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植物 DNA 的提取和纯化的方法,常依不同品种而异。本文以红麻为材料,用简便易行的相分配法,结合酶解,分子筛凝胶层析等方法,得到纯度较高的红麻DNA。经实验鉴定,其纯度及分子量等方面均符合做分子遗传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2.
CTAB法提取红麻总DNA技术优化与ISSR和SRAP扩增效果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红麻基因组总DNA的提取纯度,关系到新型分子标记ISSR、SRAP的PCR扩增效果。经反复实验,对CTAB法提取红麻总DNA技术进行了改进,即采集足量的红麻嫩叶、提取时加入β-巯基乙醇、提取过程中使用2.5%CTAB、最后用预冷的无水乙醇沉淀DNA。OD260,OD2踯比值检测结果为平均1.824,而且DNA得率也较高,证明用此法提取的DNA能完全满足ISSR和SRAP分析的要求和获得较理想的效果.本文还讨论了高庸量DNA提取应注意的有关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3.
红麻基因组总DNA的提取纯度,关系到新型分子标记ISSR、SRAP的PCR扩增效果。经反复实验,对CTAB法提取红麻总DNA技术进行了改进,即采集足量的红麻嫩叶、提取时加入β-巯基乙醇、提取过程中使用2.5%CTAB、最后用预冷的无水乙醇沉淀DNA。OD260/OD280比值检测结果为平均1.824,而且DNA得率也较高,证明用此法提取的DNA能完全满足ISSR和SRAP分析的要求和获得较理想的效果,本文还讨论了高质量DNA提取应注意的有关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4.
几种麻类作物及其近缘种植物总DNA的提取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Pich和 Schubert 1993年发展的SDS方法,经适当改进后,成功地从苎麻、红麻、黄麻、青麻四种麻类作物及其近缘种植物中提取了细胞总DNA,并对其得率、质量和纯度进行了鉴定。所得的DNA可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扩增和RAPD分子标记。本研究发展的这一快速、简便、适于麻类作物及其近缘种植物的总DNA提取方法,将有助于在DNA分子水平研究麻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红麻无刺新型品种金光1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外源DNA导入与辐射诱变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稀有无刺红麻突变体901,并通过杂交回交和轮回定向选择的遗传改良,选育出中偏迟熟红麻新品种金光1号,该品种1999—2000年参加全国红麻新品种区试鉴定,产量比对照红引135增产2.26%,表现纤维与种子产量高,茎杆无刺光滑,杆硬抗倒、易剥皮等特性,深受麻农的欢迎。金光一号的育成,不仅丰富了红麻的遗传资源,且在北方红麻生产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红麻种质资源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方法对红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6个引物对14份日本使用的红麻品种扩增出总共30条RAPD多态性条带。根据RAPD图谱模式可将红麻品种区分开来,区分范围从6份(用OPA-20引物扩增)到12份(用OPA-11引物扩增)的品种。用这30条多态性条带构建出的聚类分析树状图,将这14份红麻品种聚成源于印度、中国、越南的三大类。在随后进行的用四个引物对19份从美国引入的红麻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中,获得以35条多态性条带为基础的RAPD图谱并构建了树状图。结果认为这19份材料的大部分源于EI Salvador种系。起源相近或亲本来源相同的红麻品种资源随着时间、环境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农艺性状不断变异,但在DNA分子水平上的变异相对较小。根据红麻的农艺性状等很难判定品种的来源,而RAPD方法可区分鉴定品种以及明确品种资源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7.
红麻处于光合高峰期的成熟叶片中的次生物质含量很高,给DNA的提取造成很大的困难。CTAB法能有效去除多糖杂质,但普通CTAB法用于红麻的DNA提取效果很不理想,为使CTAB法能更好地用于红麻的DNA提取,我们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前处理除去大部分的杂质,减小了后续操作的难度。为了验证前处理是否会损失DNA,研究了液氮研磨对材料细胞的破碎程度问题,还讨论了DNA提取中的其它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一个全新的甜菜DNA提取方法,该方法较以往的甜菜DNA提取方法有所不同。它是利用鲜嫩的花蕾为试材,以略有改进的苯酚/氯仿抽提法提取DNA。利用冷冻研磨或者用玻璃棒直接捣碎试材,来提取DNA。该方法简单,易操作,DNA纯度较高,可以直接用于RAPD分析,实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改良CTAB法用于提取红麻成熟叶片高质量DNA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麻处于光合高峰期的成熟叶片中的次生物质含量很高,给DNA的提取造成很大的困难.CTAB法能有效去除多糖杂质,但普通CTAB法用于红麻的DNA提取效果很不理想,为使CTAB法能更好地用于红麻的DNA提取,我们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前处理除去大部分的杂质,减小了后续操作的难度.为了验证前处理是否会损失DNA,研究了液氮研磨对材料细胞的破碎程度问题,还讨论了DNA提取中的其它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油脂抽提、甲基化以及气相色谱等实验步骤实现对红麻的八个品种的种籽油的提取及含油率和脂肪酸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学分析和UPGMA聚类方法得出系统树,分析红麻品种间含油率和脂肪酸之间、各脂肪酸之间以及在品种之间的差异,得出各个品种间的遗传关系。认为红麻具有作为食用油资源的潜在价值,并探讨了优质种籽油红麻品种改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青麻成熟组织中酚类、黃酮类等次生代谢物较多,要从中提取出高纯度的DNA比较困难。本研究利用黄酮等次生代谢物未大量合成的青麻幼芽为材料,采用简化CTAB法提取青麻总DNA,可以获得高纯度、高产量的DNA。经实验鉴定,DNA纯度符合分子遗传实验要求。该方法快速、简便,也适于其它麻类作物总DNA提取。  相似文献   

