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鲈形目塘鳢科舌塘鳢属的一新种,定名为中华舌塘鳢Parioglossus sinensis Zhong,sp.nov.  相似文献   

2.
塘鳢的生态养殖法上海水产大学林维荣塘鳢,因其含肉量高、肉味鲜美,江浙沪一带将蒲鱼(即塘鳢)和莼菜视为江南名菜。塘鳢商品鱼历来依靠天然水域捕捞,由于种种原因,天然捕捞量逐年下降,为了增殖资源,发展新的养殖品种,进行了塘鳢养殖试验工作,取得了人工繁殖、苗...  相似文献   

3.
陈远程 《新农村》2005,(5):20-20
塘鳢俗称蒲鱼,因含肉量高,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市场供不应求,而苗种供应已成为影响塘鳢养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江苏常熟河川沙塘鳢个体大小不一的2个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性。[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个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从77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3个引物,对2个群体共24个样品进行扩增,获得27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9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0.37%。结果表明,大沙塘鳢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略高于小沙塘鳢。大小沙塘鳢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2194,群体间的Nei’s遗传分化系数为0.1904。利用MEGA3.0软件构建沙塘鳢24个个体的UPGMA系统树,显示出较明显的分支。[结论]江苏常熟河川沙塘鳢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2个群体的遗传分化已经达到种群分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华乌塘鳢养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华乌塘鳢属于塘鳢科塘鳢属鱼种。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并具有使伤口加快愈合的功效,近几年来中华乌塘鳢养殖的效益较好,技术要求不是很高,风险不大,深受群众的欢迎。1.生活习性。中华乌塘鳢是一种  相似文献   

6.
沙塘鳢主要摄食虾和小型底层鱼类.兼食水生昆虫幼虫和螺等底柄动物.鱼苗阶段(体长3厘米以下)以投喂水蚤、丰年虫、水蚯蚓为主。沙塘鳢主养模式饵料解决困难.成活率低.出池规格较少,风险太高。在常规鱼种的产量、出池规格及管理技术不变的前提下。套养沙塘鳢.每亩可收获沙塘鳢20~35公斤.亩增收达1900元左右。江苏省涟水县水产工作站在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中.推广鱼种池套养沙塘鳢的养殖模式.取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葛氏鲈塘鳢俗称老头鱼、山胖头,系东北地区优质小型经济鱼类,无肌间刺,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特别是DHA含量极高,深受食客喜爱。近年来,葛氏鲈塘鳢自然资源量下降,葛氏鲈塘鳢的市场价格节节攀升,同时也成为了新兴的水产养殖热点。现将葛氏鲈塘鳢生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葛氏鲈塘鳢是一种小型的淡水鱼,又被称为老头、还阳鱼,主要生长在我国图们江、黑龙江为主的辽河水系中,可以说葛氏鲈塘鳢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土著鱼,而在与北方地区相接壤的朝鲜,俄罗斯等地区也有生长。但受我国传统饮食观念的影响,对葛氏鲈塘鳢的养殖研究一直处于初始阶段,只有在生物学上对其养殖技术进行介绍,从而无法为我国葛氏鲈塘鳢养殖提供科学的指导。为此,文章对葛氏鲈塘鳢工厂化人工繁殖技术进行的深入的研究,以为我国葛氏鲈塘鳢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河川沙塘鳢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归纳研究,对河川沙塘鳢的分类学、形态学、生理生态学、发育学、营养学、摄食及饲料学以及遗传育种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等生物学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河川沙塘鳢规模化养殖和产业化开发提供比较系统完整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葛氏鲈塘鳢的人工繁殖方法、苗种的培育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葛氏鲈塘鳢繁殖方法的特点和苗种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1.
菜田节肢动物的类群结构与数量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调查表明 ,菜田节肢动物类群包括昆虫 13目 6 5科 16 7种 ,其中害虫 8目 2 3科 79种 ;天敌 6目 18科 4 6种 ;中性昆虫 9目 2 4科 4 2种 ;螨类 2目 3科 4种 ,其中螨类天敌 1种 ;蜘蛛 8科 18种 .不同蔬菜种类上的优势害虫、捕食性天敌和蜘蛛的种类数量、多样性以及优势度的变化差异较大 ,决定菜田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的主要因素为优势集中性指数和物种均匀性的变化 .因此 ,限制化学杀虫剂的使用 ,逐步恢复菜田节肢动物类群多样性 ,尤其是天敌的控制能力 ,在害虫生态控制中取着重要的作用 .  相似文献   

12.
首次于山西太宽河自然保护区发现甘肃桃(Amygdalus kansuensis)在山西的天然分布。甘肃桃可食可药用,也可作为优良的桃树砧木。描述了甘肃桃的形态特征、分类和种群分布。  相似文献   

