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园廊的定义、功能、设计要点及在园林中多种形式的应用,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廊的作用,比较了园廊、花架、棚架等的区别,提出了目前园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园林中,园林建筑指的是建造在城市绿化区域和园林内部的,可供游人观赏和休憩的建筑物。常见的园林建筑有榭、轩、亭、楼、舫、台、廊、阁、厅堂等。园林建筑能够提高园林的艺术水平和档次。本文就此对园林建筑在现代园林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活中,中国古典园林的服务对象和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笔者结合红楼艺文苑景观改造项目,探讨了兼顾生态理念、古典园林意境与现代游客需求的观点。提出在建设改造中保护树木、动物廊道,以雨水花园和花境的现代景观手法提升景观效果及用古建园林小品亭廊榭组合提供现代服务功能。以期为古典园林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复道回廊是扬州园林的重要造园特色之一。采用空间句法理论中视域分析法(VGA),基于Depthmap软件平台,通过连接度、整合度等参数及其比值和可视图等定量分析扬州最著名的大型盐商园林——何园、个园;重点探讨两园中不同属性、不同楼层复道回廊的可视性、可达性等对园林总体空间布局、造景手法、游园赏景体验的影响,并比较两园之间的异同,综合分析廊道系统对扬州古典园林空间的功能作用和空间结构组织特色。研究表明廊道系统对游园视线起到控制与引导作用,其中二层复廊明显加深空间深度,丰富空间结构与层次,并显著提升观景体验;该研究为个园兴盛时期复道回廊布局的确认及还原提供参考,认为廊1、5、6、9极可能是个园复廊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相似文献   

5.
当今园林发展的趋势是生态园林。为更好的营造生态园林,在园林绿地植物配置中引入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本底(基质)理论和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对于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植被景观的建造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曲,作为中国传统园林中最为人所称道的特点之一,既表现在物质形态层面,又体现在精神内涵方面.曲在中国园林里常被赋予优美、含蓄、深邃和自然的审美特征.中国传统园林中对于曲径、曲蹊、曲桥、曲廊等的美学设计,既增加了园林的含蓄性,拓宽了游者的审美视角,同时还激发了游人探幽访胜的好奇心,并最终使观赏者达到幽、深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7.
根据扬州园林的构思立意、创作手法、园林意象、园林建筑、叠山垒石、植物配置等艺术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扬州园林风格特征的评价因子进行重要性分析。评价因子影响力权重分析结果表明:扬州园林的风格特征较为明显地体现在叠山垒石、园林建筑、园林意象、构思立意等方面。选择在18个评价指标的影响力权重排序占优(前10)的评价因子作为扬州园林风格特征的基本内容,结合古城扬州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底蕴对园林的影响,将扬州园林风格特征表述为借宜造景、画意入园,比拟联想、旱园水作,月观风亭、画舫烟雨,分峰用石、贴壁成山,曲廊迂回、复道行空,竹西佳处、绿杨城廓。  相似文献   

