害和病原汉译名称的建议。经过对“Compendium of Corn Diseases”(第4版,2016)、“Maize Diseases”(1988)、“Field Crop Diseases”(1999)、“中国玉米病虫草害图鉴”(2018)等书籍、美国植物病理学会网站信息(APSnet 2019)及近年发表的玉米病害研究文章的整理,获得由真菌、卵菌、细菌、病毒和线虫引致的玉米病害185种,致病生物380种/次。许多玉米病害的英文名称与其致病病原的物种名称相关,而随着科学认识和鉴定技术的进步,研究报道已有62个玉米致病生物物种的分类地位发生了改变,其中许多归入与旧有名称不同的属中,因而导致一些玉米病害英文名称已无法对应其致病物种新种名,极易引起认知上的混乱和应用中的不便。因此,为促进未来玉米病害国际信息交流的通用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本文作者对27种玉米病害的英文名称提出了修改建议。经重新整理后,确定玉米侵染性病害185种,包括真菌/卵菌病害123种、细菌病害20种、病毒病害26种、线虫病害16种。185种病害涉及致病生物286个种/亚种/变种/致病型,其中真菌147种、卵菌34种、细菌20种及螺原体/植原体3种、病毒38种、线虫44种。关于玉米病害名称的汉译,以尊重历史名称和重要玉米病害著作中的名称为基础,兼顾应用中形成并广泛采用的名称,并以病原及症状特征为重要依据确定新名称,形成较为科学与合理的185种玉米病害的汉译名称,包括新确定汉译名称的96种病害。对于玉米致病生物的汉译名称,则以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的病原学专著、《中国真菌志》及重要文章中的名称为主,对无汉译名称的病原采用以病原属名及种加词的拉丁词源(病毒为英文)本意作为基础形成新汉译名称。规范玉米病害的英文名称和确认病原目前的分类地位,有利于在国际上进行玉米病害研究的科学交流,促进玉米病害的深入研究;而玉米病害及病原中文名称的确定,既可以规范国内对玉米病害和病原的称谓,防止对玉米病害英文名称的随意汉译,也可为玉米病害研究与教学提供一个参照目录,避免在科学研究交流及生产应用中对玉米病害和病原中文名称出现多种歧义以及出现病害与病原对应错误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适乐时种衣剂防除小麦、玉米根部病害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5%适乐时是瑞士诺华公司最新开发的苯吡咯类种子处理剂,为了解该药剂对多种病害的防效,我们于1999年4月分别对小麦、玉米根部病害进行了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设在项城市丁集镇代桥高效农业园区内。小麦、玉米播种日期均为4月6日,土壤为沙姜黑土,纹枯病发生基数较高,小麦品种为豫麦49号,玉米品种为90-1,均按常规播种量。播种时天气晴朗,气温8~22℃,5cm土壤深处地温21℃。1.2 试验药剂2.5%适乐时(瑞士诺华农化有限公司),16%克·多乳剂(中…  相似文献   

10.
玉米病害、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是品种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19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基因型玉米在不同区域的病害、产量、粗蛋白、粗淀粉、粗脂肪、赖氨酸差异。结果表明:19个玉米品质的稳定性既由基因型控制也受环境互作效应影响。基因型起内因作用;互作作用中玉米种植及生长的时间(播期与生育期等)×区域特征(资源与逆境等)是不同生态区病害、产量、品质差异的主要外因;独立作用中年度间的气候变化对玉米不同生态区病害、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其中气象条件中温度适宜程度、降雨量、湿度与病害(弯孢叶斑病与南方锈病)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产量与日照呈正相关且系数较大(为0.21),粗淀粉与日均温呈正相关,粗脂肪与日照呈正相关;不同生态区随着纬度的降低,吐丝后的降雨量增加,玉米病害加重,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1.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是我国新近几年玉米上发生的重要病害。其危害性在一些地区已经超过大小斑病,成为主要玉米病害.国内外关于该病害的研究,在寄主方面主要侧重在抗病性、抗病性遗传及品种抗病性鉴定上。在我国,普遍缺少高度抗病的品种和自交系,抗病的品种和自交系的遗传背景和抗病基因也不清楚,目前主推的品种遗传基础过窄,是寻找多抗品种的主要障碍.在病原菌方面,我国以新月弯孢菌气生变种(Curvularialunata)危害玉米为主,该病菌致病性和产毒能力都很强,不同地区的病菌菌株存在致病力的差异,但其遗传背景和相互关系尚需深入研究。该病害蔓延快,危害重,应引起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2.
