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超家族中,小鼠肝脏的细胞色素P4502A5(cytochrome P4502A5,CYP2A5)可被结构不相关的肝毒性化合物诱导,在肝炎和肝毒性过程中发挥独特的增量调节作用。研究CYP2A5的基因表达调控、催化、诱导或抑制机制及其在化学异物代谢中的作用对于指导人类临床合理用药、预防癌症发生、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CYP2A5的特性、影响因素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探究连翘提取物(FSE)预防性干预对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作用机制。采用半仿生-生物酶法提取连翘有效成分,使用APAP构建小鼠肝损伤模型。随机将60只雌性昆明小鼠分入正常对照(NC)组、APAP肝损伤模型(LD)组、连翘提取物(FSE)对照组、连翘提取物高剂量(HFSE+LD)组、连翘提取物中剂量(MFSE+LD)组和连翘提取物低剂量(LFSE+LD)组,每组10只。HFSE+LD组、MFSE+LD组、LFSE+LD组分别按每天200、100、50 μg/g灌胃给予连翘提取物,NC组和LD组分别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天2次,连续给药6 d。预防性给药3 d后,腹腔注射APAP,每天1次。末次给药12 h后,试验小鼠眼球采血并快速取出肝脏,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评价肝损伤程度;检测肝脏匀浆液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水平,以评价肝脏氧化应激程度;制作肝脏病理切片,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观察肝脏病理变化;采用探针药物法测定肝脏线粒体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线粒体CYP2E1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脏CYP2E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NC组相比,LD组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肝脏SOD活性、GSH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MDA、H2O2含量,CYP2E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成功构建小鼠肝损伤模型。200、100和50 μg/g的连翘提取物可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P<0.05),显著提高肝脏中SOD活性(P<0.05);200、100 μg/g连翘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肝脏中GSH水平(P<0.05),显著降低肝脏中MDA、H2O2水平及CYP2E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P<0.05)。以上结果表明,连翘提取物可减轻APAP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程度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潜在作用机制可能与所含活性物质的抗氧化作用以及对CYP2E1酶活性和表达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建立测定双峰驼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选用Supelco Discovery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48 nm,采用甲醇直接沉淀蛋白方法处理血浆样品。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的保留时间为6.5 min,分离度良好,无血浆杂峰干扰,且在0.08~10.24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7,n=8),检测限为0.10 μ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7.0%,绝对回收率为80.39%~93.56%,相对回收率为94.66%~104.73%。因此,本试验所建立的RP-HPLC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适用于检测双峰驼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为后续的借助特异性探针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研究双峰驼CYP1A酶的体内活性提供了可靠而准确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作为黄曲霉主要的代谢产物之一,进入动物体内后主要影响动物的抗氧化系统和免疫系统,是霉菌毒素中主要的致病致癌物质。AFB1代谢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中,肝微粒体中的细胞色素酶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s)是动物体内参与多种药物及毒物代谢的主要酶类。细胞色素酶P3A4(cytochrome P3A4,CYP3A4)是CYP450s的同工酶,主要参与肝脏内AFB1的代谢。进入动物机体内的AFB1经CYP3A4代谢的产物一部分与DNA、RNA结合产生致毒效应;另一部分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等作用下进入血液和尿液,发生解毒效应。在饲料中添加抗氧化剂对于缓解AFB1的毒性有良好效果。饲料中添加一些天然物质或化学成分可以适当抑制肝脏内CYP3A4的活性,对于研究AFB1对机体的损伤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为开发新的饲料添加剂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徐银桂 《畜牧与兽医》2012,44(3):101-102
<正>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口服吸收迅速,0.5~2 h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蛋白结合率25%~50%。90%~95%在肝脏代谢,主要以与葡萄糖醛酸化合物结合的形式从肾脏排泄,其余部分与硫酸盐、谷胱甘肽结合后,失去毒性。猫由于体内缺乏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我国宠物诊疗中犬、猫误服人用药中毒现象屡见不鲜,这是由于动物主人对药物理化性质的不了解导致的.犬猫服用人用感冒药中毒常见于临床,人用感冒药如扑热息痛、白加黑、感康、感叹号、康必得等,其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对乙酰氨基酚是常用的感冒治疗用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口服吸收迅速,但犬猫对对乙酰氨基酚非常敏感,较低剂量就可能导致中毒.笔者在动物诊疗过程中发现一例比熊犬因误服对乙酰氨基酚药物引起的犬中毒病的病例,现将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1发病机理 对乙酰氨基酚经胃肠道吸收迅速,与葡萄糖醛酸化合物、硫酸盐、谷胱甘肽结合后,失去毒性;由于犬猫体内缺乏葡萄糖醛酸化合物,且在犬猫体内硫酸盐与对乙酰氨基酚结合能力都比较低,因此临床上一旦使用过量,极易导致中毒.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非甾体抗炎药托芬那酸的药理毒理研究资料,为托芬那酸的临床应用等提供参考。与其他的非甾体抗炎药类似,托芬那酸具有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减少花生四烯酸(AA)向炎症介质前列腺素(PGs)转化而起到消炎镇痛作用。