8.
唐登明  李双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86-12987,13084
介绍了常见观赏藤本植物的栽培树种及其性状表现,探讨了棚架式、附壁式、垂挂式、凉廊式、篱坦式园林造景方式与景观效果,分析了观赏藤本植物的栽培现状和存在问题,明确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发展方向,强调应重视观赏藤木植物的造型艺术,研究其生态适应性,加强良种选育,注重养护管理,以期对推进垂直绿化和增加城市绿量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攀缘植物是园林植物中重要的一类,它们的攀缘习性和观赏特性各异,在园林造景中有着特殊的用途,是重要的垂直绿化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棚架、花格、篱垣、凉廊、墙面、阳台、栏杆和屋顶等多种造景之中,形成优美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0.
为量化评价广州市园林绿地中木质藤本景观,将木质藤本景观分成附壁、立柱和悬蔓式,篱垣和栅栏式,棚架式,屋顶和廊架式等4类作为评价样本,拍摄样本照片作为评价媒介,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的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进行评价,并对评判值做标准化处理。结果表明,各类型木质藤本景观的美景度从高到低依次是:附壁、立柱和悬蔓式(0.043 9)、屋顶和廊架式(0.015 1)、棚架式(-0.019 7)、篱垣和栅栏式(-0.036 0);从色彩、层次、绿视率、植物配置、生长状况等方面对4类木质藤本景观进行分析,归纳出适合不同园林应用形式的木质藤本,为园林绿地中木质藤本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姜丽丽  刘振  蔡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03-18005,18093
在苏州古典园林垂直绿化植物调查的基础上,介绍苏州古典园林中垂直绿化的植物种类,指出利用藤蔓植物造景是园林垂直绿化常用的手法之一,介绍了苏州古典园林中用于垂直绿化造景的23种植物,隶属于13科、19属,在垂直绿化造景的应用形式方面,结合苏州古典园林中网师园、拙政园、留园、怡园、狮子林、耦园中垂直绿化造景实例,强调粉墙为纸、植物为绘,廊架为亭、植物为荫,篱垣为支、植物为缀,山石为骨、植物为衣,驳岸为基、植物为缘,柱干为轴、植物为饰,桥壁为面、植物为点,坡地为丛、植物为铺。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北京寺庙园林的几种类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按园林位置、布局、功能的不同,将中国明清时期北京寺庙园林分成3种类型:(1)寺庙庭园,即以寺庙建筑为主,用树木,花卉、清泉、水溪、山石及台榭、亭廊点缀其间,如法源寺;(2)寺庙附属园林,即于寺庙外专辟独立园林,以园林为主,辅以建筑小品,如月河梵院及白云观;(3)山林寺庙,即寺庙设于风景区,寺庙与山水、森林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为宗教与自然风景的结合,如潭柘寺、戒台寺等.本文结合上述3种类型的典型寺庙,论述其造园的手法及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以何园"片石山房"和艺圃"响月廊"2个景观节点为例,结合几何和数学的方法,基于空间连通度对2个庭院空间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主要节点的空间平均连通度均趋近于黄金比例0.618。以此为切入点,构建出一个空间平均连通度为0.618的空间模型—凹型模,在符合中国园林传统美学基础上使园林庭院空间及建筑空间的数字化设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与山石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雯睿  魏胜林  仲笑林  李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79-10383
以苏州园林的叠山、桥径、门窗、亭、楼阁、墙垣、厅堂轩馆、廊以及庭园为研究对象,配以大量的图片,阐述了古典园林中建筑与山石之间的关系。它们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一面,甚至能够将消极转为积极,从而使园林的建筑美与自然美相融,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天人合一"的境界。通过研究,以期为现代园林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障景是园林造景手法之一.在园林中合理设置障景,可以起到欲扬先抑、增加层次、障丑显美等作用.介绍障景在园林中的表现形式,分析其在园林中的作用及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浅析园林小品在城市公园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韩远彬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020-1021
分析了园林小品的概念、种类以及园林小品在城市公园的作用,剖析了近几年来我国新建城市公园中的园林小品的景观设计和平面布局,探讨了园林小品在公园景观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系统阐述廊的空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廊的空间适宜性概念,总结了廊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廊与人、环境的关系,进而构建城市公园廊的空间适宜性评价层次结构,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建立了城市公园廊的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上海杨浦公园弧形花架为例,说明城市公园廊的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以期对廊的空间设计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桂花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桂花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桂花在园林中的应用手法及配植方式,以期促进桂花在园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研究区域的AutoCAD图相关信息结合实地调查,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CITYgreen5.0软件,依据生物多样性、生态效益、景观观赏性和休闲娱乐功能4类指标对昆明市金殿森林公园中的文化景廊和水景园进行园林景观效益和部分生态效益的综合分析和评定.结果显示,生物多样性指标文化景廊8.03分<水景园8.67分;生态效益指标文化景廊12.61分<水景园21.45分;景观观赏性指标文化景廊33.33分>水景园32.10分;休闲娱乐指标文化景廊23.60分<水景园23.77分.水景园整体得分85.98分,略高于文化景廊77.56分.  相似文献   

20.
徐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277-6278
书法在园林中的重要作用,在明清苏州园林中表现得尤为充分。以苏州园林为例,阐述了书法题刻在园林中的装饰和意境深化作用,概述了书法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制、题写技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