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以河北省永清县萝卜种植区不同种植年限大棚萝卜的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深度(0~20、20~40 cm)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含量的频数分布及相关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特征,研究萝卜种植年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除土壤p H值、EC值在2层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外,其他各指标含量在表层土壤中均极显著高于下层土壤;其中,上、下2层土壤中碱解氮、有机质含量的频数分布曲线均呈正态分布;表层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与种植年限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上下2层土壤有效态铁、锰、铜、锌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速效磷、有机质含量对脲酶活性产生直接影响,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对脲酶活性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间接作用上;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对碱性磷酸酶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直接影响,速效磷含量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速效钾产生的间接性影响来实现的。综上所述,大棚萝卜种植到一定年限后,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会发生变化,因此,要根据平衡施肥的理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大棚萝卜土壤养分管理。  相似文献   

2.
蚯蚓粪和菌渣对羊草草原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然羊草草原退化打草场问题,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7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对照组为不施肥处理组(CK);3个蚯蚓粪处理组分别为45(QYh)、30(QYm)和15 t/hm~2(QYl);3个菌渣处理组分别为45(JZh)、30(JZm)和15 t/hm~2(JZl)。结果表明:1)0~10 cm土层中QYh处理下的土壤pH和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JZh处理下速效钾含量较CK显著增加;10~20 cm土层中在QYh处理下速效氮、速效钾和全钾含量较CK显著增加,其余处理间土壤养分不显著;2)土壤脲酶活性各处理间变化不显著;蔗糖酶活性在QYm处理下较对照显著降低24.35%;在QYh和JZh处理的土壤中碱性磷酸酶活性较对照增加。3)表层土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10~20 cm土层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全钾呈极显著负相关;20~30 cm土层中脲酶活性与速效钾呈极显著负相关,蔗糖酶活性与速效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4)土壤酶活性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综上,蚯蚓粪和菌渣对羊草草原土壤养分和酶活性有积极影响,蚯蚓粪和菌渣高施肥量处理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对海南省儋州市24个有代表性的橡胶园样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胶园土壤酶活性存在很大不同,过氧化氢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有的甚至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而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的有效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生草栽培对梨园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不同生草种类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对梨园不同生草区的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梨园生草能显著增加0~40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提高0~20cm土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显著增加0~40cm土层的全氮含量,降低0~40cm土层的全磷含量,且不同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有差异;梨园种植白三叶草可显著提高脲酶、蔗糖酶的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种植多年生黑麦草可显著提高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磷酸酶的活性;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有密切关系,其中脲酶活性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质、全磷、全钾含量为显著正相关,与全氮含量为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含量为负相关,蔗糖酶活性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磷酸酶活性与全磷、全钾、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腐植酸复合肥对土壤养分转化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在土培试验研究腐植酸复合肥对油菜品质和生理指标影响的同时,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腐植酸复合肥较等养分无机肥增加油菜鲜、干重和氮利用率;②腐植酸复合肥增加土壤碱解N和速效P含量,促进土壤K的消耗;③腐植酸复合肥降低土壤pH值,提高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脲酶活性,说明腐植酸可作为脲酶抑制剂。HA复合肥中以4号(HA-NPK-Zn)的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最低;④各处理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速效P呈显著正相关,脲酶活性与速效K呈极显著负相关,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速效K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滇池西岸森林公园4种针叶林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梅  韩智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656-7660
采用实地调查与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位于高原湿地滇池西岸的森林公园现存4种针叶林下土壤肥力特征及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针叶林中,华山松+油杉混交林土壤具有较适宜的容重及孔隙状况,其土壤表层有机质、速效氮以及速效钾都大于其他纯林;华山松+油杉混交林表层土壤蔗糖酶、脲酶活性均大于其他纯林,而油杉林蛋白酶活性和柏树林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达到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4种酶与土壤容重均呈负相关关系,与总孔隙度呈正相关关系,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与有机质、速效钾和速效氮存在0.01水平显著正相关关系,蛋白酶与速效氮有较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有机质、速效钾相关性不明显;蔗糖酶与过氧化氢酶、脲酶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各种酶在促进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及参与土壤物质转化和能量交换中,不仅显示其专有特性,而且存在着共性关系;4种针叶林中,华山松+油杉混交林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明显地改善林地内土壤肥力状况和酶活性,改善林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植年限日光温室土壤肥力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随种植年限的变化趋势,为日光温室科学施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兰州市皋兰县露地(对照,CK)及种植年限分别为1,3,5,10,15年的日光温室土壤作为供试材料,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研究区内温室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中下等水平,而氮、磷、钾的含量较高。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研究区内温室土壤有机质、氮素、磷素、钾素含量基本呈上升趋势,种植年限与土壤全磷、全钾、速效磷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保持相对稳定水平,种植年限与脲酶活性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与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脲酶与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蔗糖酶与全磷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与各土壤养分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为维持日光温室土壤的可持续高效生产,应多施优质有机肥,同时还应适当减少化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8.
伊犁河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伊犁河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样品,研究林地、耕地、草地、园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土壤养分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土壤酶活性随着土层厚度增加而减弱。林地土壤的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比耕地、草地、荒地高;园地土壤的速效磷、速效钾比林地、耕地、草地高,耕地有机质和速效氮最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呈正相关,其中林地土壤的蔗糖酶活性与速效氮呈极显著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呈极显著相关,脲酶活性与速效氮和速效磷呈极显著相关;耕地土壤蔗糖酶活性与速效氮和速效磷成极显著相关,脲酶活性与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呈极显著相关;草地土壤蔗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养分的4个指标均呈极显著相关;园地土壤的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与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呈极显著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与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连作棉田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采样及室内测试的方法,研究了新疆棉区不同连作年限棉田的4种主要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棉田连作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不明显,与荒地比较,脲酶和碱性磷酸酶在耕作后均有所增加,到5~7a普遍达到最大值,之后有所下降;蔗糖酶则3~5a达到最大,之后有所下降;土壤过氧化氢酶与pH值、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脲酶与全氮呈显著相关r=0.92(P〈0.05),与碱解氮呈极显著相关r=0.99(P〈0.01);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全氮、全磷、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P〈0.01),0.89(P〈0.05),0.86(P〈0.05),0.89(P〈0.05),与pH值、速效钾则呈负相关关系;蔗糖酶活性与全氮和速效氮均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和速效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贵州不同生境下种植钩藤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集贵州不同生态环境下种植钩藤的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下种植钩藤的土壤pH在4.85 ~ 5.38之间,呈强酸性;钩藤土壤氮磷钾含量为:林地>耕地>荒地;土壤脲酶活性:林地>耕地≈荒地;土壤磷酸酶活性:荒地≈林地≥耕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耕地≈林地≈荒地.种植钩藤的土壤pH值与速效磷、有机质与全氮、全氮与碱解氮、速效钾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土壤pH值与磷酸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与脲酶活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果为掌握贵州三种钩藤种植模式下土壤状况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