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白浆土有机无机复合体进行了测定,阐述了有机无机复合体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白浆土原土复合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99;与全氮量的相关系数为0.9948;90%左右的磷是在有机无机复合体中。因此原土复合量可以做为白浆土的养分指标。原土复合量高的白浆土其结构性好。在三江平原的白浆土上,采用玉米、小麦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调节 C/N,提高腐殖质的活化度,可做为增加有机无机复合体,培肥土壤的一项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几种绿肥、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秸秆还田能大幅度提高新形成腐殖质与土壤无机部分的复合,增强土壤腐殖质活性。C/N比值大的秸秆有利于提高改土效果。C/N比值小的绿肥增加松结态腐殖质碳量相对较多,易矿化,有利于提供土壤速效养分。  相似文献   

3.
绿肥能够提供大量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腐殖质化产生具有粘着性的胶体物质,此外绿肥根系有较强的穿插力,从而促进了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形成,大大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主要从绿肥的施用对土壤物理性状、土壤肥力以及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来探究绿肥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其研究进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之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施肥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常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1)、1.5倍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2)和秸秆与化肥配施(NPKS)5个处理.结果表明:长期合理施用化肥能使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的含量和原土复合量趋于增加;有机无机配施能使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原土复合量、土壤追加复合量及追加复合度增加,而原土复合度降低,增加有机肥用量可以降低土壤追加复合度.施肥能促进土壤中各种结合形态的腐殖质绝对含量和土壤松/稳和松/紧比值增加,但以松结合态腐殖质增加的较多.不同处理中高用量的有机肥处理(NPKM2)效果更明显.有机无机配施有利于改善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增强土壤对养分的供贮、调控能力,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秸杆还田改良砂姜黑土的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室内培育试验以及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探讨了秸杆直接还田、堆沤还田和过腹还田等有机物质对改良淮北低产土壤-砂姜黑土的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增施有机物料能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容重,改善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能,提高土壤的缓冲性,提供多种有效养分,培肥土壤,并最后表现为增加作物产量.其机理不仅在于所提供的腐殖质能降低砂姜黑土中含量过高的蒙脱石矿物的剪切应力,抑制其胀缩性,而且还在于它们能提供形成有机无机复合团聚体所必需的活性有机胶体,以及其有机酸能溶解土中原有的CaCO3成为活性的Ca2+离子,后者是形成复合团聚体的桥梁,从而改善了土壤的结构性能等等.  相似文献   

6.
秸杆还还田改良砂姜黑土的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室内培育试验以及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探讨了秸杆直接还田、堆沤还田和过腹还田等有机物质对改良淮北低产土壤-砂姜黑土的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增施有机物料能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容重,改善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能,提高土壤的缓冲性,提供多种有效养分,培肥土壤,并最后表现为增加作物产量.其机理不仅在于所提供的腐殖质能降低砂姜黑土中含量过高的蒙脱石矿物的剪切应力,抑制其胀缩性,而且还在于它们能提供形成有机无机复合团聚体所必需的活性有机胶体,以及其有机酸能溶解土中原有的CaCO3成为活性的Ca2+离子,后者是形成复合团聚体的桥梁,从而改善了土壤的结构性能等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耕作方式对黑土有机碳数量的变化、有机无机复合度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设置休闲、玉米连作和玉米—大豆轮作3种耕作方式进行长期定位试验。[结果]不同耕作方式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状况有明显的影响。