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双辽市自然条件干旱少雨,选择抗旱作物和种植抗旱品种已成为当务之急,2009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科技人员引入了耐旱谷子新品种TG118进行多点试验,经过1年的试验,该品种在双辽市表现高产、优质、抗病、抗旱能力强,可继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双辽市是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区,1997年与吉林农科院畜牧分院台作,实施了吉林省西部旱地农牧业高产高效科技示范区建设项目。该区位于松辽平原农业区向西部草原牧区过渡地带,耕地和草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两大资源,具有典型的区域代表性。在示范区建设上,双辽市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组装多种运作机静;在科技投入上,把科研成果直接应用到示范区;在实用技术推广上,以科技达标户为示范,建立农户专业合作机制;在产业结构优化配置上,建立"三元种植结构"生产机制,实现农牧并举,以此来探索一条科技示范区建设的新路,为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双辽市气候特点是十年九旱,土壤条件是沙壤土居多,比较适合花生的种植生长。近年来,双辽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上,提出了确保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大力发展适应性农业,扩大花生种  相似文献   

4.
沙化是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对振兴吉林地区的工业有重要影响,分析双辽市治理沙化土地取得的成效,指出开展治沙过程的重要性,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期改善当地环境,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5.
抗旱坐水种经济效益及其估算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西部地区(包括白城、松原两市)干旱少雨,特别是春播期间干旱严重,旱灾影响粮食产量丰歉幅度较大,成为农业生产发展中的主要障碍因素。本文针对水资源极其贫乏的白城地区,采用抗旱坐水种,对其经济效益及其估算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双辽市地处吉林省两部东辽、西辽两河交汇处,水资源丰富.共有水田面积约23.6万亩,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提高水稻产量,使农民增收,已经成为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双辽市地处内蒙、辽宁、吉林三省交界,气候条件是春季干旱少雨的特点。双辽市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地处中国黄金玉米带,是吉林省最大的玉米生产和加工基地。玉米一直是我市的优势产业,选择优质的玉米品种,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的收入!我市近几年春季玉米缺苗断垄现象严重,玉米种子处理是提高抗旱能力、保全苗、防治病虫害的有力措施,是玉米高产稳产的有力保障。做好玉米种子播前处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机安全管理工作是农机安全监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目的就是保证农机生产"优质、高效、低耗、安全"地位农业生产服务。基于此,针对近年来吉林省双辽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从加强农机安全管理的角度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经济和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并提出加强农机安全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吉林省气候资源与农业生产概况,分析了近年来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提出了抗旱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是水资源短缺的省份,大安市是吉林省西部水资源最短缺县市之一,通过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全面阐述水资源的状况和开发利用及用水效益的分析。膜下滴灌技术是解决大安市水资源短缺、解决农业抗旱、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业增产增粮的有效方式,是保障大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双辽市紧紧依托吉林省西部交通要塞,处于三省区交界的交通、区位及丰富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郑家屯商埠重镇的传统优势,切实加强了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构筑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格局。特别是去年以来,双辽市把市场建设纳入了县域经济突破战略之中,提出了建设以专业市场为支撑的方圆百里的商品集散地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2.
农机农艺相结合:吉林省西部地区新型农作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西部地区农业生产蕴藏着极大的潜力,但固有的农作制制约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研究探讨西部地区旱作农作制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农机农艺相结合经连续三年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适宜该地区自然条件特点的以机械化作业为前提的旱作新型农作制,对吉林省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双辽市处于吉林省西部,属于干旱半干旱风沙地区,十年九旱,近两年尤为干旱,而花生是比较抗旱的经济作物,在双辽种植花生可以抵御干旱给农民带来的困扰,而且能增加农民的收入。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如下。1选择适宜的花生品种一是选择适合本地区气候、土壤、无霜期等自然条件、能够安全成熟、粒大饱满的荚果做种;二是选择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逆性且产量高的花生品种。适合双辽市种植的花生品种有鲁花11、鲁花8、白沙285、北镇白沙、白沙1016、青花6、科富花1号、双英2号和四粒红。鲁花11、鲁花8和花育22均是大果品种,产量高。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12月8日~19日,双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双辽市柳条乡政府举办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社会服务型测土配方施肥员专业培训班,培训学员90人,分两个班,每班培训7天,这些学员年龄在55周岁以内,都是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的农民。双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展开培训,注重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吉林省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吉林省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吉林省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农田土壤墒情监测工作起步于2004年,通过十多年的工作,已初步摸索出适合吉林省实际的技术模式。做好墒情监测工作,可以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为农业抗旱减灾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本文从吉林省墒情监测工作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对未来工作的规划和前景。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西部地区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4,(3):83-87
利用吉林省西部1961~2013年11站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对西部地区作物生长季的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干旱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干旱在空间分布上呈西重东轻的特点;在作物生长季内,4~5月和9月干旱发生频率较高,7月发生频率最低;21世纪以来为西部地区干旱的高发期,干旱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白城地区大部为干旱的高风险区,松原地区西部为次高风险区,其他地区大部为较高风险区。由于西部地区大部分地方干旱风险都较高,应采取重点防御、大力推广抗旱农业生产技术、加大人工增雨投入力度等措施,从而科学防旱减灾。  相似文献   

18.
浅析科左中旗青贮玉米发展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基本情况科左中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腹地,北邻吉林省通榆县、兴安盟科右中旗,东连吉林省长岭县、双辽市,南部和西部分别与通辽市科尔沁区和开鲁县接壤。全旗总土地面积98.07万hm2,其中耕地23.33万hm2,草牧场40万hm2,有林地20.67万hm2,森林覆盖率22  相似文献   

19.
双辽市位于吉林省西部,地处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属科尔沁草原的边缘,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全市草原面积103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89.4万亩。有史以来,广大农牧民形成了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习惯,并且以放牧为主。畜牧业的发展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2002年末(禁牧前)牛发展到23.1万头,羊发展到53.3万只,  相似文献   

20.
刘峰 《北京农业》2011,(3):190-191
推广使用农业机械能提高干旱地区农业的抗旱能力,从而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帮助。介绍了吉林省通榆县农业机械抗旱技术的效果和节约成本方面的优势,进一步介绍了农机抗旱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及新型农机在值保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