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掌握徐州市部分地区羊消化道寄生虫流行病学情况,于2020年8—10月采集了该地区部分屠宰场、养羊场、羊养殖户的羊只新鲜粪便。粪检结果显示:所有试验羊的寄生虫感染率为68.4%,感染率最高的是线虫(55.1%),其次为球虫(34.7%),最低的是绦虫(13.3%)。消化道寄生虫感染强度为437~552个/g,多数是混合感染。本文根据感染情况,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草原放牧条件下绵羊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采用麦克马斯特氏法(Mc Master's method)对100只草原放牧绵羊(乌珠穆沁羊20只,昭乌达肉羊80只)粪便进行了虫卵检测计数及感染种类鉴定。结果显示,线虫总感染率为58%,线虫平均感染强度为544.83,每克粪便样品中的虫卵数(EPG)最高达5 800;乌珠穆沁羊线虫感染率为75%,昭乌达肉羊线虫感染率为53.75%,成年公羊、成年母羊和羔羊的线虫感染率分别为72.73%、56.79%和50%。球虫总感染率为15%,球虫平均感染强度为586.67卵囊数(OPG)最高达3 000;乌珠穆沁羊球虫感染率为35%,昭乌达肉羊球虫感染率为10%,成年公羊、成年母羊和羔羊的球虫感染率分别为18.18%、14.81%和12.5%。研究结果表明,在草原放牧条件下,乌珠穆沁羊线虫和球虫的感染率、平均感染强度和高感染率均高于昭乌达肉羊,线虫和球虫的平均感染强度和感染率均表现为公羊>母羊>羔羊,总体线虫的感染率高于球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球虫是绵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能引起绵羊下痢、消瘦、贫血、发育不良,甚至死亡,尤其对羔羊危害较大。鉴于新疆南疆对绵羊球虫病的调查较少,作者等在库车县羊屠宰场随机从直肠采集350份本地羊粪便,采用麦克马斯特氏法测定球虫的感染强度,用饱和盐水离心沉淀法分离粪便中的球虫卵囊,孢子化后依据形态进行种类鉴定。结果显示:总感染率100%,感染强度每克20~258 600个;轻度感染羊占25.7%(90/350),中度感染羊占65.7%(230/350),重度感染羊占8.6%(2/350);该调查共鉴定出5种球虫,分别是苍白艾美尔球虫(Eimeria pallida)、浮氏艾美尔球虫(E.faurei)、小艾美尔球虫(E.parva)、绵羊艾美尔球虫(E.ovinoidalis)、错乱艾美尔球虫(E.intricata)。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伊犁周边地区羊球虫感染动态,笔者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和新麦克马斯特氏法(EPG),对伊犁周边地区部分羊场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感染动态调查。结果显示,羊球虫3月平均感染率为75%,4月平均感染率为55%,5月平均感染率为37%。羊感染的球虫种类主要有小型艾美耳球虫(E.parva)、苍白艾美耳球虫(E.pallida)、雅氏艾美耳球虫(E.ninaekohlyakimovae)、错乱艾美耳球虫(E.intricata)4种。调查表明,伊犁周边地区羊的球虫平均感染率为55.66%,最高感染强度为9500个/g粪(EPG)。  相似文献   

5.
