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四种不同包装袋包装青花菜,以不装袋为对照,放置室温下贮藏,经0天、2天、4天、6天后,分析各包装袋处理对青花菜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市食品袋对青花菜的贮藏效果最好,青花菜失重率较低,黄化面积最小,外观品质最好,货架寿命最长。妙洁保鲜袋和气调包装袋对青花菜的贮藏效果次之,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青花菜的贮藏期和货架寿命。而自粘保鲜袋对青花菜的贮藏效果最差,与不装袋对照相似。综上所述,贮藏青花菜时,采用超市食品袋包装可显著延长青花菜的贮藏期及货架寿命。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浓度的Na2SeO3进行青花菜叶面喷施田间试验,研究青花菜对硒的吸收、转化特点,以及硒对青花菜产量、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施硒可显著提高青花菜的含硒量;青花菜总硒、有机硒、无机硒含量与施硒浓度呈正相关,同时随施硒量的增加,青花菜中有机硒的转化率不断提高,但至最高浓度(100 mg/kg)时转化率又有所降低。除硒浓度为0.1 mg/kg外,硒浓度对青花菜产量均呈负效应;另外,低浓度硒使青花菜中维生素C含量有所增加,并且一定硒浓度可提高青花菜的部分矿质营养水平。综合各因素,青花菜施硒量以不超过1.0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3.
青花菜冬春季漂浮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壮苗是生产青花菜优质高产的基础,利用漂浮育苗优势,克服一些常规育苗的缺点,培育出适宜大田生产需要的标准壮苗,为青花菜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优质种苗。根据青花菜的生态生物学及需肥特点,完善漂浮育苗技术,为青花菜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保障。青花菜漂浮育苗的关键技术包括:优质  相似文献   

4.
宁阳县伏山镇菜农通过多年有机蔬菜种植实践,总结出适合露地栽培的早春青花菜—夏季毛豆—晚秋青花菜一年三作三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模式实现了早春青花菜、夏季毛豆、晚秋青花菜接茬种植,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年产值在8.7万元/hm~2以上。本文介绍了该技术模式的茬口安排,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早春青花菜、夏季毛豆、晚秋青花菜的栽培技术,并提出了病虫害防治对策,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青花菜在我国栽培历史较短,所用的栽培品种基本来自国外,因此我国对青花菜的育种技术研究起步较晚,技术还很不完善,尤其是青花菜自交系选育及留种技术,国内报道很少。笔者通过近几年对青花菜育种技术的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以供实际生产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6.
青花菜属绿色蔬菜类,含有极丰富的营养成分,加之加工后仍保持色泽鲜绿的特点,深受城乡居民的喜爱,是云南省外销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青花菜喜欢温凉湿润的气候条件,一般在春季和秋季种植。为满足城乡居民对优质青花菜的周年需求,特别是出口的需要,开展夏季青花菜无公害栽培非常  相似文献   

7.
青花菜色泽翠绿,花、茎脆嫩清香,营养价值高,是欧美和日本等的主要蔬菜品种。近年来,我镇依托江苏嘉安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的形式,大力发展出口青花菜生产。2004、2005年全镇种植青花菜近5000亩,一般每亩采收1000~1300kg、种植效益2000元左右。发展出口青花菜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单阐述了青花菜的栽培历史、生产现状,介绍了浙江沿海地区主要栽培品种及其生产特性,概括了青花菜的生育特点及对环境的要求,并详细描述了青花菜规范化绿色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外源硝普钠处理对青花菜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君彦  王清  高丽朴  杨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83-16385
[目的]为常温下青花菜的科学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外源硝普钠(SNP)作为NO供体处理青花菜,并在常温(20℃)、RH95%条件下贮藏观察,确定最优SNP浓度下的青花菜相应品质指标。[结果]200μmol/L外源SNP处理可有效地延缓青花菜的黄化,抑制细胞膜透性的增加,维持了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了叶绿素的降解速率,延缓了VC的流失,有效保持了青花菜的品质。[结论]适宜浓度的外源硝普钠处理能够有效保持青花菜的品质,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青花菜寒秀进行8种不同类型复合肥的肥效试验,研究施用等养分不同复合肥对青花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硫基和低氯复合肥的青花菜花球产量高于高氯复合肥,但差异不显著;施用硫基和低氯复合肥生产的青花菜花球品质和经济效益优于施用高氯复合肥。  相似文献   

