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评价浙江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枇杷果实的营养品质,筛选出品质优良、满足不同需求的枇杷品种,对浙江余杭塘栖、宁海及丽水莲都等地的白肉、红肉枇杷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并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其优良营养品质指标(单果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固酸比、VC和β-胡萝卜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枇杷之间的营养品质差异较大,但均能满足国家标准《鲜果枇杷》(GB/T 13867—1992)中一级果品要求,综合营养品质最好的是余杭塘栖硬条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不同品种山楂果实的营养品质,筛选出营养丰富、满足不同需求的品种,为山楂品质育种提供参考,测定了11个山楂品种的营养成分,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山楂品种的总酸度、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差异明显,其变幅依次为1.625%~3.061%,5.165~8.714mg/g,6.610%~28.110%,55.87~139.70mg/g。综合营养品质最好的品种是燕瓤红,营养品质最差的是敞口。  相似文献   

3.
枇杷成熟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枇杷果实糖代谢、果实品质形成与改良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对不同枇杷品种成熟果实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进行测试分析。[结果]不同品种枇杷果实的总糖含量、甜度值差异显著,白肉型品种的总糖含量与甜度值变化趋势一致,红肉型品种的总糖与甜度值的变化趋势相近;枇杷成熟果实可溶性糖主要为果糖,其含量平均值为42.33 mg/g(FW),占总糖的42.74%;山梨醇的含量最低,含量平均值为2.66 mg/g(FW),占总糖的2.69%。相关性分析表明,枇杷果实果糖与甜度值、总糖与甜度值的相关性极强(均为r=0.90**),总糖与果糖显著相关(r=0.79*),总糖与葡萄糖、山梨醇、蔗糖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果糖是构成枇杷果实总糖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果糖和总糖可以反映枇杷果实甜度值的高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不同板栗品种的营养品质,筛选出营养丰富、适宜炒食加工的品种,采用常规化学方法及HPLC测定原产区在河北、江苏、湖北、山东、北京及河南的21个板栗品种的营养成分,并分析7个品种的可溶性糖组分。结果表明,多数供试品种粟果单粒重为6~10g,含量约50%,干物质以淀粉为主,含量37.51%~61.96%,总糖含量16.94%~33.06%,可溶性糖含量5.25%~19.37%,还原糖含量2.88%~7.67%,蛋白质含量1.23%~6.76%,灰分为0.81%~1.71%。怀九、怀黄、怀柔短花栗、北峪2号、燕山魁栗及山东红栗最适合炒食加工。板粟粟果的可溶性糖以蔗糖为主,为7.84%~19.33%,其次是果糖、葡萄糖。  相似文献   

5.
炒食板栗品种营养品质评价及糖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不同板栗品种的营养品质,筛选出营养丰富、适宜炒食加工的品种,采用常规化学方法及HPLC测定原产区在河北、江苏、湖北、山东、北京及河南的21个板栗品种的营养成分,并分析7个品种的可溶性糖组分。结果表明,多数供试品种粟果单粒重为6~10g,含量约50%,干物质以淀粉为主,含量37.51%~61.96%,总糖含量16.94%~33.06%,可溶性糖含量5.25%~19.37%,还原糖含量2.88%~7.67%,蛋白质含量1.23%~6.76%,灰分为0.81%~1.71%。怀九、怀黄、怀柔短花栗、北峪2号、燕山魁栗及山东红栗最适合炒食加工。板粟粟果的可溶性糖以蔗糖为主,为7.84%~19.33%,其次是果糖、葡萄糖。  相似文献   

6.
采收成熟度对枇杷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解放钟"枇杷果实中有机酸、总糖、可滴定酸等成份的变化和8~10℃低温保鲜及MAP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枇杷果实中的有机酸主要为苹果酸(约占85%),其次为乳酸(约占10%);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总酸含量下降,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硬度下降;九成熟的枇杷鲜果柔软多汁,酸甜适口,风味较好;8~10℃低温保鲜的枇杷以八成熟采收为佳,MAP保鲜的枇杷以九成熟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7.
不同套袋处理对白沙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进一步优化洞庭地区白沙枇杷的套袋栽培技术,采用不同果袋和不同套袋时间处理,研究其对青种和白玉2个白沙枇杷品种的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层双色果袋可以改善青种枇杷的外观,果面色泽均匀,锈斑较少,同时,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果实的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套袋时间早,有利于白玉枇杷果实外观品质提高,但其内在品质略有下降。而在4月20日套袋的透明袋对提高白玉果实的内在品质方面效果较好,但易发生锈斑和果实皱皮现象。  相似文献   