对广州某大型奶牛场球虫病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场奶牛球虫平均感染率为35.41%,其中以青年牛感染率最高(55.88%),其次是犊牛(36.09%),成母牛最低(13.24%);所有呈阳性的成母牛感染强度均为“ ”,约5%的阳性青年牛和犊牛感染强度为“ ”或“ ”;感染虫种主要有三种艾美耳属球虫,分别为牛艾美耳球虫(21.18%)、椭圆艾美耳球虫(11.76%)和邱氏艾美耳球虫(2.35%);夏季感染率略高于其他季节,在年份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了摸清神木县奶牛球虫感染情况,制定更好的奶牛球虫病防治对策,采用粪便漂浮法、斯陶尔法和卵囊培养法对榆林市神木县某奶牛场49头奶牛的球虫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各虫种进行鉴定。结果发现8种艾美尔球虫(Eimeria),即牛艾美尔球虫(E.bovis)、加拿大艾美尔球虫(E.canadensis)、邱氏艾美尔球虫(E.zuernii)、亚球艾美尔球虫(E.subspherica)、奥博艾美尔球虫(E.auburnensis)、柱状艾美尔球虫(E.cylindrica)、椭圆艾美尔球虫(E.ellips)、阿拉巴艾美尔球虫(E.alabamensis),其中加拿大艾美尔球虫和椭圆艾美尔球虫为该奶牛场的优势种,总感染率为51.02%,犊牛感染率为57.14%,青年牛感染率为64.29%,成年牛感染率为38.10%。平均感染强度为275个/g粪便,其中犊牛感染强度为433.33个/g粪便,青年牛感染强度为300个/g粪便,成年牛感染强度为183.33个/g粪便。  相似文献   

7.
<正>羊球虫病是养羊业中的一种常见消化道寄生虫病,其有一定的致死率,山羊、绵羊,成年羊、羔羊均可发病。病羊体重下降,生产性能降低,易贫血、下痢等。1流行病学1.1病原导致羊球虫病的病原为多种致病性球虫,已知感染山羊和绵羊的球虫分别有15、14种,包括顶复亚门、球虫亚纲、真球虫目、巴库艾美耳、艾美耳亚目、雅氏艾美耳球虫等多种球虫。  相似文献   

8.
绵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河南省绵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应用寄生虫常规检测方法对5个规模化养羊场共1265份粪样进行了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共检出虫卵和卵囊5类,其中原虫2类(球虫、隐孢子虫)、线虫2类(类圆线虫、鞭虫)、绦虫1类。本次调查中共发现1178份粪便样品为寄生虫阳性,寄生虫总感染率为93.12%(1178/1265),5个绵羊场的隐孢子虫平均感染率为3.10%,球虫平均感染率为88.94%,鞭虫平均感染率为10.83%,类圆线虫平均感染率为59.11%,绦虫平均感染率为43.96%。本次调查发现绵羊寄生虫混合感染现象比较严重,其中球虫、绦虫和类圆线虫混合感染的比例达到60.10%;绵羊寄生虫感染率呈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上海市郊家鸭球虫感染状况,于2008年9~10月,从上海市郊10个鸭场采集了457份粪样,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球虫卵囊,并将球虫卵囊置于2.5%重铬酸钾溶液中培养至孢子化,根据形态与结构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发现,10个鸭场的球虫阳性率为100%,总感染率为61%(278/457).按不同月龄统计,3月龄以内感染率为100%,6,3~6月龄感染率为82%,6~9月龄感染率为70%,9~12月龄感染率为47%,12月龄以上感染率为54%.每克粪便卵囊数(OPG)为300~112 200,平均OPG为4 841.3月龄以内鸭的球虫感染强度最高,平均OPG为37 015.观测了100个孢子化卵囊,鉴定出艾美耳科球虫3属10种,其中艾美耳属(Eimeria)5种(占36%)、温扬属4种(占52%),等孢属1种(占12%).调查表明,上海市郊鸭群普遍感染球虫,3月龄以内鸭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最高,是鸭球虫病预防控制的重点;鉴定出的10种球虫中,未检出致病性强的毁灭泰泽球虫(Tyzzeria perniciosa).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摸清甘肃省羊球虫病的感染情况,给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甘肃省主要的两个牧区定西,甘南的9县18个乡171只羊采用漂浮集卵进行了调查。结果9个县羊球虫感染率平均在89.5%,其感染强度(EGP)为124~2 680。结论甘肃省羊球虫感染率很高,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应用饱和盐水浮集法和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法对河南省洛宁县某集约化羊场384只绵羊粪便样品进行球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发现,球虫总感染率为69.5%(267/384),哺乳羔羊、断奶羔羊、哺乳母羊和怀孕母羊感染率分别是52.6%(61/116)、94.5%(104/110)、65.8%(52/79)和63.3%(50/79)。