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保证我国食用菌质量安全,提出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下食用菌农药残留含量检测方法。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度下,分析农药残留情况,获取农药残留含量限制指标,并参照食品安全法律制度《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食用菌样品处理,在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其他检测方法中选取气相色谱法,对食用菌样品中农药残留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样品中农药残留含量可知,农药的来源对于减少食用菌产品农药残留含量非常必要,所提方法有效提升了食用菌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介绍了用气相色谱法对蔬果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的方法,阐述了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并以某案例蔬果为例进行检测,分析气相色谱法的具体应用方式。实践证明,气相色谱法在蔬果农药残留检测中具有突出表现,能够准确测定残留农药成分,说明该方法可以作为蔬果产品质检方法来使用。  相似文献   

3.
对气相色谱法检测农药残留中预处理技术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就色谱检测过程中的预处理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相关探讨,旨在为农药残留量分析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常规化学方法检测农药残留不仅对样品具有破坏性,而且费时费力。本文以激光诱导荧光结合高光谱图像技术为手段,对脐橙表面的敌敌畏农药残留进行光谱无损检测;实验方法是在脐橙表面,喷施用自来水配制的不同浓度的敌敌畏农药溶液,在实验室条件下风干后,采集激光诱导荧光高光谱图像,再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脐橙表面的农药残留量,应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方法建立农药残留的预测模型,并找出最佳光谱区间,然后应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machine,SVM)方法在最佳光谱区间的基础上建立农药残留的预测模型;所建模型结果其预测集样品的农药残留量实测值(0.4862~10.3791mg/kg)和预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101;实验结果说明,以激光诱导荧光结合高光谱技术为手段的无损检测技术,在检测脐橙农药残留方面是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平菇中666、五氯硝基苯等36种农药残留及其残余代谢物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克服了QuEChERS方法对样品制备的破壁和即时冷冻要求,与固相萃取方法相比可节约溶剂,提高前处理效率。该方法采用乙腈提取平菇中的36种农药残留,以N-丙基乙二胺为主要材料对样品进行净化,用电喷雾电离,多反应模式检测,采用基质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研究表明:平菇中36种农药残留的含量重复性试验相对标准偏差2.47%~5.04%,定量限0.000 3~0.010 0 mg/kg,检出限0.000 09~0.004 00 mg/kg。36种农药及其残余代谢物在0.05~2.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值均>0.990。按照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从标准溶液稀释、样品称量、样品最终定容体积和仪器测定重复性等方面对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测定结果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溶液。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评估西葫芦中的农药残留定量限,采用气相色谱法对18种有机磷农药进行定量限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有机磷农药的回收率在70%~120%之间,定量限在0.01~0.02mg/kg之间。  相似文献   