8.
史洪琴  蒋丽光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616-4618,4630
为给贵州本地鲜食葡萄筛选优良品种提供基本数据,以11种鲜食葡萄浆果为材料,用田间试验与品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葡萄浆果品质的主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个葡萄品种浆果品质性状存在差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67%~20.67%,总糖含量为9.13%~17.17%,可滴定酸为0.21%~1.10%,维生素C含量为0.31~1.16 mg/100 mL,果形指数为1.08~1.39,纵径为1.86~3.23 cm,横径为1.27~2.76 cm,果柄长0.68~1.02 cm。综合比较,欧亚种葡萄品质优于欧美杂交品种,晚熟品种品质优于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不同海拔高度对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分布在四川省仁寿县、新都区、资中县等9个枇杷主产区的大五星枇杷为试材,比较分析了不同海拔高度枇杷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在海拔高度为1 320 m处种植的枇杷单果重达68.48 g且显著重于其他海拔高度的果实,海拔高度为1 500 m处的果实更接近圆形,果皮色泽偏向于红色和黄色且色泽最鲜艳,商品性更好;海拔高度1 500 m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分别达12.30%、12.21%和0.079 mg/g,而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仅0.10%;在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果实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酚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对13个不同海拔高度枇杷的11个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枇杷果实品质综合得分排名前三的海拔高度依次为1 500、1 320和1 300 m,以海拔1 500 m处的枇杷果实品质最佳,更适宜大五星枇杷的种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我国不同产区大五星枇杷果实的品质差异,为枇杷优质化生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全国7个产区大五星枇杷果实为试验材料,对单果质量、果形指数、色差等外观性状指标和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黄酮、总酚含量等主要营养成分指标以及可溶性糖组分、有机酸组分进行测定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产区大五星枇杷果实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产区大五星枇杷果实外观性状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单果质量为35.28~57.20 g,以陕西安康最高;可食率为78.03%~88.69%,以重庆合川最高;果实硬度为3.23~6.62 N,以重庆合川最高;果实色差值Lb以广东韶关最高,a以云南蒙自最高;果形均近圆形。果实含水率为85.46%~91.10%,以广东韶关最高;总糖含量为57.63~126.27 mg/g,以云南蒙自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79%~13.83%,以四川攀枝花最高;可滴定酸含量为0.20%~1.33%,以广东韶关最高;固酸比为6.60~66.71,以云南蒙自最高;维生素C含量为7.35~14.87 mg/hg,以云南蒙自最高;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四川成都和陕西安康显著高于其他产区(P<0.05);总黄酮含量为26.37~92.43 mg/hg,以云南蒙自最高;总酚含量为8.89~30.93 mg/hg,以重庆合川最高。枇杷果实可溶性糖以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为主,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基于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各产地枇杷果实品质的综合评分从大到小依次为云南蒙自、陕西安康、四川攀枝花、四川成都、重庆合川、湖北咸宁和广东韶关。【结论】枇杷产地环境的纬度、海拔、光照、昼夜温差、降水量以及紫外线强度等气候条件,是影响枇杷果实品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品种以及不同叶序枇杷叶之间抗氧化指标的变化,为枇杷叶的合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生长在同一地区的6个枇杷品种为研究材料,分别自顶端向下采集树冠外围枝条上的第1、第3、第5、第7、第9叶序的叶片,检测总酚、黄酮、总三萜酸质量分数,并用FRAP法、ABTS法和DPPH法分析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6个抗氧化指标在供试枇杷品种枝条不同叶序叶片间存在差异。‘大五星’、‘马克’、‘佳伶’3个品种枇杷叶6个抗氧化指标均随叶序的增加而上升,但此趋势在其他3个品种枇杷叶中变化不明显。6个枇杷品种间各个抗氧化指标大小顺序一致,‘大五星’枇杷叶片最高,其次为‘马克’、‘佳伶’,‘白茂木’与‘麦后黄’相差不大,‘长崎早生’最小。枇杷叶FRAP值、ABTS值和DPPH值与总酚、黄酮和总三萜酸质量分数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在进行枇杷叶抗氧化开发利用时,应考虑枇杷叶品种和采摘叶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岭南地区不同产区荔枝的营养品质特性及差异性,以海口、茂名、湛江、广州、惠州、汕尾6个荔枝主产区的8个荔枝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单果重、可食率、Vc、还原糖、蔗糖、总酸、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8项品质指标,分析了不同品种、不同产区间荔枝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荔枝品种在单项品质指标上各有优劣,紫娘喜和糯米糍荔枝单果重和可食率分别最高,妃子笑荔枝Vc和还原糖含量最高,桂味荔枝蔗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不同品质指标存在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8项品质指标综合为3个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妃子笑荔枝。不同产地相同品种的荔枝品质指标也存在差异。海口、湛江、茂名3个产区妃子笑荔枝单果重、Vc、还原糖、蔗糖、可溶性固形物均无显著差异,但海口妃子笑荔枝可食率、糖酸比均显著高于湛江妃子笑;广州桂味荔枝的可食率、Vc和总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茂名桂味;在广州、惠州、汕尾3个产区糯米糍荔枝中,单果重、Vc、蔗糖含量最高的为惠州糯米糍。通过聚类分析将3个产区的荔枝分为了3类,每类所包括的荔枝均为相同的荔枝品种。研究结果将为荔枝鲜食品种的筛选及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广西岩溶山区栽培果树生态适应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筛选和引进适宜不同地质背景岩溶区域栽培的优良果树品种,实现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选择了南方优质梨、枇杷、无核黄皮、桃、日本板粟等几种果树优良品种在广西岩溶峰丛洼地的都安县三只羊乡和峰丛谷地的全州县白宝乡进行试种,了解其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初步表现。观测结果表明,桃在两种立地条件下均表现良好,大果枇杷和无核黄皮适应都安三只羊的环境,全州县白宝乡宜发展落叶果树,如梨、桃、李、石榴、板栗。  相似文献   