休闲、连作及轮作均能增加土壤有机碳及其各组分、重组有机碳含量以及原土复合量,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降低土壤有机碳的氧化稳定性及原土复合度。连作和轮作增加黑土土壤追加复合量和追加复合度,以轮作效果最好。不同耕作方式中各种结合形态的腐殖质在绝对含量上均有明显提高,以松结合态腐殖质增加较多。[结论]轮作更有利于提高土壤HA/FA比值、HA的E4/E6比值、土壤松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及土壤重组腐殖质碳的松/稳和松/紧比值。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种植绿肥,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于2012-2019年进行冬绿肥—玉米轮作,并对土壤中无机磷形态进行分析与评价,探讨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冬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等冬绿肥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结合后茬玉米吸磷量,研究各形态无机磷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施用4种冬绿肥均可有效增加土壤无机磷总量,但无机磷总量占全磷含量百分比整体上均有所降低.不同处理之间相比,长期翻压冬绿肥后,翻压冬油菜的土壤Ca2-P含量(40.71 mg/kg)增加最多、翻压毛叶苕子的土壤Ca8-P含量(169.41 mg/kg)增加最多、翻压黑麦草的土壤Al-P含量(60.08 mg/kg)增加最多、翻压黑麦草的土壤Ca10-P和翻压毛叶苕子的土壤O-P含量下降较多.玉米籽粒全磷含量与各形态无机磷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Ca2-P(0.836**)>Ca8-P(0.829**)>Al-P(0.633*)>O-P(0.452)>Ca10-P(0.246)>Fe-P(-0.299).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波分散法和扫描电镜技术对不同培肥条件下塿土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结合态腐殖质组成及土壤微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塿土中有80%~90%的有机质与无机组分结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塿土中结合态腐殖质分布以紧结态(Ⅲ)为主,稳结态(Ⅱ)和松结态(Ⅰ)差异甚小,随肥力提高Ⅰ/Ⅱ+Ⅲ比值增加;不同肥力的土壤微形态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有机物料在白土中的分解与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条件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的各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无机氮处理。砂滤管试验的结果表明,供试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为0.13~0.57;有机物料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促进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形成,提高土壤增值复合量和增值复合度,改善腐殖质结合形态,使松结态组分增加,紧结态组分减少,土壤腐殖质得到活化。结果还表明,供试白土有机质的年矿化量约为145kg/亩,由作物根茬形成的土壤有机质约为105kg/亩,每年每亩施1600kg厩肥或300kg干稻草方能保持土壤碳素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利用颗粒分形理论对东北黑土土壤无机颗粒和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分形维数进行计算,并分析其分布特征以及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东北黑土无机颗粒分形维数主要分布在2.80~2.90,与各粒级均呈极显著相关.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分形维数主要分布在2.66~2.93,与黏、粉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无机颗粒和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分形维数间的回归方程y=88.18x-60.73x2 +10.57x3,表明无机颗粒复合有机质可降低土壤的分形维数,但受低温的影响,也可能使土壤复合度降低,进而增加土壤的分形维数.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与肥力的相关分析证实无机颗粒复合有机质后,可增强土壤养分的保蓄能力,并在养分释放过程中起到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棉花生育特性及土壤含氮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有机无机N肥配施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土壤全N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N肥能促进各生育时期棉株和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增加LAI,极显著提高单位面积总铃数和棉花产量;在施用等量N、P、K的条件下,绿肥+沼肥+化肥配施的综合效果较好,绿肥+化肥配施次之,单施无机N肥效果较差;有机无机氮肥配施能提高土壤全N量。  相似文献   

13.