7.
沙棘果中重金属与农药残留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8个主产地沙棘果进行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检测,为沙棘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沙棘果中铅、砷、汞和六六六、滴滴涕的含量。结果看到,山西沙棘果重金属铅、砷、汞和农药残留六六六、滴滴涕的含量均极少,甚至未检出。表明山西沙棘果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均未超标,符合药食用标准,并且优于国家相关标准。因此,山西沙棘果无论药用还是食用都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农产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情况为背景,结合酶抑制率法的检测原理,从检测标准、样品前处理、酶及试剂盒产品、仪器设备等方面分析了酶抑制率法存在的问题、研究及应用情况,并对未来如何改进酶抑制率快检方法进行展望,为提升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农药的使用有利于增加农产品种植的产量。不过,如果农药应用不当,会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有机磷农药。科学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测定粮食有机磷农药残留量至关重要,能保证粮食的质量与安全。文章介绍了相关材料与仪器,说明了检测的流程,分析了研究的结果,以期有效提升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粮食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王洁莲  秦潮  刘巍 《农业工程》2018,8(9):55-60
对山西省2007—2017年全省11个地市的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超市中1 208个韭菜样品中48种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韭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率高于历年各类蔬菜的平均超标率;检测参数相同的状态下,超标率相近;外省韭菜样品农残超标率高于山西省样品1.1%,生产基地超标率相对较低;禁用农药超标越来越少。该文针对以上数据分析,从种植、销售、监管和检测4个方面,结合山西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提出韭菜农药残留超标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常宏  刘峰 《农业工程》2016,6(2):54-55
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对太原市3个农贸市场常见果蔬取样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检测显示叶菜类农药残留较高,市民购买蔬菜后需采用一些措施降解农残,并建议农贸市场加大农药残留检测,保证市民菜篮子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食用菌袋栽液体接种只有人工和半自动机型,生产效率低、接种量精度差、污染率高,不能达到食用菌袋栽规模工厂化生产要求。根据食用菌袋栽液体接种生产技术要求,对食用菌液体接种的自动运输、定位接种、检测等自动化连续作业进行研发设计,分析柔性接种定位难、接种量不均匀、污染率高等问题,提出了规模化生产食用菌袋栽液体接种机研发设计方案,可极大提高接种质量和生产效率,促进我国食用菌行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食用菌产业迅速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大量菌渣,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用香菇菌渣、玉米秸秆和畜禽粪便作为原料制作有机肥,不仅可以实现菌渣的资源化利用,还可以制得廉价优质的有机肥料。优化了香菇菌渣制作有机肥的堆肥工艺参数,探究了原料粪便类型、初始碳氮比在堆肥过程中对pH值、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影响,成功制作出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商品化有机肥产品。结果表明,猪粪、初始碳氮比为25∶1时,其堆肥发酵过程中温度、水分和pH值的变化最有益于堆制商品化有机肥。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无损检测芦柑表面多种农药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表面喷施不同浓度梯度的乙酰甲胺磷和毒死蜱混合农药的芦柑为研究对象。把两种农药以1:1比例混合,然后用自来水配置成1:100、1:300、1:500三种浓度农药溶液,分别喷施在192个芦柑表面上。采集近红外光谱数据后,应用NY/T761―2008方法 ,通过SP―6890气象色谱仪检测芦柑表面两种农药的残留量。对所得数据分别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C)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两种光谱预处理方法 ,并结合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建立农药残留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MSC的光谱预处理方法时建立的乙酰甲胺磷预测模型较优,其预测集相关系数R为0.8199;而采用SNV的光谱预处理时建立的SiPLS毒死蜱预测模型较优,其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8434。可见,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定量检测芦柑表面多种农药残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麻耀君 《农业工程》2016,6(2):56-58
为了解食物中农药污染的现状,对山西省韭菜中农药残留进行了抽样检测,共抽取韭菜样品110个,用NYT 761—2008、GBT 19648—2006、GBT 20769—2008和GBT 5009.147—2003方法检测,用GB 2763—2014判定。经检测,超标样品21个,超标率19.1%,高于外省的抽样检测结果。检测结果表明,韭菜质量安全状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为了高效监控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利用荧光光谱技术检测白菜中吡虫啉农药残留量。首先通过三维荧光光谱确定400nm为吡虫啉的最佳激发波长;其次通过分析6种预处理算法和2种降维算法,分别选出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e scattering calibration, MSC)和无信息变量消除(Uninformative variable elimination, UVE)作为最佳的预处理与波长选择方法;宽度学习系统(Broad learning system, BLS)用于荧光光谱建模,同时与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R)、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和深度极限学习机(Deep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s, DELM)等经典模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BLS模型获得了最佳吡虫啉含量预测效果,测试集决定系数R■达0.949,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达0.347 mg/kg。表明了荧光光谱技术结合宽度学习预测农药残留量的可行性,可...  相似文献   

17.
有机磷农药气敏传感阵列检测信号小波包降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有机磷农药气敏传感阵列测试信号含有噪声,严重影响测试结果准确性与可靠性这一问题,选择辛硫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小波包分解与重构的气体传感阵列信号降噪方法,并借助主成分分析(PCA)和Fisher判别分析(FDA),分别研究了信号降噪前后两种农药不同质量比的鉴别情况。结果表明:传感阵列信号降噪后两种农药的不同残留样品均能被鉴别区分。小波包降噪可有效地提高气敏传感阵列对蔬菜农药残留的鉴别效果。  相似文献   

18.
农药残留检测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其专利密集的产业特点,依托Patsnap全球专利数据库,通过IPC国际分类号与关键词相结合依次开展初步检索、扩展检索与补充检索,检索共获得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的23 281条农残检测领域技术专利,其中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分别为21 422与1 859条。基于检索结果进行专利分析,由国际、国内两个层面分别从专利构成、法律状态、年度申请趋势、专利授权率、国别(省市)分布、技术分支及申请人分布特征等多维度评估农残检测技术创新现状与发展态势。评估显示:全球农残检测相关专利申请整体呈震荡上升且地域分布差异明显的态势;传统检测技术面临发展瓶颈,生物化学、基因及遗传工程、有机合成将是农残检测技术发展的主导方向;中国农残检测专利申请量大但整体技术水平不高,部分尖端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依然突出,提高专利总体质量、力争打破欧美技术垄断将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