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酸法提取毛酸浆果实中的果胶,同时考查了纤维素酶辅助酸法提取果胶的效果,比较了酸法及酶辅助提取果胶的得率及酯化度.结果表明;酸法提取果胶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4、温度90℃、pH 2.0、时间80 min,在此条件下果胶得率为1.74%,果胶的酯化度为65.1%.纤维素酶浓度选择0.3%、酶解时间90 min,酶解...  相似文献   

2.
以干菠萝皮渣为原料,运用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菠萝皮渣中的果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曲面试验,确定最优的提取工艺:超声波功率507 W、10 m L提取液中酶添加量为0.51 g,在此条件下果胶的提取率为2.584 3%。经过红外光谱分析,通过与标准样品图谱的比较证明,所提取的样品是果胶,其总半乳糖醛酸含量为68.57%,酯化度为47.99%,属于低酯果胶。  相似文献   

3.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酸法和酶法提取香蕉皮果胶的工艺条件,并对它们的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酸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pH 1.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90 min,果胶得率为16.57%;酶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纤维素酶用量0.4%、酶解pH 5.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0 min,果胶得率为17.47%;酶法明显优于酸法.  相似文献   

4.
以菠萝加工中的果皮为原料,探讨采用草酸铵作为提取溶剂和微波处理法提取菠萝皮中果胶的工艺条件,并测定其含量及计算提取率。通过对菠萝皮提取果胶所做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果胶提取条件为:草酸铵浓度0.8%,料液比1:80,p H6.0,微波火力20(160W),微波时间120s,菠萝皮中的果胶提取率达到6%。  相似文献   

5.
研究南瓜(Cucurbita moschata)皮果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Design设计方法 ,研究了纤维素酶浓度、p H、液固比、提取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南瓜皮果胶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浓度0.5%、p H 4.34、温度40℃、液固比24.63∶1(m L∶g),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得到果胶提取率为16.3%。  相似文献   

6.
以酿酒葡萄籽仁为原料,通过单因素法和正交设计法对葡萄籽仁蛋白质的菠萝蛋白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30条件下,各因素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次序为:pH酶解温度酶用量提取时间,最佳工艺参数:菠萝蛋白酶量为0.20g·mL-1、酶解温度45℃、酶解pH7.5、提取时间70min。在此最佳工艺下,蛋白提取率达93.6%。  相似文献   

7.
李开泉  陶华蕾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34(5):1049-1052,1057
为探讨迷迭香中三萜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纤维素酶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对迷迭香中三萜酸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酶解法提取迷迭香中三萜酸的最佳条件为:加酶量6.5 mg/g,酶解时间为2.5h,酶解温度45℃,体系pH值6.5.在此条件下,所得迷迭香中三萜酸干质量为4.58 g.纤维素酶能有效地破坏细胞壁,加速有效物质的释放,纤维素酶酶解条件温和,工艺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黄秋葵为原料,采用酸解盐析法提取其果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对无机酸类型、料液比、酸解pH值、酸解温度、加热酸解时间5个因素进行研究,先进行单因素确定,再通过L9(34)正交试验来确定pH值、酸解温度、酸解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影响果胶提取率的主次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黄秋葵果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院pH值为4,酸解温度为70℃,酸解时间为110 min,料液比为1:10,最优无机酸是硫酸,在此条件下,果胶的得率为29.10%。  相似文献   

9.
张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319-17321
[目的]优化黄秋葵果胶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微波辅助酸解法从黄秋葵中提取果胶,以果胶得率为指标,通过考察酸的类型、酸解pH、微波时间、料液比等影响因素,确定黄秋葵果胶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试验得出,微波辅助酸解法提取黄秋葵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酸解pH为3、微波时间5 min、料液比1∶20 g/ml,在此条件下黄秋葵果胶的提取率为13.89%。[结论]以微波辅助酸解法获得的黄秋葵果胶品质符合国家标准,果胶提取率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以柚子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果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料液比、pH值、超声时间以及酸解温度等对果胶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柚子皮果胶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柚子皮果胶提取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5、酸解温度80℃、pH值1.5、超声时间8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果胶得率为12.56%。超声波辅助提取柚子皮中果胶不仅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同时大大节约了提取时间,也提高了果胶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从菠萝皮中提取果胶,分别对草酸铵浓度、固液比、沉析pH值和提取温度等4个影响果胶提取率的因素进行考察。依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通过 R和 K 值的比较,确定沉析pH值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较大,并确定最佳试验条件:沉析pH值3.5,提取温度75℃,草酸铵浓度7g·L ^-1,固液比1∶30,果胶提取率可达到7.32%。红外分析结果显示,果胶在1051 cm^-1处的吸收峰证明有乙酰基的存在,1620 cm^-1、1749 cm -1处吸收峰的强弱对比表明菠萝皮提取果胶为低酯果胶。  相似文献   