托芬那酸在动物体内吸收迅速,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中,代谢速度相对较快。在安全药理、急慢性毒性、致突变及生殖毒性方面,没有严重的特异性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大豆黄酮(Daidzein)属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具有弱雌激素样活性,是一类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研究表明,大豆黄酮有促进动物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动物泌乳、调节动物繁殖等生理作用。大豆黄酮具有剂量小,见效快、毒性低、花费低等优点,可有效克服抗生素和人工合成饲料添加剂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内毒素血症山羊血流变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管活性物质在山羊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12只山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内毒素诱发山羊微循环障碍,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于发病后3、6、12、24h,分别测定两组山羊血液流变学指标和3种血管活性物质变化。结果表明,内毒素发病山羊全血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下降;血浆血栓素(TXB2)、前列环素(6-keto-PGF1α)及心钠素(ANP)的含量,与对照组相同时点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但TXB2/6-keto-PGF1α比值失衡。提示血液流变学和3种血管活性物质的异学肪其相互影响,是参与山羊内毒性微循环障碍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饲料抗营养因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们对食品和饲料中抗营养作用物质的深入认识和研究,迄今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植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许多对动物生长和健康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如果对动物主要产生毒性作用,称之为毒素;如果对动物主要产生抗营养作用,则称之为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factors—简称ANFs)。抗营养因子可定义为“植物代谢产生的并以不同机制对动物产生抗营养作用的物质”。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动物的健康水平。抗营养因子和毒素之间没有特别明确的界限,有些抗营养因子表现一些毒性作…  相似文献   

11.
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s)是在诱导条件下。动物免疫防御系统产生的一类对抗外源性病原体致病作用的防御性肽类活性物质。抗菌肽是生物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杀灭病菌、保护机体的作用,原核生物、植物、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都可以产生由基因编码、核糖体合成的抗菌肽。抗菌肽具有高效、广谱抗微生物活性,如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均存在较强的杀伤作用,抗病毒活性,杀真菌、原虫,破坏癌细胞膜从而杀灭癌细胞,影响精子的呼吸因而具有杀精活性等。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汤阴北艾精油对CYP450酶各亚型活性和表达的影响。采用水蒸馏提取法提取北艾精油,通过GC-MS检测北艾精油成分。为研究北艾精油对CYP450酶活性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和北艾精油组(EO),分别灌胃0.1%吐温-80 100 μL/g和0.1%吐温-80稀释的北艾精油(5%)100 μg/g,灌胃后给予20 μg/g各探针药物,采用鸡尾酒探针法分别对给药后5、10、20、30 min及1、2、3、6、12、24、36、48 h血浆中3种探针底物的浓度进行检测,考察北艾精油对CYP1A2、CYP2E1和CYP2D6酶活性的影响;为探究北艾精油对CYP450酶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北艾精油组,分别灌胃0.1%吐温-80 100 μL/g和0.1%吐温-80稀释的北艾精油(5%)100 μg/g,连续灌胃3日,每日2次,末次给药24 h后提取总mRNA及肝微粒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CYP1A2、CYP2E1和CYP2D6 mRNA和蛋白表达含量。结果表明:①北艾精油主要成分为Eucalyptol;3-Cyclohexen-1-ol,4-methyl-1-(1-methylethyl)-3;(+)-2-Carene,4-.alpha.-isopropenyl-2;m-Mentha-4,8-diene,(1S,3S)-(+)-;Benzoic acid,2,4,6-trimethyl-2,4,6-trimethylphenyl ester。②对血液中非那西汀(CYP1A2底物)、右美沙芬(CYP2D6底物)和氯唑沙宗(CYP2E1底物)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可知,北艾精油具有抑制CYP2D6和CYP2E1酶活性的作用,而对CYP1A2酶活性无显著作用。③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结果表明,北艾精油可显著抑制CYP2E1和CYP2D6酶的表达。综上,北艾精油对CYP2E1和CYP2D6酶活性和表达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艾草精油不能同时与以CYP2D6和CYP2E1为主要代谢酶的药物同食。该研究结果可为北艾精油的合理用药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双峰驼之所以受大家瞩目是因为其拥有着与众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其在干旱、高温、荒漠草原等极端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仍可保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在摄入比其他家畜高达8倍之多的盐碱情况下仍不患盐敏感性高血压。双峰驼的这些特点与其CYP酶系特殊性有一定的关系,因CYP酶系可参与机体多种内源性物质和外源性物质代谢过程,调节血管活性、调节炎症和应激反应等。论文结合新近的研究结果和相关文献,对双峰驼CYP酶系中CYP1A、CYP2C、CYP2D、CYP2J和CYP3A等在肝脏微粒体中含量较高,而且对动物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代谢发挥关键作用的重点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半胱胺(cysteamine,CS)又称β-巯基乙胺,相当于半胱氨酸的脱羧产物,是辅酶A分子的组成部分,是动物体内的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内源CS在动物体内主要产生于半胱氨酸的代谢,含量很低。添加外源CS能特异性地迅速降低动物体内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的免疫活性与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5.
