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西藏传统园林历史沿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传力  魏琴  蒙乃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42-13044,13121
笔者依据造园规模、造园要素、造园手法等园林处理方式和西藏特殊的历史进程,尝试将西藏传统园林归纳为萌芽期、形成期、成熟期3个主要发展阶段,笔者详细介绍了西藏传统园林各阶段的发展情况,认为西藏园林最终形成了以罗布林卡为典型代表的园林体系,并将西藏传统园林的特色归纳为:①园林选址及布局通常依附主体建筑周围的地势平坦之地,布局疏朗,规整大方,不作故意的曲折变化,林地、建筑、道路关系明确,密度很低,区别于汉地园林迂回曲折、欲扬先抑、曲径通幽的造园手法;②造园要素以种植各类植物为主,形成注重绿化的造园特点,与汉地园林注重"理水"的手法相反,淡于"理水";③主要具备休闲娱乐、宗教仪式、政治职能3项园林功能,特别注重宗教仪式功能。  相似文献   

2.
高刘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336-9338
明代学人王世贞,历来是众多学者趋之若鹜的研究对象,其文学、史学、书画及戏曲等领域的成就以往学者均有述及。但是,其在园林方面的成就较为少见。弇山园作为王氏园林成就的物质载体,值得做深入探讨。弇山园是明代文人士大夫私园的典型代表,具有"城市山林"的美誉。该园无论是园林构建,包括山水景观、建筑景观以及动植物景观,还是园林思想与理论,都颇具特色,值得斟酌。笔者通过分析《弇山园记》,对弇山园的"全景"建筑观与"生态"造景意识进行了详细阐述,填补了该方面研究的空白,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受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从园林的选址到园林的构建都重视自然,贴近自然,注重园林与整体环境的和谐,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审美理念和审美趣味是"以和为美"。文章论述传统"和合"文化在中国的起源,儒家、道家学派对传统"和合"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以"和合"文化为锲入点,深入分析传统"和合"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构建过程中的应用及对现代园林与城市规划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采用调查法研究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对当地农业生产中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对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具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殷红梅 《北京农业》2011,(36):51-52
园林是组织和引导游人观赏景物的驱足空间,与建筑、水体、山石、植物等造园要素一起组成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而园林道路又是园林的脉络,它的规划布局及走向必须满足该区域使用功能的要求,同时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对园林道路的特点、设计原则等作了初步探讨,旨在为同行们在造园实践或设计中提供一些参考,以创造出更加丰富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6.
热带滨海城市建筑与环境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南的地域性和文化特色,对现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展开探讨,提出建筑与生态、环境、城市、园林等协调一体化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宋亚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117-17119
以建筑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对"门"字与牌楼建筑的认识与分析,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牌楼的功能及产生、演变、发展过程,并结合牌楼实例解读了"门"字与牌楼建筑所蕴涵的建筑历史文化,为相关研究与决策提供参考,以发扬牌楼所蕴涵的传统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8.
百泉园林是河南省最大的古园林建筑群,长期以来在中原的园林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百泉园林自然景观的勾勒,从美学的角度探讨和研究了园林山水的自然之美;建筑布局的阴阳协调之美;历史文化的人文之美。研究百泉园林之美对于今天研究中原园林的文化内涵以及审美情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265-18269
以苏州网师园、沧浪亭、留园等古典园林中的花窗为例,探讨了花窗的定义、功能与分类,进一步从花窗的"形状"、"图案"和"动静景观"等角度阐述其形神之美,向世人解析中国古典园林花窗的审美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
太原碑林公园是以书法篆刻为主题内容,通过改造地形、营造建筑、布置园路和种植树木花草等途径,采用中国式的园林造景艺术,以综合法造景的混合式文化园林。该文对太原碑林公园的主要景观的造景方法及如何突出主景进行了分析,该园林作品主景表现突出,景观错落有致,总体设计风格古朴庄严,典雅别致,精致协调。  相似文献   

11.
吴威  尚晓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909-21912
近代对中西园林的比较研究层出不穷,在种植设计方面,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式种植手法与西方园林的整形修剪、规则式种植形式差异明显。简述了中西园林种植设计的发展历程与艺术特点,结合城市公园实例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了中西园林植物配置手法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格式塔对我国古典园林景观再现的启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从现代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角度,通过分析格式塔的性质在以我国传统山水画为对象实现我国古典园林景观再现的研究中的应用,为我国古典园林景观的创新与再现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3.
浅说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林植物景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林植物景观为园主提供了可以寄心林泉丘壑的退隐的生活场景,从南朝到明清,历代园主一直力求体现山林意趣.该文从中国古代文士崇尚山林隐逸生活的侧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郊野墅园及城市宅园山林意趣的营造手法,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山林植物景观,不仅艺术地再现了自然界中的山川草木,而且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苏州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州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与中国古典文学、绘画、手工等艺术紧密联结、源远流长,是中国园林大系中私家园林代表之作。简单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几个代表名园,并就其构景艺术及理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人画与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作者均为士大夫文人,他们有共同的审美思想和艺术情趣。中国古典园林被称之谓文人园,在其设计和建造中多借用文人画的理论。文人画与文人园在题材的选择和艺术表现中强调“师法自然”,追求自然之天然情趣;借物咏志,借景抒情,传达文人情怀。在立意和布局上遵循“以少胜多”“意到笔不到”的原则,强调疏密虚实的对比关系。在意境的创造中,追求诗情画意,以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之境。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思想的精神内核,这种人文精神不仅透射在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亭一榭,也必将在中国现代园林发展中重放光芒。泰6  相似文献   

16.
苏州古典园林叠石艺术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雯睿  魏胜林  仲笑林  李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811-13814
山石理景是我国古典园林独特的造园要素,其理景艺术手法也是我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之精髓。笔者以苏州例证古典园林山石理景为实例,笔者以《园冶》等造园艺术理论为依据,浅析苏州古典园林的叠石艺术,旨在为园林专业学生培养园林文才和画意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田甜  史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53-11655,11659
从中国古典园林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入手,强调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精神特征是其形式表达的必然性所在,它与中国的哲学文化、社会体制以及其他一些文化现象是密不可分的,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在心态层面的特征,认为其在精神表达与诉求方面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即“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礼和天”的礼制文化以及归隐、求安的隐逸观。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形式对精神文化的具体表达,指出其在自然观的形式表达方面崇尚自然、万物有道,因地制宜、巧于因借,摹写自然、仿造山水;在分析对隐逸观的形式表达方面,着重于园林题名匾额对隐逸文化的表达、园林中含蓄的形体表达方式对“隐”的体现;从宅园的布局与宅的营造上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礼制与秩序。在此基础上细致并深入地感悟古人的精神世界,认为中国人的精神模式是古典园林造型的源泉,山水、植物、建筑及其组合形态所表达的正是人的精神追求境界。  相似文献   

18.
昆明市寺庙园林植物景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寺庙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类型之一。而植物景观的营造不仅是寺庙园林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更是烘托宗教气氛,传播佛家理念的重要工具。以昆明市周边的主要寺庙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总结了其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特点和表达手法,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提出不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博大精深,其中建筑最具地域性、人文性,而建筑色彩可以传递重要的信息。通过孟塞尔色彩体系分析法探究色彩在古典园林建筑中常用的搭配比例与现状,发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色彩多以红黄两种色系为主,结合现代园林设计,将红黄两色作为主要色系,并适当降低其明度,可继承与发展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色彩风格,为现代园林建筑色彩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