12.
青麻成熟组织中酚类、黄酮类等次生代谢物较多,要从中提取出高纯度的DNA比较困难.本研究利用黄酮等次生代谢物未大量合成的青麻幼芽为材料,采用简化CTAB法提取青麻总DNA,可以获得高纯度、高产量的DNA.经实验鉴定,DNA纯度符合分子遗传实验要求.该方法快速、简便,也适于其它麻类作物总DNA提取.  相似文献   

13.
红麻种质资源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的 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随机扩增多态 DNA(RAPD) 方法对红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6个引物对14份日本使用的红麻品种扩增出总共 30条 RAPD多态性条带.根据 RAPD图谱模式可将红麻品种区分开来,区分范围从 6份(用 OPA- 20引物扩增 ) 到 12份(用 OPA- 11引物扩增 ) 的品种.用这 30条多态性条带构建出的聚类分析树状图,将这 14份红麻品种聚成源于印度、中国、越南的三大类.在随后进行的用四个引物对 19份从美国引入的红麻种质资源的 RAPD分析中,获得以 35条多态性条带为基础的 RAPD图谱并构建了树状图.结果认为这 19份材料的大部分源于 EI Salvador种系.起源相近或亲本来源相同的红麻品种资源随着时间、环境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农艺性状不断变异,但在 DNA分子水平上的变异相对较小.根据红麻的农艺性状等很难判定品种的来源,而 RAPD方法可区分鉴定品种以及明确品种资源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摸索和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了红麻的AFLP—银染实验体系,获得了清晰的红麻种质资源AFLP指纹图谱。通常不同品种的红麻种质资源在形态特征上差异很小,但AFLP—银染技术检测到不同来源和不同品种的在红麻种质资源中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这一技术对红麻种质资源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的检测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外源DNA导入与辐射诱变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稀有无刺红麻突变体901,并通过杂交回交和轮回定向选择的遗传改良,选育出中偏迟熟红麻新品种金光1号,该品种1999-2000年参加全国红麻新品种区试鉴定,产量比对照红引135增产2.26%,表现纤维与种子产量高,茎杆无刺光滑,杆硬抗倒、易剥皮等特性,深受麻农的欢迎.金光一号的育成,不仅丰富了红麻的遗传资源,且在北方红麻生产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黄红麻脱胶工艺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黄红麻纤维的化学脱胶工艺作了初步的探索,实验结果表明,脱胶后的黄红麻纤维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为精细化黄红麻产品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红麻化学杀雄杂交制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9~1985年研制出一套较为系统的红麻杂优化学杀雄制种技术。试验表明:用二氯丙酸钠(CH3CCl2COONa)多次杀雄和人工授粉的方法,雄蕊败育率为95%左右,杂种纯度在90%以上,每亩可制杂交种籽50~100多公斤。生产上种一亩杂交麻可增产原麻100公斤左右,增加收入约为制种成本费的14~5倍,经济效益显著。此为红麻杂种优势利用找到了一各经济有效的制种途径。  相似文献   

18.
比较了橡胶林土壤微生物CTAB-SDS提取法和SDS提取法的效果。结果表明,2种提取方法均获得约 23.1kb的DNA片段,2种提取方法在颜色、提取量和纯度上存在较大差异。CTAB-SDS提取法提取DNA的纯度较好,不需要纯化可以直接用于PCR扩增、酶切等后续操作;SDS提取法提取的纯度低,不能直接用于PCR扩增。2种方法都适合橡胶林土壤DNA的提取,如果要求获得纯度高的DNA,CTAB-SDS提取法是最佳选择。橡胶林土壤微生物DNA的提取,推荐使用CTAB-SDS提取法。  相似文献   

19.
红麻是一种能生产多种纸产品的非木材造纸原料之一。我们发现全杆及韧皮红麻硫酸盐浆分别相当于阔叶木和针叶木硫酸盐浆。本实验的全杆红麻分剐用两种白腐菌Ceriporiopsis subvermispora及Phlebia subserialis,红麻韧皮则只用P.subserialis处理。其纸浆的漂白性能分别用DED,DEDED及DEDP等漂白方法检验与评价。结果发现,真菌处理的全杆红麻生物硫酸盐浆的物理性能与对照相近;韧皮硫酸盐浆(真菌处理与否)则比全杆浆的撕裂指数显著提高。DED三段漂白或DEDP四段漂白时,真菌处理者白度较对照增加8%,红麻全杆浆及韧皮浆的白度范围86.88%,而对照只有78.8l%,当Kappa值17-22时,全杆红麻浆的制浆得率为42-44%,而当kappa值为12-14时,韧皮浆得率为50-52%。这意味着红麻浆漂白时需要的漂白剂比针叶木的低得多。红麻浆,特剐是韧皮浆的机械性能与针叶木浆接近,但比阔叶木浆好得多。  相似文献   

20.
采用改良的CTAB方法提取龙柚新鲜叶片的总DNA,在提取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处理液进行预处理,提得的DNA产量高,纯度好,降解少,可用于PCR扩增,能满足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要求。同时,尝试用饱和NaCl-CTAB保存液来保存新鲜叶片,并对分别保存7天、14天、21天、28天的叶片进行总DNA提取,实验结果表明:保存7天的叶片总DNA提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