11.
以青花菜早熟品种早生绿为试材,分12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青花菜在关中露垢栽培,主花球产量占总产70%以上的适宜播期;春青花菜为2月25日至3月12日,秋青花菜为6月25日至7月10日。  相似文献   

12.
青花菜,由于在常温下花蕾极易开放、发黄和霉变而失去商品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青花菜产业的发展。笔者摸索总结了4种延后保鲜储藏技术,可使青花菜保鲜期最长达90天。  相似文献   

13.
青花菜又称西兰花菜,原产地中海沿岸,由于青花菜生育期短,耐寒性强,在北方一年可种殖多茬,在南方只能利用高山凉爽的气候进行种植,特别在贵州南部低热河谷地带,由于气候比较炎热,基本无人种植。笔者从广西引进青花菜,在400 m低海拔地带进行秋季种植,现将青花菜的特性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钾肥不同用量对青花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钾肥在青花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明显影响青花菜的叶片生长和结球率,促进青花菜结球。与不施钾肥相比,施用钾肥对青花菜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为1213.1~1600kg/hm2,经济效益增收幅度为4204.8~5860元/hm2。当土壤钾素含量为中等水平,钾肥(K2O)施用量为135kg/hm2时,青花菜Vc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较低,品质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5.
赤霉素处理对青花菜产量和花球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清风103"和"绿秀"两品种的青花菜为试材,采用25、50、100 mg·L-1的赤霉素喷施青花菜幼苗,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对青花菜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50 mg·L-1浓度处理效果显著,100 mg·L-1处理显著降低青花菜的产量、花球紧实度及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氮肥用量对青花菜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俊  何道根 《浙江农业科学》2009,(3):450-451,456
不同氮肥用量对青花菜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施氮肥能促进青花菜植株和花球的生长,提高产量,并可改善青花菜的外观品质,提高其商品性,但是氮肥过量或者不足都会抑制青花菜植株和花球的生长,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在一般土壤肥力条件下,氮肥用量以375-600 kg·hm^-2为好。  相似文献   

17.
青花菜的速冻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青花菜速冻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研究了漂烫工艺和不同速冻方式速冻对青花菜中Vc、叶绿素含量,过氧化酶及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影响。随着漂烫处理温度升高、时间延长,过氧化物酶失活率提高,但同时青花菜的褪色明显,Vc的损失也随之增大。青花菜经深冷冰箱、鼓风速冻机、液氮超速冻结3种冻结方式冷冻后,深冷冰箱速冻方式对青花菜品质变化的影响最小,表现为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18.
青花菜对锌吸收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青花菜吸收锌素的基本规律为:中期吸收量最大,后期次之,前期最小,但是单株含锌量是逐渐增加的。锌素在青花菜不同器官间的分配规律为:前期,茎>叶>根;中期,茎>根>叶;后期,花>茎>根>叶。因此,青花菜上施用锌肥能大大提高青花菜食用器官的含锌量,改善青花菜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青花菜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鲜食和出口加工蔬菜,具有很高的食用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随着青花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种植年份的增加,青花菜的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宁波市青花菜常见的病害有菌核病、霜霉病、生理性空茎和一种由假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新病害。  相似文献   

20.
青花菜绿雄60小孢子单核靠边期与花蕾外部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青花菜F_1代杂交种绿雄60为材料,研究了青花菜小孢子单核靠边期花蕾的特征。结果表明,通过整枝可以得到发育整齐的青花菜小孢子花蕾,当花蕾长度为3.70~4.70 mm时,单核靠边期小孢子比例最高,此时花蕾为绿色,花药黄绿色,花瓣/花药为0.83~1.00。以上指标可以作为青花菜小孢子取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