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究苦参碱灌胃和腹腔注射不同给药途径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组(NCip)、生理盐水灌胃组(NCig)、苦参碱腹腔注射组(MTip)及苦参碱灌胃组(MTig),连续给药5d后,收集各组粪便,进行小鼠肠道微生物α多样性指数分析和β多样性分析,利用LEfSe和Metastats分析不同组间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表明:灌胃和腹腔注射苦参碱的不同给药方式对小鼠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指数及β多样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LEfSe分析发现,与灌胃苦参碱相比,腹腔注射苦参碱组的小鼠肠道有益菌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调节机体代谢的另枝菌属(Alistipes)丰度显著增加(P0.05);Metastats分析发现,与灌胃苦参碱相比,苦参碱腹腔注射组的小鼠肠道与结肠炎相关的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Eubacterium]_fissicatena_group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不同给药途径会引起肠道菌群的差异,相比于灌胃给予苦参碱,通过腹腔注射给予苦参碱更有利于优化肠道菌群的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miR-146a作为抑炎因子,仍然不清楚其是否参与宿主与微生物间的互作,进而影响肠道稳态,因此本文旨在研究miR-146a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以肠道miR-146a特异性敲除小鼠(CKO鼠)及对照小鼠(Flox鼠)为研究对象,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检测2组空肠段的微生物菌群分布。【结果】测序共获得1 134个用于物种分类的OTUs,包括37门、80纲、161目、198科、261属、117种的细菌;Flox组和CKO组小鼠的空肠微生物中共有46个相同的OTUs;各组肠道微生物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是优势菌门;2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整体相似,但CKO组梭状芽孢杆菌纲Clostridia的平均相对丰度高于Flox组(P=0.067),毛螺菌目Lachnospirales平均相对丰度显著高于Flox组(P<0.05),其他层级组成无显著差异。【结论】miR-146a敲除可改变宿主肠道梭状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鲍内脏活性物质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从鲍内脏中制备多肽并灌胃小鼠,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小鼠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结果]门水平上,小鼠肠道微生物最优势菌群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占总序列的69.10%;其次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分别占总序列的23.50%和5.00%,变形菌门又以δ-变形菌纲居多。属水平上,最优势类群为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的一个未知分类属,占30.33%;其次为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分别占12.47%和9.80%。灌胃鲍内脏多肽后,小鼠肠道中丰度前30位的菌属中有4个属的丰度上调,其中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的丰度显著上调。丰度下调的属有7个,其中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一个未分类属和厌氧支原体属(Anaeroplasma)丰度显著下调。[结论]灌胃鲍内脏多肽后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呈增加的趋势,且在小鼠肠道中检测到一些与宿主健康相关的差异细菌类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日粮添加不同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异构体对小鼠体脂、能量代谢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用普通日粮(对照组)、普通日粮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顺9,反11-共轭亚油酸(c9,t11-CLA)和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t10, c12-CLA)饲喂小鼠12周,检测小鼠脂肪含量、能量代谢和肠道微生物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9, t11-CLA和t10, c12-CLA组小鼠体质量分别降低了22.79%和25.04%;脂肪含量分别降低了57.98%和59.41%;小鼠皮下脂肪、附睾白色脂肪以及褐色脂肪含量也显著降低。c9, t11-CLA和t10, c12-CLA均显著提高小鼠耗氧量和产热量,其中,t10, c12-CLA显著降低小鼠夜间的呼吸交换率。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3组小鼠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c9, t11-CLA和t10, c12-CLA组小鼠肠道中与机体代谢相关的菌群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t10, c12-CLA能促进与脂质代谢相关的菌群丰度上调。在门水平,c9, t11-CLA和t10...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红茶水提物对小鼠肥胖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根据体重相近原则,将实验小鼠分为对照组(CK)、高脂模型组(HFD)、高脂+2.5%红茶水提物(R2.5)、高脂+5%红茶水提物(R5)、高脂+10%红茶水提物(R10)5组,每组6只,喂养56 d.测定小鼠基础指标和血清指标,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小鼠肠道微生物菌属相对丰度变化.[结果]不同剂量红茶水提物处理小鼠的体重、体脂率、皮下脂肪率均降低,血清中TG、TC、LDL-C含量降低,且R5处理的效果显著,加大剂量仍能取得相同效果.