检出的11种艾美耳球虫及其感染率分别是小型艾美耳球虫27.1%、类绵羊艾美耳球虫40.6%、苍白艾美耳球虫25.5%、浮氏艾美耳球虫16.7%、槌型艾美耳球虫33.1%、巴库艾美耳球虫27.9%、阿撤他艾美耳球虫18.5%、温布里吉艾美耳球虫16.4%、错乱艾美耳球虫1.8%、马尔西卡艾美耳球虫3.6%、颗粒艾美耳球虫6.8%。多为2~5种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率77.9%(208/267)。类绵羊艾美耳球虫和槌型艾美耳球虫为优势种。哺乳羔羊和断奶羔羊阳性样品每克粪便中的卵囊数极显著高于哺乳母羊和怀孕母羊(P<0.01)。结果表明,球虫感染在集约化绵羊养殖场十分普遍,应高度重视哺乳羔羊和断奶羔羊球虫病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为调查西藏部分地区羊棘球蚴感染情况并分析其感染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利用剖检法和PCR法对西藏部分地区的281只羊的各组织样品进行羊棘球蚴检测,通过SPSS 27软件对281只羊组织样品的检测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P<0.1)的因素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羊棘球蚴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以优势比(OR值)判定这些因素引发感染的危险性。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区域内羊棘球蚴均为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其感染率为37.01%(104/281),其中仲巴县感染率最高,达62.26%(66/106),其中4个县区感染率均在20%~30%。年龄差异和海拔因素与羊棘球蚴感染率均呈正相关,不同采样地点和不同羊的(绵羊、山羊)棘球蚴感染率均差异显著,不同采样时间羊感染率差异不显著。其中,羊年龄差异是西藏部分地区棘球蚴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当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合理干预,以降低感染风险。本研究对西藏部分地区羊棘球蚴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家畜包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猪球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虫种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重庆市猪场球虫感染情况。方法选取重庆市9个县14个猎场作为采样点,对被检猪采用直肠取粪法或采集猪刚排出的新鲜粪便,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收集卵囊,镜检观察。对收集到的卵囊进行培养,待其孢子化后进行种类鉴定。结果14个猪场均感染了球虫,球虫的平均感染率为33.83%,阳性率最高的场为76.09%;仔猪感染率为41.87%,后备猪感染率为26.33%,种猪感染率为67.80%。发现8种艾美耳属球虫和1种等孢属球虫,分别是猪艾美耳球虫(检出率13.56%),豚艾美耳球虫(检出率41.59%),有刺艾美耳球虫(检出率12.84%),平滑艾美耳球虫(检出率4.70%),新蒂氏艾美耳球虫(检出率10.49%),蒂氏艾美耳球虫(检出率11.03%),粗糙艾美耳球虫(检出率2.35%),极细艾美耳球虫(检出率3.07%),及猪等孢球虫(检出率0.36%)。结论重庆市猪球虫感染率较高,应加强猪球虫病的防制。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福建省家兔球虫病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卵囊培养法分别对福建省9县市的兔场进行了家兔球虫病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的县市中家兔球虫病平均感染率为44.00%;幼兔的感染率较高,平均达59.33%,种兔的感染率相对较低,平均为4.71%;不同品种感染情况为福建黄兔感染率最高达51.52%,福建白兔较低为4.41%;种兔和幼兔的感染率2013年度分别为15.63%、89.26%明显高于2012年度的3.14%和32.85%;本次共检出12种艾美耳球虫,分别是斯氏艾美耳球虫、中型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新兔艾美耳球虫、野兔艾美耳球虫、纳格浦尔艾美耳球虫、无残艾美耳球虫、长形艾美耳球虫、穿孔艾美耳球虫、梨形艾美耳球虫、肠艾美耳球虫。  相似文献   

15.