13.
以南京城区典型水体为对象,调查分析了水生植物种类及应用频度,水生植物群落数量、结构及景观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城区已普遍应用的水生植物共96种,分别隶属于47科。其中,湿生植物68种,挺水植物17种,浮叶植物8种,沉水植物3种。水质相对较好的城东和城北地区的水生植物种类较多,群落结构相对较丰富。总体来看,南京城区水生植物应用仍存在种类少、缺乏沉水植物层、景观雷同、竖向及横向景观不足等问题,应在今后的水体景观营建中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4.
福建适宜造林树种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树种选择是造林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相当复杂的问题。完善的树种选择方案,既要研究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立地条件的影响,在这基础上还受经营目的,经济效益和经营条件等因素的约束。为此,需要做许多基础研究工作。 本文介绍的就是为解决福建省造林树种选择问题而进行的调查尝试。通过对全省现有造  相似文献   

15.
茂兰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冉景丞  鲁成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209-5211
茂兰保护区属亚热带喀斯特原始森林,发现兰科植物44属131种,其中有30余种被广泛应用于医药,20余种被作为观赏花卉,10余种被药赏两用。由于长期的过度采集,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天麻(Castrodia elata)等种类已经处于濒危,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等种类资源也在锐减。白花兜兰(Paphiopedilum emersonii)等分布狭窄的种类已处于极危状态。兰科植物生境的改变使芋兰属(Nervilia)、白芨属(Bletilla)等种类资源量锐减。应在加强保护,严格执法的同时,规范兰科植物利用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力度,发展人工种植以扩大资源量,寻求替代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减少野生资源消耗。  相似文献   

16.
白石水库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白石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于2013年8月—2014年7月对白石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包括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密度、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和时空格局进行了周年研究。结果表明:白石水库共发现浮游植物239种,其中绿藻138种,硅藻39种,裸藻26种,蓝藻19种,甲藻8种,金藻、隐藻、黄藻各3种;主要优势种为小席藻Phormidium tenue、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调查期间浮游植物密度为13.44×106cells/L,生物量为11.33 mg/L,优势类群为硅藻、隐藻和蓝藻;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其中浮游植物密度呈现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变化规律,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凌河牤牛上游下游中游;根据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划分标准,白石水库属于富营养型水体;浮游植物均匀度指数为0.24~0.48,一周年的平均值为0.36,多样性指数为1.73~3.44,一周年的平均值为2.61。研究表明,白石水库目前处于中度污染状态,氮、磷对水库浮游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贺兰山地区秋季鸟类物种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的9月至10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贺兰山地区秋季鸟类组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5目15科56种,约占全国鸟类种数(1 319种)的4.25%,占宁夏鸟类种数(320种)的17.50%。其中,留鸟25种,占44.64%;夏候鸟14种,占25.00%;旅鸟6种,占10.71%;冬候鸟3种,占5.36%。在地理区划上,古北界鸟类33种,占该地区鸟类种数的58.93%;广布种类23种,占41.07%;没有观测到东洋界鸟类。山地针叶林带出现的鸟类种类最多,有43种;其次是山地疏林草原带,有29种;山地草原、亚高山灌丛和草甸带最少,均为16种。贺兰山秋季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种,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8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鸟类多样性现状和制定科学有效的栖息地保护管理对策,于2013年4~5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季鸟类组成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7目20科43种,约占全国鸟类种数(1 319种)的3.26%,占宁夏鸟类种数(320种)的14.44%。在地理区划上,古北界鸟类32种,占该地区春季鸟类种数的74.42%;广布种类11种,占25.58%;未观测到东洋界鸟类。其中,留鸟30种,占69.77%;夏候鸟7种,占16.28%;冬候鸟3种,占6.98%;旅鸟2种,占4.65%;迷鸟1种,占2.33%。山地针叶林带出现的鸟类种类最多,有24种,其次是山地疏林草原带和山地草原带,分别有22种和13种,亚高山灌丛草甸带和湿地最少,仅见11种和7种。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季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7种。  相似文献   

19.
宁夏拟步甲的区系组成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宁夏回族自治区已知18族、33属83种拟步甲,以此作为研究材料论证了该类昆虫在宁夏的区系分布和组成、区域分布和生态地理分布特点。在区系分布方面,荒漠成分有73种(占89%),黄土高原成分有22种(占27%),两种成分共有的13种。在区系特殊上,国内蒙新区成分有71种(占86.6%),华北成分有35种(占42.7%),青藏成分有7种(占8.5%),东北成分和华南成分分别有9种(占11%)和3种(占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