14.
红肉和白肉枇杷果仁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枇杷‘宁海白’Eriobotrya japonica‘Ninghaibai’和‘大红袍’E.japmica‘Dahongpao’果仁为原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脂肪酸组成,理化分析测定常规化学成分,研究不同品种枇杷果仁中常规化学分成和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实验共鉴定出11个脂肪酸组分,分别占‘宁海白’枇杷果仁总脂肪酸的94.37%和‘大红袍’枇杷果仁总脂肪酸的93.13%。‘大红袍’枇杷果仁中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质量分数为507.6 g.kg-1,显著低于‘宁海白’枇杷果仁的578.5 g.kg-1;‘宁海白’枇杷果仁中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质量分数(509.2 g.kg-1)显著高于‘大红袍’枇杷果仁(444.8 g.kg-1)。此外,枇杷果仁的蛋白质质量分数很高,淀粉和酚类物质相对比较丰富。为枇杷果仁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脂肪酸组成及常规化学成分的详细评估依据。图3表1参7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产地枸杞质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蒙杞1号’、‘柴杞’、‘宁杞1号’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枸杞果实百粒质量、果实纵、横径,坏果率、色泽、籽实比及主要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枸杞品种及不同产地同一品种枸杞品质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品种和气候条件共同影响枸杞品质,低温、高海拔、长日照有益于枸杞质量;永登县上川镇产枸杞百粒质量15.35g、果实纵径16.56mm、横径6.39mm、坏果率3.0%、色泽为B级、多糖含量3.4%、浸出物79.87%、总灰分4.52%、酸不溶性灰分0.2%,质量处中等水平,说明该区有益于枸杞种植;宁夏地区是枸杞的优势产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甜高粱不同种质资源在新疆不同种植区的表现,为新疆地区甜高粱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辽甜15-1号、辽甜13号、辽甜1号、辽甜3号等不同甜高粱品种为材料,在新疆玛纳斯县和奇台县等地进行品比试验,分析不同种植区域对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 玛纳斯县种植的所有品种基本上比奇台县种植的生育期短,其中辽甜1号生育期最短,为138 d。辽甜15-1号在玛纳斯和奇台的生物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5.94和14.88 t/hm2。辽甜1号在两地的总糖含量最高,分别为9.15%、8.39%。不同甜高粱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差异不大,其中辽甜13号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为6.41%。不同区域对同一甜高粱品种的总糖、还原糖和粗纤维素含量有很大的影响,两地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结论】 其不同品种的产量和营养成分在玛纳斯县高于奇台县。辽甜15-1号在两地的生物产量最高并且总糖、粗蛋白质含量等品质也比较好,该品种宜于在本地及周边地区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不同杨梅品种果实的风味和营养品质的差异,测定了10个杨梅品种果实的糖及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杨梅果实中的总糖含量为7.1%~10.8%,蔗糖含量为3.6%~6.8%,还原糖含量为2.2%~4.3%。10个杨梅品种果实均含有本研究测定的17种氨基酸,包括Phe、Thr、Lys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His和Arg2种半必需氨基酸。10个杨梅品种果实中氨基酸总量为354.35~701.85 mg/100 g,含量最高的品种是硬丝安海变,含量最低的品种是二色杨梅,不同杨梅品种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味觉类氨基酸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枇杷果脯加工副产物——枇杷糖渍液的高效利用,以枇杷糖渍液为原料制备枇杷膏,研究糖渍过程中食盐添加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对糖渍液和成品枇杷膏中功能活性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和感官品质等的影响,确定枇杷糖渍过程的食盐添加量和枇杷膏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表明:适量添加食盐有助于提高枇杷糖渍液得率、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及自由基清除能力;枇杷膏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和自由基清除能力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但60和70OBrix枇杷膏的上述性状无显著性差异。结合成品感官品质评价结果,建议枇杷糖渍过程中的食用盐添加量为1%,枇杷膏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0OBri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