南昌地区小尾寒羊寄生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Stoll‘s和Baerman‘s法对58只从山东引入两年后的小尾寒羊作粪便虫卵分类计数、幼虫培养和幼虫分离鉴别.结果表明:羊群寄生虫感染率为98.28%,其中吸虫感染率为15.52%、绦虫为10.35%、线虫为87.93%、球虫为18.97%,以线虫类感染率最高.在3种不同年龄段的羊中,成年羊、周岁羊均以感染线虫和吸虫最严重,感染率分别为90.48%、19.05%和95.65%、21.74%,而羔羊不同虫种的感染率依次为线虫71.43%、球虫42.86%、绦虫21.43%.对小尾寒羊危害较严重的绦虫,3个年龄段的羊中,以羔羊感染最严重(21.43%),分别较成年羊(4.76%)、周岁羊(8.7%)高16.67%和12.73%.因此,断奶羔羊应加强球虫病和绦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新疆地区奶牛球虫流行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采自新疆7个地区18个规模化奶牛场共1 391份新鲜奶牛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18个场均呈球虫阳性,共有487份为球虫阳性,总感染率为35.0%。以7~12月龄奶牛球虫感染率最高,为48.8%,小于2月龄、3~6月龄、1~3岁和3岁以上奶牛球虫感染率分别为30.4%、46.5%、37.3%和20.8%,且随年龄增长,奶牛球虫的感染强度呈递减趋势。不同养殖场和不同年龄奶牛球虫感染率统计学差异均极显著(P0.01)。调查表明,新疆规模化奶牛场球虫病流行较为普遍,应加强该病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7.
羊球虫病的治疗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8个旗区的规模羊场和散养户的2 500只羊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羊球虫病。结果表明,该市所饲养的绵羊、山羊均不同程度感染球虫,平均感染率近52%。最后提出了治疗、预防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吕氏泰勒虫在中国不同地区山羊和绵羊中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应用基于吕氏泰勒虫18S rRNA基因位点的PCR检测方法,对采自中国河南、甘肃、陕西、山西、贵州、云南、新疆7个地区的281份羊血液样品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样品测序以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羊吕氏泰勒虫总感染率为35.23%(99/281)。不同采样点羊吕氏泰勒虫感染率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河南省羊吕氏泰勒虫感染率最高(98%,49/50),新疆最低(0)。绵羊和山羊吕氏泰勒虫感染率分别为51.67%(31/60)和30.77%(68/221),差异极显著(P0.01);放牧羊吕氏泰勒虫感染率(41.55%,86/207)极显著高于舍饲羊(17.57%,13/74)(P0.01);羊吕氏泰勒虫感染率在春、夏、秋及冬四季分别为56.00%(28/50)、42.75%(59/138)、9.43%(5/53)和17.50%(7/40),差异极显著(P0.01);≥12月龄和12月龄羊吕氏泰勒虫感染率分别为33.50%(67/200)和39.51%(32/81),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本研究获得的羊吕氏泰勒虫分离株与中国流行的吕氏泰勒虫分离株同源性高达99.60%以上,且位于同一分支上。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羊吕氏泰勒虫的流行现状及分布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羊鼻蝇蚴病在甘南州的临潭,卓尼两县危害严重,严重制约了当地养羊业的发展,为了掌握羊鼻蝇蚴病的感染情况,采用几种方法对羊鼻蝇蚴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进行了调查。先后用敌敌畏烟雾熏蒸法检查羊111只,羊鼻蝇蚴的感染率为89.19%,平均感染强度为8.65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检查羊1024只,羊鼻蝇蚴病的发病率为58.98%;另外调查绵羊300只,死于羊鼻蝇蚴病的羊58只,死亡率为19.33%;用剖检法检查羊11只,羊鼻蝇蚴的感染率为100%,平均感染强度为8.0条,几种检查方法比较,剖检法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巴里坤县某场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笔者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查109只羊新鲜粪便样本。结果发现,70份呈阳性,总感染率为64.2%,以球虫为优势感染种类,感染率为62.4%;鞭虫,细颈线虫和莫尼茨绦虫感染率分别为7.3%、3.7%和2.8%。湖羊,萨福克羊和杜泊羊的感染率分别为60.0%、67.7%和65.8%;1岁以内羊和成年羊感染率分别为63.0%和66.7%。结果表明,该场羊蠕虫病的常规防治效果较好,但应加强球虫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