饲料抗氧化剂作用机理及其活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内的脂类化眢物在储存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氧化反应,造成饲料的感光性质下降、营养价值降低、储存期缩短和适口性下降。氧化严重的可以导致饲料酸败、蛋白质破坏和色素氧化。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毒性,对畜禽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常常给饲料行业和畜禽养殖业带来较大的损失。抗氧化剂(Antioxidant)是一类能够有效阻止或者延缓脂类化合物自动氧化的物质,是指在相对可氧化底物(糖类、脂质、DNA或蛋白质等)浓度更低的情况下,能有效地延缓或阻止底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Halliwell,1990),是饲料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添加剂。但目前对抗氧化剂作用机理及其活性评价方法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就饲料用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及其活性的评价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胡兵  刘军  李惠  陈爱敬 《饲料工业》2006,27(20):13-15
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具有“扶正固本,补中益气”的功效。Keith等(2003)报道,黄芪能提高机体免疫活性。黄芪含有多糖、蛋白质、生物碱、氨基酸、黄酮类、甙类、微量元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中多糖的免疫活性尤为突出。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是葡萄糖和阿拉伯糖的多聚糖,是黄芪中含量最多、免疫活性较强的一类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和抗病毒作用,并且毒性较低。因此,黄芪及其多糖提取物作为一种新型免疫增强剂将在动物养殖中得到广泛府用。  相似文献   

17.
CYP3A亚酶参与45%~60%常用药物的生物转化,在机体处置外源性物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讨双峰驼肝脏CYP3A亚酶活性,采用改进的钙离子沉淀法制备肝微粒悬液,并借助生物化学方法对双峰驼CYP3A亚酶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钙离子沉淀法制备的双峰驼肝微粒体蛋白含量为(1.541±0.264)mg/mL,CYP总酶含量为(0.412±0.063)nmol/mg,红霉素-N-脱甲基酶的活性为(1.159±0.001)nmol/(mg·min)。以上研究结果为今后借助探针药物检测双峰驼CYP3A亚酶的体外代谢活性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动物保健》2012,(12):84-84
突尼斯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大蒜水提取物(AEA)对由氧化应激介导的玉米赤霉烯酮(ZEN)中毒的保护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AEA对ZEN引起的细胞毒性、活性氧(ROS)产生以及培养Vero细胞中DNA片段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ZEN可以引起由氧化应激机理介导的多种毒性作用和显着改变。  相似文献   

19.
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3种细胞色素P450(CYP450)亚型酶( CYP1A2、CYP2C9、CYP3A4)活性的Cocktail探针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为相关肝药酶代谢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分别取非那西丁,咪达唑仑和甲苯磺丁脲三种探针药物,制成混合探针溶液,用一种提取溶剂系统对3种探针药物同时提取,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该3种探针药物的血药浓度,并对其进行专属性,线性范围及检测限,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的验证。色谱条件选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50 mM磷酸盐缓冲对(45:55;pH3.2);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5 ℃。结果:非那西丁,咪达唑仑,甲苯磺丁脲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10.0 μg/mL(r=0.9993),0.05~5.0 μg/mL(r=0.9999),0.10~50.0 μg/mL(r=0.9991);方法回收率分别为79.28 %~87.91 %,76.43 %~85.36 %,82.79 %~90.61 %。该HPLC检测方法快捷,准确,灵敏度高,可以在同一次试验中,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3种CYP450亚酶探针药物(非那西丁,甲苯磺丁脲,咪达唑仑)的浓度,各探针药物的吸收峰分离完全,无干扰,可用于开展某些受试药物对大鼠CYP450的3个主要亚型酶(CYP1A2,CYP2C9,CYP3A4)调控作用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铬的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铬(Cr)是人和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时也会因摄入过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毒性作用。作者主要就铬的毒性机理、中毒后临床异常表现及对机体的毒性表现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