土壤-水稻系统Cd-As同步钝化与吸收阻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稻田土壤镉-砷(Cd-As)复合污染形势严峻,是实现农田安全利用的难点。相较于其他粮食作物,水稻积累Cd/As的能力更强,对人类健康危害更大,因此,修复Cd-As复合污染稻田土壤,降低稻米Cd/As含量,对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意义重大。原位钝化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治理效率较高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本文重点阐述了针对稻田土壤Cd-As复合污染的典型钝化剂及其钝化机理,主要包括铁(Fe)+碱性无机材料复合钝化剂、Fe+有机材料复合钝化剂、Fe+有机+碱性无机材料复合钝化剂、有机+碱性无机材料复合钝化剂等;在此基础上,从根际稳定固持和体内运移阻控两方面,探讨原位钝化技术同步降低水稻Cd-As吸收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未来Cd-As复合钝化剂的研发方向,强调了土壤友好型Fe-Si复合钝化剂可有效从土壤钝化和生理阻隔两方面同步降低Cd/As生物毒害,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十分复杂。各种类型土壤是在一定生物气候条件和耕作栽培制度下形成的。由于受地带性地理因素影响,各类土壤的酸碱性质、氧化还原状况、有机和无机胶体的种类和数量等,均呈现明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三江平原各类型白浆土有机——无机复合胶体研究的结果看出,从岗地白浆土→平地白浆土→低地白浆土,土壤表层有机质总量依次为3.84%、4.67%、7.31%;土壤复合有机质量为3.44%、3.46%、5.11%;土壤复合度的变化梯度为89.58%、74.09%、69.90%.上述三项指标在白浆层中均很低. 表层有机——无机复合状况良好,致使土壤结构、保水、保肥性能显著优于白浆层. 因此,白浆土改良是趋利避害,发挥黑土表层优势,千方百计增厚黑土层,改造白浆层不良本性,打破白浆土黑土层薄、白浆层厚的不合理土体构造.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施肥结构对红壤性稻田土壤有机质性质及其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和无肥处理比较,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不仅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而且其品质也有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易氧化有机质、胡/富比、土壤有机无机复合量及松结态有机质的数量明显提高.有机质状况的改善,提高了土壤氮素贮量,活化了土壤氮素,明显增加了土壤酸解氮总量,其中,氨基酸态氮和未鉴定态氮增加尤为明显,同时还促进了土壤结构的形成,改善了土壤物理条件。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及其复合状况与土壤肥力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氧化稳定系数(Kos 值)与土壤氮素肥力、CEC、土壤有机质总量、有机无机复合量及松结态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初步认为,有机无机复合量及有机质氧化稳定系数可作为衡量稻田土壤培肥效果和土壤有机质品质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曾凡荣  刘辉  曾敬富 《现代种业》2011,(1):48-48,47
紫云英又称红花草,草子,翘摇,为越冬生一年生豆科黄芪属草本植物,是我国稻田最主要的冬季绿肥. 紫云英能给土壤增加大量的新鲜有机质和多种的矿质养分.使土壤有机质得到更新与积累.并通过有机胶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协调水、肥、气、热状况,提高土壤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绿肥在农业上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肥是重要的有机肥源,种类繁多,具有广泛的作用和适用性,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和不可忽略的作用。文章主要阐述绿肥在农业生产上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对作物生长作用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并分析绿肥作为肥用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可持续大力发展绿肥种植,我国不同地区土壤特点有差异,要结合各地土壤和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绿肥品种。  相似文献   

19.
用傅积平改进法测定了张家界植烟土壤的有机无机复合状况,并分析了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腐殖质的结合形态主要以松结态和紧结态为主,稳结态腐殖质含量最少;土壤复合量与松结态腐殖质、紧结态腐殖质和有机质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机无机复合度仅与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3种结合态腐殖质中,松结态与土壤养分(全氮、全磷和有机质)的相关性最高,土壤全钾与腐殖质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松结态腐殖质主要是铁、铝键结合的腐殖质,稳结态腐殖质则主要是钙键结合的腐殖质.腐殖质不同形态与土壤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硫和有效铁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不同肥料结构对棉花产量形成及土壤含氮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棉田生态系统中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农艺性状、棉叶含N量和土壤全N量的效应。结果证明:(1)施用N肥能改善棉株农艺性状、增加LAI和棉叶含N量、极显著提高单位面积总铃数和棉花产量;(2)在等N、P、K条件下,与单施无机N相比,绿肥 沼肥 化肥配施对于提高棉花单位面积总铃数和产量,使棉花生育后期LAI和棉叶含N量维持在较高水平效果较好,绿肥 化肥配施次之,单施无机N肥较差;(3)施用N肥土壤全N量比不施N肥高,不施N肥和单施无机N肥降低土壤全N量,有机无机N肥配施能明显提高土壤全N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