12.
酸法水解提取西瓜皮中果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婉  高斌  李梦月  尹建香  郭彩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77-20579
[目的]获得西瓜皮中果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西瓜皮功能成分的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西瓜皮为原料,采取酸法水解,对果胶制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西瓜皮中果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西瓜皮中果胶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水解时间60 min,水解温度85℃,水解酸度(pH)为2.5,料液比1∶10,按照此条件进行3次提取,测得西瓜皮中果胶的平均产率为13.3%。[结论]研究提高了西瓜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对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和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臧晋  兰玉芳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7):137-138,142
以柑橘皮为原料,用酸水解法提取其中的果胶,通过重量法测定提取液中果胶的含量,研究不同因素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主要结论: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温度70℃、pH1.5、时间90 min,果胶提取率可达20.43%。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提取果胶的最佳试验条件,以柑桔皮为试验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果胶,结果表明:在纤维素酶溶液浓度为0.5%,浸提时间为45 min,浸提温度为45℃,浸提pH值为5.6的条件下,果胶的得率最大,果胶提取率达到36.56%.  相似文献   

15.
芦柑皮中果胶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环 《安徽农业科学》2012,(7):3982-3983,3991
[目的]研究从芦柑皮中提取果胶的最佳方法。[方法]以烘干的芦柑皮粉末为原料,采用酸水解乙醇沉淀法提取果胶,并应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pH 2.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70 min、料液比1∶30 g/ml,在此条件下果胶平均得率为16.60%,果胶纯度为87.6%,甲氧基果胶含量为76.8%。[结论]为芦柑皮的综合利用和我国果胶自主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柑橘皮提取果胶试验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楠  谈博雅  戴余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711-5712
[目的]探索提取果胶的最佳试验条件。[方法]以柑橘皮为试验原料,采用酸水解沉淀法提取粗果胶。[结果]在温度为85℃,柑橘皮:盐酸=18:,搅拌时间为45 min,pH=2.0,过滤后的酒精洗涤浓度为90%的条件下,粗果胶的得率最大。[结论]该研究所得到的最佳果胶提取条件可以为综合利用柑橘皮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赵广河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0):1553-1557
[目的]确定猴头菇氨基酸营养液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以猴头菇为原料的氨基酸强化食品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猴头菇营养液中的氨基酸总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氨基酸总量的酸性蛋白酶用量、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液料比等因素进行优化.[结果]影响猴头菇营养液中氨基酸总量的主次因素依次为:酸性蛋白酶用量>纤维素酶用量>液料比>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其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酸性蛋白酶用量1.00%,纤维素酶用量1.5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0 min,酶解pH 3.5,液料比25∶1.与热水浸提法相比,双酶法制备的猴头菇氨基酸营养液中氨基酸总量提高了73.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75.0%.[结论]以双酶法制备猴头菇氨基酸营养液是可行的,能有效提高营养液中的氨基酸总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18.
以菠萝皮为原料,利用醇提法提取活性物质,通过平板打孔法研究该提取物对常见的4种食品污染菌的抑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菠萝皮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黑曲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测试范围内,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40、100、200 g/L;对大肠杆菌、黑曲霉的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800、1000 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BC未在测试范围内;菠萝皮醇提取物对桔青霉则无抑制作用。通过比较介质pH对提取物稳定性的影响,发现菠萝皮醇提取物在酸性条件下有抑菌活性,在碱性条件下则无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正交法优化提取橘皮粗果胶试验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酸水解沉淀法提取橘皮粗果胶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浸提液固液比为1∶8、pH值为2.0、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30 min的条件下,粗果胶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利用亚临界芝麻饼粕中糖类和蛋白质,以可溶性糖质量浓度和产率为考察指标,选择最佳工具酶酶解芝麻饼粕中的糖类,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制备可溶性糖,随后利用碱提酸沉法从酶解后的芝麻饼粕中提取芝麻蛋白质。结果表明,酶解制备可溶性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α-淀粉酶与纤维素酶(酶活力之比为1∶1)组成的复合酶、酶解温度37.0℃、酶解时间2.5 h、pH值5.0、料液比5%、加酶量69.4 U/g,芝麻中可溶性糖产率达86.8%。在pH值10.5、温度45℃、料液比5.6%、酶解时间20 min的工艺条件下,对酶解后得到的芝麻饼粕沉淀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蛋白质,蛋白质的提取率为41.2%,纯度为86.5%。以上研究证实,酶解结合碱提酸沉可以实现芝麻饼粕中糖类与蛋白质的综合利用,为亚临界芝麻饼粕的综合开发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