1.规格播种.确保全苗 (1)播前种子处理。首先精选种子,去除小粒、病粒、秕粒及杂质.提高种子质量。然后晾晒种子。晒种时要注意。种子薄摊、勤翻,防止暴晒。在有条件的地方采用种子包衣技术处理晒后的种子,例如.使用吉林省农科院研制的吉农3号种衣剂.可防苗期病害、地下害虫;吉农4号种衣剂.防治丝黑穗病兼治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虫.为高淀粉玉米生长发育提供有利的环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爆发一种新病害—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辽宁省爆发一种新病害-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吕国忠刘志恒何富刚赵琦刘万仁宋亚坤(沈阳农业大学,沈阳110161)(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沈阳110161)(辽宁省植保站,沈阳110034)何景顺姜明忠赵华忱(绥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绥中125200)(台安县...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晋城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7.33万hm^2左右。丝黑穗病是为害玉米的主要病害,近两年在晋城市的部分县(市)发生较重.如2005年在高平市普遍发生.发生面积1.4万hm^2.占播种面积的60%以上.一般地块发病率在8%~10%,严重的高达30%以上,给玉米产量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5.
玉米粗缩病发生与播种期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玉米粗缩病是晋南玉米生产上发生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试验表明,播种期与病害的发生关系密切,4月15日春播(早播)或6月15日复播(晚播)发病轻,减产少;5月25日套种发病重,减产多。据此,提出适当调整播种期、改变种植方式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农业质量标准》2008,(4):54-54
据悉.由国家商务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出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白2008年8月1日起施行。为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监督管理.防止病害生猪产品流入市场.国家将对生猪定点屠宰厂病害生猪及生猪产品(简称病害猪)实行无害化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福建17种中华猕猴桃病害和1种毛花猕猴桃病害.其中真菌性病害11种,细菌性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各1种,生理性病害2种,病因未明的2种.中华猕猴桃灰纹病(CladosporiumoxysporumBerk&Curt.)和毛花猕猴桃圆灰斑病(Leptosphaeriasp.)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玉米新品种(系)抗病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1~1994年在人工接菌条件下,对116份玉米杂交种(组合)和84份自交系进行了抗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的鉴定与评价。筛选出抗玉米大斑病品种(系)26个;抗玉米小斑病品种(系)26个;抗玉米丝黑穗病品种(系)106个;兼抗上述3种病害的品种(系)21个。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耕地地力与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关系,本研究以515个主要玉米种植县域为研究区域,选取有机质(Organic matter,OM)、全氮(Total nitrogen,TN)、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全钾(Total potassium,TK)、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速效钾(Available potassium,AK)和pH 7种耕地地力因子,分别利用分类与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模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和极端随机树(Extremely randomized trees,ERT)模型构建了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程度与耕地地力因子关系模型,并进行了3种模型效果比较。结果表明:RF和ERT模型总分类性能明显优于CART模型,3个模型在病害发生程度1级(GⅠ)上的查准率(Precision,Pr)、查全率(Recall,Re)、F1 score(F1)值均较高,分类效果比病害发生程度2级(GⅡ)要好,但考虑到准确监测病害高发情况、减少高发病情况在分类预测中漏分机率对开展病害防治的重要性,确定ERT模型为最佳优选分类器。耕地地力特征变量与病害发生程度重要性分析表明,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程度与耕地地力因子AP、TK、pH和TP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耕地地力对玉米丝黑穗病影响机理提供了线索和支撑。  相似文献   

20.
根本文报道了黑龙江省特用作物病害107种,其中包括油料作物(大豆、向日葵、花生、春油菜)病害41种;糖科作物(甜菜、甜叶菊)病害17种;纤维料作物病害(亚麻、青麻、大麻)23种;嗜好料作物(烟草)病害11种;食品加工用作物(绿豆、赤豆、苏子)病害15种。上述各类病原真菌隶属于真菌4个亚门,7个纲,11个目,16个科,32个属,其中半知菌亚门有19个属,占32个属的5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