红茶水提物处理后,小鼠的皮下脂肪率和肝重变化不明显.LefSe分析结果显示,肥胖模型小鼠Akkermansia菌属丰度低于CK,且有害菌Bilophila丰度增加.结合3组小鼠肠道微生物分析,显示Parabacteroide菌属相对丰度随着红茶提取物剂量的上升逐渐下降,Prevotellaceae菌属相对丰度随着红茶水提物剂量的上升而上升.R5组小鼠的Akkermansia菌属相对丰度显著提高,随着红茶水提物剂量的提升,Akkermansia菌属相对丰度没有显著变化.[结论]红茶水提物可以有效缓解小鼠肥胖,能显著影响小鼠肠道中Parabacteroide、Prevotellaceae、Akkermansia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选取3周龄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及黄芩黄酮低剂量组(HQHTL)、中剂量组(HQHTM)、高剂量组(HQHTH),对照组每天用0.9%氯化钠溶液灌胃,黄芩黄酮组每天分别用25、50、100 mg/kg的黄芩黄酮溶液灌胃,灌胃28 d后测定小鼠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盲肠的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结果表明:与CON相比,用黄芩黄酮灌胃显著(P<0.05)提高了小鼠的平均日增质量;小鼠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丙二醛水平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HQHTM和HQHTH小鼠的盲肠微生物Sobs和Bootstrap指数显著(P<0.05)下降,Chao和Ace指数极显著(P<0.01)下降;HQHTM和HQHTH小鼠的盲肠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相对丰度显著(P<0.05)上升,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相对丰度极显著(P<0.01)上升,HQHTH小鼠的盲肠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o...  相似文献   

7.
白头翁复方对腹泻小鼠肠道粘膜乳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白头翁复方对腹泻小鼠肠道粘膜乳糖酶活性的影响,取体重相近BALB/c小鼠180只,随机分预防组、治疗组、自愈组和对照组,每组45只,本试验采用Dahlqvist的方法测定各组小鼠前、中、后段肠道粘膜乳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预防组和治疗组乳糖酶的活性显著高于自愈组(P0.01),预防组和治疗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白头翁复方能够显著增强腹泻小鼠肠道粘膜上乳糖酶的活性,表明白头翁复方治疗腹泻的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乳糖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干酪乳杆菌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结肠炎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及对结肠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分为对照组、DSS组、干酪乳杆菌组和干酪乳杆菌预防组,通过旷场试验比较各组小鼠行为学差异;统计并比较不同组小鼠体重、结肠长度、肠道上皮、炎性浸润、粪便潜血等的变化;HE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肠道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1)干酪乳杆菌预防组小鼠在旷场箱中活动的距离及在中央区域停留的时间显著增加(P<0.05);2)与DSS组相比,干酪乳杆菌预防组结肠长度、小鼠体重显著增加,组织学评分和疾病活跃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肠肠道结构更加完整。综上,干酪乳杆菌可减轻小鼠焦虑样行为,缓解DSS对小鼠结肠的损伤,发挥对急性肠炎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德昂酸茶对高脂饮食小鼠的抗肥胖作用,按体重分别以德昂酸茶1.0 (低)、2.0 (中)、3.0 (高) g·kg~(-1)剂量对高脂饮食小鼠干预12周后,采集粪便,利用16S rDNA测序对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德昂酸茶干预后,可显著提高高脂饮食小鼠肠道菌群的物种丰度和多样性;高脂饮食小鼠肠道优势菌群厚壁菌门丰度下降,拟杆菌门丰度提高;双歧杆菌属在各组中比例增加,空白对照组和酸茶低剂量组比例相近;另枝菌属在高脂对照组中含量较高(2.24%),但在酸茶组中,随着灌胃剂量的升高呈递减趋势。高脂对照组与其余各组肠道菌群的主成分区分明显,酸茶组菌群组成结构发生偏移。这一研究提示德昂酸茶可维持高脂饮食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平衡,降低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值,对减肥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阿魏酸对抗生素应激小鼠的血清抗氧化性及其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为阿魏酸微生态制剂研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抗生素组、抗生素+阿魏酸组,通过各种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的生化和氧化相关酶类指标,并利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其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果】阿魏酸使小鼠的T-SOD和GSH-PX活性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0.50%和26.27%,并使小鼠的总抗氧化能力比抗生素组提高56.36%,同时通过NOS基因下调信号分子促进肠道消化。抗生素导致小鼠肠道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显著下降,阿魏酸对该现象无显著干预,但阿魏酸组和抗生素组小鼠分别有215、259个独有的操作分类单元,可见阿魏酸对肠道群落组成造成了显著影响。阿魏酸通过上调壁厚菌门与变形菌门在门水平上的丰度比,并通过促进梭菌属、芽胞八叠球菌属和变形杆菌属等增殖,防止条件致病菌肠球菌属过度繁殖,改善了肠道的群落组成。【结论】阿魏酸能够提高小鼠血清的抗氧化能力,改变肠道群落结构,通过多方面改善抗生素对小鼠肠道的代谢和炎症反应产生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13.
黑蜂蜂胶免疫活性和体内抗肿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东北黑蜂蜂胶醇提取物对昆明鼠免疫活性的影响和肿瘤抑制率。[方法]通过动物体内试验,制备H22模型小鼠,计算黑蜂蜂胶提取物肿瘤抑制率,测定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的吞噬指数。[结果]东北黑蜂蜂胶醇提取物各组的吞噬指数、瘤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东北黑蜂蜂胶醇提取物能够提高H22小鼠的免疫活性,对肿瘤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东北黑蜂蜂胶的乙醇提取物抗肿瘤作用显著。[结论]该研究为蜂产品进一步走向医疗领域特别是治疗癌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蕹菜(Ipomoeae aquaticae Forsk),又名竹叶菜、空心菜,为一年生湿生蔓状草本植物.水上栽培蕹菜,气温达到15 ℃即可茂盛生长,无需人工管理,15 d左右即可收割一茬[1].蕹菜根系发达,其表面所附着的生物膜分泌大量的酶,能加速水体中大分子污染物的降解,使水质得到净化.因而,水培蕹菜不仅可增加经济收入,而且还是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手段之一[2].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ous)、酵母(Yeast)、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黑曲霉(Aspergillums niger)、灰绿青霉(Penicillium glaucum)为供试菌,测定树莓(Rubus chingii Hu)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树莓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具有比较显著的抑菌效果;在一定温度及pH范围内,其抑菌率与时间呈正相关;而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其抑菌率与乙醇提取物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朱秀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567+7571-7567,7571
介绍了苔藓植物的多种药理活性,如抗菌、抗癌、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相似文献   

17.
作业分析旨在寻求改进机会,提高产出价值,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本文试以ABM的流程观为依据,讨论了作业分析的实施要点,为企业提供一点作业分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Withdrawal and subsequent restoration of deoxyriboside to a deoxyriboside-requiring mutant leads to synchronous cell division. There is a time lag between restoration and the first synchronous division; during this time the amount of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per cell increases in stepwise fashion, and tnass per cell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ime. The onset of cell division is heralded by cessation of DNA synthesis and an abrupt increase in rate of mass synthesis.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土壤和动物肠道分泌物中筛选具有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且具有抑菌作用的肠道益生微生物,为开发可供人类或动物直接使用和喂食的活菌制剂提供技术基础。[方法]通过酪素培养基、淀粉培养基和纤维素培养基分别筛选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菌株,通过琼脂扩散法测定活性菌株的抑菌活性,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后进行紫外诱变,测定比较正变菌株的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活性及抑菌效果,通过10次传代培养分析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诱变复筛得到1株高酶活,高抑菌的芽孢杆菌菌株,其摇瓶发酵液中蛋白酶活、纤维素酶活和淀粉酶活分别为39.100、0.093和1.353 U/ml,比原有菌株分别提高4.08%、7.90%和67.00%,以滤纸片法测得抑菌效果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1.03 c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0.85 cm,抑菌效果也明显增强。[结论]分离得到的菌株酶活性、抑菌活性均较高,遗传稳定性较好,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绿地土壤微生物活性特征,应用荧光素比色法和碱液吸收滴定法,对郑州市不同绿地的FDA(荧光素二乙酸酯)水解酶活性及微生物呼吸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绿地表层土壤FDA水解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人工林地>人工草灌地>行道绿地(文化路)>行道绿地(诚信路)>隔离带绿地>人工草坪>人工灌木地>花卉绿地;人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